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r,Cr∶YSG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静涛;阎露;包穆蓉

    目的观察 Er,Cr∶YSGG 激光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探讨此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人新鲜离体牙制备 1.5 mm厚的牙本质片 24张.经 37%磷酸凝胶处理 10 s,制成牙本质过敏模型.随机分为 6组,每组 4张.第 1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第 2~ 6组于无水条件下行 Er,Cr∶YSGG 激光照射,输出功率分别为 1、2、3、4和 6 W,照射时间 6 s.常规制备标本,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表面的形态变化. 结果 Er,Cr∶YSGG 激光照射后,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牙本质表面出现不同的变化: 1 W激光照射后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 2和 3 W 激光照射后可见小管管腔缩窄,部分小管封闭; 4和 6 W激光照射后牙本质表面出现熔融、炭化等热损伤改变,可见凹坑及裂纹. 结论功率为 2和 3 W Er,Cr∶YSGG 激光照射时可起到较为理想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作用.在临床上有望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 应用碘淀粉糊剂作为激光引发剂后牙本质小管的电镜扫描观察

    作者:郭树檀;陈红玉;陈沐群

    我们用自制的碘加淀粉糊剂作为激光引发剂在离体牙上进行试验,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和牙面的熔融情况,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极固宁联合Pro-ArginTM对牙本质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亚琪;杨清岭;李东

    目的 探究临床常用脱敏剂极固宁和采用Pro-Argin技术的高露洁抗敏多效防护牙膏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的人上颌第三磨牙110颗,构建敏感牙本质模型,随机分为5组(n=22),分别涂布药物,A组(人工唾液)、B组(75%的NaF甘油糊剂)、C组(极固宁)、D组(高露洁抗敏多效防护牙膏)、E组(极固宁+高露洁抗敏多效防护牙膏),LSCM观察牙本质小管堵塞情况及渗透深度.结果 脱敏剂处理后的牙本质小管堵孔率为E组>C组>D组>B组>A组,渗透深度E组>D组>C组>B组>A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组别相比,E组LSCM可观察到牙本质表面沉积物绝大部分堵塞牙本质小管,且小管内有大大小小的粒状沉积物.结论 极固宁脱敏剂和高露洁抗敏多效防护牙膏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具有协同封闭作用.

  • 氟钼酸铵溶液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观察

    作者:董雯;李玉晶;姚蓓

    目的观察10%氟钼酸铵溶液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探讨氟钼酸铵溶液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牙本质渗透实验及扫描电镜技术对21颗离体牙分别用10%氟钼酸铵溶液、去离子水及38%氟化氨银溶液处理,观察氟钼酸铵溶液局部应用不同作用时间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结果10%氟钼酸铵与38%氟化氨银均可封闭牙本质小管,其封闭效果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10%氟钼酸铵溶液有明显封闭牙本质小管作用,且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 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新型脱敏剂

    作者:周璿

    牙本质过敏(dentine hypersensitivity),是由于温度变化、机械磨损、渗透压变化和化学刺激等因素作用于牙齿而发生的一过性、以疼痛感为主的临床症状.多数学者认为: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是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原因.即外界刺激促使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间接使其中的游离神经末梢兴奋,传入冲动,产生痛觉.另外,分布于牙本质小管内的各类化学物质、牙齿的电流变化,也可直接刺激牙髓神经纤维,从而在牙齿处于特定的状态时(如牙本质暴露,牙髓兴奋性亢进等),出现牙本质过敏的症状.根据液体动力学说,对牙本质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本文就极固宁对牙本质过敏的治疗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 极固宁作为洞衬剂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钱冬梅

    目前临床上楔状缺损的治疗,多采用玻璃离子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2].对于深达牙本质深层的缺损,充填后可能会出现牙髓刺激症状;有些缺损充填前已有牙本质敏感症状,充填后敏感症状可能会加重,有的甚至会引起牙髓炎,因为充填仅能隔绝刺激,而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自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脱敏剂-极固宁洞衬后,再以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并与常规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术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极固宁作为洞衬剂在楔状缺损治疗中的作用.

  • 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封闭离体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尚裕;陈晓玲;尹路;张翼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离体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为其用于临床脱敏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离体牙本质模型,分别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K-nHA)、格鲁玛脱敏剂(Gluma)对牙本质表面进行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及纵剖面.结果:各组试剂在牙本质表面均形成封闭层,电镜观察nHA组、K-nHA组深入到牙本质小管内部(深入深度:nHA组约12μm,K-nHA组约16μm),Gluma组未见深入.结论:各组均能覆盖牙本质表面,nHA组、K-nHA组深入到牙本质小管内部,可增强nHA组、K-nHA组抗磨损脱落能力,K-nHA组能析出钾离子,推断其具有良好的脱敏效果.

  • 牙本质粘接中水的作用及影响

    作者:王亚珂;黄翠;程祥荣;王贻宁

    由于牙本质有机物含量高,存在与牙髓相通的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液可流动等特性,牙本质粘接效果较牙釉质粘接差.长期以来,牙本质粘接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早期的牙本质粘接系统采用干粘接技术(dry bonding),需在粘接前吹干牙本质基质.由于吹干后的牙本质基质可发生塌陷,因此采用干粘接技术终获得的粘接效果较差[2].

  • 极固宁与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联合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体外研究

    作者:董鑫;吴承芳;刘彤;邵健

    目的:观察极固宁与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两种脱敏药物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堵塞作用,为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拔除的第三磨牙84颗,制备成牙本质过敏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极固宁组(n=24)、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n=24)、联合应用组(n=24).从涂布脱敏药物的3组中各随机抽取12个样本进行刷牙实验.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堵塞情况,并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极固宁、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联合应用组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联合应用组封闭效果佳.经过刷牙实验联合应用组的封闭效果仍是好的.结论:脱敏剂的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抗磨耗性.

  • 多乐氟联合脱敏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鹏;赵亚鹏;刘伟;赵亚静

    目的:观察多乐氟联合脱敏糊剂治疗骀面磨损继发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重度磨损致牙本质过敏症患者79例96颗牙齿,随机分为A组30颗、B组32颗和C组34颗牙齿,分别采用多乐氟、多乐氟联合糊剂和脱敏糊剂对患牙进行脱敏治疗,对比三组即刻、1、3、6、12个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即刻两两比较A组及B组均优于C组(P=0.003和P=0.022),而A组和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两两比较显示B组优于C组(P=0.001),而A组和B组,A组和C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三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两两比较显示B组优于A组(P=0.010),B组亦优于C组(P=0.026),A组和C组无差异.治疗12月后B组优于A组(P=0.001),B组亦优于C组(P=0.038),A组和C组无差异.结论:多乐氟联合脱敏糊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显著,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 乙二胺四乙酸对根管壁牙本质及微生物黏附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晓霞;雷雅燕

    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种强脱钙剂,在临床治疗中常被口腔医师广泛用作根管润滑剂和消毒剂.在根管治疗中,细菌侵入并定植于牙本质小管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EDTA能够使牙本质脱矿、牙本质小管开放,从而使隐藏于牙本质小管的细菌游离出来而被清除.然而由于EDTA暴露牙本质胶原,也为细菌的黏附提供了便捷,使细菌的黏附力和黏附量增加.另外,EDTA虽然能够软化管壁牙本质,在根管预备中得到良好应用,但EDTA的浓度过高或作用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根管壁的腐蚀.因此,EDTA的合理使用有助于避免其弊端,发挥大效能.

  • 两种粘接剂缓解活髓牙修复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鹏君;汪铭

    活髓牙固定修复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修复方式,在预备基牙时原有保护作用的牙釉质层丧失,牙本质小管暴露,外界刺激可传至髓腔,出现牙本质过敏现象,引起患者疼痛,部分患者在牙冠修复粘接后其过敏性疼痛缓解或消失[1],但少部分患者疼痛仍然无法缓解,这可能是粘接剂选择不当造成的,因此粘接剂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 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表征以及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作者:林轩东;谢方方;郝宇红;秦鹤嘉;龙金东

    目的 合成并表征同时具有有机、无机材料特性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聚酰胺-胺/纳米羟基磷灰石(PAM-AM/n-HAP),并观察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方法 采用Pramanik水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PAMAM/n-HAP,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表征和验证.终应用PAMAM/n-HAP封闭脱矿的牙本质小管,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修复牙本质小管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显示1244 cm1和1650 cm-1出现了PAMAM所特有的强振动峰,同时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n-HAP的表面出现10 nm厚的低衬度包裹层,证实了PAM-AM/n-HAP的成功合成.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应用PAMAM/n-HAP能够有效地降低牙本质小管的直径,填充空虚的牙本质小管,封闭牙本质小管.结论 PAMAM/n-HAP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够借助表面的羧基与暴露的胶原纤维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能够在较深的位置稳定封闭牙本质小管,提示PAMAM/n-HAP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脱敏材料应用于临床.

  • 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

    作者:朱凤兰

    残根、残冠导致牙髓或根尖周炎症,在牙体修复前必须做完善的根管治疗.虽然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疾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根管治疗时机械制备会导致根管壁牙本质不同程度的缺失,根管治疗后由于无髓牙硬组织脱水,牙本质小管水分丧失而失去弹性,牙变脆,加上患牙本身伴有的牙体缺损,这类牙在行使功能时,比活髓牙更容易发生牙折,所以根管治疗后患牙常规进行全冠或嵌体修复.牙冠缺损过多,则采用桩、核、冠联合修复.

  • Seal&protect TM脱敏剂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邢晓艳;张青松;贾智

    牙本质过敏症已经困扰越来越多的患者,近年来,发现患者年龄呈下降趋势,本症已成为广大中老年患者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尤其远期疗效不佳.笔者采用一种新型的Seal&protectTM脱敏剂,应用于临床,经半年、1年临床观察实验,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脱敏剂,以期广泛应用于临床.

  • 扫描电镜对清除玷污涂层后细菌及管塞的观察

    作者:于丹妮;董亚利

    管塞(Tubule plugs,TP)即牙玷污涂层(Smearlayer)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牙本质小管的部分[1].它与牙本质表面的玷污涂层一起构成了一道屏障,能阻止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并降低牙本质的渗透性.研究表明,在牙本质表面的大部分涂层被去除的情况下而保留小管内的管塞为治疗工作中的较好效果.本实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EDTA及抗菌素对牙本质的管塞及细菌做了扫描电镜(SEM)的观察.

  • 戊二醛法预防活髓牙烤瓷修复后牙髓反应

    作者:张晓光;刘娅橦

    目的使用戊二醛预防烤瓷牙基牙牙体预备后出现牙髓反应.方法牙体预备完成后,反复以戊二醛涂擦基牙表面,使其封闭开放的牙本质小管.结果本组256例金属烤瓷牙的牙髓反应率明显降低.结论戊二醛涂擦法是预防金属烤瓷牙基牙牙髓反应的简单有效方法.

  • 不同冲洗方法与机用镍钛锉结合应用对根管壁的清洁作用

    作者:王世明;张成飞;段成钢;姚丽萍

    目的应用扫描电镜来观察四种不同冲洗方法与机用镍钛锉结合预备根管,对根管壁的清洁效果.方法将40颗前牙分成4组,采用不同的冲洗方法:A组:生理盐水;B组:2.5%次氯酸钠;C组:Glyde File Prep和2.5%次氯酸钠交替冲洗;D组:2.5%次氯酸钠冲洗,预备完成后,用无菌纸尖蘸上次氯酸钠和Glyde File Prep交替处理根尖区.在根管的三个不同深度采用扫描电镜记录牙本质碎屑、玷污层和牙本质小管情况.结果 A、B组与C、D比较组存在着明显的增厚的玷污层,开放的小管数目也明显减少,A组样本与其它冲洗方法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Glyde File Prep与机用镍钛锉合用预备根管能获得良好的术前清洗效果.

  • 充填术前牙本质小管预封闭技术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向宇;李莺;孙志滢

    目的 龋病治疗预备窝洞后,牙本质小管口呈开放状态.来自充填体等的外界刺激,可能对牙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这些不良作用,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充填术前预先将牙本质小管封闭的技术,隔绝外界与牙髓组织之间的通道.方法 预备洞型后,先将窝洞底涂布一层保护涂层将牙本质小管预先封闭,再进行常规充填,与常规龋病治疗洞衬技术进行扫描电镜下对照实验观察.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呈开放状态;使用了保护涂层的实验组,涂层与牙本质结合面结合紧密,封闭了牙本质小管口.结论 本研究方法,有良好的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为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 微波消毒根管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陈惠珍;张英怀

    近年来,微波消毒的研究日益增多,并用于治疗某些口腔疾患。本文就微波消毒根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微波消毒根管的效果 根管治疗是牙髓炎、根尖周炎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根管消毒不彻底。尤其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出现的术后反应,主要是根管制备不彻底,根管内残留细菌或根管内容物被推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组织所引起[2]。近来有关感染根管的微生物学研究表明,感染根管是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常见,感染的根管牙本质深层主要存在专性厌氧菌,而感染根管牙本质内的内毒素在300um内较高[3,4]。因此,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彻底消毒根管。近来有人报告应用微波消毒根管,采用电流30mA,时间3s~6s的治疗方案,并尽量将针状电极插至根尖处,接近根尖周的生活组织,从而观察到根管下1/3段的微波消毒区内几乎无细菌,根管壁清洁度高,玷污层少,对深入牙本质小管内约300um的细菌仍具有一定的杀伤力[5,6]。丁兰英等[3]的研究显示,用微波辐射60s,温度达到49~50℃时即可杀灭99.6%的金黄色萄葡球菌,99.95%绿脓杆菌以及其他细菌。周国珍等[7]对20例病人在感染根管内作微波消毒前后的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术前根管内培养100%有细菌生长,消毒后80%的根管内无细菌生长;微波消毒根管前培养出厌氧菌8株,消毒后未培养出一株厌氧菌。另外,根管内含水量对微波的杀菌效果有较大影响。姜明等[8]通过实验指出,根管内含水量在8~13ul时,微波有较明显的杀菌作用;当根管内含水量在5ul或20ul时,微波无明显的杀菌效果。该作者同时指出,此结果对临床有实际操作意义,但在临床如何控制根管内的含水量以取得佳的消毒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11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