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叶桉叶中一个新的黄酮苷

    作者:管希锋;郭倩仪;黄晓君;王英;叶文才

    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大叶桉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结合理化常数和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该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2S-8-甲基-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1)、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α-L-阿拉伯糖苷(2)、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3)、番石榴苷(4)、三叶豆苷(5)和金丝桃苷(6).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黄酮苷,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大叶桉煎剂治疗烫伤疗效观察

    作者:杨作锦;王巧玲

    笔者根据民间使用中草药治疗烫伤的经验,经过筛选,采用四川自贡地区盛产的大叶桉煎剂治疗烫伤创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大叶桉精油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制作用及对质粒的消除作用

    作者:黄轶凡;张国华;林亮君;丘敏

    目的:探讨大叶桉精油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制作用及对质粒的消除作用。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逐个检出法分别检测大叶桉精油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作用和对质粒的消除作用。结果:大叶桉精油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作用显著,MIC值为5ml/L,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作用24h和48h质粒的消除率分别为35.4%和55.2%。结论:大叶桉精油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和质粒消除作用。

  • 大叶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王岳峰;余延春;杨国军;魏柏桂;马超英

    目的:分析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Sm干燥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研究其抗菌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粗提物通过聚酰胺柱分离总黄酮Flavoinds,在平板培养基上比较黄酮类化合物与土霉素Oxytetracycline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cusaureus、蜡样芽孢杆菌Bacterium cactus的活性.结果:总黄酮含量为0.903%,提取率为4.306%,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土霉素.结论:该植物叶作为类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具有较高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 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验方一则

    作者:王运动

    笔者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5年,耳内流脓不止,听力减退,久治无效,偶得此方并配药试之,结果出乎意料,3天见效,7天康复,至今已近两年,未复发.配方:大黄8 g,黄柏6 g,川黄连8 g,白芷6 g,大叶桉树叶10 g,虎耳草10 g,草(艹)/(闾)茹8 g,皂角10 g,冰片2 g,麝香2 g.

  • 桉叶提取物抗菌作用及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年度变化

    作者:陶奕;殷梦;张皓冰

    目的 分析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10年树龄赤桉、蓝桉和大叶桉的叶片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含有量变化情况,并研究其抑菌作用.方法 连续12个月采摘3种桉叶片,阴干后分别用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醇超声提取,对两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并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 蓝桉含挥发性成分量高,赤桉低.无水乙醇桉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均强于二氯甲烷桉叶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革兰氏阴性菌,但桉叶的主要成分1,8-桉叶油素抑菌活性很弱.结论 同一月份3种桉叶提取物以及同一种桉叶不同月份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含有量和抗菌活性均有差异,而且其抑菌成分可能与1,8-桉叶油素相关不大,需作进一步研究.

  • 大叶桉桉叶提取物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体外杀虫作用

    作者:赵宇宁;张皓冰

    目的 探索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桉叶提取物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活性. 方法 2012年1-12月每月24日收集大叶桉成熟叶片,室内自然风干.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等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将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与原头节孵育72 h,计算虫体死亡率,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 结果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性状和产率均不同,石油醚提取物为棕黑色油膏状,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分别为墨绿色、乳粉色和乳白色粉末状.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的平均产率分别为4.4%、2.1%、2.3%和2.3%,石油醚提取物的产率高,其5月份的产率为5.4%.作用浓度为100 μg/ml时,各月份桉叶的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均达到100%;50 μg/ml时,石油醚提取物的杀灭作用也基本达到100%,二氯甲烷提取物次之,强于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物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各月份石油醚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6>3>11>4>2>5>10>8>12>7>1>9,其中6月份提取物的作用强,LC5o为2.577 μg/ml,95%置信区间为0.85~6.22 μg/ml;各月份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11>5>10>4>7>12>6>9>8>2>3>1,其中11月份的作用强,LC5o为21.85μg/ml,95%置信区间为12.38~36.28 μg/ml. 结论 大叶桉桉叶中含有抗细粒棘球蚴的活性成分,值得做进一步的分离、分析和鉴定.

  • 不同品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的药效学实验比较

    作者:汤韶明;周莉华;侯雄军;赵诗云

    目的 比较采用蓝桉和大叶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止咳、祛痰、平喘和抗炎作用.方法 止咳实验采用浓氨水引咳法;化痰实验采用气管酚红法;平喘实验采用喷雾致喘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中、高(8、16g/kg)剂量时,两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均有较明显的止咳、祛痰、平喘和抗炎作用,且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中、高剂量组间相比,止咳和平喘作用差异不明显(P>0.05),祛痰和抗炎作用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止咳和平喘作用无统计学差异,采用蓝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祛痰和抗炎作用优于用大叶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

  • 不同品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和急性毒性比较

    作者:周莉华;汤韶明;陈会;赵诗云;侯雄军;陈慢慢;王希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品种桉叶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和急性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比较两种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小鼠对不同品种的桉叶止咳糖浆的大给药量,比较两种桉叶止咳糖浆的急性毒性.结果 用大叶桉和蓝桉分别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对卡它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肺炎链球菌产生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24.37±2.54)mm、(12.07±1.46)mm、(19.30±0.96)mm和(19.77±2.33)mm、(9.19±1.12)mm、(14.10±1.13)mm.测得小鼠对不同品种桉叶止咳糖浆大给药量为192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1d用量的480倍.结论 大叶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体外抑菌活性优于蓝桉制备的桉叶止咳糖浆,且两者毒性均较低,口服安全无毒,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 大叶桉挥发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制及质粒消除作用

    作者:郑乐怡

    目的 了解大叶桉挥发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抑制及质粒消除作用.方法 采用逐个检出法检测大叶桉挥发油对MRSA抑制作用和质粒消除作用.结果 大叶桉挥发油明显抑制MRSA生长,低抑菌浓度为5mL/L,24、48 h质粒消除率分别为38.6%和62.0%.结论 大叶桉挥发油对MRSA有显著抑菌和质粒消除作用.

  • 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华荣;梁自乾

    目的:探讨大叶桉煎剂对烧伤残余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住院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大叶桉煎剂治疗组35例和皮肤消毒液对照组33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检测创面细菌计数.结果:①治疗组在创面外观变化上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同期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3.5 d.③治疗后治疗组细菌计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大叶桉煎剂可以有效控制烧伤创面常见细菌及耐药菌群的感染;②大叶桉煎剂可以加快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 ICP-MS法测定广西不同地区大叶桉中重金属含量

    作者:闫琴琴;蒋明廉;王玉

    [目的]对广西不同地区大叶按药材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锰(Mn)、砷(As)、铜(Cu)、镍(Ni)、铅(Pb)、铬(Cr)、镉(Cd)的含量.[结果]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0.9998,回收率为84.12%~109.6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叶桉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 大叶桉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作者:肖芙蓉;符永健;贾杰

    大叶桉(Encalyptus robusta Smith)是桃金娘科植物,民间沿用已久。我们曾用大叶桉煎剂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和对动物的毒性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叶桉煎剂在体外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研究对大叶桉治疗临床上感染性腹泻病人的疗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大叶桉饮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叶桉叶中的有效成分,经高压灭菌后,制成饮片备用,每片含生药0.5g。 1.1.2 氟哌酸胶囊宝岛制药厂生产的胶囊,规格为每粒0.1g。 1.1.3 病例选择和分组 71例病人系我院肠道门诊和传染科住院的感染性腹泻病人,其中细菌性痢疾24例(氟哌酸组11例,大叶桉组13例),霍乱副霍乱9例(大叶桉组5例,氟哌酸组4例),肠伤寒2例(两组各1例),余36例为病因不明的感染性腹泻。 1.2 方法 大叶桉组给予大叶桉饮片1.5g/kg,每天3次,氟哌酸组用氟哌酸胶囊0.3g/kg,每天3次。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2、3、4、5天病人体温、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大便常规,血常规和大便培养结果。 2.结果 有效:用药3~5天体温正常,腹痛腹泻停止,大便性状及常规、血常规正常,大便培养阴性。 无效:用药5天仍有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或常规异常、大便培养阳性,上述其中一项存在均视为无效。 大叶桉饮片和氟哌酸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对比见表1。

  • 大叶桉煎剂的毒性研究

    作者:肖芙蓉;符永健;贾杰

    大叶桉(Encalyptus robusta Smith)系桃金娘科植物,以叶入药,民间沿用已久。用大叶桉煎剂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表明大叶桉煎剂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进行了大叶桉煎剂的毒性研究。 1.实验材料 大叶桉煎剂用水提醇沉法[2]制成200%、100%、50%、25%的浓度,高压灭菌,4℃冰箱冷藏备用。实验动物用纯种昆明种小鼠,由本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2.1急性毒性试验 取健康小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禁食12小时。实验组用灌胃法给予不同浓度的大叶桉煎剂,换算成生药分别为100g/kg,50g/kg,12.5g/kg,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观察72小时,记录各组动物存活及死亡数,用寇氏法计算LD50,其值为79.363g/kg,95%可信区间为61.018~103.068g/kg。 2.2 亚急性毒性试验 取健康小鼠25只,雌鼠13只,雄鼠12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用灌胃法给药,换算成生药分别为50g/kg,25g/kg,25g/kg,12.5g/kg,6.25g/kg,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3周,观察小鼠行为、食量均无改变,小鼠体重均增加,3周后处死小鼠,取心、肝、肺、肾脑等器官称重,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器官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再将上述器官连同肾上腺、甲状腺、肠胃、性腺等送病理检查,各组间器官均无肉眼可见的改变,组织学检查结构除实验组肝细胞轻度气球样变性外,其余未见器质性病变。

  • 没食子酸的研究进展

    作者:柯发敏

    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又名五倍子酸,是一种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化学命名为3,4,5-三羟基苯甲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广泛存在于掌叶大黄、大叶桉、山茱萸、干屈菜、马桑、化香树、乌桕、石榴、赶黄草、阿拉伯相思树等植物中,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者们不断发现没食子酸的药理作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此,现将没食子酸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大叶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吕东元;周玉成;张晶晶;李志强;刘翔;刘刚;赵俊;吴虹丽;马林

    为探讨大叶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以大叶桉叶片为材料,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对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叶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真菌(绿色木霉菌、青霉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甲醇和9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相对明显.

  • 蓝桉和大叶桉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含量测定

    作者:郭向群;曹建民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蓝桉和大叶桉的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挥发油测定器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经过提取,并对收得率进行比较,证明桉树中挥发油主要存在于叶,树皮中有少量存在.蓝桉中的挥发油含量高于大叶桉.

  • GC-MS对蓝桉果实及大叶桉果实挥发油成分研究

    作者:刘玉明;柴逸峰;吴玉田;范国荣;胡跃铭;宋国新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蓝桉果实和大叶桉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2种中药中提取挥发油,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色谱条件:DB-WAX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柱温条件:起始温度40℃(3 min)5℃·min-1→250℃(10 min),MS检测器,进样量1 μL,载气He(1.0 mL·min-1).质谱分析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00℃,电子能量70 eV.结果:蓝桉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31个成分,大叶桉果实中鉴定出34个成分,两者指纹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法可靠,可用于2种果实化学成分的鉴别.

  • 岗松、大叶桉及其药对中挥发油透皮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作者:陈锋;李嘉;柴玲

    目的:对岗松、大叶桉及其药对中的挥发油进行透皮实验,考察配伍、透皮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岗松、大叶桉药对及单味药材的挥发油,再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并用GC-MS法进行分析.结果:透皮接收液中鉴定出岗松11个成分、大叶桉17个成分、药对12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7.03%、91.77%、98.62%;1,8-桉叶素(28.63%)、芳樟醇(14.50%)、4-松油醇(31.83%)、α-松油醇(15.80%)等是岗松油的主要透皮成分;α-蒎烯(41.86%)、1,8-桉叶素(12.48%)、α-松油醇(13.99%)、4-松油醇(6.49%)等是大叶桉油的主要透皮成分;1,8-桉叶素(50.81%)、4-松油醇(16.98%)、α-松油醇(17.43%)、芳樟醇(5.79%)等是药对油的主要透皮成分.结论:药对油的成分不是两味药油的直接相加;岗松油、大叶桉油及药对油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在透皮前后均有较大变化,氧化芳樟醇、1,8-桉叶素、芳樟醇、4-松油醇、α-松油醇等醇类物质更容易透过皮肤,而烯类透过性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