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机械循环辅助的相关并发症分析

    作者:贾明;ZHOU Ye;邵涓涓;LUO Zhi-min;周啸;SONG Tie-ying;贾士杰

    目的 探讨左心辅助(left ventricuhr assist device,LVAD)、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等循环辅助装置应用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306例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6例患者因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进行机械循环辅助,女性63例,男性183例,年龄(56.7±14.2)岁.LVAD辅助3例,均为左心房-升主动脉转流;ECMO辅助48例,2例为股静脉-股静脉转流,5例为股静脉-升主动脉转流,41例为股静脉-股动脉转流;IABP辅助195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法置入(Seldinger法).对三种机械循环方式辅助期间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组死亡78例,死亡率为31.7%;7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28.9%;主要相关并发症为感染27例、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27例、出血24例、溶血6例、外周血管损伤15例、脑并发症6例,血浆渗漏及氧合器氧合能力下降中途更换7例.结论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机械循环辅助患者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 超声心动图监测体外膜式氧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价值

    作者:余正春;马小静;夏娟;李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心源性休克(CS)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使用ECMO辅助治疗并成功脱机的CS患者21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在ECMO建立前、ECMO流量减半时、ECMO停机后即刻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同时记录肱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建立前、流量减半时、撤离后即刻LVEF、Tei指数、SBP、SaO2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配对样本f检验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建立前与撤离后即刻心率、左心室前后径、下腔静脉宽度、下腔静脉塌陷率、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差异.结果 与ECMO建立前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流量减半时、ECMO撤离后即刻LVEF均增加,Tei指数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t=31.952、59.404,P均<0.01;Tei指数:t=34.406、58.969,P均<0.01).与ECMO建立前比较,接受ECMO辅助治疗且成功撤机的21例患者ECMO撤离后即刻SBP、SaO2、下腔静脉塌陷率均增大,左心室前后径、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均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2、37.785、-11.286、3.294、13.923、16.971,P< 0.01或0.05);心率、下腔静脉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应用ECMO治疗CS患者时,超声心动图能对CS患者心脏进行有效监测、为临床判断ECMO疗效、掌握撤机时机提供重要心脏功能参数.

  • 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治疗围手术期急性心肺功能衰竭

    作者:贾明;邵涓涓;陈英;周晔;罗智敏;宋铁鹰;侯晓彤;贾士杰;孟旭

    目的:观察心室辅助(VAD)、体外膜式氧合(ECMO)及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等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治疗围手术期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心脏外科监护病房224例围手术期进行循环辅助患者临床资料,VAD 4例、ECMO 47例及IABP 173例.结果:VAD死亡2例(50%),ECMO死亡23例(48.9%),IABP死亡49例(28.3%).并发症为感染27例、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26例、出血23例、下肢缺血15例及脑并发症7例.结论:机械辅助是救治围手术期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辅助方式并及早放置,防治并发症对提高成功率非常重要.

  • 瓣膜手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体外膜式氧合治疗

    作者:罗智敏;贾明;周晔;侯晓彤;顾承雄;黄方炯;孟旭;张健群;贾士杰

    目的:探讨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瓣膜手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回顾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院心脏外科监护病房(ICU)收治70例瓣膜手术后因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15~74岁,平均(53±12)岁,采用静脉-动脉(V-A)转流模式.结果:46例(65.7%)成功脱离ECMO,38例(54.3%)痊愈出院.平均ECMO辅助中位数时间59(1,206)h,平均监护室停留中位数时间4(1,19)d.主要并发症为出血21(30.0%)例,感染9(12.8%)例,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17(24.2%)例,氧合器血浆渗漏20(28.5%)例及肢体缺血3(4.2%)例.结论:ECMO是治疗瓣膜手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机械辅助方法,及时安装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

  •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心肺功能衰竭

    作者:周啸;贾明;周晔;邵涓涓;侯晓彤;顾承雄;黄方炯;孟旭;张健群;贾士杰

    目的:探讨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回顾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院心脏外科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0例CABG术后因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20~79岁,平均59岁.静脉-动脉(V-A)转流39例,静脉.静脉(V-V)转流1例.结果:30例(75%)成功脱离ECMO,19例(47.5%)生存出院.平均ECMO辅助时间75 h,平均监护室停留时间6 d.主要并发症为感染19例、出血13例、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13例、氧合器血浆渗漏12例、肢体血栓5例、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结论:ECMO是治疗CABG术后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短期机械辅助方法,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对体外膜式氧合患者不同区域微循环状态的影响

    作者:杜中涛;邢智辰;杨峰;江春景;徐博;李蛟;邢家林;侯晓彤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式氧合(ECMO)患者中对四肢不同区域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取因为心源性休克而使用经股动静脉ECMO辅助联合使用IABP患者14例,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在四肢进行血管阻断实验观察IABP开启与关闭时对于微循环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IABP使用时以及IABP停止30分钟后分别记录心率、血压、周围组织血氧去饱和斜率及再饱和斜率等试验数据.结果:停止IABP后患者动脉舒张压[(53.86±8.65)vs.(63.29±9.54) mmHg,P=0.001(1mmHg=0.133kPa)]升高,脉压差[(28.14±13.96)vs.(17.93±10.41) mmHg,P=0.001]降低,患者四肢不同区域的组织氧饱和度(StO2)和组织血氧去饱和斜率及再饱和斜率在IABP使用与停止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IABP的应用产生的搏动灌注没有明显影响ECMO患者不同区域微循环状态.

  • 应用体外膜式人工肺氧合治疗体外循环脱机困难38例的临床经验

    作者:倪虹;邢家林;杨璟;刘凤珍;刘晓明;侯晓彤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术后脱离体外循环机困难的患者接受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共38例患者行ECMO治疗,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6个月~74岁,ECMO辅助时间6~280 h,平均65h.结果:ECMO成功脱机20例(52.6%),其中14例(36.8%)痊愈,6例脱机后死亡;18例未能脱机均死亡.结论:ECMO对于体外循环脱机困难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及早应用并积极防治ECMO并发症可提高院内生存率.

  • 股动静脉途径插管体外膜式氧合循环辅助的学习曲线

    作者:廉波;李勍;陈彧;赵舟;高卿;韩增强

    目的 探讨经股动静脉插管静 -动脉体外膜式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循环辅助的学习曲线. 方法 2007~2016年我院对37例难治性心衰行VA-ECMO辅助,均使用股动静脉途径插管建立ECMO辅助通路,由同一位心脏外科医生完成.选择手术时间、出血量、下肢缺血、插管部位二次切开4项指标描述学习曲线,学习曲线的描绘采用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分析法,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学习曲线拟合.结果 CUSUM学习曲线的佳拟合模型为三次方曲线,拟合优度R2=0.994,拟合方程为∑i(累积和值)=0.001X3-0.136X2+3.449X-2.012,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累积至第16例时,三次方曲线相应点的切线斜率变为负值.结论 利用CUSUM对股动静脉途径插管VA-ECMO循环辅助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术者累积手术例数达到16例时能够较好掌握此项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 体外膜式氧合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闫晓蕾;李群;于洋;侯晓彤;杨勇;万久贺;贾明;孟旭;贾世杰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手术后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进行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对16例冠心病心脏手术后需要心肺支持的患者进行ECMO辅助治疗.全组患者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58±11)岁.体外循环下手术13例,非体外循环手术3例.记录术后ECMO辅助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并发症及转归等.结果 ECMO平均辅助时间51 h.监护室平均停留时间5 d.13例患者顺利撤除ECMO,脱机率为81.3%;10例生存出院,出院生存率为62.5%.主要并发症有出血(18.8%)、感染(37.5%)、肾功能不全(25%)及下肢缺血(18.8%)等.结论 ECMO辅助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心脏手术后发生的心功能障碍.

  • 体外膜式氧合在肺移植中的应用六例分析

    作者:王永功;陈静瑜;郑明峰;胡春晓;张建余;何毅军;朱艳红;叶书高;张稷;王雯

    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我院共完成临床肺移植51例.其中6例患者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进行了单、双肺移植手术,现报告如下.

  • 人工换气支持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兴安;姜格宁;丁嘉安;童稳圃;周逸鸣;杨浩贤;杨晨路;周晓

    人工换气支持即人工肺滞后于人工心和心室支持装置的发展,不是没意识到这种需求,而是因为直到近几年我们才较为全面地了解制造人工肺所面临的工程问题和其独特的材料要求[1].近年来,借助材料、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以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及其衍生技术为代表的换气支持技术迅猛发展,其完善必将推动呼吸支持技术整体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换气支持技术理论上应包括体外心肺旁路(CPB),本文中特指ECMO及其衍生技术.

  • 体外膜式氧合衍生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王兴安;高文;丁嘉安;姜格宁;朱余明;周逸鸣

    体外膜式氧合(ECMO)衍生技术是在ECMO对成人患者疗效不佳、且不适于中长期人工呼吸支持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此项研究开始于1970年代,只是近几年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主要的几种ECMO衍生技术的研发动态.

  •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体外膜式氧合辅助下婴幼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作用

    作者:崔勇丽;刘晋萍;赵举;冯正义;龙村;钱向阳

    目的 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AKI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辅助循环开始后第2个24 h血管活性药评分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预测作用(P=0.004),高分值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OR=93.3,95%CI:9.1~1021.2,P=0.000),病死率也显著高于低分值患者(OR=14.9,95%CI:2.6~84.1,P=0.01).结论 血管活性药评分是婴幼儿患者在ECMO治疗中发生AKI的预测指标,ECMO辅助第2天血管活性药评分较高则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 13例肺栓塞合并心衰患者术后应用体外膜式氧合治疗的体会

    作者:方艺潭;谷天祥;汤锐

    目的 总结成人肺栓塞合并心衰术后应用体外膜式氧合技术(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7年6月对我院13例成人肺栓塞合并心衰术后行体外膜式氧合技术治疗,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7~65岁,采用静脉-动脉转流,辅助期间流量范围1.5~3.0 L/min,ECMO辅助时间(82.4±47.1)h,维持活化凝血酶时间(ACT)200~220 s.结果 13例患者应用ECMO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均成功撤除ECMO,并康复出院.结论 体外膜式氧合技术可以降低肺栓塞取栓术后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负荷,改善气体交换,是治疗肺栓塞术后合并心衰患者的有效手段.

  • 应重视体外膜式氧合技术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辰;詹庆元

    正压机械通气是目前呼吸衰竭为有效的常规支持治疗手段,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通气和氧合需求.但对于病情极重的呼吸衰竭患者,以及部分需要接受肺移植的终末期肺病患者,常规正压通气常常难以维持满意的通气和氧合.同时,由于上述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高气道压力和高浓度氧支持,其发生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大大高于一般呼吸衰竭患者.对于已发生严重机械通气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患者,正压通气往往处于顾此失彼、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终,这些患者多因难治疗性低氧和严重CO2潴留、严重机械通气并发症等而死亡.因此,许多学者一直在寻找另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呼吸支持手段来替代传统的正压通气,以避免上述临床困境.近年来,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日益成熟,为极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1].

  • 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体外膜式氧合治疗冠脉搭桥术后心源性休克的体会

    作者:房勤;谷天祥;刘波;师恩祎;喻磊;王春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式氧合(ECMO)在冠脉搭桥术(CABG)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治疗经验,为并发症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9例CABG术后心源性休克联合应用IABP和ECMO辅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41 ~67岁,平均(58.9±8.0)岁.结果 ECMO使用时间16~189 h,IABP使用时间16~203 h.4例患者存活出院,其中1例因ECMO动脉插管侧下肢缺血性坏死截肢,5例发生急性肾衰竭须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5例患者死亡.结论 IABP联合ECMO能为部分CABG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支持,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严重低氧血症5例

    作者:张志刚;肖倩霞;李斌飞;程周

    我院2001-2004年应用体外膜式氧合(ECMO)治愈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5例,报告如下.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瓣膜手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

    作者:罗智敏;宋铁鹰;贾明;周晔;顾承雄;黄方炯;孟旭;张健群;贾士杰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瓣膜手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 回顾心脏外科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瓣膜手术后因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2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51±14)岁;采用静脉-动脉(V-A)转流模式.结果 43例(71.7%)成功脱离ECMO,35例(58.3%)痊愈出院.平均ECMO辅助时间59 h,平均监护室停留时间4 d.主要并发症为出血19例、感染7例、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15例、氧合器血浆渗漏18例、肢体缺血3例.结论 ECMO是治疗瓣膜手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机械辅助方法,及时安装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 1例膜式氧合联合人工肾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瑞秀

    我院于2002年10月应用体外膜式氧合联合人工肾治疗1例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经过10次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百日咳:母体免疫的重要目标

    作者:严有望;李少安

    检得的婴儿脐带血抗百日咳杆菌IgG抗体浓度几乎与母体水平相同.至4月龄,多数婴儿已检不出抗百日咳毒素(PT)或丝状血凝素抗体,较高水平的母体抗PT抗体与婴儿对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而非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较低抗PT抗体应答有关.这些研究提示,母体免疫能为新生儿提供早期保护作用,从而使2、4和6月龄初免程序能诱生更持久的保护作用.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