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张筠;刘宁;孟祥晨

    乳酸菌胞外多糖在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与其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并介绍了其应用及展望.

  • 假单胞菌多糖对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伟云;肖杭;杨金宇;施佩花;侯亚义;凌立君

    多糖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多糖类药物为癌症和艾滋病等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微生物多糖尤其是真菌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细菌多糖的生物活性也逐渐引起重视.有研究显示,细菌所产生的糖复合物具有各种生物活性,可诱导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1].对于假单胞菌胞外多糖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胞外多糖能诱导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和白介素-6 [2-4].Halaas等[5,6]则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胞外多糖可以提高受辐射小鼠的存活率,在体外可刺激骨髓血细胞生成;在骨髓自然杀伤细胞的介导下,胞外多糖可诱导细胞毒性物质的表达.提示假单胞菌胞外多糖对哺乳动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很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免疫增强剂和细胞毒性物质.本研究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纯化出胞外多糖(PEP),初步探讨其对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作用.

  • 水杨酸对铜绿微囊藻胞外多糖和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闫浩;张胜娟;李诚;刘璐;张庭廷

    目的 研究在化感抑藻物质水杨酸(SA)作用下,铜绿微囊藻PCC7806胞外多糖(PS,包括胶鞘多糖CPS、可溶性胞外多糖EPS)和微囊藻毒素(MC-RR)的变化.方法 0、0.25、0.50、0.75和1.00 mmol/L SA加入对数期的铜绿微囊藻PCC7806培养液中,以硫酸苯酚法和液相色谱法,在第6d和12d分别测量PS和MC-RR的量,从单个细胞和培养液角度探讨SA对PS和MC-RR的影响.结果 第6d时,CPS随SA浓度增加而增多,第12d时,CPS随SA浓度增加而减少.整个培养期间,培养液中EPS以及胞内MC-RR浓度随SA浓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结论 SA作用初期铜绿微囊藻胞外多糖CPS和MC-RR含量增加以应对SA造成的胁迫,但后期胞内外MC-RR含量均有所下降.

  • 保加利亚乳杆菌胞外多糖对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筠;刘宁;孟祥晨

    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黏液或荚膜多糖.已有的一些报道表明:乳酸菌EPS通过抑制肿瘤、抗溃疡、免疫调节和降低胆固醇活性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促进作用.Oda等[1]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由瑞士乳杆菌约古特亚种(Lb.helveticus ssp.jugurti)产生的EPS具有抑制肿瘤活性.

  • 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董燕婧;程访;许小珍;曾艺;张寿文

    目的:缓解白及药用资源压力,分离鉴定白及内生真菌并进行内生真菌胞外多糖活性强弱研究.方法:分离鉴定白及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胞外多糖,通过建立铁氰化钾法,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法,水杨酸法,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4种体外模型研究白及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白及新鲜根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鉴定合并菌株后得到6株不同的菌株,其中10号菌株胞外多糖(0.1 9·L-1)总还原力强,其维生素C(VC)当量高达12.01 mg·L-1,其次为6号菌株;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强的为1号和6号菌株为16.6%;6号菌株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强为21.6%,弱的为10号菌株仅为11.0%;测定其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时则发现,10号菌株活性强为13.6%,其次为6号菌株,弱的为5号仅为1.8%.结论:白及内生真菌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6号菌株胞外多糖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均较好,可以加以开发和利用.

  • 鲍氏针层孔菌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

    作者:曾念开;王秋颖;苏明声

    目的:考察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鲍氏针层孔菌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实验,对不同的碳源、氮源、接种量、起始pH和温度进行筛选.结果:鲍氏针层孔菌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和胞外多糖时,所需的优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适宜的接种量、起始pH、温度分别为6%,.0,28℃.结论:通过摇瓶实验获得的数据将为鲍氏针层孔菌工业化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提供参考.

  • 乳酸菌Z222产胞外多糖(EPSⅠ)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顾笑梅;王富生;孔健;马桂荣

    目的检测乳酸菌Z222产胞外多糖 EPSⅠ对体外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不同浓度的EPSⅠ作用于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分别用中性红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在体外的转化能力、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Yac-1的能力和产细胞因子IL-2的活性. 结果 (1) EPSⅠ单独作用小鼠脾细胞就能促进体外淋巴细胞增殖,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EPSⅠ亦可促进Con A诱导的体外小鼠淋巴细胞转化.(2) EPSⅠ体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均可提高 MΦ的吞噬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3) 与对照组相比EPSⅠ能增加体外NK细胞的活性,杀伤率大值达62.41%±2.54%.(4) EPSⅠ使小鼠脾细胞产IL-2的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乳酸菌多糖EPSⅠ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双歧杆菌LTA、EPS 对小鼠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

    作者:江虹锐;梁延春;马玉彦;刘宁

    脂磷壁酸(LTA)和胞外多糖(EPS)是双歧杆菌的细胞壁表面物质,在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据此,本研究采用MTT法、荧光显微镜形态观察及激光扫描共聚焦分子生物学观察法检测LTA和E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激活能力,并通过脂多糖(LPS)作用组做对照,进一步探讨LTA和EPS提高免疫活性机理及影响程度.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的检测

    作者:崔显念;黄丽亚;孙解生;徐先早;李祚品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属人体正常菌群.随介人性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现成为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本研究通过刚果红黏附试验和刚果红-阿利新蓝联合染色,对采自临床的CNS标本进行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检测,以胞外多糖毒力指标作为确定CNS致病性的一个可能性依据,可为医院有效控制CNS感染提供实验基础.

  • 解脲脲原体生物膜胞外多糖的检测

    作者:黄敏婷;陆春;朱国兴;冯佩英;赖维;叶晓敏;林飞燕;郑锦芬;马寒;李美荣

    目的 研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4个型别标准株在体外形成的生物膜之胞外多糖的分布及结构成分.方法 将Uu标准株Parvo群中4、8血清型和T960群中3、14血清型进行体外生物膜培养后,扫描电镜下观察生物膜组成及结构,并在FITC-ConA/PI及ECA/PI双荧光染色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测定平均荧光强度.秩和检验及t检验分别比较两种荧光标记物、两生物群的总体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结果 4个型别Uu标准株均可在体外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结构主要呈网格状,胞外物质占大部分比例.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Uu生物膜胞外多糖均可被FITC-ConA和ECA染色,FTTC-ConA呈网格状分布,ECA小片状聚集分布.FITC-ConA的总体平均荧光强度较EC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Uu体外培养生物膜主要呈网格状结构,胞外多糖中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N-乙酰葡聚糖残基,并以葡萄糖、甘露糖残基为主.

  • 阿利新兰刚果红染色法在烟曲霉菌生物膜胞外多糖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宏;陈一强;孔晋亮;温汉春;侯长春;王可

    目的:研究烟曲霉生物膜中胞外多糖染色的新方法,评价阿利新兰刚果红染色对烟曲霉胞外多糖染色的可靠性。方法将烟曲霉受试菌株的浓度为1×105孢子/m l的孢子悬液1ml ,加入到24孔的组织培养板中的无菌玻璃细胞爬片上,37℃孵育,分别在孵育的不同时间用阿利新兰刚果红复合染色染胞外多糖,在光镜下观察曲霉生物膜胞外多糖的变化,与电镜下观察到的生物膜胞外基质相比较。结果阿利新蓝刚果复合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发现,菌丝被染成蓝色,胞外多糖为深红色;第8小时孢子萌芽,第12小时菌丝延长,第16小时菌丝的周围开始出现深红色的胞外多糖,第20小时深红色的菌丝之间有深红色的胞外多糖,第24小时深红色的胞外多糖布满载体表面,第48小时菌丝基本完全被胞外多糖包裹;整个生长过程与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变化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用阿利新兰刚果红染色观察烟曲霉生物膜胞外多糖简单、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检验和实验室研究。

  • 牙体牙髓病临床问题解析 Ⅻ.根管预备的关键(二)——根管冲洗和化学消毒

    作者:岳林

    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除主根管外还存在许多侧、副根管、根管分歧、管间峡部和网状交通支.在上一讲"机械预备的作用环节"中已阐明机械预备只是针对主根管的清理和成形[1],作为切削工具的锉针无法进入或触及那些细窄、不规则区域.对旋转镍钛锉所作根管预备效果的研究显示,CT三维重建的图像中35%以上的根管表面区域未被涉及(图1)[2],存在于这些部位的感染物质会滞留于根管中.在感染根管中,细菌除以悬浮的方式存在于根管空腔内,更主要的毒性状态是与胞外多糖基质聚合,黏附于根管壁形成细菌生物膜.在这种微生态环境中,协同共生的各种细菌可以充分发挥其致病毒性表征,甚至产生抗药性[3-5].

  • 饥饿状态粪肠球菌生物膜胞外多糖的合成能力

    作者:刘红艳;韦曦;凌均棨

    目的 探讨饥饿环境对粪肠球菌生物膜胞外多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饥饿状态粪肠球菌形成48 h生物膜,凝集素标记结合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胞外多糖分布情况,提取饥饿状态浮游粪肠球菌和对数期、稳定期、饥饿状态粪肠球菌48 h生物膜胞外多糖,蒽酮法定量分析比较胞外多糖合成能力.结果 饥饿状态粪肠球菌形成的48 h生物膜内胞外多糖呈云絮状,与细菌分布区域不完全-致:生物膜细菌合成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均高于浮游细菌(P<0.05);其合成水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与对数期和稳定期细菌无显著差别(P>0.05),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高于后两者(P<0.05).结论 饥饿状态粪肠球菌合成生物膜胞外多糖的能力增强.

  • 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研究

    作者:方会清;吴补领;苏凌云;林媛;赵红萍;屈铁军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方法:收集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检测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并与国际参考菌株比较.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同时研究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牙菌斑中,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存在差异,在无龋者牙菌斑中发现没有这一现象.结论: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强的菌株与龋病的发生密切有关.

  • 模拟失重对变异链球菌生长、产酸及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作者:周艳;牛忠英;汤楚华;郑燕华;司少艳;宋淑军;王睿;徐冰心;刘颖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变异链球菌生长、产酸及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环境下变异链球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采用高截面纵横比容器(high aspect ratio vessel,HARV)建立模拟失重细菌培养模型,将变异链球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在2、4、6、8、10、12、16、20和24 h,比较其菌液的OD600nm吸光度值并绘制生长曲线;培养24 h后,测定pH值并分析pH变化;通过蒽酮法分析模拟失重对细菌合成水不溶性及水溶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变异链球菌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2、4、6、8、10、12 h的OD600nm值升高(P<0.05);16、20、24 h的OD600nm值无明显变化(P>0.05).模拟失重条件下变异链球菌的产酸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成水不溶性及水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抑制(P<0.05).结论 短期失重环境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及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 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胞外多糖和pga基因的影响

    作者:孙凤军;冯伟;刘耀;枉前;夏培元

    目的 明确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在大肠埃希菌生物膜抑制过程中对胞外多糖和pga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细菌低抑菌浓度,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pgaABCD基因表达采用RT-PCR扩增.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而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全部敏感.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胞外多糖产生能力和pgaABCD基因表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其降低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 亚抑菌浓度头孢他啶在抑制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能降低大肠埃希菌胞外多糖产生和pga基因表达,但其与生物膜降低程度存在差异性.

  • 灰树花胞外多糖主要成分G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鲁梅芳;金玉妍;曹小红;杨庆伟

    目的:研究灰树花胞外多糖(GL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发酵培养灰树花,发酵液经醇沉提取得到胞外多糖粗品;经脱蛋白、脱色、流水透析处理得到GLP;组分分离后收集主峰冻干得GLP-1组分.在标准体系下考察GL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标准体系下测得GL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35.79 mg·mL~(-1);GLP-1具有对温度和pH的稳定性;GL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时间4 min达到大;Ki值为3.4×10~(-4) mol·L~(-1);双倒数曲线表明GLP-1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为非竞争性抑制.结论:GLP-1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可以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证实其具有抑制糖吸收的功能.

  • Rhizobium sp.N613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及抗S180肉瘤的研究

    作者:程红兵;韩勇;任盛;梁丽绒;赵良启

    目的 研究Rhizobium sp.N613胞外多糖(REPS)的分离纯化条件和抑瘤活性.方法 用酸化、加热、凝聚剂和絮凝剂进行发酵液预处理实验,经正交试验优化REPS醇沉制取条件.用凝胶柱色谱,紫外光谱扫描检测经Sevag法脱蛋白质所得REPS的纯度.采用动物移植性实体瘤的瘤重实验法研究REPS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作用,并对荷瘤小鼠眼眶取血进行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发酵液预处理参数为:盐酸调节pH 5.0,70℃加热20min,依次加入5g·L-1 Al2(SO4)3·18H2O和0.2g·L-1海藻酸钠.优化的醇沉制取条件为:调节溶液pH 7.0,乙醇浓度65%,醇沉时间8h.REPS经检测为均一多糖.抑瘤实验结果表明,REPS各剂量组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抑制作用,其中REPS纯多糖剂量为10mg·kg-1的抑瘤率达44.17%.与荷瘤对照组相比,REPS能够显著促进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生.结论 初步摸索到了发酵液预处理操作的技术参数与醇沉制取的条件.所得REPS对小鼠S180肉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桑黄胞外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杨全;张卉;王琦;王文全

    目的 研究桑黄胞外多糖对小鼠S180实体瘤、腹水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接种S180实体瘤或腹水瘤后随机分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d)的桑黄胞外多糖,以灌胃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受试药物对小鼠S180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计算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 桑黄胞外多糖显著增加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3个剂量的桑黄胞外多糖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1.25%、36.86%、44.38%;并且可以降低S180腹水瘤细胞的分裂指数,延长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 桑黄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 乳脂链球菌胞外多糖对小鼠DTH及免疫器官的影响

    作者:吴士云;孙德坤;孙力军

    本文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乳脂链球菌胞外多糖30d,采取SRBC诱导小鼠DTH反应模式及免疫器官质量增加的方式研究了乳脂链球菌胞外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小鼠的足跖厚度增厚明显;小鼠脾脏、胸腺器官质量得到提高,其中胸腺增重的效果显著;各组均未见免疫抑制现象.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