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醛甲酚在口腔科中的新用途

    作者:王金萍

    目的:观察甲醛甲酚(FC)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46例88颗牙齿,用FC液反复涂搽并用加热的器械熨烫过敏部位。结果治疗后显效率为89.77%,有效率为10.23%。结论临床选择合适病例,使用FC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疗效肯定,经济、实用。

  • 异烟肼过敏脱敏后应用2例

    作者:刘金平;屈世林;陈显竹;刘锦宏

    异肼过敏反应屡见报道[1],常见的过敏反应有皮疹、皮炎、发热等,少见的有过敏性休克[2]等,通常的办法是过敏的患者不再接触该药物.采用脱敏方法特别是皮下注射法少有报道.

  • 花生过敏及其主要致敏原Ara h1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伟逸;冯玥;蒋聪利;曹际娟;刘志刚;黄海珍;吴序栎

    花生是一种具有致敏作用的重要食品,能够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花生的致敏性研究是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近年来花生致敏现状及花生主要致敏原Ara h1研究进展,包括花生致敏特点、脱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降低花生引起的过敏反应风险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为对花生过敏者的临床脱敏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安脱达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宏;程清模

    目的 探讨安脱达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脱敏药物联合外用鼻喷剂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安脱达脱敏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对照组患者31例,治疗后鼻塞(1.42±0.32)、鼻痒(1.57±0.41)、喷嚏(1.73±0.39)、流涕(1.83±0.47);实验组患者32例,治疗后鼻塞(0.87±0.27)、鼻痒(0.91±0.34)、喷嚏(0.72±0.42)、流涕(0.99±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1、4.972、6.176、5.432,P<0.05).对照组患者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97%,实验组患者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1,P<0.05).结论 安脱达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穴位注射自体血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90例

    作者:龚瑞;柳金平

    目的 研究过敏性鼻炎应用穴位自血疗法脱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多年的病人,就诊时发病者.中药抗过敏治疗.缓解期即行肺俞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自血注射,7天1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 90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有效率.结论 穴位自体血注射对过敏性鼻炎的脱敏疗效显著.

  • 扶正脱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龙英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和多发疾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 自拟脱敏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喘200例

    作者:孙桂芳

    小儿咳喘在儿科临床是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有的缠绵难愈.笔者自1991年至2001年,运用自拟脱敏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喘2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热敏通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意义

    作者:杨桢;高琳;赵红霞;芦冲;李冀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重要的中医治疗大法之一.许多寒热药物具有辛味,这些辛辣成分能激活热敏通道,发挥清热、散寒或止痛的作用.这些药物脱敏热敏通道,可能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原理.

  • 中药敷脐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作者:焦丹红

    2006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脱敏散敷脐联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50例,并与单用中药脱敏散敷脐、单用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治疗者对照,现报告如下.

  • 加味脱敏煎治疗药物过敏性肝炎32例

    作者:茅国荣

    随着药物应用的不断普及,临床上药物过敏性肝炎时有发现.近3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本病32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γδT细胞与哮喘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法的研究

    作者:李超乾;徐永健;杨丹蕾;刘先胜;熊维宁;陈仕新;倪望;张珍祥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γδT细胞与特异性致敏原脱敏疗法的关系,了解γδ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并刺激Wistar大鼠,制作致敏大鼠哮喘模型;再用OVA皮下注射脱敏;观察脱敏前后OVA激发反应,测定气道反应性(PC50);肺组织切片做HE染色观察炎症改变和做原位杂交检测IL-4 mRNA和IFN-γ mRNA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γδT细胞数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和IFN-γ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γδTCR阳性T细胞百分率. 结果在脱敏组(C组),用脱敏前激发浓度的OVA激发不再有明显哮喘发作,支气管肺内嗜酸细胞(Eos)消失、过敏性炎症消除,其PC50与对照组(即D组和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而与正常组(即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肺内IL-4 mRNA表达及血清IL-4浓度均明显低于D、E组(均为P<0.01),而 C组肺内IFN-γ mRNA表达及血清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A、D、E组(均为P<0.01);与此同时,C组肺组织内及BALF中γδT细胞数量则明显低于D、E组(P<0.01或P<0.05). 结论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法能纠正哮喘TH1/TH2反应失衡,同时伴随肺内及外周血γδT细胞异常分布的恢复,提示γδT细胞与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效有关,显示了哮喘特异性致敏原脱敏疗法新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一步证明了γδT细胞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细胞.

  • 巧用3M 液体敷料预防粘胶类产品过敏

    作者:阳绪容;秦勤;何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芬太尼透皮贴、心电监护电极片、各种自粘性敷料、留置针敷贴、胶布等粘胶类产品,与皮肤接触后导致局部皮肤发生不同程度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轻者出现红斑瘙痒等不适,重者产生丘疹、水疱甚至破溃等严重后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降低了患者对各种粘胶类产品的选择范围及留置针的使用时间等,虽然现在临床中有脱敏胶布可以使用,但是对于必须使用的芬太尼透皮贴及留置针敷贴等这类产品暂无脱敏类型可供选择。为了解决该问题,我科采取了一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 倍频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邹朝晖;李迎新;高平;陈阵

    目的 评价倍频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牙本质过敏78例200颗患齿,其中100颗患齿应用倍频Nd:YAG激光进行照射(A组),另100颗患齿常规氟化钠甘油脱敏(B组),评价脱敏术后即刻、2周、1和3个月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即刻、2周、1和3个月A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9.0%,96.0%,93.0%和88.0%;B组有效率分别为81.0%、78.0%、72.0%、68.0%.激光照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氟化钠甘油涂布治疗(P<0.05).结论 倍频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显著优于氟化钠甘油脱敏法,为临床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 支气管哮喘的变应原脱敏治疗

    作者:崔秀琴

    目的:探讨评价变应原脱敏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用10种变应原通过体内皮肤试验的方法确定吸入物过敏原,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结果:脱敏治疗半年以上的60例,总有效率85.0%(51/60),临床控制率8.3%(5/60),脱敏治疗>1年、>2年、>3年停药后的复发率分别为46.2%(12/26)、23.5%(4/17)和11.1%(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脱敏治疗对过敏原明确的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

  • 三种H2受体拮抗剂诱导鼠胃壁细胞H2受体脱敏的比较

    作者:李玲;罗和生;刘艳

    目的:研究3种H2受体拮抗剂对鼠胃粘膜壁细胞H2受体脱敏的诱导能力.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壁细胞后分为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3组,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H2受体拮抗剂对各组壁细胞H+-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不同药物浓度干预后,各组细胞酶活力均发生显著变化.法莫替丁组细胞酶活力在1、2、4 h时(589.34±2.7,812.82±8.35,637.15±4.59)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169.38±93.64,343.46±44.88,234.07±4.72)和西咪替丁组(118.42±5.91,110.62±1.28,102.43±3.44,P<0.01),而雷尼替丁组在2、4 h时才与西咪替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0、100 mg/L条件下,法莫替丁组细胞酶活力(178.21±20.38,225.65±16.41)均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70.88±21.44,128.03±8.22)和西咪替丁组(123.62±4.32,125.40±7.45,P<0.01),当浓度增高至1000 mg/L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组均明显高于西咪替丁组(233.44±6.24,131.58±11.50vs109.88±0.69,P<0.01,P<0.05).结论:三种H2受体拮抗剂对壁细胞H2受体脱敏的诱导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法莫替丁强,西咪替丁弱.

  • PPAR-γ激动剂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脱敏

    作者:陶政正;刘华;倪松石

    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但长期甚至短期使用都会导致β2受体的脱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新陈代谢和炎症反应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起关键性的作用,多个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信号通路和β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 致敏肾移植患者的脱敏治疗新进展

    作者:李强;张小东

    针对人类白细胞抗原致敏是致敏患者接受成功肾移植的大障碍,器官严重短缺使致敏患者获得交叉配型阴性的供肾越发困难.随着对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理解的加深,许多新的脱敏治疗方案得以出现,为致敏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近出现的各种脱敏方案及临床应用、脱敏的风险进行综述.

  •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及依从性分析

    作者:朱亮;陆纪红;谢青;吴宇霖;朱鲁平;程雷

    目的 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疗法(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疗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 160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SCIT和SLIT的治疗方案.其中,SCIT组81例,年龄7~62岁,平均((x)±s,以下同)年龄为(21.5 ±14.6)岁;SLIT组79例,年龄6~53岁,平均年龄(15.1±10.3)岁.所有患者均对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免疫治疗过程中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评价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局部不良反应:SCIT组所有患者在免疫治疗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过局部反应,占注射总次数的62.9%,表现为注射部位周围皮肤肿胀;SLIT组有4例(5.1%)出现局部反应,表现为口腔局部瘙痒不适.两组患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均属于轻度,可耐受并自行缓解.全身不良反应:SCIT组有11例患者(13.6%)发生全身反应,共18例次(占注射总次数0.9%),多为速发性反应,多见于维持治疗阶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和荨麻疹.SLIT组有11例患者(13.9%)发生全身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荨麻疹和鼻炎症状加重等,主要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两组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05).SCIT组有1例为非致命性严重全身反应(严重哮喘),两组患者其余的全身反应均属于轻到中度,未发生过敏性休克.依从性:160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总体依从性为83.1%,其中SCIT组和SLIT组的依从性分别为86.4%和79.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P>0.05).患者不依从(提前退出治疗)的首要原因均为自觉疗效不满意,SCIT组和SLIT组分别占6.2%和10.1%.结论 尘螨AR患者采用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途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两种治疗方式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牛率和患者依从性无明显差异.

  • MDC半导体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增效研究

    作者:杨桂虹;朱冰生

    目的:采用激光配合N.S涂料综合治疗,探讨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增效方法.方法:(76|67)/(76|67)因面磨损致牙本质过敏的牙齿1200颗,平均分为实验组(激光+N.S涂料综合治疗),对照Ⅰ组(单纯激光照射治疗),对照Ⅱ组(单纯N.S涂料治疗).统计学处理.取离体牙10颗,亦均分成3组,标本制作方法与临床组相同.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疗效均高于两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扫描电镜观察,对照Ⅰ组牙本质小管末端管腔变形,缩小,呈明显热凝后的熔融状.对照Ⅱ组小管末端可见颗粒状N.S涂料结晶体沉积.实验组热凝后的牙本质小管管腔内可见N.S涂料结晶体沉积,有的呈斑块状,将小管末端完全封闭.结论:激光配合N.S涂料综合治疗,可使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 多聚甲醛糊剂绷带治疗牙颈部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王红原;吕军;谢建云;田禾;郭平;马茹苓

    目的:通过对多聚甲醛糊剂绷带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及实验研究,对多聚甲醛糊剂绷带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临床观察牙颈部牙本质过敏76名患者,101颗牙,用多聚甲醛糊剂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在实验室中通过渗透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在药物作用下离体牙表面的渗透性改变及形态改变.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未观察到牙髓、牙龈组织的损害,实验室观察到离体牙表面渗透性有所降低,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有部分堵塞.结论:多聚甲醛糊剂绷带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牙颈部脱敏剂,其作用机制是在多种效应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266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