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作者:亓洪德;李鹏华

    患者,男,18岁.因不慎扭伤腰部致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0天入院.查体:L4,5棘突及椎旁压痛,尤以左侧为重,叩痛不明显,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下肢肌力为Ⅳ级,感觉差,膝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右下肢肌力,感觉及反射正常.辅助检查:X线示腰椎生理弯曲存在,未见骨质破坏.CT示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遂决定行手术探查.取L3至S1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分离椎旁肌,见L3,4左侧椎旁肌部分被浸润、关节突关节被破坏、小关节松动、不稳;并有咖啡色样粘稠的液体流出.把L3大部分及L5棘突和椎板取下,见黄韧带及部分椎板被浸润,周围粘连较重,硬膜较完整,未波及椎体.把被浸润的部分彻底切除,同时行椎管减压.然后把取下的椎板回植并固定、冲洗伤口,放引流管引流,缝合伤口.把取出物送病理,病理报告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 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报告

    作者:郭祥;张寿;周业渊;张小明;邢势

    目的 探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6例,男117例,女59例,年龄18~79岁.合并中央椎管狭窄者32例,侧隐窝狭窄者57例.结果 随访5~10年,平均7年.优143例,良27例,可6例.结论 本术式显露范围广、椎管减压彻底,使椎管重新成形,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 显微镜下肿瘤切除并椎板回植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龙强;付松;侯海涛;邵诗泽;王亚楠;黄相鹏;王欢;刘海军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肿瘤探查切除并椎板回植微型钢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6-09采用显微镜下肿瘤探查切除并椎板回植微型钢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的13例颈椎巨大神经鞘瘤.结果 本组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及血管损伤.13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3)年.3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行腰椎穿刺引流后治愈,1例行脑脊液漏修补术后愈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颈椎失稳现象.术后1、3、12个月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3、12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探查切除并椎板回植微型钢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又能大程度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颈椎椎管内巨大神经鞘瘤的有效手术方法.

  • 椎板回植成形法手术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

    作者:王文军;曹盛俊;姚女兆;刘利乐;胡文凯

    目的:介绍一种椎板回植成形术式,评价其在治疗椎管内原发肿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例胸腰椎管内原发肿瘤患者行肿瘤摘除椎板回植成形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7.8个月,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腰背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均消失,效果满意,无继发性椎管狭窄发生.结论:椎板回植成形术治疗椎管内肿瘤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椎管完整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适合临床应用.

  • 腰椎椎板回植成形棘上棘间韧带重建术

    作者:燕树义;许多良

    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常用手术方法有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瘢痕组织形成是造成术后疗效欠佳、再发性下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为了既对椎管彻底减压又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防止新的压迫形成,作者从1994年6月~1997年6月对3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了椎板后移回植成形棘上棘间韧带重建术,从而保持了脊柱的完整性,避免了"椎板切除膜"的形成.经2~5年的随访,手术改善率为87.5%.现总结介绍如下.

  • 椎板回植在重建脊柱后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涵渝;彭小忠;杨智贤

    目的 探讨椎板回植在重建脊柱后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微型钛板固定术椎板部分或全切除术,研究组实施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研究组术后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63.33%)明显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6%)较对照组(27.27%)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椎间隙植骨融合率(100.00%)、1年后椎板骨性融合率(100.00%)较对照组86.21%、83.00%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板回植内固定术可重建椎管内肿瘤患者脊柱后柱结构,手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效果佳.

  • 椎板单开门成形回植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中的应用

    作者:尹庆水;昌耘冰;权日;邓建业;章莹;章凯;张余

    目的探索椎板单开门回植成形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SAR或S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2具胸腰段脊柱标本上模拟手术行椎板单开门、内板及棘突纵行开槽、两侧椎板横行扮掰开,然后回植成形,分别测量成形前后的椎管横、矢径。选12具胸腰椎椎板成形的标本,用MTS-858实验机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成形术后的椎管内径均略大于术前。成形术后的椎板的所能承受垂直压应力是平均78.54kg,远远大于仰卧位时脊柱所需要承受的压应力。并将此椎板开门成形回植术应用于临床25例SAR和SPR手术中。临床随访平均2年6个月,效果良好,无脊柱不稳和椎管狭窄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论椎板开门成形回植既满足了SAR和SPR手术的显露要求,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值得提倡。

  • 椎板回植ARCH钢板固定治疗胸腰椎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配合

    作者:肖立

    目的 研究胸椎腰椎椎管内肿瘤患者经过全椎板切除后回植ARCH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例胸腰椎椎管内肿瘤患者进行全椎板切除,在肿瘤摘除后,再利用ARCH钢板进行全椎板回植固定并行棘上韧带修复.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术后病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且下肢麻木症状减轻.结论 对于胸腰椎椎管内肿瘤而言,全椎板切除后回植内固定是一种安全且有助于胸腰椎稳定、防止椎管内疤痕增生的有效手术.

  • 超声骨刀在脊柱椎板回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丁超;孙海燕;王英胜;孙中政;郝其全;王浩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骨刀进行椎板整块切除、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07-2013-07,对10例胸腰椎椎管内肿瘤采用超声骨刀将椎板整块锯下,切除肿瘤后将椎板原位回植联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方法重建胸腰椎后柱结构.平均随访1年,观察病人的神经恢复情况和影像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约1年.术后3月复查胸腰椎CT及三维重建示回植椎板开始融合,胸、腰椎生理弧度可,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胸腰椎MRI未见肿瘤复发,脊髓受压等.结论 采用超声骨刀将椎板整块切除后回植的椎管成形术,可恢复椎管正常解剖,操作安全,是一种新的治疗胸腰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法.

  • 卷帘式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齐新文;王兆杰;王进;安荣泽

    目的 探讨"卷帘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卷帘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其中两节段狭窄28例,三节段狭窄7例.影像学显示退变性狭窄33例,发育性狭窄2例,35例患者均无腰椎不稳及滑脱.结果 35例患者均获回访,回访时间5月-6年,平均2年8个月.本组优18例,良1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8%,椎板愈合率97.2%.1例因术后椎板陷入椎管进行了二次手术.结论 该手术方法椎管扩大减压彻底,恢复和保持了椎管结构特点及腰椎三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是一种治疗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 椎板回植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治疗腰椎滑脱伴神经损伤

    作者:丁真奇;高俊

    目的探讨采用椎板回植与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损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应用椎板回植与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损伤53例,L3~4滑脱4例,L4~5滑脱29例,L5~S1滑脱20例,退行性滑脱37例,单节段峡部崩裂性滑脱16例.结果 53例均随访3年以上(3年8个月~7年2个月),全部病例回植椎板均在术后3~4个月达到良好的骨性融合,无对神经产生新的压迫,无症状复发和腰椎滑脱加重.结论椎板回植与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损伤应用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恢复局部结构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特点.

  • SPR手术中椎板后移回植技术的应用

    作者:毛宾尧;应忠追;范大来;陆勇;王毳

    目的探讨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维护脊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在SPR手术中采用椎板后移回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46例.结果 34例随访6个月~2年4个月,优良率97.1%.结论椎板后移回植是维护脊椎后柱稳定的有效方法.

  • 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张程;彭长亮;高春正;马胜忠

    [目的]探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 2006年3月86例患者在本院采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选择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3例纳入本回顾研究,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34±12.42)岁(29 ~ 75岁),随访时间10~14年,平均(11.82±8.65)年.记录临床资料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并测量CT椎管矢状径、椎管横径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2例发生硬膜破裂立即修复.单椎板截骨者手术时间91~122 min,平均(111.23±8.93) min;出血量200~350 ml,平均(287.22±11.12) ml;两椎板截骨者手术时间118~165 min,平均(149.28±14.71) min,出血量235~480ml,平均(308.21±11.27) ml.术后出现1例脑脊液漏、1例刀口延迟愈合、2例单侧肢体肌力短时期减弱、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腰椎不稳、3例腹胀和便秘,上述问题经相应处理治愈,无严重不良后果.术后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矢状径、横径均较术前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椎板均骨性融合,未见椎板移位、椎管狭窄及硬膜囊受压.[结论]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小钛板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远期临床疗效满意,此术式较传统椎板减压术具有可重建腰椎后柱完整性及稳定性的优势.

  • 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固定术在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中的应用

    作者:霍喜卫;李海涛;王飞;周玉军;李东风;胡成栋;刘法敬

    [目的]观察胸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微型钛板固定术在治疗连续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multi-level of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M-OL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关节突内侧截骨法将椎板及其附属结构整块取下,将骨化黄韧带清除后再将椎板原位回植,并辅以微型钛板双侧固定,完成椎管减压及重建.共15例患者获得完整临床随访,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1~69岁,平均55.7岁,两节段黄韧带骨化者3例,三节段10例,四节段2例.记录并分析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节段曲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情况发生.随访时间23 ~ 4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椎板移位.JOA评分(11分法)由术前的(5.7±1.5)恢复至术后3个月的(8.8±2.5)及末次随访时的(9.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7.9±13.5)%.Cobb角由术前的(13.4±4.1)°增加至术后3个月的(14.1±3.9)°及末次随访的(15.2±4.6)°,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Cobb平均增加(1.8±1.1)°.术中共发生脑脊液漏4例,经缝合及人工硬脊膜覆盖后愈合良好;术后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胸椎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微型钛板固定术是治疗M-OLF的一种有效术式,它可避免术后瘢痕组织对脊髓产生再次压迫,同时也可有效防止胸椎后凸畸形的发生.

  • 椎板回植椎管重建内固定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陈建民;刘国印;贾小宝;张勇;曾达;张二来;练仲华;蔡达威;赵建宁

    [目的]比较椎板回植椎管重建术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打造正常人的k椎体模型,对L4椎体模型实施全椎板切除术,根据椎板回植椎管重建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成H型椎板钢板组、L型钢板组和两孔钢板组.分别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疲劳压缩试验对三组模型进行加载直至钢板失效、椎板钢板断裂或回植的椎板塌陷.静态压缩试验采用速度控制模式(5 mm/min),动态疲劳压缩试验采用载荷控制模式(加载的波形为正弦波,加载频率为5 Hz,载荷比为R=10,循环极限次数为5 000 000次).[结果]静态压缩时,H型椎板钢板失效时均未出现椎板原位还纳或“关门”现象,而L型和两孔钢板均出现椎板关闭和“关门”现象;H型椎板钢板可承受的屈服载荷远大于L型和两孔钢板(P<0.01),而L型钢板与两孔钢板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椎板钢板的屈服位移与L型钢板较为接近(P>0.05),却远小于两孔钢板(P<0.01);压缩刚度:H型椎板钢板>L型钢板>两孔钢板(P<0.01);H型椎板钢板与L型和两孔钢板比较,在相同的静态轴向载荷下位移明显减少(P<0.01).动态压缩时,L型与两孔钢板的疲劳稳定性能和极限载荷相近(P>0.05),分别为H型椎板钢板的46.88%和46.59% (P<0.01).[结论]H型椎板钢板的疲劳稳定性能和极限载荷及其在维持椎管扩大、腰椎的轴向稳定和压缩刚度方面要明显优于L型和两孔钢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退变形腰椎滑脱症37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谢学升;王星;王朝亮

    2000年3月~2007年3月,我院采用椎板回植行椎管减压,腰椎横突间及小关节周围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退变形腰椎滑脱症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椎板成形术治疗原发性胸腰椎椎管内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杨大志;王敏;王尔天;易伟宏

    目的 分析椎板回植成形术在原发性胸腰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原发性胸腰椎椎管内肿瘤患者21例,术中切断双侧椎板,保留双侧关节突,完整取下棘突椎板复合体,显微镜下摘除肿瘤后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并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丝线修复棘突间韧带.术后椎管矢状径、椎板融合率、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定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椎管内肿瘤成功切除,未出现脑脊液漏,无顽固性下腰痛,术后1年JOA评分由术前(11.4±2.6)分上升至(24.7±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达82.5%,术前椎管矢状径为(13.5±1.5)mm,随访6月后术后椎体CT显示椎管矢状径为(16.4±2.4)mm,术后1年椎板骨性融合率90.48%.结论 原发性胸腰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中,椎板回植成形术法重建了脊柱的解剖结构,维持了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 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作者:全必春;邓展生;许自立;许宇霞;周全;叶川

    目的 分析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应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5月该院确诊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5例,均采用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加微形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结果 该组病例术后随访5~28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自发性脊椎管内硬膜外血肿预后的关键是早期的诊断,诊断明确后应立即行相应节段的椎板开门减压并清除血肿,早诊断和旱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椎板开门回植成形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尹庆水;昌耘冰;权日;邓建业;章莹;章凯;张余

    目的:探讨椎板开门回植成形在SAR和SPR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2具胸腰段脊柱标本上模拟手术椎板单开门、内板及棘突纵开槽、横行掰开回植成形,分别测量成形前后的椎管横、矢径.选12具胸腰椎椎板成形的的标本,用MTS-858实验机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将此椎板开门回植成形术应用于临床25例SAR和SPR手术中.结果:成形术后的椎管内径均略大于术前.成形术后的椎板的所能承受垂直压应力平均为78.54 kg,远远大于仰卧位时脊柱所需要承受的压应力.临床随访平均2年6个月,临床效果良好,无脊柱不稳和椎管狭窄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依据.结论:椎板开门回植成形既满足了SAR和SPR手术的显露要求,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达到了微创效果,值得提倡.

  • 椎板开门回植成形术治疗脑瘫的护理体会

    作者:麦小红;刘娟;尹庆水

    椎板开门回植成形术应用于选择性脊髓前切断(SPR)、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SAR)治疗痉挛性脑瘫25例,在术前护理中注意对患儿行平卧位以及头低足高位训练,重视术前定位针的护理;术后绝对卧硬板床,严防脑脊液漏的发生,同时加强康复训练指导及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