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如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和高血压都是常见病,无论是高血压者还是血压正常者,在睡眠时血压会显著下降.95%的高血压患者找不到血压升高的原因,24 h血压监测证明非杓型患者比杓型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增加.非杓型高血压历来被认为是继发型高血压,因为夜间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期,所以睡眠对血压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研究睡眠结构,尤其是OSA与夜间血压的相互关系,现已认识到OSA对血压有深远的影响,OSA常引起高血压,且长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紊乱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

  • 鼾症对儿童睡眠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高虹

    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即儿童鼾症,是指在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首先对儿童睡眠障碍与OSAHS的相关情况作了简述,进而对儿童OSAHS对睡眠结构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

  • 重视睡眠呼吸暂停的预防和管理

    作者:何权瀛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过程中患者出现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并反复出现呼吸暂时停止、低通气,患者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口咽干燥.由于夜间反复出现觉醒和微觉醒,正常睡眠结构被破坏,睡眠效率明显降低,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夜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造成慢性间歇低氧、二氧化碳潴留,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不足,从而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紊乱,尤其是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目前普遍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又是引起猝死、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2].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

    作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临床上可表现为打鼾,且鼾声不规律,患者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常伴有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头晕和口咽干燥等一系列症候群。由于夜间反复出现大脑皮层的觉醒和觉醒反应,正常睡眠结构和节律被破坏,睡眠效率明显降低,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夜间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造成慢性间歇低氧,二氧化碳潴留,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不足,从而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紊乱,尤其是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目前普遍认为OSAH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又是引起猝死、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的OSAHS患病率大约在4%左右,实际患病率可能会更高一些,随着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本病的患病率还会相应升高。

  • 针刺调节失眠症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邹品芳;周奇志;蔡定均;肖夏;何建才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紊乱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针灸治疗失眠症独具特色和优势,临床、实验和文献研究颇丰,但目前尚缺乏针刺改善睡眠结构、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机理的分析报告.据此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特征及其针刺干预作用进行论述分析后发现,失眠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睡眠结构比例失衡,总体表现为浅睡眠增多,中深度睡眠减少,中枢单胺类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均可影响睡眠结构;针刺可能通过调节与睡眠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来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该研究为临床广泛运用针刺治疗失眠症提供了新的科学文献研究证据.

  • 睡眠结构的特征

    作者:边亚栋;张磊;刘涛;崔小龙

    近年来已经有学者从不同方面对睡眠结构的特征做了研究和阐述,本文对这些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 失眠症患者状态-特质焦虑与睡眠结构的关系

    作者:杜好瑞;赵洪祖;严宏力;唐玉凤;崔二龙;李冲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改变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对31例失眠症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和整夜多导睡眠图描记,失眠症组于症状缓解出院后3~4月回访时重复检查.结果:(1)在睡眠结构上,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组呈现睡眠时间减少[(333.71±84.33)min vs.(403.65±19.29)min]、睡眠效率下降[(70.41±17.35) % vs.(83.45±4.42) %]、睡眠潜伏期[(39.48±24.24) min vs.(19.65±8.57) min]和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延长[(106.60±42.89) min vs.(86.80±12.25) min],S_1睡眠时间比例增加[( 25.36±14.22) %vs.(8.86±1.77) %]、觉醒次数增多[(4.45±2.51) vs.(1.75±1.07)].S_(3+4)睡眠[(7.38±9.70)% vs.(13.78±4.24)%]和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比例[( 14.54±5.61) %vs.(19.18±2.14) %]减少 (Ps<0.05).(2)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上,失眠症组状态焦虑[(47.94 ±8.96) vs.(39.15±4.51)]和特质焦虑[(49.94 ±8.90) vs.(42.05±7.13)]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s<0.05).状态焦虑与睡眠潜伏期、快眼动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和S_1睡眠时间比例均呈正相关(r=0.25~0.44,Ps<0.05),而与快眼动睡眠时间比例呈负相关(r=-0.41,P<0.01);特质焦虑与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次数正相关(r=0.37,0.29;均Ps<0.05).(3)回访时患者睡眠结构改善,状态焦虑得分下降,特质焦虑无明显变化.结论:失眠症患者有明显的睡眠结构改变和较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其睡眠结构改变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相关.

  • 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的meta分析

    作者:边云;梁伟业;岳伟华;韩笑乐;林晨;张静;王智雄;马泊涛

    目的:系统分析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睡眠结构的特征性改变.方法:使用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和“睡眠结构”(或“睡眠紊乱”或“多导睡眠图”等)在MEDLINE、Embase、Springer、PsychINFO、谷歌学术、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1980年-2015年,筛选针对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特点的对照研究,终共纳入15篇文献,使用文献质量评价量表(NOS)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用Stata13.0软件完成meta统计分析.结果: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睡眠效率下降,快动眼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1).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快动眼1期睡眠所占比例增加,4期和慢波睡眠期所占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排除药物的影响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表现为总睡眠时间减少(以慢波睡眠减少为著),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等.

  • 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对海拔5 380米居住人群睡眠结构和睡眠中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作者:哈振德;朱永安;张西洲;崔建华;张素萍;马勇;王伟;简新琼

    目的探讨居住海拔5 000 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结构和睡眠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以及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移居海拔5 380 m高原1年的2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三普红景天组)、B组(乙酰唑胺组)和C组(三普红景天+乙酰唑胺组),每组8名.在服药前和服药2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结构和睡眠SaO2监测.结果 3组青年服药后较服药前清醒时SaO2(WSaO2)、睡眠监测过程中低 SaO2(LSaO2)和平均SaO2(MSaO2)均增高,氧减饱和度指数(DI4)及SaO2≤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80) 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快动眼睡眠(NREM)Ⅰ、Ⅱ期缩短,Ⅲ、Ⅳ期延长,快动眼睡眠(REM)期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总觉醒时间(TWT)缩短、有效睡眠指数(SEI)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服药24 d后B组和C组与A组比较,SIT80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WSaO2、LSaO2、MSaO2、DI4及睡眠结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普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调节高原睡眠紊乱,提高睡眠SaO2,改善睡眠质量,但两种药物合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 睡眠评价量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初筛诊断意义

    作者:曹洁;陈宝元;董丽霞;郭美南;王彦;于枚

    目的探讨睡眠评价量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初筛诊断意义.方法对42例鼾症、189例OSAS患者(轻度50例、中度62例、重度77例)分别行睡眠评价量表(ESS)问卷调查并判断嗜睡评分(EP),然后行多导睡眠仪(PSG)检查.依据PSG检查将嗜睡评分与相关资料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鼾症、各组OSAS患者EP评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指数、睡眠结构有明显差异,且EP与AHI呈明显的正相关(r=0.44,P<0.01)即OSAS病情越重,EP评分越高.诊断符合率分别为:鼾症83%(35/42),轻度OSAS90%(45/50),中度OSAS 79%(49/62),重度OSAS 82%(63/77).结论 EP评分基本与病情相符,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用睡眠评价量表作为临床OSAS的初筛检查,尤其是在基层医院.

  • 高度重视睡眠呼吸紊乱引起的交通事故

    作者:何权瀛

    睡眠呼吸紊乱中常见的是OSAHS,患者夜间反复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不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间歇低氧和恢复氧合过程,还可引发睡眠片段,破坏正常睡眠结构,造成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常常出现难以抑制的嗜睡、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警觉性下降及反应迟钝.如果驾驶人员患有OSAHS则很危险,容易因走神、打盹、反应迟钝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一项包括1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OSAHS患者发生车祸的危险度为普通人群的2.72倍,可见OSAHS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如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患有OSAHS的人驾驶汽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可能是一种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 唑吡坦诱发夜游症一例

    作者:李振洲;张耀芬;曹燕滔;王文妍

    唑吡坦为咪唑吡啶类催眠药,由于起效快,副作用少,不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是失眠症的理想药物之一.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唑吡坦的不良反应逐渐被认识.现报道服用唑吡坦后出现夜游症患者1例.

  •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低氧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丽红;陈宝元;李津娜;冯靖;朱宝玉;蒋萍

    我科于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通过多导睡眠图(PSG)技术,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SM/F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低氧的改善情况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间接评价其对COPD患者病程进展及预后的影响[1,2].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近远期的影响

    作者:肖永龙;Frank Richter;Fulk Brunner;Birgid Lerche;张德平;郑培德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近远期的影响.方法 17例对照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对30例经PSG诊断的OSAHS患者行nCPAP治疗,治疗第1夜行PSG监测,连续家庭nCPAP治疗6个月后行第2次PSG监测,分析比较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OSAHS患者治疗前睡眠转换次数、1期、2期睡眠比例较对照组增加(P<0.05),慢波睡眠期、快动眼(REM)期比例较对照组低(P<0.05);nCPAP治疗第1夜睡眠转换次数、1期、2期睡眠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慢波睡眠期、REM期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0.05);nCPAP治疗6个月后睡眠转换次数、1期、2期、慢波睡眠期比例与治疗第1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REM期比例较治疗第1夜降低(P<0.05).结论 OSAHS患者睡眠转换次数明显增多,1期睡眠增加而REM期睡眠减少,睡眠结构紊乱.nCPAP治疗第1夜及6个月后睡眠结构得到有效纠正,是OSAHS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状况的研究

    作者:冯媛;郭东英;彭辉;李丹青;许婷;庞礴;蒋倩;李涛平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糖代谢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2010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180例睡眠打鼾患者,其中OSAHS患者140例,非OSAHS患者40例.所有受试者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FPG),分析不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患者间FPG、糖负荷后1h血糖(1hPG)、糖负荷后2h血糖(2hPG)差异.结果 OSAHS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21.4%,高于非OSAHS患者(5.0%);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4.3%,高于非OSAHS患者(25.0%).不同AHI、不同低SpO2的OSAHS患者FPG、1hPG、2h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校正颈围后,不同AHI患者1hPG、2h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相关分析:FPG、1hPG、2hPG与AHI(r分别为0.167、0.277、0.196,P值均<0.05)、平均SpO2(r分别为-0.154、-0.214、-0.182,P值均<0.05)、低SpO2(r分别为-0.224、-0.231、-0.159,P值均<0.05)相关;FPG、1hPG、2hPG与非快速动眼N1 +N2期睡眠、N3期睡眠及快速动眼期睡眠无显著相关(P值均>0.05).结论 血糖状态与OSAH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FPG比,1hPG、2hPG受OSAHS的影响更大,且独立于肥胖.相对于睡眠结构和睡眠效率,睡眠低氧血症与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可能更大.

  • 常见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敏;张晖

    癫痫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患病率病率,而现如今抗癫痫药物治疗仍旧是癫痫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抗癫痫药物多种多样,不同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分别对服用常见的传统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及新型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托吡酯、普瑞巴林、替加宾等,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予以整理,进行综合性论述,以为癫痫患者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大波;李志斌;周丽枫;钟建文;罗绍鹏

    2001年3月-2004年2月,我们对60例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障碍在不同睡眠阶段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旨在阐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睡眠的影响及睡眠呼吸特征.

  • 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翔翔;李雁鹏;张瀚文;赵忠新

    随着对卒中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睡眠障碍这一常见并发症与卒中的关系比预期的更加密切和复杂。例如,在卒中发作急性期,患者睡眠结构破坏,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降低、入睡潜伏期延长,而进入慢性期后随着受损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患者的睡眠质量依然可以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卒中病灶位于不同脑区可能出现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日间过度嗜睡、发作性睡病、睡眠期运动异常和异态睡眠等。随着多导睡眠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与科研人员对卒中后睡眠障碍展开更多深入的研究。

  • 不同时间发作的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特征比较

    作者:孙彩霞;孙美珍;范秀琴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发作的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癫痫患者88例及年龄、性别与癫痫患者匹配的健康人群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癫痫发作在一天中时间段的不同将癫痫患者分为3组:夜间发作组(仅夜间发作的癫痫患者30例)、白天发作组(仅白天发作的癫痫患者30例)、以及混合发作组(白天和夜间都有发作的癫痫患者28例),以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于我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EEG)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通过多导睡眠图分析其睡眠参数,比较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睡眠结构的不同,进一步比较三组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不同.结果 1.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总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5),睡眠效率显著下降(P<0.05),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均延长(P均<0.05),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1期、2期及清醒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均<0.05),NREM3+4期、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2.夜间发作组与白天发作组比较:总睡眠时间明显减少(P<0.05),睡眠潜伏期与REM潜伏期延长(P<0.05),睡眠效率明显下降(P<0.05),NREM1期、2期及清醒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均<0.05),NREM3+4期、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3.夜间发作组与混合发作组相比:睡眠潜伏期与REM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NREM1期、2期及清醒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而总睡眠时间明显减少(P<0.05)、睡眠效率显著(P<0.05)下降,NREM的3+4期与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减少(P<0.05).4.混合发作组与白天发作组比较:总睡眠时间明显减少(P<0.05),睡眠效率显著下降(P<0.05),NREM1期、2期与清醒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增加(P<0.05),NREM3+4期与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减少(P<0.05),而睡眠潜伏期与REM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 1.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睡眠结构有明显的差异;2.夜间发作组、白天发作组、混合发作组三组相互比较,睡眠结构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夜间发作组的睡眠结构变化更大.

  • 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结构研究

    作者:马文彬;张继辉;周俊英;刘亚平;陈金波;荣润国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idiopath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合并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结构,了解iRBD与OSA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关系.方法 收集1996年7月至2016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沙田医院睡眠检查室就诊的206例iRBD患者(男性占80.1%),平均年龄(66.2±10.0)岁,所有iRBD患者均符合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2版诊断标准,并行夜间视频多导睡眠监测确定诊断.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将患者分为3组,即无OSA组(AHI≤5次/h,n=48),轻-中度OSA组(5次/h< AHI≤30次/h,n=100),重度OSA组(AHI>30次/h,n =58).结果 重度OSA组较无OSA组及轻-中度OSA组Ⅰ期睡眠所占比例更多(22.9%±12.2%与13.2%±6.4%、15.4%±6.0%,F=21.80,P<0.01),Ⅱ期睡眠所占比例更少(58.5%±10.4%与68.0%±20.5%、61.8%±10.5%,F=6.62,P<0.01),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显著减少(16.0%±8.2%与19.3%±9.8%、20.0%±7.8%,F =4.24,P=0.02),且觉醒指数高[(33.4±16.2)次/h与(8.9±4.3)次/h、(14.9±6.5)次/h,F=94.56,P<0.01].重度OSA组较其余两组存在更少的总肌电活动[27.2%(25.9%)与30.3%(25.2%)、39.1%(28.0%),H=8.20,P=0.02].3组患者在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慢波睡眠及周期性腿动指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重度OSA的iRBD患者夜间存在Ⅰ期睡眠增多,Ⅱ期睡眠及快速眼动期睡眠减少,且睡中更易觉醒.iRBD患者的紧张性肌电活动与AHI呈负相关关系,重度OSA的iRBD患者有更低的紧张性肌电活动趋势.紧张性肌电活动可能减轻OSA患者的气道塌陷,从而降低OSA的严重程度.

20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