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正卫

    目的 探讨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修复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02年10月~2008年11月应用补片(Kugel和Modified Kugel补片)腹膜前置入治疗193例腹股沟疝的效果.结果 单例手术时间26~85 min,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和进食,无术后感染.结论 单丝聚丙烯纺织补片适合修复各型腹股沟,并发症少,恢复快,两种补片应用各有优势.

  • 腹膜前平片式修补对腹股疝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黄政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收治110例需要进行修补术的患者,60例行腹股沟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0例行腹股沟疝行网塞式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网塞式组少(P<0.05).网塞式组术后并发症较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多,(X2=14.3339,P<0.01).网塞式组8例复发比较平片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网塞式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 腹腔镜下老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颖;赵鹏;姚荣丽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老年人,是指食管腹段、食管胃连接部和部分胃组织通过隔食管裂孔凸入腹腔形成的一种疝,是膈疝中长见的一种,在90%以上,分可复性和不可复性两种,可复性即是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或剑突后灼痛、反胃、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常伴吞咽困难、心脏病症状,老年患者易合并其它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老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患者常被误诊胃心血管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目前伴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手术的清晰度高、视野宽广是直视手术无法比拟的,用以治疗老年性滑动食管裂孔疝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发症和死亡率比传统开腹手术低.现将护理随访一年的20例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

    作者:何正凤

    目的:评价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价值.方法:2009年1月以来收治的39例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慢性阻塞性肺炎5例,前列腺肥大8例.伴习惯性便秘6.结果:手术后疼痛轻微,切口无感染,无阴囊无血肿,无明显异物感.术后住院5d~7d,平均7d..39例随访10个月~26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更为有效、安全、更经济的手术方式,能有效地减少复发.

  • 股疝14例诊治总结

    作者:卫正洪;毛栋华;王晔

    目的:总结股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股疝中嵌顿6例,其中1例发生绞窄,4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淋巴结炎、脂肪癌、圆韧带囊肿,均经过手术治愈,平均随访48月均无复发.结论:股疝中老年多见,容易嵌顿和误诊,应早确诊,及时手术.

  • 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巡回配合

    作者:张海霞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有疝囊切除术,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和疝成形术.[1]这些手术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卧床时间长,易复发等缺陷,随着人们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生理及术后复发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 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35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胡枋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间收治的3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人工补片行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应用人工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合理、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也是治疗该病的发展方向.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体会

    作者:孙虎;孙颖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128例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5min,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随访3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清羽;张贤坤;贺春燕;刘宏斌;朱万坤;苏琳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137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78例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腔镜组),59例行开腹切口疝修补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开腹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复发率低于开腹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0例

    作者:闫立昆;王小强;迟达超;何文宪

    成人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而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局部创伤均较大,术后恢复慢,且其15%~40%的复发率[1],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重要问题。Lichtenstein[2]在1986年开展了无张力的疝修补术,使用人工合成的Marlex Mesh补片代替张力缝合,被誉为疝修补术的一次革命。我院从1998年5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结合有关资料及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 腹股沟疝修补术全身麻醉对小儿呼吸功能影响研究

    作者:霍红艳;齐丰军;廖华山

    目的:对比研究全身麻醉(GA)与椎管内麻醉(RA),对比腹股沟疝修补术小儿麻醉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小儿呼吸暂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60周龄或矫正胎龄更小的婴幼儿随机分入试验组(G A)和对照组(RA).排除标准包括存在神经发育不良结局风险以及出生时胎龄小于26周的婴幼儿.在非盲状态下开展呼吸暂停分析,观察术后12h内出现的所有呼吸暂停事件.结果:试验组(RA)呼吸暂停发生率相对较低(11/268,6/269).在所有婴幼儿中,两组患儿早期呼吸暂停O R值为0.11(95%C I为0.065-0.735,P=0.029),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次,两组患者呼吸暂停重大干预措施(0~5d)的O R值为0.22(95%C I为0.173-0.741,P=0.006),两组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于0~12 h呼吸暂停和早期呼吸暂停的影响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全身麻醉,手术时的年龄,手术时候的体重,胎龄小于37周,以及术前接受甲基黄嘌呤治疗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全身麻醉,胎龄小于37周,以及术前接受甲基黄嘌呤治疗对于呼吸暂停存在正相关作用.结论:对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所有早产婴幼儿进行心脏呼吸监测是必须的.RA可减少腹股沟疝修补术婴幼儿术后早期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 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作者:吴建林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组患者则给予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参数、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与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72hWBC、NEU T%、CRP、Cortisol、IL-6、TNF-α水平、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下床时间、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正常工作时间、腹股沟异物感消失时间、腹股沟硬结消失时间、腹股沟麻木感消失时间与总体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医疗费用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 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行前入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领

    目的:对行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47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其中归入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全部采用行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选取在同一时期内成人腹股沟疝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归入对照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尿潴留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前入路腹膜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 先天无耻骨膀胱外翻脐疝双子宫孕妇顺利经过足月妊娠1例

    作者:俞春芝;徐剑秋;蔡光宗

    患者32岁,孕2产1.孕38+4周,先天性无耻骨于2003年2月12日入院.自幼膀胱外翻,脐疝,先天性无耻骨.日常生活能自理,活动自如,排尿功能正常.因经济条件差,自幼未做手术治疗.直到28岁在四医大泌尿外科行膀胱外翻及脐疝修补术.30岁结婚,当年曾怀孕,至孕28周B超检查为无脑儿,行引产.家族史无特殊.

  • 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合并腹股沟疝15例

    作者:雷永刚;蔡高飞;刘剑;孙飞达;赵军;崔旭晖;孙伍柒

    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钬激光碎石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及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钬激光碎石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及腹股沟疝15例。结果:15例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显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在15分内,大尿流率均大于15ml/s ,无残余尿。腹股沟疝无1例复发,膀胱结石无复发。结论:经尿道行钬激光膀胱结石碎石术,并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膀胱结石并腹股沟疝安全、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 腹腔镜下小儿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作者:游静文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开展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报道如下.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殷秀云

    目的:总结60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应用补片(美国强生公司聚丙烯补片)实施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进行对比,总结护理重点和方法.结果:1例局部及阴囊血肿,1例尿潴留,经对症处理60例均痊愈出院.全部病例随访1年后无1例复发.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对有效降低复发、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原因分析

    作者:张明喜

    感染是疝修补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腹外病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予同行在临床中提供有益的帮助.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防治经验总结

    作者:吴勇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9年3月146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早期严重疼痛20例,持续疼痛2例,后期疼痛2例,腹股沟区硬块异物感2例,阴囊积液9例,其中1例顽固性积液在术后1月再次手术,切口感染3例,尿潴留18例.随访3~5年,2例在术后1.5年~2年出现腹股沟区疼痛,1例在术后12月复发.结论:努力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老年腹外疝100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段继荣

    目的:为提高腹股沟疝诊治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作了统计分析,对腹股沟疝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结果:100例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治疗均获治愈.结论:老年腹外疝的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早、恢复正常活动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主要用于老年人腹股沟疝.

2193 条记录 102/110 页 « 12...99100101102103104105...1091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