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品牌嫩肉粉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作者:杨光宇;陈明;袁纬琪;许凯聪;麦李刚;张全新;朱伟

    目的 确定嫩肉粉半数致死剂量LD50.方法 采用改进寇氏法测定嫩肉粉LD50.结果 嫩肉粉NIH小鼠经口灌胃LD50为8711 mg/kg.bw.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评价,嫩肉粉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

  • 醋甘遂不同提取物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

    作者:罗隽;梅雪;夏青;冯娅茹;王雨彤;李二文;邹迪新;马志强;林瑞超

    目的:研究非致死剂量醋甘遂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及毒性可逆性,并验证斑马鱼模型用于中药毒性快速评价的可行性.方法:用索氏提取器以不同极性溶剂依次提取样品,制备不同提取物.将健康斑马鱼成鱼配对产卵,以正常发育受精后3d的斑马鱼幼鱼为模型,用醋甘遂不同极性提取物处理斑马鱼幼鱼,统计给药72 h死亡率,对毒性强的提取部位观察评价其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肝脏、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肾脏及其他脏器系统的毒性特征及可逆性.结果:醋甘遂不同溶剂提取物毒性顺序依次为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与空白组比较,石油醚提取部位处理后的幼鱼给药组肝区相对光强度随给药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肝脏颜色变暗(P<0.01);肝脏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石油醚提取部位0.054 mg·L-1给药组中有轻微的肝损伤,在恢复组中肝损伤明显好转.与空白组和石油醚提取部位0.004 mg·L-1组比较,肠道尼罗红排泄实验显示残留率在石油醚提取部位0.012,0.036,0.054 mg·L-组中显著下降(P<0.01),胃肠道被促进排空.其他系统毒性特征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醋甘遂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中,石油醚提取物毒性大,且主要毒性为肝毒性和胃肠道刺激性,肝毒性造成肝变性,具有可逆性.斑马鱼模型快速评价中药毒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河北省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韩晓莉;黄钢;马丽华;王喜明;朱远生

    目的 监测河北省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仲丁威和敌敌畏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动态.方法 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测定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半数致死浓度(LC5o)及95%置信区间(95%CI),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 11个淡色库蚊野外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仲丁威、敌敌畏的LC5o分别为0.0008~0.1664、0.0159~0.2280、0.0006~0.0148、0.0800~0.6138和0.1783~0.5000 μg/ml.与1991-1994年的抗药性测定结果相比,河北省淡色库蚊对氯菊酯的抗性有增强趋势,对敌敌畏和溴氰菊酯的抗性有略微下降趋势.结论 11个淡色库蚊野外种群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应加强抗药性监测,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指导.

  • 合肥市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及防制对策研究

    作者:张家林;吴明生;陈建明

    目的 了解合肥市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氯菊酯、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4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自然品系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抗件较低,抗性指数分别为2.20、2.30和3.19;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较高,抗性指数分别为4.85和5.16.结论 自然品系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但以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为高.

  • 江苏省宿迁市骚扰阿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

    作者:杨维芳;褚宏亮;吴治明;崔明花;刘大鹏;张育富;刘慧;陈红娜;周明浩

    目的:了解江苏省宿迁市骚扰阿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现状。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骚扰阿蚊宿迁种群对双硫磷、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了解其敏感性情况。结果骚扰阿蚊宿迁种群对双硫磷、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C50分别为0.05936、2.5635、0.0004572、0.0004432和0.001701 mg/L,是淡色库蚊敏感品系对相同杀虫剂LC50的148.40、10.13、0.35、0.12和0.06倍,是同一采集地淡色库蚊宿迁种群对相同杀虫剂LC50的7.24、2.68、0.21、0.09和0.11倍。结论骚扰阿蚊宿迁种群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耐药性程度要高过同一生境同时采集的淡色库蚊宿迁种群,但对拟除虫菊酯类较淡色库蚊宿迁种群更为敏感;宿迁市骚扰阿蚊的防治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非密度高发期、非蚊媒传染病暴发等重大事件发生期,强调蚊幼虫的防治重于成蚊的防治,且蚊幼虫防治首选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或苏云金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等生物杀虫剂;当骚扰阿蚊成蚊高密度或蚊媒传染病暴发等重大事件发生时,应加强成蚊的化学防治,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 杀虫剂毒力测定中半数效应的计算方法

    作者:季江海;彭渤;刘维

    在医药卫生科研等工作中,经常需要测定某种因素(如:药物、毒物、细菌等)对实验动物(或昆虫等)的毒力或效力.杀虫剂毒力测定中常用的指标有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有效量(ED50)等,现在广泛采用机率值分析法计算.

  • 松口蘑发酵菌丝体糖蛋白MTS03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魏元青;许泓瑜;许正宏;陶文沂

    目的研究松口蘑发酵菌丝体糖蛋白MTS03的理化性质及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SDS-PAGE鉴定MTS03的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中的氨基酸组成;MTT法研究糖蛋白MTS03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率,同时考察MTS03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杀伤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SDS-PAGE电泳鉴定为单一组分,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7×104,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含有17种氨基酸;MTS03对MCF-7具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MTS03对MCF-7作用24,48,72 h的IC50分别为25.81,12.46,8.86 mg·L-1,而对正常肝细胞的IC50分别为1 366.49,190.60,95.58 mg·L-1,对MCF-7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54.16,18.74,12.25.结论MTS03对于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直接杀伤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较小,可能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活性物质.

  • Novec1230灭火剂的急性吸入毒性

    作者:徐新宏;江璐;许林军;陈茜

    为研究Novec 1230灭火剂的急性吸入毒性,分别对50只和120只清洁级健康ICR小鼠进行急性吸入毒性实验和急性吸入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Novec1230灭火剂对小鼠急性吸入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3 648.5 g/m3(95%CI:3 385.8~3 911.2 g/m3),体积分数为28.2%;暴露于5%,10%,15%的Novec1230灭火剂气体2h后,比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提示小鼠吸入高浓度Novec1230灭火剂气体后对心肌和肝脏功能有一定损伤.

  • 漯河市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作者:马晓

    目的 了解漯河市淡色库蚊对双硫磷、仲丁威、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4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淡色库蚊对双硫磷和仲丁威的抗性较低,抗性指数分别为2.24、1.33;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抗性较高,抗性指数分别为15.92、23.16.结论 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但以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为高.

  • 草酸铂耐药性与ERCC1基因表达相关性

    作者:逯晓波;安春丽;喻卫红;孟庆凯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属于DukseC与D期的大肠癌高达50%~60%以上,故有效地治疗进展期大肠癌倍受关注.目前除以手术为主外,辅助化疗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草酸铂单独或联合用药被证明可以有效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然而,就肿瘤患者个体而言,对草酸铂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却大相径庭[2].本研究取术中新鲜肿瘤组织做原代细胞培养,测算草酸铂半数致死浓度(LC50),同时检测肿瘤组织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集团1(ERCC1)的基因表达,比较两者关联性,从药物基因学角度,探讨肿瘤患者对草酸铂化疗敏感性.为临床有效选择草酸铂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色谱相对保留值在取代苯LC50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解静芳;郭栋生;吴弢;曹骥赟

    卤代苯、硝基苯、苯胺等取代苯类化合物可以产生三致作用,利用生物试验对其生物毒性效应分别作出定量评价并不现实.半数致死浓度(LC50)表征毒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大小,可以很好地反映水生生物大分子受损情况[1-3].

  • 小剂量rh-TNFαD3a协同阿霉素对人肺癌细胞株抑瘤率的影响

    作者:马玉彦;陈公琰;刘巍

    目的研究小剂量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3a(rh-TNFαD3a)对人肺癌低转移表型(AGZY)和高转移表型(Anip973)细胞株的毒性作用及其与阿霉素(ADM)联合的协同效应.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小剂量rh-TNtα D3a及与ADM联合后对AGZY和Anip973细胞株的毒性作用.结果ADM加TNF后,在两细胞株中均可明显降低ADM的半数致死浓度.在Anip973细胞株中,ADM各浓度组加TNF后,其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0.05).而在AGZY细胞株中只有ADM浓度在2.00μg/ml时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其它浓度组变化不大.结论小剂量rh-TNFαD3a可降低ADM的半数致死浓度,增加ADM对人肺癌细胞株的抑瘤率.

  • 大叶桉桉叶提取物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体外杀虫作用

    作者:赵宇宁;张皓冰

    目的 探索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桉叶提取物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活性. 方法 2012年1-12月每月24日收集大叶桉成熟叶片,室内自然风干.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等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将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与原头节孵育72 h,计算虫体死亡率,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 结果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性状和产率均不同,石油醚提取物为棕黑色油膏状,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分别为墨绿色、乳粉色和乳白色粉末状.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的平均产率分别为4.4%、2.1%、2.3%和2.3%,石油醚提取物的产率高,其5月份的产率为5.4%.作用浓度为100 μg/ml时,各月份桉叶的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均达到100%;50 μg/ml时,石油醚提取物的杀灭作用也基本达到100%,二氯甲烷提取物次之,强于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物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各月份石油醚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6>3>11>4>2>5>10>8>12>7>1>9,其中6月份提取物的作用强,LC5o为2.577 μg/ml,95%置信区间为0.85~6.22 μg/ml;各月份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11>5>10>4>7>12>6>9>8>2>3>1,其中11月份的作用强,LC5o为21.85μg/ml,95%置信区间为12.38~36.28 μg/ml. 结论 大叶桉桉叶中含有抗细粒棘球蚴的活性成分,值得做进一步的分离、分析和鉴定.

  • 丙烯酰胺对黑腹果蝇寿命及SOD和MDA的影响

    作者:史馨;蔡智鸣;张欣文;王振;曾盈;厉曙光

    目的 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对黑腹果蝇寿命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经口喂饲果蝇不同浓度丙烯酰胺,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丙烯酰胺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dose,LC50),采用生存实验记录果蝇寿命,测定丙烯酰胺不同染毒浓度和时间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中,在95%置信度下丙烯酰胺溶液对雌性果蝇的LC50为201.00±24.68 mg/L,对雄性的LC50为20.00±1.21 mg/L.生存试验中染毒后各剂量组雌雄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及平均高寿命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P<0.05或P<0.01),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同浓度染毒组雌雄果蝇在不同染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丙烯酰胺可促进果蝇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果蝇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可能是果蝇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

  • 胭脂红对黑腹果蝇寿命及SOD和MDA的影响

    作者:曾盈;蔡智鸣;张欣文;史馨;王振;厉曙光

    目的 研究人工合成偶氮类色素胭脂红对黑腹果蝇的寿命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经口喂饲果蝇不同浓度胭脂红,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胭脂红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dose,LC50),采用生存试验检测果蝇寿命,测定不同时间果蝇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中,胭脂红浓度与雌雄果蝇的死亡率呈剂量一反应关系.生存试验中各浓度组雌雄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及平均高寿命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或P<0.01),且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随着胭脂红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浓度的增加,雌雄果蝇体内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呈剂量一反应关系.胭脂红对果蝇的毒性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胭脂红可促进果蝇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果蝇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可能是果蝇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

  • 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臧继荣;余加席;黄立业

    目的 了解徐州市淡色库蚊幼虫对8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选用杀虫剂,指导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统一的蚊虫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与实验室敏感品系比较,淡色库蚊幼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生物丙烯菊酯、残杀威、仲丁威抗性为敏感水平;对溴氰菊酯、双硫磷的抗药性较低;对敌敌畏呈高抗药性.结论 在蚊虫治理中,提倡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合抗药性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杀虫剂.

  • 铜川市淡色库蚊对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作者:孙亮;孙养信;安翠红;杨存栓;吕文;马龙

    目的 了解铜川市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及溴氰菊酯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浸渍法,测定Ⅳ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铜川市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双硫磷、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2.0和2.5倍.结论 铜川市淡色库蚊对3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属于低抗水平.

  • 灭螺药氯代水杨胺对非靶生物的急性毒性评价

    作者:元艺;刘敏;陈茹娟;魏凤华;李桂玲;李建强;徐兴建

    目的 评价新型灭螺药10%氯代水杨胺制剂(LDS)对非靶生物的急性毒性.方法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将10% LDS分别对鹌鹑、蜜蜂、家蚕、斑马鱼等非靶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10% LDS对鹌鹑的急性毒性试验在大染毒浓度为200 mg/kg时,受试鹌鹑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也未出现死亡情况,为无毒.10% LDS对蜜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2.68× 103 mg/L,为低毒010% LDS对家蚕按高浓度6.00× 102 mg/kg桑叶染毒时,观察96 h后,各浓度组未观察到家蚕死亡;但与空白对照相比,高浓度组家蚕出现一些如食欲减退、运动减缓等中毒症状,故为低毒.10% LDS对斑马鱼的LC50为6.16 mg/L,为中毒.结论 10% LDS对鹌鹑为无毒,对蜜蜂、家蚕为低毒,对斑马鱼为中毒,对鱼的安全性明显优于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是一种新型的灭螺药.

  •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阻断剂减轻利多卡因所致的背根神经节细胞毒性

    作者:陈旭辉;任全

    目的:验证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的阻断剂 Capsazepine(CPZ)对利多卡因所致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3 d 的乳大鼠 DRG 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培养过程中较文献报道减低了胰酶浓度至0.125%以取得较高的细胞活力;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0 mmol/L(C1组)、2.5 mmol/L(L1组)、5 mmol/L(L2组)、10 mmol/L(L3组)、20 mmol/L(L4组)和40 mmol/L(L5组)的利多卡因10 min 时对 DRG神经元活力的影响,计算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用 CCK-8法检测0μmol/L(LC0组)、1μmol/L(LC1组)、10μmol/L(LC2组)及100μmol/L(LC3组)CPZ 对10 min 时 LC50的利多卡因所致 DRG 神经元毒性的影响。结果原代 DRG神经元经0.125%胰酶消化后培养纯度达91%;L1、L2、L3、L4、L5组 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 C1组, L3、L4、L5组 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 L1组,L4、L5组 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 L2组,L5组 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 L3和 L4组(P<0.05),利多卡因作用于 DRG神经元10 min 的 LC50为30 mmol/L;10μmol/L 和100μmol/L CPZ 明显减轻 LC50利多卡因所致的 DRG 神经元毒性(P <0.05),LC0、LC1、LC2、LC3组 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 C2组(P <0.05);LC2、LC3组 DRG 神经元活力明显高于 LC0和 LC1组(P<0.05),10μmol/L CPZ 的效应已达大,将利多卡因所致的细胞活力下降幅度由50%下调至35%。结论经改进的 DRG培养方法可获得高质量原代神经元;利多卡因作用于乳大鼠 DRG神经元10 min 时的 LC50为30 mmol/L;TRPV1受体阻断剂 CPZ 能减轻利多卡因对体外培养DRG神经元的毒性。

  • 斑马鱼胚胎评价5种药物的发育毒性与模型验证

    作者:许冰洁;张立将;李春启;宣尧仙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 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给药120 hpf 后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数、畸形数,并求出120 hpf 时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EC50)、致畸指数(TI)。并利用公式: TI = LC50/ EC50计算出阳性药物的致畸指数。根据已经测得的 LC50,求出各药物的大非致死浓度(MNLC),分别设置1/10 MNLC 、1/3 MNLC, MNLC 和LC104个浓度,以沙利度胺为阳性对照,维生素 C 为阴性对照,人工海水为空白对照,0.5% DMSO 为溶剂对照,28.5℃下作用至120 h,每天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统计胚胎死亡及畸形状态。结果5种药物的 L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阿扎胞苷>盐酸四环素>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E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盐酸四环素>阿扎胞苷>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 TI 值分别为1.92,1.11,1.05,1.44,2.99。结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的发育毒性和安全性。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