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内关"穴抑制刺激兔下丘脑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钟辉;李国彰

    目的:研究下丘脑弓状核区及其中阿片肽受体是否参与电针"内关"穴抑制刺激兔下丘脑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HVA)作用.方法:(1)损毁弓状核区对电针"内关"穴抑制室性期前收缩(HVE)的影响.健康家兔4只,乌拉坦麻醉,人工呼吸,注射三碘季胺酚制动.恢复2 h后,恒流电刺激下丘脑中线区(50 Hz,波宽0.5 ms,刺激电流强度为0.4~0.8 mA,刺激时间为5~10 s,每5 min 1次),出现数目较稳定的HVE后,行"内关"电针3 min,共4次.电损毁弓状核区,20 min后,再观察电针"内关"穴的效果.(2)弓状核微量注射吗啡对HVE的影响.家兔12只,吗啡和生理盐水组各6只.当引起稳定的HVE后,向弓状核区注射吗啡(2μg/μl),再观察HVE的改变.(3)弓状核区微量注射纳络酮对电针"内关"穴抑制HVE效应的影响.家兔12只,纳络酮和生理盐水组各6只,在同一只动物上依序进行:①弓状核区微量注射纳络酮前电针"内关"穴抑制HVE效应观察;②弓状核区微量注射纳络酮或生理盐水对HVE的影响;③弓状核区微量注射纳络酮(2 μg/μl)对电针"内关"穴抑制HVE效应的影响.结果:电针兔"内关"穴可以显著抑制HVE;损毁弓状核区后,电针"内关"穴抑制HVE的效应消失;在弓状核区微量注射吗啡能抑制HVE的发生;而在弓状核区微量注射纳络酮后,电针"内关"穴抑制HVE的效应出现反转.结论:电针"内关"穴抑制HVE的效应与弓状核内阿片受体有关.

  • 健脾疏肝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血浆及粘膜β内啡肽的调节作用

    作者:骆天炯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胃肠道常见和重要的功能性疾病,也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约占胃肠道疾病的30%~50%[1].IBS是一种以平滑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并伴有明显的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症状.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该病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重要关系[2],β-内啡肽(β-EP)是一种主要由下丘脑弓状核及垂体中叶合成分泌的神经肽,是体内主要的内源性阿片肽之一,后者是早被发现能从中枢水平影响胃肠运动功能的胃肠肽之一.笔者在临床应用健脾疏肝法治疗IBS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该方对血浆及肠粘膜β-EP的影响.

  • 损毁弓状核对幼年大鼠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周涛;刘锡仪;郭义

    目的:观察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MSG)破坏下丘脑弓状核大鼠,35日龄及70日龄股骨、胫骨生长、发育的情况.方法:新生期SD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饲养至第35天、第70天处死,检测各项指标.结果:MSG大鼠35日龄时,弓状核神经细胞大面积损毁,损毁率达50%-60%,伴有垂体、睾丸重量减轻、四肢骨明显变短(P<0.05),其余指标开始变化.至70日龄时,MSG大鼠上述各项指标进一步发展,弓状核神经细胞损毁率达70%-80%,血清中T、E2水平显著下降,伴有股骨湿重、干重、体积骨密度明显减轻,胫骨骨小梁面积、数量、宽度显著下降,而分离度明显升高.结论:损毁弓状核首先导致骨生长发育障碍,继而发生骨质疏松.前者主要与下丘脑-GH-IGF-I轴有关,后者主要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关.

  • 甲基睾丸素、钙剂对损毁弓状核老年大鼠骨丢失的干预研究

    作者:杨家荣;周涛;刘锡仪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钙剂对新生期损毁弓状核老年雄性大鼠的第三腰椎、股骨的体积骨密度,性激素水平及胫骨干骺端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8只新生期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损毁弓状核老年大鼠组(MA)、自然衰老大鼠组(NA)、损毁ARC老年大鼠治疗组(MT),同等条件下饲养至820日龄,处死大鼠收集血清行T和E2放免检测,取左侧胫骨干骺端行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等.结果:MA组大鼠L3、股骨的体积骨密度均下降,T和E2水平显著下降,与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MA组比较,MT组大鼠L3、股骨的体积骨密度、T和E2水平明显增加,胫骨干骺端%Tb.Ar、Tb.N、Tb.Th明显增加.结论:损毁弓状核的老年雄性大鼠骨丢失加速,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骨质疏松形成的调控,应用甲基睾丸素、钙剂可以阻止损毁弓状核老年大鼠骨丢失的发生.

  • 生长素的心血管调节作用

    作者:李莲;唐朝枢

    生长素(Ghrelin)是1999年日本科学家Kojima等[1]在小鼠和人胃内分泌细胞及下丘脑弓状核中发现的含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t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能够刺激垂体前叶释放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GHS-R不仅存在于下丘脑、垂体等部位,在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等部位亦广泛存在,而且心脏本身也合成和分泌生长素,因此,生长素也可能作为一个旁/自分泌因子参与心血管稳态调节.

  • 下丘脑弓状核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作者:侯滕菲;徐珞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注射Ghrelin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运动的调控作用.方法:240只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个大组(每组24只):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NS)、Ghrelin低剂量组(L)、Ghrelin高剂量组(H)、高剂量Ghrelin合并D-Lys3-GHRP-6(DLS)组(H+D)、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组(DGP)、生理盐水DGP组(DGP+NS)、Ghrelin低剂量DGP组(DGP+L)、Ghrelin高剂量DGP组(DGP+H)和高剂量Ghrelin合并D-Lys3-GHRP-6 DGP组(DGP+H+D).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糖尿病大鼠下丘脑ARC中Ghrelin受体(GHS-R)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进一步检测GHS-R mRNA在糖尿病大鼠ARC中表达变化;采用在体胃运动记录方法,观察下丘脑ARC注射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在DGP大鼠ARC中GHS-R免疫阳性细胞数(10.0/mm2±2.1/mm2)和mRNA相对含量(GH S-R1 a/β-actin:0.48±o.13)与正常大鼠(3.0/mm2±0.7/mm2,0.21±0.10)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清醒大鼠胃运动幅度为8.14 g±1.58 g,频率为5.18/min±0.61/min.下丘脑ARC微量注射0.05 nmol和0.5 nmol Ghrelin,胃运动幅度呈量效依赖性增加(L:14.6 g±2.2 g vsNS:8.14 g±1.58 g,P<0.05; H:22.28 g±4.10 g vs NS:8.14 g±1.58 g,P<0.01,vs L:14.6 g±2.2 g,P<0.05),胃收缩频率明显加快(L:7.45/min±0.87/min vs NS:5.18/min±0.61/min,P<0.05; H:10.98/min±1.03/min vs NS:5.18/min±0.61/min,P<0.01;vs L:7.45/min±0.87/min,P<0.05).DGP大鼠胃运动幅度明显下降(2.21 g±0.89 g vs 8.14 g±1.58 g,P<0.05),收缩频率明显降低(1.81/min±0.23/min vs 5.18/min±0.61/min,P<0.05).下丘脑ARC微量注射0.5 nmol Ghrelin,DGP大鼠胃运动幅度显著增加(5.04 g±1.11 gvs 2.14 g±0.23 g,P<0.05),收缩频率明显加快(3.81/min±0.43/min vs1.80/min±0.19/min,P<0.05).GHS-R阻断剂D-Lys3-GHRP-6可完全阻断Ghrelin此作用.结论:糖尿病大鼠胃运动障碍可能与下丘脑GHS-R表达减少有关;Ghrelin在ARC参与糖尿病大鼠胃轻瘫的调控,该作用可能通过GHS-R实现.

  • 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单钠后导致骨质疏松

    作者:刘浩宇;刘锡仪

    目的观察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单钠破坏下丘脑弓状核对SD大鼠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和结果新生期SD大鼠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饲养至100天,可导致下丘脑弓状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身长明显短于对照鼠;实验组胫骨长为3.69±0.19 cm(平均数±标准误),对照组为4.46±0.18 cm,二组比较,P<0.01;骨骼生长发育障碍、骨小梁明显破坏,出现明显骨质疏松.结论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骨骼生长、发育的调控.

  • 大鼠脑源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作者:刘锡仪;刘浩宇

    目的 研究损毁下丘脑弓状核导致骨质疏松是否一种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和稳定性高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方法 新生SD大鼠(体重5.5~6.5 g)(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合格证书编号:粤检证字:2002 A013号)166只(雌100只,雄66只)分成10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对照(NS)组和模型(MSG)组.10个实验组用同样造模方法,由经过训练的不同人员操作,在不同时间完成.模型组大鼠于出生后第1、3、5、7、9 d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4 g/ks B.w,对照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另设MSG毒性对照组,于70 d龄同法注射MSG.各实验组按照设定的取材时间,将实验动物称重后,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4%多聚甲醛经左心室行全身灌注,取脑作下丘脑弓状核(ARC)冠状面切片,HE染色.取右侧胫骨常规脱钙,石蜡包埋,矢状面连续切片,胶原特殊染色,显示骨小梁结构.用图像分析仪对ARC和骨组织进行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模型组大鼠弓状核神经细胞数量减少66.3%(P<0.01);骨小梁面积百分数(Percent trabeculararea,%Tb·Ar)减少72.7%(P<0.01),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 减少 25.1%(P<0.05),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减少62.6%(P<0.01),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 SP)增大259.7%(P<0.001),表明骨量显著减少,骨结构明显退变,发生明显骨质疏松.对照组和MSG毒性对照组的弓状核和骨组织无明显改变.结论 ①MSG大鼠骨组织的改变不是MSG 对骨组织的毒性作用所致;②MSG损毁弓状核神经细胞导致骨质疏松,此模型可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好和稳定性高;③此模型是由于损毁弓状核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减退和紊乱导致骨质疏松的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命名为大鼠脑源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 Ghrelin在机体生长与肥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高峰;何玉秀;张静

    Ghrelin 是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 GHS-R)的内源性配体,1999年由Kojima等[1]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从小鼠和人的胃内分泌细胞及下丘脑弓状核(ARC)中分离出来.Ghrehin是28个氨基酸组成的3位丝氨酸酰基化的多肽,主要由胃底分泌,下丘脑、肠道、肾脏和胎盘也有少量分泌[2-4].

  • 一种新发现的脑肠肽——Ghrelin

    作者:张向梅;姜慧卿

    Ghrelin是一种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内源性配基.1999年由日本学者Kojima从胃组织中分离鉴定出来,系28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Ghrelin在胃组织中表达多.研究证明下丘脑弓状核有Ghrelin mRNA表达.目前认为Ghrelin是一种脑肠肽,在脑-肠轴上对机体的消化功能和能量代谢起着整合作用.

  • β-内啡呔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陈清勇;吴玉泉;熊忠

    阿片受体β-内啡呔(β-EP)是神经递质中的一员,自发现以来已有二十几年,人们对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得比较详尽,即β-EP作为一种神经肽主要由下丘脑弓状核及垂体中叶合成分泌,起镇痛及维持神经内分泌环境相对稳定等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β-EP亦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在免疫系统内发挥重要生理功能,现就此方面的新研究,综述如下.

  • 谷氨酸单钠损毁弓状核对雌性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钟平;刘浩宇;刘锡仪

    目的 观测EPO治疗大鼠面神经损伤后对面神经核神经元凋亡的的影响,探讨EPO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的机理.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利用神经卡压法损伤面神经,每组在术后第7d,14d,21d和28d四个时间点取材,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面神经核神经元进行染色并定量分析.结果 经EPO治疗后,大鼠面神经核内凋亡抑制基因Bcl-2明显增多,细胞凋亡明显减少,EPO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PO有效提高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核内凋亡抑制基因的含量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的再生与神经功能的恢复.

  • 下丘脑弓状核在生殖轴系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贾悦;王兴海;崔毓桂

    下丘脑弓状核(ARC)不仅参与调节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和许多代谢过程及复杂的行为活动,而且对生殖与性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含量多的下丘脑核团是正中隆起和ARC。在调节GnRH以脉冲式释放中,ARC起重要作用。下丘脑中缝基底部和ARC中能脉冲式释放或调节GnRH释放的神经元是性激素反馈调节GnRH的靶细胞,性激素可能通过影响ARC神经元突触联系的功能来反馈调节GnRH释放。ARC中的神经肽Y(NPY)神经元能通过调节GnRH神经元功能来影响LH分泌。ARC中的NPY可能是联系能量营养与生殖功能的“桥梁”,从而协调生殖与物质代谢的稳定。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女性衰老时ARC总神经元数量并不减少,因此,女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的生殖能力不能用生殖中枢神经元减少来解释。

  • 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对大鼠骨骼的影响

    作者:刘锡仪;刘浩宇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对大鼠骨骼的影响.方法:用损毁弓状核(ARC)的方法,将SD大鼠于出生后第1、3、5、7、9 d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4 g/kg bw,对照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存活至第200d处死,剥净左侧股、胫、肱、桡、尺骨,测其重量、长度、横长径、横短径、体积.下丘脑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ARC神经元,并用图像分析仪计算ARC神经细胞数.用放免法测血清中GH(生长素),E2(雌二醇)含量.结果:MSG大鼠弓状核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股、胫、肱、桡、尺骨的重量、长度、横长径、横短径、体积都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单位体积骨重量(g/cm3)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GH、E2显著降低.结论:提示下丘脑弓状核通过调节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参与全身骨骼生长发育的调控.

  • 心搏骤停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董晨明;陈天铎;李培杰

    人体在缺氧、中暑等情况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交感中枢发生应激性兴奋反应,可激活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释放β-内啡肽(β-EP),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构成休克的病理生理的重要环节.而心搏骤停(CA)患者体内β -EP有无相应改变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将此类患者与正常人血浆中β-EP含量进行了比较 .

  • 生长素(Gbrelin)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玉英;孙玉芳

    生长素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HS)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它主要合成于胃, 另在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胰腺、胎盘亦有表达,而在下丘脑弓状核亦检出有其 mRNA 表达.胃体部粘膜下层内分泌细胞中存在 ghrelin 多,由此分泌入血后, 经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及垂体而发挥作用,称为肠-脑对话 (bowel-braincross-talk)[1]. Ghrelin 与下丘脑 ghrelin 受体结合后,刺激生长激素 (GH)分泌 [2], 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GH/ IGF)轴激活合成代谢效应, 调节机体能量代谢, 如维持骨骼肌及心肌生长 [1], 增强食欲, 促进胃肠功能、调节能量平衡, ghrelin 还可能参与调节睡眠-觉醒模式、睾丸功能 [3]抗增殖作用, 目前人们研究发现 ghrelin可以旁 /自分泌的形式,对心血管系统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因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研究, 成为热门研究课题.

  • Ghrelin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丽斌;赵建荣

    Ghrelin是在1999年由日本学者kojima等发现的体内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是从小鼠和人胃内分泌细胞及下丘脑弓状核中分离纯化得到的由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近年研究发现Ghrelin不仅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释放,而且具有促进饮食,促进胃肠蠕动,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其他器官系统也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于它在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营养及炎症状态中所起作用在国内外学者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Ghrelin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对下丘脑弓状核单一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

    作者:康玉明

  • Ghrelin与下丘脑弓状核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滕菲

    Ghrelin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主要由胃分泌.Ghrelin是目前除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外第三个调节腺垂体生长素(growth hormone,GH)分泌的内源性物质.Ghrelin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不但影响生长激素的释放,还可以调节能量代谢[1]、摄食[2]、胃肠道运动、心血管系统、睡眠模式以及癌增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能还有自分泌、旁分泌的作用[3].

  • 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症痛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徐龙生;冯勤丽;张小平;姚明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 250 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3)、炎症性痛组(IP组,n=23)、Src激酶抑制剂结构类似物PP3对照组(PP3组,n=7)和Src激酶抑制剂PP2组(PP2组,n=7).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垫皮内注入完全弗氏佐剂(CFA)0.1 mL的方法制备炎性痛模型.PP3、PP2组于造模后第3天弓状核内分别注射PP3、PP2(5nmol,0.5 μL).分别于CFA注射前1天(T1)、注射后第2天(T2)、第3天(T3)、第3天脊髓给药后30 min(T4)和第5天(T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S组和IP组于T1-3、T5时处死大鼠,取下丘脑弓状核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rc及磷酸化Src (pSr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P组、PP3组和PP2组T2-5时MWT降低,TWL缩短(P<0.05),IP组各时点pSrc表达上调(P<0.05),Sr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比较,PP2组T4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PP3组各时点MWT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的活化参与了大鼠炎性痛的形成.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