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公立医疗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计量验证

    作者:罗桢妮;冯珊珊;陈爱云;方鹏骞

    目的:对国内公立医疗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进行计量验证.方法:对国内东、中、西部10个公立医疗集团内400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调研,由问卷所获数据对协同能力理论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构建二阶因素分析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计量验证.结果:公立医疗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中微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宏观层面协同能力的内部构成要素合理,且3个层面相互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共同构成了整体协同能力.结论:公立医疗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较为合理,通过各协同层次、各协同要素之间协调配合,可以构建医疗集团的整体协同能力,加强公立医疗集团的协同发展.

  • 新型翻修延长棒的设计及其在翻修模型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迪;卫磊;雷伟;吴子祥

    目的:采用对端结合的方式,设计适用于脊柱翻修手术的延长棒,研究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依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的标准测试方法,制备椎体切除术后腰椎模型.采用静态压缩弯曲试验、静态拉伸弯曲试验和疲劳试验,分别测量“传统连接棒”(A组,n=6)和“翻修延长棒”(B组,n=6)的屈服载荷、弯曲刚度和疲劳参考值,初步评价“翻修延长棒”的生物力学稳定型.结果:在静态压缩弯曲试验中,A组试验模型屈服载荷为865.60±25.71N,弯曲刚度为52.35±0.38N/mm.B组试验模型屈服载荷为863.20±11.01N,弯曲刚度为52.92±2.43N/m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静态拉伸弯曲试验中,A组试验模型屈服载荷为1184.20±30.14N,拉伸弯曲刚度为58.89±3.01N/mm;B组试验模型屈服载荷为1169.20±14.89N,拉伸弯曲刚度为57.48±1.47N/mm,与A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疲劳试验中,A组的疲劳载荷参考值为303N,B组的疲劳载荷参考值为302N,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翻修延长棒具有与传统连接棒相似的屈服载荷、弯曲刚度及耐疲劳性.

  • 基于经验的放疗计划模型训练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蒋璠;张艺宝;岳海振;胡俏俏;吴昊

    目的:基于经验放疗( KBRT )可缩小并改善因经验导致的物理师间计划水平差异。方法以直肠癌术前计划为例,用美国瓦里安Rapid Plan训练DVH预测模型,并将其初步应用于半自动计划设计。选取80例优质VMAT计划导入Rapid Plan模型训练库,将其结构分别匹配库中对应标签代码,确认处方后进行训练。检查残差散点图、回归曲线、OAR几何分布盒子图、野内区DVH分布图、训练日志文件等,排除误配后,检查原计划以排除离群值和强影响值,或增加相应计划再训练。利用模型进行10例KBRT计划设计并与临床计划比较。结果股骨头和膀胱的主分量平均拟合优度,模型DVH分别为0?999415/1.0和0?999963/1.0,GED分别为0?999651/1.0和0?999945/1.0, CD、SR值超限分别有11、4例,经排查计划均保留以使模型更具代表性。对10例KBRT计划,PGTV、PTV的HI值显著优于原计划(P=0?00、0?04),股骨头、膀胱D50%及Dmean均显著小于原计划(P=0?042、0?000、0?005)。结论利用Rapid Plan完成了直肠癌术前病例的KBRT模型训练,初步应用结果满足临床要求。

  • 万古霉素在重症监护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作者:杨平;刘亚欧;时正媛;鄢丹;卢炜

    目的 建立适合重症监护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用以指导其给药方案调整.方法 收集54例重症监护患者的112个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用NONMEM软件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群体分析,建立单房室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拟合优度评价及自举验证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收集35例重症监护患者的95个常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通过拟合优度参数法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以评价终模型的拟合性能.结果 模型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的结果表明,模型结构稳定,能较好地预测万古霉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论 万古霉素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体内过程符合单房室药代动力学的特征,美罗培南对万古霉素的清除率有显著影响.

  • 群体药代动力学的验证和仿真

    作者:张弨;单爱莲

    本文着重介绍群体药代动力学的模型验证方法和应用模型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通过具体案例使读者了解如何判断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优劣以及如何应用所建立模型获得不同给药方案或者试验设计间的外推,从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达到研究目的.

  • 儿科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的模型验证与确认

    作者:刘亚欧;陈超阳;盛晓燕;卢炜;郭廷杰;尹安月;赵侠;周颖;崔一民

    目的 选择适合国内患儿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PK)模型,用以指导其给药方案调整.方法 在PubMed和CNKI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万古霉素儿科PPK文献,提取基本信息,将收集的国内患儿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数据代入文献报道的终模型中,根据模型拟合图形、可视化预测检验(VPC)及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PDE)等,判断已有模型对国内患儿血药浓度数据的拟合效果.结果 纳入12个万古霉素儿科PPK文献,除模型4、9的拟合效果较好外,其余模型对患儿数据的拟合效果均不佳.结论 国内患儿数据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大多数儿科万古霉素PPK模型拟合效果不佳;模型4和9拟合效果相对较好,可以参考用于国内患儿PPK参数的计算等;为研究国内患儿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特征,有必要建立针对国内患儿的万古霉素PPK模型.

  • 住宅室内PM2.5浓度的模型模拟与验证

    作者:庄嘉;杜艳君;刘兆荣;李湉湉

    目的 模拟北京市住宅室内PM2.5的暴露浓度,甄选合适和能准确模拟住宅室内PM2.5浓度值的质量平衡模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住宅室内PM2.5暴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 于2014年10月-11月间调查6名北京市在职员工的时间-位置信息和活动模式数据,结合室外监测站点浓度值,在考虑开关窗、室内沉降及其他不同影响因素(开空气净化器、烹饪源强、开油烟机)的条件下建立质量平衡模型对住宅室内PM2.5浓度进行模拟,并结合室内实测浓度值进行验证,比较不同模型模拟结果的决定系数(r2)和拟合曲线的斜率(b)以评估模型模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 室外监测站点PM2.5浓度值与住宅室内PM2.5实测浓度值拟合曲线的r2为0.739 9,斜率为0.703;而考虑不同影响因素模型拟合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753 9~0.855,拟合曲线的斜率为1.046~1.280,模拟所得的室内浓度值优于室外监测站点直接代替室内PM2.5浓度的结果,并以考虑开关窗、室内沉降和空气净化器影响时的拟合结果优,此时拟合曲线的r2为0.855,斜率为1.234.结论 模型模拟结果与室外浓度值相比,更适于代替住宅室内PM2.5的实测浓度值用于今后的室内暴露研究,且模型的优化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较大,其中,考虑开关窗、室内沉降和空气净化器的影响时模型的模拟效果好.

  • GRACE风险评分系统在苏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验证研究

    作者:韩良富;卞晓洁;郭艳霞;陆士奇

    目的 在苏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NSTEMI)患者中外部验证GRACE风险评分系统. 方法 收集312 例STEMI和NSTEMI患者,计算每个患者的GRACE风险评分,通过区分、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该模型的有效性. 结果 GRACE风险评分系统在苏州地区STEMI和NSTEMI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区分度(C-index 0.720,95%CI 0.607~0.833). 校准曲线提示,低风险人群的风险被低估. 决策曲线分析表明, GRACE风险评分对验证人群的所有患者均适用. 结论 GRACE风险评分系统对苏州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中STEMI和NSTEMI亚组能够进行较好地风险分层,有助于患者进行相对精确的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目前,GRACE风险评分系统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改进,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或校准的风险分层评分系统问世.

  • 应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

    作者:陆冬磊;吴春峰;段胜刚;罗宝章;徐碧瑶;刘弘

    [目的]建立灰色模型GM(1,1),预测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茵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方法]利用2007-2010年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运用Excel 2010,建立GM(1,1)模型,进行精度及适用性检验,预测2011、2012年发病率并验证. [结果] GM(1,1)预测模型为X(t+1)=124.32e0.59t-47.14,关联度r1=0.614,后验差比值C=0.24,小误差概率P=1,发展系数-α=0.59,模型预测2011、2012年发病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7.48%、3.90%. [结论]建立的GM(1,1)模型精度好,谨慎适用短期(2~3年)预测;预测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以1,1,1-三氯乙烷为例介绍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作者:陆亚松;Raymond S.H. Yang

    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在毒理学和药理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但目前鲜有资料从技术层面介绍建立PBPK模型的过程,这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该技术带来困难.本文以1,1,1-三氯乙烷为例从技术细节方面介绍如何建立PBPK模型,涉及了建立PBPK模型的一般步骤,包括搜集资料、确定模型结构、模型运算、比较模型模拟药动学和实验药动学资料、灵敏度分析、模型验证以及外推等.并讨论了初学者在学习PBPK模型时可能遇到的疑惑、困难和注意点.

  • 食品安全指数模型的建立及初步验证

    作者:许瑾;颜敏;朱晶;罗剑峰

    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咨询方式,探索建立综合评价某一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综合指标--食品安全指数(Food Safety Index, FSI),并用2005年和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建立的指数模型进行初步验证.

  • 建立人体头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和验证

    作者:郭迎福;何鸿曦;牛文鑫;蔡志华

    目的 建立符合解剖结构的头颈三维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冲击力作用下头颈部动力学响应.方法 采用中国成年男性志愿者颈部CT扫描图像,获取颈椎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有限元前处理软件ICEM-CFD和HyperMesh建立颈部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椎骨、椎间盘、小关节、韧带和软骨等组织,结合已建立并验证的头部有限元模型,装配成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人体头颈部有限元模型.结果 模型参考公开发表的头颈部轴向冲击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其颈部变形、头部加速度、接触力曲线以及损伤部位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结论 动力学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汽车安全、运动学损伤等领域人体头颈部的动态响应和损伤机制研究.

  • 不同载荷作用下头部生物力学响应仿真分析

    作者:毛征宇;李泽民;牛文鑫;蔡志华

    目的 建立符合解剖结构的人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多种载荷作用下头部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通过建立具有解剖结构的高精度头部有限元模型,颅骨采用能模拟骨折的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结合已发表的正面冲击颅内压实验、动态颅骨骨折实验、头部跌落实验结果,仿真再现实验过程中头部受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力学响应、颅骨骨折及头部不同速度下的跌落响应.结果 前碰撞表现出冲击与对冲侧正-负颅内压分布,相近载荷下枕骨变形比前额、顶骨严重,跌落中速度越快损伤越大.结论 建立精确解剖结构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模拟头部在冲击、跌落等载荷下的生物力学响应.通过量化接触力、颅内压力等参数来评价头部损伤风险,为防护系统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作者:崔世海;陈越;李海岩;曹德晨;阮世捷

    目的 通过构建3岁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研究儿童在交通事故以及跌落冲击过程中的颅脑响应.方法 基于3岁儿童的头部CT扫描数据,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逆向工程及有限元网格划分技术构建具有详细解剖学结构的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重构儿童尸体实验,并与尸体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头部静态压缩仿真中的3岁儿童头部接触力随压缩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头部接触力-位移曲线同尸体实验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在头部跌落仿真中,跌落高度为30 em、碰撞位置为前额、左顶骨、枕部、右顶骨以及顶部时的冲击加速度峰值分别为72.7、61.3、72.7、60.4和68.1 g,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同尸体实验相一致.结论 所构建的3岁儿童头部有限元模型有效且具有较高的生物仿真度,后续研究可利用该模型分析碰撞条件下儿童颅脑组织的应力应变情况,为临床上通过脑CT影像无法确诊的脑震荡等脑损伤的伤情判断提供参考.

  • 群体药动学原理及NONMEM法数据分析

    作者:胡敏;张静华;孙鹤;施孝金;钟明康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即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1],其关键是获得理想的个体参数.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即是将经典药动学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使用零散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估算群体参数值,结合Bayes反馈法,较准确地估算出个体参数,优化给药方案,使TDM更切合临床实际需要.本文将对PPK的基本原理及其NONMEM法数据分析作一简介.

  • 有限采样法估算口服托烷司琼药时曲线下面积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作者:丁俊杰;焦正;李中东;施孝金;钟明康

    目的 建立有限采样法估算口服托烷司琼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2周期双交叉的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托烷司琼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20 mg,LC-MS/MS法测定各采样时间点托烷司琼的血药浓度.以参比制剂血药浓度数据作为建模数据,以稀疏血药浓度数据点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估算AUC0-t.采用内部、外部数据结合Monte Carlo模拟技术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模型敏感度和稳定性评价.结果 给药后8 h和24 h血药浓度(c8、c24)数据点预测AUC0-t的回归模型的线性关系佳(r2=0.99,平均预测误差<1%、平均绝对误差<5%).验证结果表明:c8,c24估算AUC0-t的准确性较好(平均预测误差<8%、平均绝对误差<7%),AUC0-t预测误差超过±20%的样本数<5%.结论 有限采样法估算口服托烷司琼AUC0-t准确性好,适用于该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 斑马鱼胚胎评价5种药物的发育毒性与模型验证

    作者:许冰洁;张立将;李春启;宣尧仙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 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给药120 hpf 后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数、畸形数,并求出120 hpf 时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EC50)、致畸指数(TI)。并利用公式: TI = LC50/ EC50计算出阳性药物的致畸指数。根据已经测得的 LC50,求出各药物的大非致死浓度(MNLC),分别设置1/10 MNLC 、1/3 MNLC, MNLC 和LC104个浓度,以沙利度胺为阳性对照,维生素 C 为阴性对照,人工海水为空白对照,0.5% DMSO 为溶剂对照,28.5℃下作用至120 h,每天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统计胚胎死亡及畸形状态。结果5种药物的 L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阿扎胞苷>盐酸四环素>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E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盐酸四环素>阿扎胞苷>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 TI 值分别为1.92,1.11,1.05,1.44,2.99。结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的发育毒性和安全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