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李秀荣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子宫内膜双原发癌报道1例

    作者:曲倩倩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肿瘤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余师李秀荣教授为山东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具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20余年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疗效,余有幸从师一年余,有幸见证双原发癌的有效治疗,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乔某某,女,63岁,肺癌、子宫内膜癌术后2月余.2013年12月患者因“绝经6年,阴道流血7个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胸部CT示:双肺纤维灶,左肺下叶背段占位病变,考虑周围性肺癌,不除外转移.盆腔MRI示:子宫内异常信号,考虑宫腔积液或积血,子宫后壁结节,考虑内膜肿瘤,子宫肌瘤.

  • 食管胃双原发鳞状细胞癌及腺癌3例报道

    作者:莫海英;侯义亮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的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病灶.其中,又以其出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和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近年来,消化道多原发癌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报道3例食管和胃同时性双原发癌,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关键词: 食管 双原发癌 诊断
  • 回肠双原发癌合并回肠多发性神经节瘤病一例

    作者:张洵;李凌;张宏图

    患者男,62岁.因突发贫血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就诊.B超检查:腹腔多发性肿瘤,伴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疑淋巴瘤.消化道钡餐造影:小肠恶性肿瘤,侵犯周围肠管.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性疾病.

  • 直肠双原发癌一例

    作者:祝颖;王敏

    患者男,70岁.大便带血半年余,加重2个月,肠镜示距肛门13 cm处直肠增生性病变.2005年5月入院治疗,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

  • 乳腺卵巢双原发癌病例2例报告

    作者:范凡;朱正秋

    双原发癌是指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先后或同时发生组织学不同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近年来收治2例发生部位均为乳腺-卵巢的双原发癌,均经病理证实,现予报告如下.

  • 食管及胆囊同时性双原发癌1例

    作者:吴继华;张建中;周金莲

    目的:通过报道食管及胆囊同时性双原发癌这一少见病例,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分析临床病理资料,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结果:病理诊断为食管及胆囊同时性双原发癌,且组织病理学类型不同.结论:双原发癌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 21例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诊治

    作者:施圣兵;郭昭扬;陈景瑛;许运龙;俞力超;徐新华

    1985年9月至1995年12月,我们共诊治上消化道双原发癌21例,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病例的1.73%(21/1216).现报告如下:

  • 子宫内膜和卵巢部位双原发癌中端粒长度检测及同源性研究

    作者:信聪伶;于洁;焦今文;秦冬岩;王黎明;姚如勇

    目的:探讨宫腔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双原发癌)两部位癌组织是否有同源性.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05-01-01-2013-01-01收治的16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癌组织切除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同一患者子宫内膜部位癌组织和卵巢部位癌组织中端粒DNA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分别检测免疫表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结果:16例患者子宫内膜部位癌组织端粒相对长度(3.601±1.497)与卵巢部位癌组织端粒相对长度(3.71±1.556)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3,P=0.175.子宫内膜和卵巢两部位癌组织ER蛋白表达相同10例(62.5%),其中ER蛋白均阳性表达9例(56.25%),均阴性表达1例(6.25%);表达不同6例(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PR蛋白表达相同9例(56.25%),其中PR蛋白均阳性表达8例(50.00%),均阴性表达1例(6.25%);表达不同7例(4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结论:宫腔子宫内膜和卵巢两部位癌组织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两部位癌组织的端粒长度相近,ER和PR在两部位癌组织中的表达也相似.由此推断两部位癌组织可能存在同源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食管、肺同期双原发癌一例报告

    作者:李道堂;陈久成;王霞光;罗景玉

    患者男,72岁,因进食阻挡感2个月,伴有胸背部胀痛不适1个月,于1997年10月8日收住院,患者能进半流质饮食.既往有"急性肺炎"病史.吸烟史50年,20支/日.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鼻咽癌及乳腺癌双原发癌

    作者:季明芳;郭媛卿;梁智恒

    我们先后发现4例女性患者异时发生鼻咽癌、乳腺癌.临床资料 4例女性双原发癌患者,两例先患鼻咽癌,另两例首发乳腺癌.发病年龄34~63岁,第二原发癌距第一原发癌出现时间长14年,短1年.4例患者鼻咽癌发病时,EB病毒血清学检测两种抗体阳性(VCA/IgA1∶20~1∶60、EA/IgA1∶5~1∶20).两例首发乳腺癌患者,其双原发癌均无淋巴结转移,治疗后健在,距第一次患癌分别已生存22年、10年.另两例患者双原发癌都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治疗一年后远处转移,死亡.

  •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楼寒梅;楼洪坤;吴梅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其中两个部位均为子宫内膜腺癌者8例,两个部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理类型者4例.结果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术前诊断困难,12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特点为:卵巢肿瘤体积较小,平均7 cm;原发不孕比例高(40.7%);早期居多,两部位均为Ⅰ期者8例(66.7%);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多见(66.7%).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和化疗,3年生存率为66.7%(8/12).结论 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是有别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一般发现早,预后较好.

  • 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43例临床与预后分析

    作者:马绍康;张宏图;孙阳春;吴令英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结果 43例患者的年龄为28~73岁,中位年龄49岁.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盆腹腔疼痛.查体发现盆腹腔肿物17例(39.5%),子宫增大12例(27.9%).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超声发现盆腔肿瘤29例(67.4%),子宫内膜增厚或异常回声10例(23.3%).行CT或MRI检查的25例患者中,子宫增大11例(44.0%),盆腔肿瘤13例(52.0%),1例未见异常.15例患者分段取内膜活检,病理均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行CA125检查的34例患者中,22例(64.7%)CA125值升高,中位值为500 U/ml,平均为812.9 U/ml.31例患者接受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12例患者同时接受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内膜样腺癌为主的子宫内膜癌38例(88.4%),卵巢癌中内膜样腺癌或含内膜样腺癌成分的混合癌患者30例(69.8%).子宫内膜癌中,ⅠA期18例,ⅠB期20例,ⅠC期2例,ⅡA期3例;卵巢癌中,ⅠA期19例,ⅠB期4例,ⅠC期7例,Ⅱ期4例,ⅢC期9例.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均早期(均为Ⅰ期)患者24例,占55.8%.术后接受化疗26例(60.5%),接受化疗联合放疗12例(27.9%),单纯放射治疗1例.43例患者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4%和71.1%.子宫内膜与卵巢肿瘤均为内膜样腺癌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和82.0%;子宫内膜与卵巢肿瘤不均是内膜样癌患者分别为79.7%和69.0%.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早期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93.3%,明显高于非早期患者(69.7%和36.7%,P=0.0002).患者治疗后复发15例,复发率为34.9%.单因素分析显示,CA125值升高、手术病理分期、化疗联合放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化疗联合放疗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患者多为早期,病理分化较好,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监测患者CA125水平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早期患者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和大网膜切除,但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尚不能肯定;晚期患者术后可行化疗联合放疗.

  • 双原发癌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坤强

    我们1995年8月-1999年6月收治了10例双原发癌患者,约占同期癌症患者的0.74%,这些病例经积极治疗有3例生存期达到3年,绝大部分提高了生存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时间.现将结果并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肺双原发癌1例

    作者:毕清

    1病例介绍患者,男,53岁,教师.因确诊左肺鳞癌2年4个月,化疗、放疗后,咳嗽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7月因咳嗽、痰中带血入我院,经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取组织病检确诊:左肺上叶中分化鳞癌.于2001年8月-10月给NP方案化疗4周期(药物总量NVB 320mg、DDP480mg)疗效PR.2002年3月复查左肺病灶增大,行左肺、纵隔放疗DT6 520 cGy,疗效PR.2003年4月病灶进展,行IFO、EPI、DDP化疗2周期(IFO16 g、EPE 200mg、DDP240mg),后行左肺病灶适型放疗DT65 Gy,效评价PR.近1个月咳嗽加重,再次就诊,入院查体:

  • 食管肺双原发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钟琰;龚军;曾庆武;李志勇;刘俊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5年内发现的2例食管肺双原发癌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因上消化道症状来院就诊,在术前体检时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1例术前通过纤支镜即明确双原发癌诊断,另1例通过术中快速病理明确诊断,均同时行手术治疗,术中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做好围术期处理,同期行双原发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能使部分患者受益,获得长期生存.

  • 双原发癌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国虹;何威;刘志明;崔国忠;赵智慧

    在同一个体上,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之为双原发癌[1].由于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医疗设备逐步发展.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例也日趋增加,对双原发癌的研究亦日益引起同仁的重视.

  • 贲门及肺双原发癌1例

    作者:黄昶

    贲门及肺双原发癌少见,本文报告l例如下.患者,男,69岁.于17年前因临床诊断"贲门癌"行贲门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结果:贲门高分化腺癌.未行放化疗等特殊治疗,一般情况可,进食通畅,无何不适.2001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疼痛,经对症治疗后有所缓解.随后又出现左侧胸部疼痛,呈针刺样.

  • 食管-胃双原发癌1例

    作者:武海生

    患者李某,男,58岁,主因进食梗咽三月余,消瘦20天.于2007-09-29入院.3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进食哽咽感,伴消瘦明显.于外院行胃镜检查,病检示胃角粘膜内癌.

    关键词: 食管 双原发癌 病理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田振伟

    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早期肺癌指放射学X线所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2 cm,在支气管粘膜表面,有明显的边界,而且没有侵及支气管软骨,可通过病理学或高分辨CT来评估病变.随着人们对肺癌诊断的重视,放射学X线上的隐匿性肺癌,在高危人群中,可通过痰脱落细胞学或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对这类早期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即使癌肿很小,70%的病例需要行肺叶切除,其余30%的病人也需要行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1].手术切除的方法,自然会降低心肺功能的储备,特别是对心肺功能较差,不宜开胸手术的病人.另外,大约1%~4%的这些病人会有双原发癌[2].近一些研究报道,高达15%的早期肺癌病人,会发现有双原发癌[3-5].另有学者指出,肺癌治疗以后,发生第二原发癌的危险性是1%~25%[6].故各国学者纷纷探讨对这部分早期肺癌病人的治疗,如何大程度的保留健肺组织,而又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CDH1基因甲基化研究

    作者:李永丽;张立玮

    目的 研究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2例单发胃癌、30例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8例正常胃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 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1.3%和76.7%,癌旁组织分别为22.6%和23.3%,正常胃组织为0.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与食管/胃双原发癌中胃癌组织CDH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患者CDH1基因甲基化与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均无关(P>0.05).结论 CDH1基因甲基化在单发胃癌和食管/胃双原发癌胃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7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