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IK治疗老年肿瘤安全性临床观察

    作者:江伟;张章;齐志峰;吴越菲;秦岭;刘鹏英;孙玲玲;王仪胜

    目的:观察CIK治疗老年肿瘤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11-2013.10我院接受CIK治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化疗3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2周期以上者,有可测量病灶者评价疗效.采用翻译引进的MCIRS-G量表对入组患者合并症进行评分.结果:CIK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发生率68.75%,化疗组发生率15.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化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5.62%,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53.1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3.75%,恶心呕吐发生率56.25%,均高于CIK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按MCIRS-G评分14分、15-17分和≥18分三组分析,化疗组评分≥18分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83.3%,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IK组发热发生率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IK组可评价疗效者26例,CR 0例,PR5例,SD 12例,PD 9例,ORR为19.23%,DCR为65.38%[化疗组可评价疗效者29例,CR 0例,PR 9例,SD 12例,PD 8例,ORR为31.03%,DCR为72.41%[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IK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史建峰;王涵;王迎;王春仁

    3D打印技术在建筑、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生物科技发展,3D打印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3D生物打印可以将生物材料、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相结合,具有高自由度和分辨率等特点,应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器官替代物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科学前沿和研究热点.

  • 睡眠七大类迷思

    作者:新生

    1、可以不睡觉吗?关于睡眠的重要性目前有好几种理论可以解释,其中一个理论认为睡眠是为了让身体休息,减少能量消耗.在睡眠的时候,身体损耗的细胞会得到修补.另一个理论指出,在睡眠的时候,会经历不同的周期,每一个周期都会对脑部产生不同的作用.整个睡眠周期可以包含两大类:非快速动眼期(NREM)与快速动眼期(REM).

  • 常喝鲜菜汁有利健康

    作者:郭耀明

    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中的污染物,通过呼吸及进餐侵入人体内,铅、铝、汞等重金属就是其代表;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如自由基、吲哚、硫化氢等.鲜果、鲜菜汁常常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因为鲜果汁或鲜菜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把积存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并排出体外.

  • 托马斯的音乐世界(外二篇)

    作者:周小翔

    刘易斯·托马斯不仅是杰出的医学家、生物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思想深邃,知识渊博,文字优美.他的<细胞生命的礼赞>等著作,可称得上科学的乐章,文学的经典,科学与美学,文学与哲学的极佳结合.

  • 健康之本在于平衡(一)

    作者:

    当历史翻到崭新的一页,人们用科学的目光重新认识了整个世界.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是个充满电子、离子和电磁波的世界.由于地壳内氢瓦斯等4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在,使大地成为带负电的天然半导体,而大气的上层带正电.我们身体是由无数的细胞和体液组成,细胞和体液也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 肺结核病人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的研究

    作者:袁梅英;孙桂芝;夏东;朱新颖;董建泉;朱慧楠

    目的探讨结核病人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Ag-NORs)的数量,间接反映T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其在结核病诊断及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使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KL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对41例正常人,77例肺结核病人和32例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进行对比,以核仁染色区面积与细胞核面积之比(I.S%)定量反映Ag-NORs的多少.结果正常人I.S%为(7.20±0.95)%,肺结核病人为(5.59±1.47)%;肿瘤病人为(5.04±1.52)%,二者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核病人略高于肿瘤病人,他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核病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检测,可用于对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估计病人的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

  •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c 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研究

    作者:段安虎;张薇;柏银兰;康健;王瑞;徐志凯;王丽梅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tb)休眠相关抗原Rv1733c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评价其作为DNA疫苗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利用限制性酶切的方法从本室前期保存的pMD-18T-Rv1733c质粒中构建Rv1733c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1733c.将pcDNA-Rv1733c重组质粒稳定转染P815细胞,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v1733c的表达.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即pcDNA-Rv1733c质粒DNA组、生理盐水组和BCG组.pcDNA-Rv1733c质粒DNA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肌内注射方式免疫,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采用皮下免疫一次.各组小鼠每2周采血,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gG2a/IgG1抗体亚类比率与比值.初次免疫8周后,MTS[3-(4,5-di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 H-etrazolium,inner salt](四氮唑蓝盐化合物)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法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所占比率;LDH法检测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s;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Rv1733c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1733c.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表明pcDNA-Rv1733c质粒稳定转染的P815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Rv1733c蛋白.pcDNA-Rv1733c质粒DNA免疫小鼠后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亚类以IgG2a为主,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IgG2a/IgG1的比值趋于平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2.00±0.36)高于BCG组(1.1±0.06)(t=3.096,P<0.05);特异性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频数(41.48±5.30)SFC/ 106高于生理盐水组(2.75±1.37)SFC/106(t=4.752,P<0.05);然而脾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所占比率[分别为(18.15±2.30)%、(7.68±1.34)%]、CTL杀伤活性[(29.52±1.96)%]都与生理盐水组相当[(16.43±2.02)% (t=0.571,P>0.05)、(7.32±0.42)%(t=0.234,P>0.05)、(25.28±2.51)%(t=0.726,P>0.05)].结论 成功构建Rv1733c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1733c;并能够诱导小鼠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提示用于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复苏促生长因子结构域及其突变体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邱奕;赵善民;师长宏;史皆然

    目的 评价复苏促生长因子结构域蛋白(Rpfd)及其突变体蛋白(Rpfd1、Rpfd2)等3种重组蛋白的免疫效能.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分别以本实验前期制备的重组蛋白Rpfd(A组)、Rpfd1(A1组)、Rpfd2(A2组)分别于0、2、4周免疫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小鼠,每组14只,并分别以BCG(B组)和生理盐水(C组)同期免疫同种小鼠各14只作为对照.第5周,每组取7只小鼠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血清IFN-γ和IL-2表达水平;第8周,每组剩余7只小鼠用1×105 CFU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感染小鼠,第9周检测感染后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结果 (1)抗体水平:①Rpfd抗原包被.A1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A450的检测值(0.990±0.272)高于B组(0.631±0.180) (t=4.635,P<0.05);A2组(1.470±0.455)高于B组(t=6.634,P<0.05).②Rpfd1抗原包被.A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A450的检测值(1.030±0.304)高于B组(0.573±0.004)(t=5.276,P<0.05);A1组(1.368±0.171)高于B组(t=17.20,P<0.05);A2组(2.766±0.245)高于B组(t=31.643,P<0.05);③Rpfd2抗原包被.A1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A450的检测值(1.055±0.202)高于B组(0.538±0.100)(t=8.009,P<0.05);A2组(1.605±0.544)高于B组(t=8.192,P<0.05).(2) IFN-γ水平:①感染前.A组刺激小鼠产生IFN-γ水平[(553.47±132.00) pg/ml]高于B组[(385.28±129.07) pg/ml](t=3.150,P<0.05);②感染后.A1蛋白组刺激小鼠产生IFN-γ水平[(492.41±211.74) pg/ml]高于B组[(335.36±207.72) pg/ml](t=2.874,P<0.05);A2组[(543.09±223.07) pg/ml]高于B组(t=3.15,P<0.05).(3) IL-2水平:①感染前.A组刺激小鼠产生IL-2水平[(1490.05±215.35) pg/ml]高于B组[(718.70±269.29) pg/ml](t=7.763,P<0.05);A1组[(1738.91±358.40) pg/ml]高于B组(t=7.903,P<0.05);A2组[(2270.74±193.40) pg/ml]高于B组(t=16.308,P<0.05);②感染后.A组刺激小鼠产生IL-2水平[(806.81±306.39) pg/ml]高于B组[(335.26±176.81) pg/ml](t=4.627,P<0.05);A1组[(1373.22±143.75) pg/ml]高于B组(t=15.90,P<0.05).结论 Rpfd、Rpfd1、Rpfd2蛋白具有启动宿主体液免疫功能及增强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Mtb感染的免疫新策略.

  • 中医辅助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改善的影响

    作者:周颖;朱建民;周志英;张惠勇;鹿振辉

    目的 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ce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改善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搜集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MDR-PTB患者,用SAS统计分析系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以西药抗结核治疗为基础,总疗程22个月;研究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辨证施治,中药扶正疗法.观察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细胞免疫状态提升对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结束时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值水平及CD4+/CD8+分别为(1412.8±349.5)个/μl、(735.0±164.2)个/μl、(598.8±180.9)个/μl、1.66±0.1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760.9±158.3)个/μl、(423.2±74.7)个/μl、(284.3±106.1)个/μl、1.2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62、-10.49、-9.22和-2.51,P值均<0.05);治疗结束时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绝对值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1143.1±302.6)个/μl、(621.2±144.1)个/μl、(473.5±153.7)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2.33、2.36,P值均<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17/20),明显优于对照组[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为[90.0% (18/20)]、痰菌阴转率为[80.0%(16/20)]、肺部病灶吸收率为[85.0%(17/2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12/20)、50.0%(10/20)、55.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0、3.96、4.29,P值均<0.05);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0%(7/20)]明显低于对照组[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6,P<0.05).结论 中医扶正疗法可以提升MDR-PTB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随着细胞免疫状态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痰菌转阴、肺部病灶的吸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 结核亚单位疫苗AEC/BC-C02诱导小鼠长期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应答

    作者:卢锦标;杨蕾;付丽丽;陈保文;都伟欣;王国治;徐苗

    目的 动态评价结核亚单位候选疫苗AEC/BC-C02在小鼠中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 6~8周龄SPF级BALB/c雌鼠48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免疫AEC/BC-C02,另一组免疫PBS.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分别取两组小鼠(6只/组)分离脾淋巴细胞,ELISPOT检测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T细胞频率;在第2、4、8周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IFN-γ的分泌量;在第4、8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1)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Ag85B特异性的IFN-γ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分别为168.8±103.5、205.2±51.0、206.8±65.3和160.0±67.9,与PBS对照组的8.9±6.0、16.1±18.8、9.3±4.9和7.7±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3.779、8.525、7.424、5.473;P值均<0.01);EC特异性的IFN-γ SFC分别为45.1±18.6、75.6±39.3、86.2±50.4和54.3±26.3,与PBS对照组的4.5±3.5、11.7±10.5、3.8±5.8和5.2±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5.258、3.850、3.977、4.521;P值均<0.01).(2)末次免疫后第2、4、8周,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Ag85B多肽刺激的IFN-γ分泌量分别是(1.27±0.13) ng/ml,(1.76±0.55) ng/ml和(1.44±0.44) ng/ml;EC多肽刺激的IFN-γ分泌量分别是(0.81±0.33) ng/ml,(0.81±0.69) ng/ml和(0.54±0.29) 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分别为:t=3.008,P<0.05;t=2.631,P<0.05;t=10.02,P<0.01).(3)末次免疫后第4、8周,Ag85B多肽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分别为1.756±0.339和1.936±0.287,均分别高于PBS组的1.287±0.0581和1.382±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分别为:t=3.030,P<0.05;t=4.387,P<0.01);EC多肽对疫苗组SI分别为1.599±0.154和1.581±0.156,均分别高于PBS组的1.380±0.126和1.314±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f检验,t值分别为2.540、2.844;P值均<0.05).结论 新型结核亚单位疫苗AEC/BC-C02免疫小鼠可诱导长期稳定存在的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为后期抗Mtb保护力研究提供药理学基础.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淋巴结结核疗效观察

    作者:朱敏;刘亚东;俞洁

    周围淋巴结结核,好发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伴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细胞免疫缺陷致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死亡1例

    作者:李奕新;章国平;田建三;钱宝锋

    患儿,女,2007年1月3日出生,第4胎,足月剖宫产,出生时体质量3 kg.2007年1月6日在医院产房规范接种卡介苗后,3月份发现左腋下有一直径1.5 cm肿块,5月份肿块增大,并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接种医院检查触及左腋下3 cm× 2 cm肿块,进行抗炎治疗后未见效果.5月26日入住县级医院,B超检查示"左腋下多个淋巴结可及部分肿大",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左腋下淋巴结炎",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控制.

  • 固有免疫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识别

    作者:吴小娥;陈晶;宋淑霞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全球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超过200万例.机体的固有免疫在抵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固有免疫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识别,包括Toll样受体(TLR)、C-型凝集素受体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在Toll样受体中,TLR2、TLR4及TLR9及其接头分子髓样分化因子(MyD88)在启动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另外,其他的模式识别受体,如NOD2、树突状细胞相关性C型植物血凝素-1(Dectin-1)、甘露糖受体及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C型凝集素-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也参与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识别.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突变影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易感性.因此,深入研究模式识别受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识别特点及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对加深了解结核分枝杆菌致病特点、设计新型抗结核的免疫制剂可提供理论支持.

  • 白细胞介素7与15在抗结核感染中的作用及应用

    作者:刘冰靥;王德成;范小勇

    白细胞介素(IL-7与IL-15作为IL-2家族细胞因子,近年来由于其调控T细胞分化与增殖及其在免疫记忆形成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IL-7和IL-15均具有与IL-2相似的异三聚体结构,共同参与两面神激酶(Janus kinase,JAK;是一类非跨膜型的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并参与调节辅助性T淋巴细胞(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相对于 IL-2,IL-7和IL-15在维持机体T淋巴细胞抗结核感染中可持续发挥作用,且在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其有望实现对结核病的鉴别诊断.此外,IL-7和IL-15能提高机体二次免疫应答的水平,因而在结核病预防或治疗性疫苗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亦值得期待.

  • 20分钟快速检测单菌体新方法

    作者:郑俊超;黄晓蓉

    长久以来,等待细胞通过自然分裂或其DNA经生化扩增到一定程度以便于检测成为限制我们开发出快速、敏感的单菌体检测方法的重要瓶颈.现在,一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和分析化学专家谭伟宏(音译)率领的团队开发出的一种新方法,不仅可以在20min内进行单菌体快速检测,同时可以运用在病毒、药物残留、生化武器组分和许多环境污染成分的检测上.

  • 湖北省召开生育调节学术交流会

    作者:刘章清

    2004年5月16~17日,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每年一次的学术年会在武汉市召开.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学会会员代表以及交流论文的作者等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100多篇专业论文,并评选了14篇优秀论文做大会发言,举办了"妇女儿童和艾滋病"、"细胞DNA倍体分析立法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专题讲座.湖北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省生育调节学会会长林光生同志在会上做重要讲话.

  • Attractin在体外培养大鼠睾丸Leydig细胞的表达

    作者:明钰;武宙阳;万虹;隋聪;黄东晖;熊承良

    目的:探讨Attractin(Atrn)在培养大鼠睾丸leydig细胞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成年雄性SD大鼠睾丸leydig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tr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tm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睾酮分泌水平.结果:在体外培养大鼠睾丸leydig细胞过程中,Atrn mRNA、Atrn蛋白表达量和睾酮生成量逐渐减少.Atrn蛋白表达量与Atrn mRNA表达量(r=0.953,P<0.05)和睾酮生成量(r=0.976,P<0.01)成正相关.结论:大鼠睾丸Leydig细胞AtrnmRNA,Atrn蛋白表达量随培养天数的延长而减少,可能与睾酮的变化有关.

  • 遗传病的预防原则

    作者:王丽娟;高锦声

    遗传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人口质量.迄今,对遗传病的治疗,虽然可通过对症治疗纠正某些临床症状或防止发病,但是,对大部分遗传病仍不能改变细胞中的致病基因,达到根治的目的.少数即使能治疗,也因费用昂贵,难以普及.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在遗传病的预防上,更具有关键性作用.当前,预防遗传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乙醇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作者:韩春卉;李业鹏;李燕俊;李玉伟;江涛;赵熙;钟凯;张靖;陈庭君;计融

    为给评价声称具有提高免疫的能力的含乙醇保健食品提供依据,观察不同剂量乙醇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采用17~20g的雄性BalB/c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以0、0.67、1.33、3.33、6.08、8.00g/kg BW乙醇每天一次灌胃给予,灌胃量为20 mL/kg BW,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及NK细胞活性等7项指标.结果表明:(1)乙醇可以导致小鼠的免疫系统损伤.(2)8.00g/kg BW(50%)剂量组在一次灌胃后20 min内全部进入昏睡状态,24 h内全部死亡.(3)6.08 g/kg BW(38%)组小鼠死亡率为82.2%.存活小鼠碳粒廓清能力低下,至30 d时仍未恢复.(4)1.33 g/kg BW(8%)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吞噬率)降低,但对鸡红细胞吞噬指数无显著性影响.(5)0.67 g/kg BW(4%)组NK细胞活性降低.(6)3.33g/kg BW(20%)组小鼠的7项免疫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7)以酒精为载体的保健食品在进行免疫调节作用评价实验时,小鼠灌胃液中酒精的浓度不宜超过20%.

6132 条记录 5/307 页 « 12345678...30630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