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模型

    作者:杜振宗;任华;张超纪;马国涛;刘洪生

    目的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血管模型.方法将诱导细胞制成细胞ECMgel悬液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将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悬液分层种植于支架内表面,以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在ECMgel凝胶中细胞生长良好;旋转培养的血管模型,质地均匀,内腔面光滑;HE染色可见血管壁三层结构:内皮细胞层、平滑肌细胞层、PGA+交联胶原层;扫描电镜可见内皮细胞融合成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均匀分布的内皮细胞.结论①ECMgel是携带细胞良好的基质;②旋转培养条件可以促进细胞的贴附和分化;③利用体外诱导的种子细胞分层种植可以构建成与天然血管结构相似的血管模型.

  • 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国锋;杨大平;郭铁芳;聂春磊;何志娟

    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经常需要用血管移植物来替代病损的血管,自体血管如大隐静脉、胸廓内动脉及桡动脉等移植是目前理想的选择,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佳的术后效果.然而,约有30%的患者因疾病、截肢或反复手术等原因缺乏可供移植的自体血管[1].应用Dacron或ePTFE等不可降解材料制备的人工血管在替代大口径血管时通畅率高,而替代小口径血管(内径<6 mm)时因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等原因导致通畅率很低[2].

  • 有弥漫丛栅状结构的高度富细胞子宫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朱杨丽;杨幼萍;董春鸽;张建民

    患者 女,63岁.因阴道口肿物增大并脱出半年就诊.妇科检查:子宫脱垂Ⅱ度,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阴道前后壁膨出.B超检查提示子宫脱垂伴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子宫前壁有一囊实性肿块(可能为子宫肌瘤液化),遂于2011年2月15日收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组织为子宫全切除标本,子宫大小9.5 cm×7.5cm×4.0cm,宫颈管3.0 cm ×2.5 cm ×2.2 cm,附(0.2 ~3.5)cm ×6.0 cm阴道壁组织.子宫前壁近宫底处有一囊实性结节,大小6 cm×5 cm×4 cm,囊内壁尚平滑、润泽,黄褐色,不附凝血,质中等,囊壁厚(0.2~4.0) cm;切面黄褐色,质地较细.宫底右侧和后壁中部浆膜下各见一结节,直径约3 cm,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质硬韧.右侧宫壁内有3个灰白色质硬小结节,直径(0.6~1.0)cm.镜下观察:大的肿瘤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囊壁厚薄处实性部分瘤组织结构均相同,在密集而弥漫的小短梭形细胞背景中有均匀散在分布的丛栅状长条细胞索,无坏死灶.囊内壁无衬覆上皮,为裸露的瘤组织.瘤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类为核呈长杆状且两头圆钝、胞质少的梭形细胞,核染色较深,染色质分布均匀,几乎无核分裂象,也无明显核仁,胞质呈淡嗜伊红色.另一类瘤细胞核小,呈卵圆形或短梭形,染色亦较深,染色质分布均匀,无明显核仁,也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其胞质较少且胞界不清,均匀而弥漫分布于上述丛栅状长条索之间,细胞密度高.这类细胞互相紧挤在一起,参差不齐且胞界不清,形成稍起伏不平的丛栅状长条索,细胞核的长轴与长条索的长轴相垂直.瘤细胞间有粗细不一的血管,多数为毛细血管和壁较薄的小口径血管,部分血管壁厚且有透明变性.其他浆膜下和肌壁间结节由分化好的平滑肌细胞排列为纵横交错的细胞束,细胞密度中等.

  • 小口径人工血管内皮化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施德兵;符伟国

    冠心病、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以及小儿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大多需要小口径血管(直径<6 mm)行动脉移植手术.

  • 人造血管的纺织设计与加工技术

    作者:凌凯;王璐;贾立霞

    1 引言 当人体内血管由于动脉硬化、血管瘤、血栓、血管老化或破损等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需要进行血管移植。血管代用品的主要来源为生物血管、人造血管及复合血管。生物血管含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和异种血管3种。后两种由于通畅率低,易发生退行性变及强烈的排异作用,目前临床已经很少应用~([1])。自体血管在外周血管重建中,用作为小口径血管的优良代用品,但其来源少,口径和长度也受……

  • 组织工程化血管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杨平;崔磊;曹谊林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发病率的提高以及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对各种口径血管移植替代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常用的人工高分子生物材料管道(涤纶,膨体聚四氟乙烯),在临床大口径血管移植中有较为可靠的效果,远期通畅率较为肯定.但对于内径小于6mm的小口径血管,由于血管内高张力,低血流的状态,6个月栓塞率高达40%[1].自体血管虽然疗效较为理想,但来源不足问题又严重制约其应用.

  • 肝素包被对异种脱细胞血管移植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蔡巍巍;陈勇兵;王亚宏;唐韵;陈长志

    目的 探讨肝素包被对异种脱细胞血管移植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将截取的犬双侧颈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对其中部分颈动脉进一步实施肝素包被处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肝素包被组(移植经肝素包被处理的脱细胞血管,n=9)和无肝素包被组(移植未经肝素包被处理的脱细胞血管,n=9).两组动物均接受双侧颈动脉移植,血管吻合后结扎左侧两吻合口间颈动脉(结扎侧),右侧则不结扎(未结扎侧).于术后第1、3、12周分别进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移植血管通畅情况并测量血管内径,同时计算血流峰值速度(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双侧移植物血管,制备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内膜厚度/(内膜厚度十中膜厚度)[I/(I+M)],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肝素包被组术后血管内径,除结扎侧术后第1周外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各时间点未结扎侧均较结扎侧明显缩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包被组术后血管内径,仅未结扎侧于术后第3、12周时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周,肝素包被组RI明显小于未肝素包被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素包被组未结扎侧内膜增生明显,I/(I+M)值较结扎侧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素包被组结扎侧与未结扎侧I/(I+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脱细胞血管移植物在不同剪切力作用下内膜增生情况也不相同,低流速对移植物血管内膜增生具有促进作用;肝素包被处理可有效抑制内膜增生的发生.

  • 干细胞技术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蔡巍巍;陈长志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数量的逐年增加,自体桥血管和人造血管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组织工程为此带来了希望.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能力和超强的扩增能力,有望成为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文章概述了目前干细胞技术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模型的比较

    作者:陆树洋;张鹏;孙晓宁;杨守国;龚飞荣;王春生

    目的 比较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模型的优劣.方法 10只健康实验猪,共进行颈总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10次,股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6次.从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解剖、术中血管吻合的难易以及术后评价血管通畅等方面比较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血管移植模型的优劣.结果 从血管解剖角度,颈总动脉较深,吻合操作较困难,但血管较粗(直径4.8 mm±0.3 mm),分支少.股动脉较颈总动脉表浅,更易定位分离,术中操作易于暴露,吻合较为容易,但相对较细(直径3.9 mm±0.2 mm)且穿支较多.颈总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血管闭塞6枚,股动移植模型闭塞4枚.当人工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时,均未能观察到术后猪有异常表现,术后临床观察不能帮助准确判断移植血管通畅与否.结论 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血管移植模型建立具有可行性,但两者各有利弊,均可以作为研究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动物模型.

  • 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在体移植的研究

    作者:杜振宗;任华;马国涛;宋剑非;郑民;张立飞

    我们通过体外构建、体内培养的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和血管,然后植入动物的股动脉,探讨利用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进行血管移植的可能性.

  • 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兔实验模型构建

    作者:张家庆;陈坤棠;张福伟;李少彬;吴源周;冯靖;王武军;闫玉生

    目的 构建出能够更好的模拟冠心病搭桥术后桥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利用4 mm内径,长度为3 c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置换兔的腹主动脉,切口位置分别选择在腹主中下1/3切口和下腹部切口,对比两组动物的基本情况、手术的时间、需要结扎的侧支血管数量、术中大出血的几率、术后血管吻合后的波动情况及血管通畅几率,并完善手术的注意事项和术后的动物处理方法等.结果 两组动物在体质量,腹主动脉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选择切口在中下1/3组有一增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选择在腹部中下1/3组在需要结扎的分支血管数量少于下腹部切口组,术后血管两端吻合口波动良好的比率大于下腹部切口组.两组在出血的几率,术后7d的栓塞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用兔制备小口径血管的置换模型可行,可根据动物表现和彩超检查及时发现小口径血管通畅与否.

  • 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应用进展

    作者:张家庆;王武军;闫玉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需行冠脉搭桥、外周血管移植手术的患者逐年增加。与大口径人工血管不同,小口径人工血管(内径≤6 mm )近期血栓形成率高、远期通畅率低,无法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应用的小口径血管多取自患者体内,有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围网膜动脉、桡动脉等,一方面,取自体血管时对机体损伤大,且自体血管的质量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或二次搭桥手术后的患者,取得的血管无法移植,或勉强移植后很快出现堵塞,甚至没有合适的自体血管作为桥血管。所以,小口径血管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尤其是新材料的应用方面。目前对小血管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