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巴酚丁胺负荷应变成像技术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研究

    作者:张妮;汪芳;何青;李靖;王海燕;尹东梅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与应变成像技术(SI)相结合诊断老年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98名疑似冠心病老年患者行DSE+SI检查,测定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各室壁中段收缩期心肌峰值应变(Speak),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结果 冠心病组各心肌节段Speak在多巴酚丁胺10、20 μg·kg-1·min-1负荷剂量时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40 μg·kg-1·min-1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CAG相比,Speak诊断老年人CAD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分别为78.6%、72.3%、74.7%;Speak在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在20 μg·kg-1·min-1负荷剂量时高,分别为85.4%、67.4%;对于三支冠脉血管的定位诊断均表现为高特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定量应变成像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无创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方法.

  • 应变成像检测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纵向舒张功能异常

    作者:田新桥;钱蕴秋;黄品同;孙海燕;唐疾飞;黄福光;詹坤高

    目的 探讨应变成像(SI)检测冠心病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技术获取53例冠心病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者左心室各壁不同节段的纵向应变曲线,测量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各节段应变的变化幅度△εE、△εA和△εE/△εA比值.对比分析冠心病组狭窄冠状动脉供血节段(狭窄节段)和对照组相应正常节段(正常节段)的各项参数.结果 冠心病患者狭窄节段快速充盈期的应变上升幅度明显变小、消失,甚至倒置.冠心病组各室壁狭窄节段△εE测值较对照组相应节段明显减低,两者的△εA无明显差异,而两者的△εE/△ε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技术可无创、定量检测冠心病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 心肌应变成像技术评价缺血后处理对犬顿抑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与缺血预适应比较

    作者:马春燕;李玉宏;任卫东;章志伟;张立敏;陈昕;唐力

    目的 采用心肌应变成像技术(SI)评价缺血后处理(IPostC)对犬顿抑心肌功能的作用,并与缺血预适应(IPreC)比较.方法 21只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阻断15 min,再灌注120 min,随机分3组:对照组(Con组),无干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再灌注开始前进行3次再灌注30 s,缺血30 s;缺血预适应(IPreC)组,阻断前进行4次缺血5 min,再灌注5min.在基础状态、缺血后及再灌注阶段进行应变成像技术(SI)检查.结果 3组顿抑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sys)及峰值应变(Speak)减低,收缩后应变值(Spss)及收缩后应变指数(PSI)增大,峰值应变延迟时间(TPS)延长.再灌注后各参数逐渐恢复,IPostC组比Con组恢复的快,且与IPre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IPostC具有与IPreC相似的保护犬顿抑心肌功能的作用.SI可准确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右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樊琪;孙红光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已经成为左心功能评估的常规技术之一。随着对右心功能评估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影像新技术对右心功能的评价研究。近年来,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评价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方面的应用已被广泛认可。在此将对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 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应变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静平

    组织多普勒派生的应变和应变率成像作为量化心肌机械功能的一种方法,已在超声心动图研究领域得到证明。但此技术的角度依赖性及观察者内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使其应用受限,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已经成为它的替代技术。2D-STE利用B型灰阶图像将随机噪声(random noise)滤除,同时保留超声遇到小于波长的结构产生背向散射所形成小的时间上稳定的独特心肌结构--也被称为斑点。用区域匹配方法(block matching)逐帧追踪斑点的区域或核心的运动(一个图像平面内同时显示多个部位)可以得到局部位移的信息,据此可以获得心肌功能参数。与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 from Doppler, TDI)相比,分析这些速度向量可以定量测量图像上任何方向上的应变和应变率。根据空间分辨率的不同也可以选择性地分析心外膜、心肌中层和心内膜的功能。STE心肌变形的有效性已经由声纳微测量法及临床的DTI得到证实。本研究主要介绍STE目前和今后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性地回顾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功能

    作者:朱文玲

    1 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腔的测量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测定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一些新的超声技术如组织多普勒成像、应变成像、三维超声心动图(3D)的应用使得心脏功能的测定更加定量化和精确,二维超声心动图(2D)仍是目前心腔定量测量和左心室(LV)收缩功能测定的主要方法.同时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内膜边界以及室壁增厚情况,从而判断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

  • 阻力指数对颈动脉斑块应变成像影响的研究

    作者:郭莉;程令刚;郭士源;何文;颜丹

    目的 探讨阻力指数对斑点追踪应变成像(X-strain imaging,XS)评价颈动脉斑块运动特点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规超声检查患有颈动脉硬化斑块者49例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检查,并根据颈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分为高阻力指数组和低阻力指数组,比较两组间颈动脉斑块不同位置应变及运动特点.结果 两组间颈动脉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高阻力指数组较低阻力指数组斑块各个位置的运动明显,斑块顶部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心端及远心端肩峰处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阻力指数可以影响颈动脉斑块运动,阻力指数增高,斑块应变及运动更明显.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变成像研究

    作者:郭莉;程令刚;何文;李明秋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应变成像(X-strain imaging,XS)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运动特点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常规超声检查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26例为脑梗死组,同时选取24例非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和XS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斑块不同位置(近心端肩峰、顶部及远心端肩峰)应变成像及运动特点.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不同回声斑块数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S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近心端肩峰、顶部及远心端肩峰的轴向和横向运动速度、轴向和横向位移、应变均较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者斑块近心端肩峰运动较远心端肩峰明显,其横向移动速度[(0.25±0.07)cm/s vs(0.15±0.05)cm/s]和位移[(0.28±0.10)mm vs(0.17±0.05)mm]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顶部应变[(2.75±1.01)%]较近心端肩峰[(4.43±1.08)%]和远心端肩峰[(4.23±1.24)%]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变及运动较明显,斑块易损性高.

  • 心肌应变率及应变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郑成环;周长钰

    心肌应变率及应变是组织多谱勒指标,不易受周围心肌的牵拉和心脏整体运动的影响,是评价节段心肌功能的新的量化指标.对正常心肌应变率与应变的规律性已有初步研究.缺血时应变率与应变下降,达峰值时间延后,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判断心肌梗死、心肌顿抑及心肌冬眠更有价值.应变率与应变可以灵敏反映心肌功能受损早期的舒张功能改变.观测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尿毒症性心脏病的应变率与应变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与观察疗效.并且为研究心肌激动顺序提供了新手段.

  • 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变化

    作者:刘鼎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 应变成像评价犬左心室急性心肌缺血边缘区跨壁力学状态

    作者:王俊利;尹立雪;郭智宇;李文华;武彤

    目的 应用应变成像观察犬左室急性心肌缺血边缘区不同层次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评价其跨壁力学特征.方法 9只Beagle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缺血状态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左室心尖二维短轴观图像存于TDI-Q工作站,在脱机状态下应用软件衍生M型组织多普勒速度图,采样分析基础状态、缺血后边缘区的节段整体、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subepicardium,subepi)的径向峰值应变(S)及达峰时间(T).统计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以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边缘区心内膜下心肌峰值应变较基础状念值降低(P<0.05),中层心肌峰值应变与基础状态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外膜下心肌峰值应变较基础状态值增高(P<0.05);节段整体达峰时间以及各层次达峰时间延长(P<0.05);同时观察到基础状态心内膜下层心肌及中层心肌分别与其节段整体的峰值应变有较好的相关性(r=0.617,r=0.556,P均<0.01),而梗死边缘区这种相关性消失(r=0.287,r=0.243.P均>0.05).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后,边缘区呈心内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降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增高和各层次达峰时间延长,该跨壁力学状态是缺血区域和非缺血区域不同层次心肌力学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推测此力学状态是决定心室重构进程以及终向缺血性心肌病演变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对早期新生儿左心室纵向应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美琴;朱天刚

    二维应变成像(two=dimensional strain imaging,2D-SI)是近年来定量评价心肌局部和整体[1]功能的新技术.本研究应用该技术对正常足月早期新生儿左室长轴应变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了解正常早期新生儿左室长轴方向应变的变化规律.

  • 二维超声应变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余芬;邓又斌

    应变(strain)在物理学上指物体的相对形变.线性应变可用Lagrangian公式表示为S=△L/L0=(L-L0)/L0,S为应变,L0为初始长度,L为改变后的长度值,△L为长度的改变量.S为正值表示长轴方向的伸长或短轴方向的增厚,S为负值表示长轴方向的缩短或短轴方向的变薄.

  • 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应变成像

    作者:王世宏

    目的 探索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应变成像特点及其在评价左心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对54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MI组)和78名正常对照组(NOR组)左室心肌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尖二腔动态图像,应用应变成像描记技术获取左心室各阶段心肌同步应变成像,测量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SF)、心房收缩期(AC)局部心肌应变值变化幅度,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NOR组舒张各期,66/78(85%)例的应变值(S)按前壁心尖、心底、中部的顺序,呈负值增大的梯度变化;MI组符合这一规律仅占9/54(17%)例.IR期:NOR组564/624(90.4%)节段为向上波段且走行较一致;MI组向上波段有123/432(28.5%)节段,且各节段波走行不一致,两组相比,P<0.05.RF期:NOR组为快速向上波段(576/624节段,92.3%);MI组向上波段少(102/432节段,23.6%),两组相比P<0.01.SF期:与NOR组多为水平节段相比,MI组在缺血节段多为向上波段,P<0.05.结论 局部心肌缺血梗死导致主动舒张期的局部心肌应变成像显著异常.应变成像能敏感、直观、无创地定量评价局域舒张功能.

  • 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左心室顿抑区的跨壁力学状态

    作者:王俊利;尹立雪;王志刚;左明良;李文华;武彤;郭智宇;刘会若;白艳;钟毓

    背景:急性心肌缺血后跨壁峰值应变的改变不仅出现在梗死区域,而且出现在顿抑区域.但对顿抑区域的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层心肌的跨壁力学特征的研究还鲜有报道.目的:实验拟应用应变成像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顿抑区不同层次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并观察其跨壁力学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7-10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中心完成.材料:雌性Beagle实验动物犬11只,平均体质量11.5 kg,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方法:在组织速度成像条件下,基础状态采集标准心尖短轴切面的3个完整心动周期内的二维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同步记录心电图,存于TDI-Q工作站.在缺血基础状态下,采集左心室短轴切面心尖水平的3个完整心动周期内的动态图像,同步记录心电图,存于TDI-Q工作站.主要观察指标:基础状态、缺血后顿抑区的节段整体及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medium,mid)及心外膜下心肌的径向峰值应变及达峰时间.结果:Beagle犬2只死于室颤,9只成功制成缺血模型.①顿抑区心内膜下心肌峰值应变(Ssubendo)与基础状态值相比降低(P<0.05),中层心肌峰值应变(Smid)与基础状态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外膜下心肌峰值应变(Ssubepi)比基础状态值增高(P<0.05);节段整体达峰时间(Tsegement)以及各层次达峰时间(Tlayera)延长(P<0.05).②基础状态Ssubendo及Smid分别与其节段整体的峰值应变(Ssegment)有较好的相关性(rSsubendo vs Ssegment=0.617,rSmid vs Ssegment=0.556,P均<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后,顿抑区域呈Ssubendo降低、Ssubepi增高和Tlayers延长,该跨壁力学状态是缺血区域和非缺血区域不同层次心肌力学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推测此力学状态是决定心室重构进程以及终向缺血性心肌病演变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犬梗死区的跨壁力学变化

    作者:王俊利;尹立雪;费丽萍;牛青英;李文华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目前对超急性期的辅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实验主要利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的优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观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分析其力学变化特征。
      方法:16只Beagle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同步记录心电图,在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分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后采集标准心尖短轴切面的连续5个完整心动周期内的二维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存于TDI-Q工作站。分别观测梗死区缺血前、后局部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
      结果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局部以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峰值应变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梗死区心肌各层次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梗死区局部以及各层次心肌达峰时间均较缺血前延长(P<0.05)。同时观察到梗死区基础状态心内膜下心肌及中层心肌分别与其局部心肌的峰值应变呈正相关(r=0.617,P<0.01;r=0.556,P<0.01),而与梗死区则无相关性(r=0.338,P>0.05;r=0.218, P >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不同层次心肌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局部及不同层次心肌峰值应变明显减低,而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是梗死区心肌结构异常、功能障碍的反映,从而导致心脏整体运动不协调,引起心脏整体的非同步化运动,是触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力学机制之一。

  • 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的收缩后收缩

    作者:阮雯;舒先红;潘翠珍;黄国倩;刘诗珍;董丽莉;陈灏珠

    目的:讨论急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MI)患者左心室收缩后收缩(PSS)出现的比例和峰值,以及与左心室节段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MI)患者42例,其中急性(MI)、陈旧性(MI)和正常对照组各14例(A,B,C组).运用GEvivid7彩色超声仪采集患者心尖3个切面的超声图像,并用Q-analyse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12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收缩后收缩峰值速度(PSS),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Em,Am),收缩期峰值位移(Ds)和收缩期峰值应变力(εs),用双平面Simposon法测量患者的EF值.结果:(1)MI后,PSS节段占总节段数的比例较正常增加,且A组比B组的增加更明显(P<0.01);PSS峰值较正常升高,且A组比B组升高更显著(P<0.01).(2)A、B两组的Sm,Em,Am,Ds和εs均明显低于C组(P<0.01),但A、B两组间除了Em外(P<0.01),其余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3)C组左心室基底段的平均PSS与EF值正相关(P<0.05),而A、B两组平均PSS与EF值呈现负相关趋势.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MI)患者左心室PSS的比例和峰值,可以反映心肌的缺血、存活和节段功能的细微变化,是一种无创、快捷、定量的客观指标.

  • 应变成像技术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研究\左心室造影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

  • 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小飞

    慢性肾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减低是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患者eGFR<70 mL· min-1·1.73 m-2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脑梗死、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增加了2倍;3期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增高了3倍[1-2].有研究[3]表明,心脏异常在慢性肾病早期就已开始出现.

  • 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估心肌桥患者局部心肌缺血的价值

    作者:蔡伟;董彦;李学文;周瑞娟;赵季红;姜铁民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应变及应变率评估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局部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47例(心肌桥组)与冠状动脉正常者40例(对照组),测量前降支支配区域9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及相应的应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桥组前间隔各节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前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前壁基底段、前间隔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前壁、前间隔舒张晚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侧壁心尖段明显升高(P<0.05).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应变及应变率可定量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的心肌缺血.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