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疫苗被动免疫长期效果观察

    作者:杨宏伟;杨正伟;赵国新

    对435名1990年实施乙型肝炎(乙肝)计划免疫以后出生、经乙肝疫苗免疫保护6年以上的小学生进行长期免疫保护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华楸;任玉平;王华;叶临湘

    我们对1 063名在读高校学生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063名研究对象,男性484名,女性579名.为了量化评估接种者抗-HBs的水平,采用ELISA 方法对269名志愿受试者抗-HBs水平进行了测试,并将受试者按抗-HBs阳性和抗-HBs阴性分为两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相关影响因素.

  • 26名乙型肝炎疫苗初种免疫无应答者重复注射的效果观察

    作者:任萍;何林

    对我学院2000级新生入学体检乙型肝炎(乙肝)两对半5项全部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注射,至第7个月再次查乙肝两对半,对其中的乙肝疫苗初种免疫无应答者给予乙肝疫苗重复注射,并追踪调查免疫效果.现报道如下.

  • 预防狂犬病佳方法的探讨

    作者:古其祥

    我们将多年总结出的预防狂犬病的佳方法介绍如下。 1.常见的发病和致死原因:未及时科学地处理伤口;未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RV);未联用或乱用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V质量有问题;接种部位不当;嗜烟、吸毒、酗酒、情绪不良或疲劳;未联用α-干扰素(α-IFN);首剂未加量;宣传教育不够等。 2.应做好以下工作:马上用浓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 min,对深部伤口应用注射器插入其内反复冲洗,再用碘酊或75%酒清消毒伤口。一般应暂缓或不缝合不包扎伤口,除非伤及大血管。接着尽快到相应医疗机构注射RV和辅助药物等。 选用2-2-1或2-1-1-1程序免疫为佳。前者做法:于0 d和7 d用2支疫苗做两侧肌内注射,1支于14 d时做肌内注射。后者做法:于0、3、7、14 d注射,其中0 d接种2支疫苗。对头面部和上肢咬伤、深重咬伤或疑狂犬咬伤者推荐使用1(2支)、3、6、9、15、及30 d注射的7支免疫法,40 IU/kg,其中半量注射,半量经生理盐水稀释1~3倍后浸润注射伤口内和周围。同时联合应用抗狂犬病血清和α-IFN。后者只要开始时加注20~100万IU,免疫效果即明显优于单纯使用RV或加用抗狂犬病血清者[1]。如无α-IFN,也可同时注射卡介苗或重组白细胞介素-2。伤口深或脏时加注破伤风类毒素。 应保证RV质量,效价≥2.5 IU/支;有效期要长,冷藏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降低液体RV效价,冻结即丧失效价,除非冻干制品。应从正常途径带冰购进,用前摇匀。注射部位:成人应取上臂三角肌效果佳(实验证明臀部效果差),幼儿取大腿前内侧区。用7号针头和深层注射效果好。不应过快稀释冻干RV,不应与乙型肝炎疫苗或免疫抑制药物并用,以免影响免疫质量。在全程注射完RV 10 d后应检测抗体,如阴性应加强免疫1~3针,抗体均可阳转。 此外,应嘱患者在注射期间要乐观、安静,勿用浓茶、烟酒和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对过去咬伤但未及时注射RV者,仍要动员尽早补注。政府和单位应立法,做出限养、拴养、禁养、免疫犬和咬伤后谁出费用等规定。各单位应做好宣教及本单位的限、拴、禁养和免疫犬等工作,对高危人员进行暴露前免疫。生物制品厂和研究所应想法研制和推广应用免疫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小的新型疫苗和佐剂。

  • 浅析病毒所发展的经验

    作者:戴淑玲;赵秀军;朱炳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自1963年成立以来,在这30多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出成就:鼻咽癌血清早期诊断技术,有可能提前五年预示鼻咽癌的发生;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成功,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实用上它将为预防我国乙型肝炎起决定性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评为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的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5种病毒性肝炎系列诊断试剂的研制成功,为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做出了贡献;18种常见病毒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基层单位采用新技术开展防疫工作;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了我国高技术药物已步入国际高新技术产品的行列,它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正式批准投放市场的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人α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还系我国首创,其药物副作用比国外同类产品要小,也被评为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出血热病毒的阐明和灭活疫苗的研制成功为预防这一严重疾病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已阐明了某些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我们经多年的努力进行了虫媒病毒的调查,为我国非乙脑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提供了依据;在流感大流行起源和变异规律的国际性合作研究中,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为在我国消灭儿童脊灰炎的计划免疫研究中,建立了早期诊断和区别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方法,这将对该病的控制起重要影响.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出血热病毒的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过去,在生物高新技术领域内,大多是国外原件,国内组装,我们首创了两种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和一种痘苗病毒转移/表达载体,提供给国内外广泛使用,获得一致好评;

  • 重庆市长寿区成年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评价

    作者:叶挺秀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人群进行乙肝免疫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及年龄、性别、体重对其影响.方法某企业健康体检者699人,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检测抗-HBs及HBsAg.结果:接种后一个月抗-HB:阳性率为:低年龄组的免疫效果显著高于高年龄组,肥胖者免疫效果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而不同性别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应进行乙肝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 成人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15年内表面抗体水平的变化

    作者:赵欣宇;高培;王怀;王丽;吴疆

    目的描述和比较北京市15岁及以上人群(以下简称成人)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的15年内抗体水平,为北京市乙肝疫苗接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岁以上人群中抽取6 705人进行乙肝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选择其中完成3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接种且没有进行加强免疫的成人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描述和比较成人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15年抗-HBs阳性率和抗-HBs滴度变化.结果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新生儿和成人分别为463和129人.基于中国目前15~59岁人群自限性感染率估计为30%,成人接种后0~4、5~9和10~15年的抗-HBs阳性率仍可分别保持在58.6%、62.5%和48.4%,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对应的抗-HBs滴度中位数分别为288.8、120.6和62.6 mIU/mL.新生儿接种人群3个时间段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3.3%、47.3%和43.5%;抗-HBs滴度中位数分别为71.8、8.9和6.7 mIU/mL;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5~15年的抗-HBs滴度及阳性率均高于新生儿.结论成人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15年内可获得良好的保护.

  • 云南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陆林;丁峥嵘;孔毅;庞颜坤;张杰;罗梅;熊庆;黄国斐;宁岚;陶汝国;李勇

    目的 了解云南省1~5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2006年9月,在云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分别调查6个县(区)1~4岁、5~14岁、15~59岁492人、764人、1287人的HBV感染和HepB接种状况.结果 云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17.1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为3.11%,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阳性率为35.71%,5项指标[HBs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Ag,Anti-HBe,下同)]全阴性率为46.72%;HepB接种率为41.01%;农村HBV感染率高于城市;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5项指标全阴性率均为15~59岁高于5~14岁人群,5~14岁高于1~4岁人群;HepB接种率高的地方Anti-HBs阳性率也高,且HBV感染率和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云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14岁儿童,应加强农村与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乙肝预防控制工作.

  • 青海省三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免疫后血清学检测现状

    作者:马小军;王富珍;郑徽;张国民;巴文生;阿克忠;蔡芝锋;郝增平;崔富强

    目的 掌握青海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乙肝疫苗(HepB)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al test,PVST)现状,分析影响PVST开展的因素.方法 在城市、农村、牧区选择6个县(区)12家医院,对2015年所有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开展PVST回顾性调查,对医院产科医生和当地接种门诊医生开展PVST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276名,其中35名(12.68%)完成HepB免疫后开展了PVST;城市、农村、牧区PVST检测率分别为14.17%、12.31%、8.06%(x2=1.7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市级及以上医院出生、母亲为全职职业的婴儿PVST检测率高.在241名未开展PVST婴儿的母亲中,47.72%未收到医生告知,32.78%担心费用,11.62%觉得没必要,7.88%认为孩子太小不愿抽血.在154名产科、接种门诊医生中,56名(36.4%)、19名(12.34%)分别曾口头、书面告知HBsAg阳性母亲开展婴儿PVST.结论 HBsAg阳性母亲婴儿完成HepB免疫后PVST检测率低.产科、接种门诊医生的PVST知晓率低.需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婴儿PVST检测率.

  • 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作者:董红军;周爱民;曹品元;陈家群;姜桂芳;何国华;盛维萍;倪红霞;黄美林;胡文火;蔡一彪;戴友良;谢服役

    宁波市江北区和镇海区自1994年起对满5周岁儿童普遍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加强免疫(1针),加强免疫接种率>90%,至今已实行了6年.为评价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在上述两个区和未实行加强免疫的宁海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989~1998年出生的儿童901人和398人,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观察两组儿童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差别.结果显示:加强免疫组5~6岁儿童抗-HBs的阳性率(89.90%和83.33%)显著高于未加强免疫组的同龄儿童(65.22%和61.22%),但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趋于接近,10岁组前者抗-HBs阳性率为67.01%,后者53.38%.加强免疫2年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达71.79%mIU/ml,至6年时降为45.00mIU/ml,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抗-HBs是持续下降,初免10年时其滴度为26.97mIU/ml.加强免疫组和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HBsAg和抗-HBc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对5周岁儿童实施加强免疫可使抗-HBs总体水平短期内明显升高,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但对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无明显影响.因此认为,在儿童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0年内无需普遍实施加强免疫,5岁加强免疫在时机上不完全合理.

  • 黄南藏族自治州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作者:胡苑笙;张永基;万玛加;李承宁;李秀芹;崔富强;龚晓红;陈园生;王富珍;郑徼;梁晓峰

    目的 评价黄南藏族自治州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项目的 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 比较项目结束后和项目执行期间,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变化状况;评价项目执行期间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继续执行情况.结果 项目结束后的18个月中,全州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均高于项目执行期间;各地仍在执行已制定的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策略.结论 黄南藏族自治州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项目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性.

  • 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

    作者:刘青恋;杨超美;方刚;周新;何惠;曾义学;罗湘蜀;李健

    为了解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采用组群抽样法,全省分成三层,城市一层,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于2002年5~7月对3 55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9.93%、55.11%、66.13%、50.12%;城市儿童的四项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266.870、371.268、71.170、302.387,P均<0.01).<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6.49%.城市<1岁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9.02%,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40.498,P<0.01).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6.67%和22.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7.096,P<0.001).该人群HBsAg携带率为3.06%,较1992年同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了60.21%;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贫困农村儿童(χ2=8.095,P<0.05);有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携带率非常明显地低于无接种史的儿童(χ2=31.997,P<0.001).因此,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武汉市近10年1~3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及发病率分析

    作者:余滨;王夏;韩荣华;陈载超;陈再芳

    目的了解武汉市近10年1~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及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等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将全市分为两层(城区和郊区),分别于1992、1994、1999、2003年分4次对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共调查2 243名儿童.结果随着郊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加强和深入,城郊差距逐渐缩小.儿童HBsAg携带率从1992年的9.09%下降到2003年的1.29%,下降了85.81%;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从1992年的42.42%上升到2003年的83.19%.2003年调查显示:HBsAg携带率、抗-HBs阳性率城郊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1624、1.5417,P均>0.05).结论 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加强全市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迅速扭转工作滑坡的局面,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免疫回忆应答的观察

    作者:夏国良;白玉;刘克洲;颜天强;王继杰;章明太;贾志远;曹惠霖;刘崇柏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体液和细胞免疫回忆应答的状况和特点,是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及免疫方案的关键.为此,在湖南省湘潭市随机采样,抽取170名1986~1988年出生、完成了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9~11年的儿童,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1~3次加强免疫,观察其体液免疫应答.在浙江省杭州市,随机抽取28名血源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免疫者、18名全程免疫儿童和11名未免疫的健康人,观察他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对基因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9~11年的儿童,完成1针、2针和3针法加强免疫后1年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迅速升高,三组的GMT分别比加强免疫前提高了6.5、9.3、24.2倍,阳性率均上升至100%,加强免疫次数多抗体提高多,各组间GMT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加强免疫后,3次加强免疫组抗-HBs阳性率比<3次组下降缓慢,至加强免疫后第3年,抗-HBs阳性率1针法降为71.2%,2针法降为79.2%,而3针法维持在92.5%.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者其PBMC对重组HBsAg刺激的特异性增殖反应强度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度还与机体抗体水平相关.说明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机体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记忆均长期存在,回忆反应与免疫背景有关,反应强度与加强免疫的次数正相关,机体免疫记忆可能是维持乙肝疫苗长期保护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 婴儿乙型肝炎疫苗3剂标准程序免疫失败者再免疫后的抗体应答

    作者:张英林;刘洪斌;马景臣;孟宗达;韩常全;刘玉忠;赵卉;张玉伟;邢占春;张领梅

    为了解婴儿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对抗体应答低下者实施再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状况,在正定县7个乡选取1997年1月1日~1998年8月31日出生的婴儿,按0、1、6个月程序实施3剂乙肝疫苗免疫,于1999年5月采血检测抗-HBs、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3项指标均阴性的90例又接种了1~2剂乙肝疫苗,2剂间隔1个月,分别在每剂接种1个月后采血检测抗-HBs.结果显示:再免疫1剂乙肝疫苗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为85.6%(S/N≥2.1)和65.6%(S/N≥10.0).对再免疫1剂后仍无抗体应答者中的8例又接种了第2剂乙肝疫苗,经1个月检测抗-HBs全部阳转,其中4例抗体S/N值≥10.0;同时对再免疫1剂后抗-HBs弱阳性(S/N值2.1~9.9)者中的15例又接种了第2剂乙肝疫苗,经1个月后检测仅4例抗-HBs S/N值≥10.0,占26.7%.因此,对按3剂标准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失败者再接种疫苗,可以诱导抗-HBs阳转.

  • 河南省农村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调查

    作者:封秀红;王春香;郭雪;武恕星;张强;冯子键

    为了解河南省农村18岁以下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前的基础资料,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接种前的5个县12个村18岁以下人群3#285人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HBV)感染率调查,对血清样本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4.78%(814/3 285),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2.80%(749/3*!285).接种乙肝疫苗者的HBsAg、抗-HBc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乙肝疫苗者;1992~1998年出生的人群HBV感染率为21.6%,明显低于1984~1991年出生的人群(43.37%);而1980~1983年出生的人群HBV感染率为50.14%.结果表明,提高农村婴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是降低HBV感染率的关键.

  • 乙型肝炎疫苗长期免疫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变化的关系

    作者:莫兆军;沈立萍;杨进业;周开姣;李艳萍;韦增良;董邕辉;黄莉荣;韦少超;方孔雄;余陶;张文英;张勇;毕胜利;李荣成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20年,人群乙肝病毒(HBV)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5个村的整体人群进行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与1985年、1995年的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0~19岁人群的HBV流行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0~19岁人群中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流行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2)乙肝疫苗首针在出生后<24h内接种的人群其HBsAg阳性率为0.9%,显著低于1~6d接种者(2.8%)和≥7d接种者(2.8%);(3)1985年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16.6%,HBV流行率为57.0%;1995年的分别为7.2%和24.0%;2005年的分别为2.4%和9.8%;每隔10年呈现显著下降.结论 乙肝疫苗免疫取得良好效果,首针及时接种率高的人群HBV流行率低于未及时接种人群,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免疫人群的HBV流行率大幅度下降.

  • 2013年媒体报道的乙型肝炎疫苗事件中湖南省3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分析

    作者:颜洁;张淑君;李放军;高立冬;李俊华;王志勇

    目的 分析2013年媒体报道的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事件中,湖南省3例接种HepB后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为今后AEFI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临床资料及婴儿尸检报告、疫苗检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2例接种HepB后死亡,均为其他原因所致,与接种HepB无关;1例接种HepB同时注射1剂维生素K1,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过敏原是HepB还是维生素K1无法确定.结论 及时、客观的处理AEFI,适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增加公众信任,减少社会负面影响,保持预防接种有序开展有重要作用.

  • 新生儿5微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初次免疫低应答者不同种类、剂量和剂次乙型肝炎疫苗再免疫的血清学效果分析

    作者:张丽;颜丙玉;吕静静;刘甲野;冯艺;徐爱强;龚晓红;崔富强;梁晓峰

    目的 比较新生儿5微克(μg)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exyribonucleic Acid (DNA) Techniques in Saccharomyces Cererisiae Yeast,HepB-SCY)初次免疫(初免)低应答者,使用不同种类、剂量和剂次HepB再免疫的血清学效果.方法 将HepB-SCY初免后低应答的[10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Anti-HBs)< 100 mIU/ml]7~12个月龄儿童随机分为2组,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用5μg HepB-SCY和10μg重组HepB-汉逊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gues in Hansenula Polymorpha Yeast,HPY)进行再免疫,于再免疫1剂和3剂后1个月采集血标本,比较不同种类、剂量和剂次HepB再免疫后的血清Anti-HBs应答情况.结果 5μg HepB-SCY组和10μg HepB-HPY组1剂再免疫后,Anti-HBs阳转(≥100 mIU/ml)率分别为91.81%(258/281)和94.32% (249/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1,P=0.25);3剂再免疫后,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93.72% (209/223)和98.54% (203/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P=0.01);10μgHepB-HPY组3剂再免疫Anti-HBs阳转率高于1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P=0.02).5μg HepB-SCY组和10μg HepB-HPY组1剂再免疫后,Anti-HBs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581.85 mIU/ml[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nal,CI) 505.13mIU/ml~670.19mIU/ml]和1099.77mIU/ml (95% CI 935.19mIU/ml~1293.90mIU/ml);3剂再免疫后,分别为522.22mIU/ml(95%CI452.79mIU/ml~602.98mIU/ml)和1218.33mIU/ml(95%CI1046.89 mIU/ml~1417.15mIU/ml);1剂和3剂再免疫10μg HepB-HPY组Anti-HBs GMC均高于5μg HepB-SCY组(U值分别为34.09和64.06,P值均为0.00).初免后Anti-HBs为10~49mIU/ml儿童,1剂和3剂再免疫后,Anti-HBs阳转率均低于初免Anti-HBs 50~99mIU/m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1.81和6.62,P值分别为0.00和0.01).结论 5μg HepB-SCY初免低应答儿童使用HepB再免疫1剂后,>90%可出现Anti-HBs阳转,使用10μg HepB-HPY再免疫后Anti-HBs GMC较高;再免疫阳转率与初免抗体水平有关.

  •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1~14岁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

    作者:郑徽;王富珍;陈园生;崔富强;龚晓红;吴振华;缪宁;罗会明;梁晓峰

    目的 掌握中国现阶段东、中、西部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依据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东、中、西部地区1~14岁儿童乙肝流行状况和HepB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1~14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分别为为2.31%、1.91%和2.53%,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流行率分别为61.23%、63.91%和55.78%.东、中、西部地区1~14岁儿童HepB接种率(指有HepB接种史)分别为87.69%、87.04%和69.82%.结论 HepB 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随着接种率的升高,1~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下降,Anti-HBs阳性率升高.

867 条记录 4/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