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肝疫苗接种无免疫应答儿童复种后抗-HBs检测分析

    作者:董学明;申树林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免疫应答儿童复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严格筛选无应答儿童46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人.两组用不同剂量(每剂分别为20ug,5ug)乙肝疫苗,按0、1、6免疫程序进行肌肉接种.完成7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无应答儿童复种20ug组21人产生抗体应答;复种5ug组16人产生抗体应答.无应答儿童复种20ug组抗-HBs阳性率和抗体阳性水平(GMT)均明显高于复种5ug组(P<0.01).结论无应答儿童复种能起到改善免疫应答.大剂量(20ug)接种好于小剂量(5ug)接种.

  • 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9年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王宏武;栾本晓;贾璐

    目的了解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效果及持久性,探讨加强免疫接种的适时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动态观察免疫人群抗-HBs阳性率变化及HBsAg携带情况.结果免疫接种后9年间观察人群抗-HBs有效阳转率从80.49%逐年降至21.43%;在免疫接种后第九年HBsAg阳性率达2.04%.结论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在免疫接种5年后应适时开展加强免疫接种.

  • 鄂尔多斯市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研究

    作者:张双一;斯琴;赵鹏;赵玉英;闫秀娥

    目的 了解我市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用EPI-data软件处理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99.2%;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为91.7%.不同出生地点和地区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影响首针接种率的因素主要是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占所有原因的64.9%.多元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户口状况、文化程度、乙型肝炎知识了解度、产前检查、接种点距离具有极高的相对危险度.结论 我市婴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及首针及时接种率近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医院产科医生正确把握注射乙肝疫苗禁忌症、加强对孕产妇进行乙肝知识的宣传是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关键.

  • 蓬莱市农村人群乙肝病毒易感状态分析

    作者:于立明

    目的 了解现阶段蓬莱市农村1~59岁人群乙肝病毒(HBV)易感状态,为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8月份,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蓬莱市2个镇(街道)1~59岁农村人群629人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易感状态指经检测血清HsAg、抗-HBs、抗-HBc均为阴性.结果 蓬莱市1~59岁农村人群HBV易感率为32.43%,15~59岁人群易感率(48.30%)高于1~4岁(14.16%)和5~14岁(1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男性易感率为(30.84%),女性为(3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蓬莱市农村人群中不同年龄组人群HBV易感的实际意义不尽相同,青少年和成人中还存在大量的HBV易感人群,应加强该人群乙肝疫苗为主的预防控制.

  • 预防性与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刘民哲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卫生问题.至今,尚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和乙型肝炎,因而,研制并应用乙型肝炎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及乙型肝炎病人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预防性乙型肝炎疫苗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唐京燕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提供指导.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计划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之中的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结果:本组40例新生儿之中,在24小时内及时接种的有38例;早产以及新生儿肺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是导致新生儿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成功接种的新生儿,其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相比较于免疫接种前,出现明显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以及新生儿肺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疾病,是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及时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生儿健康情况的影响.

  • 安阳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无(低)应答者再免疫效果分析

    作者:刘道烽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的分析,为提高新生儿接种 HepB 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应答率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再免疫1剂的低/无应答儿童130名(17名无应答、113名低应答),抗-HBs 的 GMC,GMC 上升为1373.50 mIU /ml,与3剂次后低/无应答儿童103名(14名无应答、89名低应答)1763.33 mIU /ml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按现行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低/无应答者按相同免疫程序再次接种3针后,抗-HBs 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价

    作者:达哇卓玛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期间600名HBeAg阴性、HBsAg阳性的HBV感染产妇及其婴儿进行1~5年的随访调查,排除客观原因后到院检查210名母亲+220名儿童,检测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评价HBV感染母亲应用HBIG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喂养方式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 210名母亲,不管有无接受免疫预防,儿童均无HBV感染,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0名儿童中,不管母亲自然分娩、还是行剖宫产,均无HBV感染,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不同喂养方式的儿童,均无HBV感染,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HBsAg阳性的产妇婴儿,应用HBIG联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预防后,几乎无HBV感染情况,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无关,且与新生儿对HBV的抗体无关.

  • 使用乙型肝炎疫苗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作者:黄慧琴

    目的 探讨使用乙型肝炎疫苗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控制的具体效果,对我县乙肝控制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根据我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6年更新的数据,随机选取60名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展开具体分析.结果 2016年我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适龄儿童)占比为96.00%以上;调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显示呈阳性占比2.60%,其中6岁以下儿童在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的占比为0.65%,根据乙肝报告发病率可以看出,我县18岁以下人群在乙肝表面携带抗原率上相较往年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使用乙肝疫苗接种对控制乙肝发病率和传染率有较好的效果,应该将这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

  • 护理指引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张春霞

    目的 探讨护理指引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7年全年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用护理指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5.00%,对照组24例20.00%(P<0.05).结论 将护理指引应用于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中,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接种的安全性,具备参考价值.

  • 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乙肝效果观察

    作者:马成华;郑爱丽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1998-2005年间应用国产血源性疫苗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415例新生儿,其中127例新生儿母亲为HBsAg、HBeAg双阳性;120例新生儿母亲为HBsAg阳性,HBeAg阴性;168例新生儿母亲HBV感染指标阴性.结果:对每位新生儿,通过一年的观察,母亲为单阳性的新生儿,保护率为53.5-80%;母亲为HBV阴性者的新生儿,保护率为98.5%.结论:正确地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使新生儿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 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观察

    作者:刘迎新;陈奕冰

    目的:研究与分析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0-13岁的儿童426例,随后对这426例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观察,首先要将这些儿童通过年龄进行分组,随后对每组儿童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主要是检测儿童的乙型肝炎抗原以及儿童的抗体定量情况.结果:在这426例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儿童有354例(83.1%),而出现高免疫应答的儿童有175例(41.1%),未出现应答的儿童有72例(16.9%),且经过检测发现,儿童的免疫应答情况与儿童的年龄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儿童体内的抗体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降低的情况,且3周岁以后的儿童的抗体浓度会显著降低.但是抗体的浓度与儿童的性别无相关性关系.结论: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较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疫苗的预防效果会有所下降,且在3周岁以后儿童的预防效果会显著下降.

  •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征及预防措施评价

    作者:王亚飞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征及预防措施评价.方法:对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来我院展开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的群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接种人数共有59588例,出现异常反应的病患数有30例,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05%,分析病患的异常反应表现、时间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结果:经过调查显示,在30例产生异常反应的病患中有36.67%的病患在接种第一针后出现了不良反应,有56.67%的病患在接种第二针时便出现了不良反应以及6.67%的病患在接种第三针后才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异常反应发生快的是三分钟,慢的则为三天,大部分病患的不良反应均于24h内发生.病患异常反应症状主要包含了皮疹、局部反应、晕针反应、双眼葡萄膜炎以及无菌性脓肿这几类症状.结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存在异常反应情况,为了防止问题的发展必须给予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并控制情况的发生.

  • 护理指引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王艳梅

    目的:针对新生儿在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分析通过护理指引后,对新生儿在接种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从而分析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区预防接种单位(2016.4.1-2017.4.1)对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挑选60例,对其中的30例新生儿进行一般的接种护理,记为常规组,对剩下的30例新生儿进行专项的护理指引,记为观察组,从而对新生儿在接种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经过护理指引后,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时候产生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常规组,新生儿家长对其满意度要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在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过程中,通过护理指引后,能够使新生儿更好的适应疫苗,提高接种效率.

  •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与疑似不良反应

    作者:于凤艳

    乙型肝炎疫苗是临床常用的乙型肝炎预防药物,按照使用目的不同,可分成预防型乙型肝炎疫苗及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在疫苗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接种反应弱、多发性硬化症、过敏性局部皮疹等,多在接种后24h内出现,但部分也可见于接种24以后,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乙型肝炎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反应做出综述,以更好地了解预防接种乙肝疫苗相关医学知识.

  •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现状调查及接种效果

    作者:历永艳

    目的 调查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现状,并分析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 对2000名年龄≤12岁的儿童的资料进行调查,了解其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情况,统计预防接种率,并统计接受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者在初次疫苗接种1个月后抗-乙型肝炎病毒阳转者的构成比.结果 本组受试者中共有1687名儿童接受了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男女构成比相近,年龄≤3岁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年龄>3岁且<6岁及年龄≥6岁者,城镇户口者构成比远高于农村户口者.在1687名接受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者在初次疫苗接种1个月后抗-乙型肝炎病毒阳转者共有1182名,阳转率为70.07%.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十分必要,但是目前仍有较大一部分比例的儿童未接受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需要对儿童的家长展开健康宣教,尤其是农村户口者,增强其健康意识,提升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控力度.

  •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云锋

    目的 讨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市两处社区医院的240例幼儿及母亲一同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其中有120例幼儿为本市常住人口并将其定为研究组,另外120例幼儿为流动人口被定为对照组,对两组幼儿及母亲采取抽血检查的方式,对其血清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幼儿全程接种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预防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幼儿全程接种率为100.00%,对照组幼儿全程接种率为85.00%,研究组幼儿的接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幼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体发生率为4.20%,对照组幼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体发生率为10.00%,研究组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接种率跟家庭的整体因素密不可分,每个家庭的居住、父母的工作、经济的稳定性,以及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对幼儿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降低了全程接种率,终造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体发生率的上升.结论 因流动人口居住不稳定导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不及时,同时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均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升高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中常住人口幼儿的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流动人口幼儿,可见要想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提高全程接种率,就要增强流动人口对免疫接种的认知程度及重视度,并加强对流动人口家庭对幼儿免疫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做好计划免疫管理.

  •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作者:黎静

    目的 分析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712例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儿童,本组儿童均成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6例)和对照组(856例),对照组儿童没有给予增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观察组儿童给予增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观察并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儿童的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再给予增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疫苗接种过程中不可预知的因素对预防效果造成的影响,对提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评价

    作者:魏秀芳;孟庆辉

    目的 探究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0-13岁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区域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实验1组(n =50城市)和实验2组(n=50农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所有患儿的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定量进行检查,观察分析两组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阳性携带者和乙肝疫苗的接种率.结果 实验1组检测出阳性儿童22例,阳性率是44%,阳性携带者24例,占48%;实验2组检测出阳性儿童23例,阳性率是46%,阳性携带者25例,占50%,两组患儿之间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阳性携带者无较为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显著(P>0.05);两组患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具有一定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目前我国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有关部门需要完善乙肝疫苗接种制度和管理措施,提高全社会对乙肝疾病知识,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宣传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人们对乙肝疾病的认知,同时需要人们深入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意识,减少乙肝病毒感染率.

  • 高原藏汉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

    作者:石泉贵;邓志武;卢永周;杨光;张泉

    目的:了解高原低氧环境下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0—1—6月的免疫程序,每次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0.5ml,接种藏汉成人“乙肝易感者”243例,并进行了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民族间HBsAb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x2值分别为0.019和0.044,P>0.05),第1—3年总保护率分别为95.9%、95.5%和92.2%,第三年开始下降,较第1年降低3.9%,差异无显著性(x2=1.37,P>0.05)。结论:提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成人“乙肝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良好,对降低西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携带率和乙肝的发病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867 条记录 43/44 页 « 12...36373839404142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