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肢体肌肉挛缩乏力临床研究

    作者:李小兰

    目的 评价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肢体肌肉挛缩乏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中风后肢体肌肉挛缩乏力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结合电针、红外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临床结局量表(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的评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 (31/36),对照组为55.6% (20/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4,P=0.004);2组肢体痉挛程度各级患者的分布情况均较同组治疗前好转,但仅治疗组肢体痉挛Ⅰ级患者的分布情况[30.6% (11/36)比8.3% (3/36),x2=4.345]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58.37±10.68)分比(54.25±9.57)分,t=1.720]、简化Fugl-Meyer评分[(75.25±12.54)分比(66.36±10.99)分,t=3.199]升高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7.47±1.06)分比(11.24±2.19)分,t=9.290]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SI指数中腱反射[(2.71±0.22)比(3.08±0.24),t=6.819]、肌张力[(4.34±0.32)比(5.83±0.35),t=18.852]、阵挛[(1.22±0.28)比(1.89±0.35),t=8.969]和PRO评分[(19.22±4.47)分比(28.27±4.94)分,t=8.1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隔药灸经筋结点可有效改善中风肢体肌肉挛缩乏力患者的运动和生活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电针、红外线治疗.

  • A型肉毒素水电针腧穴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邢时通;王丹;温晓红;武中庆;孙琦;张东伟;成逸;严冬;俞菲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BTX-A)水电针腧穴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脊髓损伤后出现肌痉挛的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45.4岁.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3组,A组13例,采用BTX-A水电针腧穴注射;B组13例,单纯注射BTX-A;C组12例,单纯电针刺激.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MAS)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结果:治疗后第6个月时38例患者获得随访,治疗前3组患者MAS评分分别为(3.10±0.14),(3.20±0.17),(3.10±0.16)分,CSI评分分别为(14.10±0.14),(14.30±0.11),(14.20±0.12)分,两项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6个月时3组患者MAS评分分别为(1.10±0.16),(2.10±0.13),(2.00±0.14)分,CSI评分分别为(9.10±0.11),(12.10±0.14),(13.10±0.12)分,A组两项评分明显优于B、C组(P<0.05).结论:中医水电针、腧穴与BTX-A注射有机结合,互相弥补不足,能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可以安全、快速的减少肌痉挛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全新、效佳的方法.

  • 基于肌内神经分布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尖足畸形

    作者:向俊璐;刘圆圆;魏巍;李岚;王东;周文智

    目的 探讨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性脑性瘫痪(CP)尖足畸形患儿的痉挛程度及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的47例痉挛性CP尖足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粗大运动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治疗,所有患儿均共计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时,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对2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2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疗效评价结果组间及组内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获得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11)号],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Ⅱ级、Ⅲ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SS及GMFM分值组间比较:治疗前,2组患儿CSS及GMFM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SS分值分别为(10.5±1.9)分、(7.6±1.7)分、(7.0±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9±1.7)分、(8.6±1.6)分、(8.2±1.8)分;而GMFM分值分别为(66.7±9.5)分、(79.6±10.1)分、(90.2±10.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1±8.8)分、(73.1±11.2)分、(81.5±12.6)分,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2.662,P=0.011;t=-2.022,P=0.049;t=-2.374,P=0.022;GMFM分值:t=6.588,P<0.001;t=2.086,P=0.043;t=2.532,P=0.015).③CSS及GMFM分值组内比较:治疗1、3、6个月时,观察组患儿CSS分值均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2.1±1.7)分,GMFM分值均分别高于治疗前的(49.5±7.9)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11.632、-26.432、-32.111,GMFM分值:t=9.091、14.159、17.352;均为P<0.001);治疗1个月时,对照组患儿CSS及GMFM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对照组患儿CSS分值分别低于治疗前的(12.0±1.6)分,GMFM分值分别高于治疗前的(48.5±8.5)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S分值:t=-18.247、-17.109,GMFM分值:t=10.366、11.723;均为P<0.001).结论 在常规粗大运动功能训练及中医推拿治疗基础上,联合基于肌内神经分布的针刺疗法,治疗痉挛性CP尖足畸形患儿起效更早,能进一步缓解肢体痉挛、减轻下肢尖足异常程度、提高下肢运动能力.

  • 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截瘫的初步疗效报告

    作者:于炎冰;张黎;徐晓利;许骏;任鸿翔;刘江;李放

    目的 探讨改良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截瘫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8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痉挛性截瘫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全部采用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结果 平均随访26.3个月.术后即刻痉挛状态缓解率为100%,随访期间痉挛状态缓解率为91%(19/21),步态功能改善率为71%(15/21),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5%(20/21).24%(5/21)患者存在随访期间未完全缓解的下肢感觉障碍或异常,肌无力者占14%(3/21),术后发生一过性尿潴留1例(5%).随访期间无永久性二便障碍发生.术后下肢痉挛状态不同程度复发5例(24%),其中2例(10%)回复到术前的严重程度.结论 改良选择性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截瘫下肢痉挛状态的短期疗效优良,但能否长期缓解痉挛或遏制住该病痉挛进行性加重的发展趋势尚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评估.

  • 联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下肢痉挛

    作者:杨培中;刘向东;刘永博;刘学来;宋振宇;李纪森;张黎

    目的 探讨联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侧闭孔神经前支、胫神经、坐骨神经联合式SPN治疗,且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状态患儿,共109例(218侧肢体).术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估下肢痉挛的缓解程度,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儿随访时间为12 ~132个月,平均(73.6±16.7)个月.218侧中,209侧(95.9%)肢体术后痉挛状态即刻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末次随访缓解率为90.8%(198侧);术前髋内收肌、踝跖屈肌的mAS分别为(2.66±0.49)分、(3.36±0.5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2±0.46)分、(1.57±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末次随访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率为87.2%(95/109);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的GMFC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8侧肢体中,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感觉障碍51侧(23.4%),发生下肢肌力下降39侧(17.9%),以上症状在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行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或行SPR后下肢仍存在较重痉挛的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双侧闭孔神经前支、胫神经、坐骨神经联合式SPN可有效、安全地缓解痉挛状态,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肢体痉挛

    作者:王世杰;陈业涛;苗素华;王云朋;张玉琪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肢体痉挛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PN,其中上肢40侧,下肢156侧,共计360支周围神经.手术前、后肌张力的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评价,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变化分别采用手臂动作测试量表(ARAT)、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神经支配肌肉的即刻痉挛缓解率为95.6%(344/360).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结果表明,术后肌张力0级占60.0% (216/360),1级占25.6%(92/360),2级占8.9% (32/360),3级占1.1% (4/360),无效占4.4%(16/360).术后即刻出现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的比率为10.3% (37/360),末次随访肌力较术前下降1个级别以上的比率为1.9%(7/360).感觉障碍均在3个月内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7.2±4.9)个月.末次随访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率为67.3%(132/196),其中上肢改善率为47.5%(19/40),下肢改善率为72.4%(113/156).32支(8.9%)神经所支配肌肉的痉挛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其中肌张力恢复至术前水平13支(3.6%).结论 SPN对脑性瘫痪肢体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治疗成人脑源性痉挛状态

    作者:王明鑫;宗强;韩光良;徐冬云;高秀琴;栾红;李超;张黎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SPN治疗的61例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痉挛程度、肌张力、步态功能及生命质量的改善率,并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1例患者,共计73侧肢体手术.其中上肢5侧,下肢68侧,共涉及94支周围神经.所有患者随访11~ 26个月,平均(19.5±7.6)个月.术后即刻痉挛程度缓解率为100.0%,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1.8% (67/73);术后即刻肌张力下降率为100.0%,随访期间为94.5%(69/73).术后3个月、6个月步态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3.6%(51/61)和90.2%(55/61).随访期间上肢功能改善比例为4/5,生命质量提高率为91.8%(56/61).73例患者术后6侧(8.2%)肢体发生感觉障碍,3侧(4.1%)肢体肌力下降,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期间2侧肢体(2.7%)痉挛复发.结论 SPN是治疗成人脑源性肢体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下肢痉挛状态的表面肌电分析

    作者:郭壮丽;汤乃苏;伊传建;沈娜娜;李铁山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成人脑源性下肢痉挛状态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的肌电积分值(iEMG)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40例成人卒中或颅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于治疗前、治疗4周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FMA)、步速、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mAS评分[为方便统计学分析,将分级评估结果进行赋值,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治疗组治疗前为3(1.75)分,治疗4周为2(1.00)分;对照组治疗前为3(2.00)分,治疗4周为2(1.75)分.(2) FMA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9.45±2.56)分,治疗4周为(13.20±2.24)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0.05±2.54)分,治疗4周为(11.75±1.65)分.(3)步速:治疗组治疗前为(0.24±0.05) m/s,治疗4周为(0.34±0.07) m/s;对照组治疗前为(0.24±0.06) m/s,治疗4周为(0.28±0.07) m/s.(4) iEMG值:治疗组治疗前为(149.57±15.77) μV,治疗4周为(88.21±13.51) μV;对照组治疗前为(148.38±21.60) μV,治疗4周为(99.47±14.23)μV.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4周的mAS、FMA、步速、iEMG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在治疗4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能减轻成人卒中和颅脑外伤偏瘫患者的下肢肌肉痉挛,提高其运动功能;超声定位方法安全、准确;sEMG可以客观评价BTX-A注射后肢体肌张力的变化,可作为痉挛改善的量化指标之一.

  • 咀嚼肌痉挛的分型与临床特征

    作者:傅开元;张薇;曹烨;康艳凤;谢秋菲

    目的 根据临床特征提出咀嚼肌痉挛的临床分型.方法 收集2000-2010年咀嚼肌痉挛病例36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痉挛发作程度、发作频率、肌电图、治疗效果统计分析,并提出临床分型.结果 ①根据临床表现和肌电图将36例病例分为闭口型痉挛和开口型痉挛两型.闭口型痉挛18例,受累肌肉为咬肌和(或)颞肌,主要表现为痉挛发作时开口受限;开口型痉挛18例,受累肌肉为翼外肌,主要表现为闭口或紧咬牙困难.②闭口型痉挛18例,14例为20 ~ 50岁,间断性发作,单侧发病;开口型痉挛18例,50岁以上13例,多持续性发作,双侧受累13例.③闭口型肌电图可分为持续型、节律型和不规则型,开口型肌电图可分为自发型和运动诱发型.④接受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12例,症状明显改善或痉挛消失.结论 咀嚼肌痉挛可分为闭口型和开口型,有各自的临床特征.

  • 超声引导联合体表定位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

    作者:姜丽;卫小梅;窦祖林;李鑫;王巧缘;兰月;胡昔权;郑海清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联合体表定位技术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18例,在超声引导联合体表定位技术引导下,将BTXA准确注入靶肌.注射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注射前、注射后3d、1、2、4及12周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踝关节被动活动度测量、10 m步行测试、Berg平衡量表进行相关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注射后1、2、4及12周,肌张力[治疗前(2.6±0.5)分,治疗后12周(1.05 ±0.29)分]、踝关节被动活动度[治疗前(7.2±2.4)°,治疗后12周(18.6±2.2)°]、10 m步行时问[治疗前(55 ±5)s,治疗后12周(43±4)s]、Berg平衡量表评分[治疗前(34.7±5.1)分,治疗后12周(45.8±2.1)分]均较注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联合体表定位的肉毒毒素注射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定位准确,治疗效果显著.

  •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57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笑丽

    2000-03-2007-03,笔者采用针刺五脏俞穴及膈俞配合自拟解痉散治疗面肌痉挛5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1]中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48例;年龄19~71岁;病程15日~6年.

  • 中药热敷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疗效观察及分析

    作者:丁潇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109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进行单纯康复治疗,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热敷.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总有效率72.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ROM检查轻、中度痉挛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敷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 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

    作者:宋泽新

    目的 观察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组(以下简称联合组)3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中频脉冲电疗法组(以下简称电疗组)3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西医组35例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3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侧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峰-肱骨头间距(AHI)、上肢活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改善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侧上肢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分级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腋神经及正中神经H反射潜伏期及H反射中大H波波幅与大M波波幅比值(Hmax/Mmax).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活动度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联合组与电疗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各指标改善均优于西医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活动度均明显大于电疗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AHI值均明显降低(P<0.05),FMA评分及BI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对各指标改善均优于西医组及电疗组(P<0.05),电疗组治疗后对各指标改善均优于西医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MAS分级情况均有明显降低趋势(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MAS评级降低趋势明显大于西医组与电疗组(P<0.05),电疗组治疗后MAS评级降低趋势明显大于西医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腋神经与正中神经的H反射潜伏期均明显增加(P<0.05),Hmax/Mmax比值均明显减小(P<0.05),其中联合组治疗后对各指标改善均优于西医组及电疗组(P<0.05),电疗组治疗后对各指标改善均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 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肩关节活动情况,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延长H反射潜伏期,减小Hmax/Mmax比值,改善患肢电生理指标有关.

  • 应用步态康复机器人对正常人步态的研究

    作者:丁敏;吴庆文;王莹;孙红燕;滑卉坤;杜艳华

    人体的各种运动中,基本而又呈周期性的运动就是下肢的行走活动.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疾病、交通、工伤等原因,导致大量行走功能障碍的患者出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研究证明,这类患者除了早期的手术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正确的、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康复机器人发明之前,对行走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的步态康复训练主要依赖于治疗师一对一的徒手训练,经常受人力不足、缺少可重复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只能通过治疗师的观察评测的限制,难以实现高强度、有针对性和重复性的康复训练要求.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步态康复机器人Lokomat对正常人进行肌力、关节活动度、痉挛状态等指标评定,了解正常人步态的一些特点,为临床采用Lokomat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步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护理研究

    作者:姜云湘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常规神经康复重建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6周后根据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患者肌痉挛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了解两组患者肌痉挛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肌痉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肌张力明显改善,活动功能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肌张力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抗痉挛治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肌痉挛状态:30例效果分析

    作者:涂昌弟;冉春风;王晓川;谭强

    目的:脊髓损伤后往往造成一定程度的肌痉挛,探索康复治疗对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肌痉挛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1998-01/2004-06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30例,采用以抗痉挛治疗为主的方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Ashworth无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运动指数、Barthel指数分别为3.10±0.22,51.42±12.33,36.16±17.21;治疗后3项指数分别为1.60±0.43,65.19±14.70,61.23±19.0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抗痉挛为主的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截瘫患者的肌痉挛状态,并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85例疗效回顾

    作者:周南开;车善理;周波;邓宗锵;唐文渊

    目的:回顾性分析6年85例肌力≥Ⅲ级,肌张力Ⅱ-Ⅳ级的病期稳定期脑性瘫痪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999-04/2003-12重庆市中山医院收治的病情己经稳定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者85例为手术对象.男48例,女37例,平均年龄8.8岁.①瘫痪情况:双下肢瘫痪46例,双上肢瘫痪4例,偏瘫13例,三肢瘫12例,四肢瘫10例.②并发症情况:伴有流涎22例,斜视19例,语言障碍26例,明显智力低下12例;有癫痫病史5例,有内收肌切断史7例,合并扭转痉挛1例.③行走功能:术前不能独立行走54例(其中不能独自站、坐或/和双手扶助均不能行走3例,牵双手勉强可行走21例,牵一只手可行走29例),能独立行走但步态异常27例.④步态情况:不同程度尖足现象80例,交叉腿、剪刀步态62例,足内翻或外翻畸形42例,膝关节屈曲不能伸直18例.⑤肌力:指关节痉挛屈曲不能伸直及腕关节不能背伸(似爪形手)9例,肩关节肌肉痉挛(肩关节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1例.术前检查患肢肌力Ⅲ级18例,Ⅳ级62例,Ⅴ级5例.⑥肌张力:肌张力Ⅱ级14例,Ⅲ级59例,Ⅳ级12例.⑦查体情况:髌阵挛阳性13例,踝阵挛阳性45例,巴彬斯基氏征阳性64例,霍夫曼氏征阳性19例.术前常规照片、准确定位,发现隐性脊柱裂8例,轻度脊柱侧弯5例,未发现脊柱滑脱及髋关节脱位.采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及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进行治疗,随访2年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肌力、肌张力及肢体功能和步态的变化,并以此为临床有效和无效的评估标准.结果:8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肢肌力:83例与术前相当或好于术前,2例较术前略差.②肌张力改善:68例患肢肌张力降至正常,8例肌张力稍低于正常,9例肌张力仍然略高于正常,平均降低Ⅱ~Ⅲ级.③行走功能: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后44例已可独立行走,12例儿童开始上学,仍不能独立行走的10例中6例患者的行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仅4例行走功能改善不明显.27例术前能走的患儿,术后步幅增大,步速加快,步态更加平稳,行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④步态改善:尖足现象及交叉腿、剪刀步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⑤查体情况:所有患者术后的髌阵挛,踝阵挛均消失,膝、踝反射基本正常或稍减弱,流涎、斜视、口词不清等症状也有所缓解,已有4例进行二期矫形手术.颈神经后根切断术后4例上肢痉挛症状缓解,3例术后手指、腕关节痉挛屈曲(爪形手)缓解,可以伸直手指,背伸腕关节,1例肩关节外展肌肉痉挛缓解,肩关节可以内收,活动范围增大.45例术后X射线随访未发现手术所致的脊柱前凸、侧弯、脊柱滑脱和髋关节脱位,⑥临床效果:2年随访,临床有效79例,临床无效4例,有效率约为95%.期内未发现病情短暂好转后又加重的病例.结论:实施个体化方案手术方案,掌握手术适应症,把握对患者实施手术的时机,准确选择神经后根切除比例,重点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手术过程中轻柔操作,尽量减少骨性结构的损伤,术后一般无严重并发症,绝大部分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 卒中后痉挛状态的评价和治疗

    作者:卢柳梅;田帅;张圣浛

    痉挛状态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造成患者功能能力显著受限,并影响患者及其看护者的生活质量.卒中后痉挛状态(poststroke spasticity,PSS)的患病率估计为19%~42.6%.通常可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改良Tardieu量表和肌电描记术评价PSS.PSS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应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 肌肉持续牵伸对中风患者踝关节张力过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加亮;陈丽娜;纵亚;徐琳峰

    肌肉过度紧张的肌痉挛状态虽然对维持肌肉质量和改善肌肉形态有着一定的功用,但是它也被认为是影响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成功康复的一个主要因素[1],肌肉挛缩可妨碍肢体的关节活动度(ROM)[2].

  •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慢性腰背痛

    作者:Bill Subin;Randall C Cork;Frank Zavisca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以腰背肌痉挛型为主的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疼痛中心9例诊断为神经肌肉综合征和腰骶神经根炎的慢性腰背痛患者给予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采用McGill疼痛评分、Oswestry & Roland-Morris失能评分,腰背肌肌肉痉挛评分以及功能运动范围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临床观察参数采集于病人转诊、第一次门诊和之后的随访治疗中.结果 9例患者中,McGill疼痛评分改善7例,Oswestry & Roland-Morris失能评分改善5例,腰背肌肌肉痉挛评分改善7例,腰部运动功能改善4例.结论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以腰背肌痉挛为主的慢性腰背痛的有效方法.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