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析病毒所发展的经验

    作者:戴淑玲;赵秀军;朱炳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自1963年成立以来,在这30多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出成就:鼻咽癌血清早期诊断技术,有可能提前五年预示鼻咽癌的发生;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成功,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实用上它将为预防我国乙型肝炎起决定性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评为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的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5种病毒性肝炎系列诊断试剂的研制成功,为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做出了贡献;18种常见病毒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基层单位采用新技术开展防疫工作;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了我国高技术药物已步入国际高新技术产品的行列,它是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正式批准投放市场的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人α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还系我国首创,其药物副作用比国外同类产品要小,也被评为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出血热病毒的阐明和灭活疫苗的研制成功为预防这一严重疾病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已阐明了某些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我们经多年的努力进行了虫媒病毒的调查,为我国非乙脑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提供了依据;在流感大流行起源和变异规律的国际性合作研究中,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为在我国消灭儿童脊灰炎的计划免疫研究中,建立了早期诊断和区别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方法,这将对该病的控制起重要影响.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出血热病毒的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过去,在生物高新技术领域内,大多是国外原件,国内组装,我们首创了两种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和一种痘苗病毒转移/表达载体,提供给国内外广泛使用,获得一致好评;

  • HIV-1 SH01分离株在MT4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和形态发生学研究

    作者:李关汉;王美华;金子辰;潘启超;康来仪

    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法分离到的HIV-1 SH01株,具有典型的HIV颗粒的形态学特征,核心颗粒呈锥形,可见芽生释放的全过程.偶尔可在胞装空泡内见到HIV颗粒,同时还有细胞碎片和溶酶体结构,故此类空泡实际为HIV吞噬泡.另一少见的现象是溶酶体摄取并消化HIV颗粒,在HIV-1 SH01株感染7天或持续感染的MT4细胞中均可见到,后者尤为普遍.在HIV-1 SH01株持续感染的MT4转化细胞中,经过溶酶体消化的HIV残体依稀可见,但同时也存在吞噬溶酶体膜溶解的现象.可见,非特异性免疫在清除体内HIV方面的作用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在HIV-1 SH01株感染7天的MT4细胞的胞浆基质中,还可见到一种类病毒样颗粒,其性质有待进一步确定.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亚型的形态发生学基础

    作者:陈意志;赵学智;吴俊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各异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为部分肾小球发生节段性硬化和足突融合.哥伦比亚病理分型标准按照光镜下改变将FSGS分为5种亚型:塌陷型、顶端型、细胞型、门周型和非特异型.哥伦比亚病理分型标准重在强调临床病理联系,并未完全阐明FSGS的发病机制以及5种亚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来关于FSGS的发病机制及其不同病理亚型的形态学发生基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 不同胚期B6-Co小鼠眼睑组织中血清反应因子的表达变化

    作者:宋鸿雁;李瑶;卢泽艳;吴刘成;邵义祥

    背景 C57BL/6角膜混浊表型的突变系(B6-Co)小鼠具有出生眼睑闭合不全(EOB)表型,是研究眼睑发育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与B6-Co小鼠EOB表型形成的关系可为人类先天性眼睑发育缺陷产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的 检测SRF在B6-Co小鼠胚胎眼睑发育关键时期的表达.方法 采用肌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安乐死术,分别剖取B6-Co母鼠以及表型正常B6母鼠体内胚胎期(E)16.5 d、E17.5 d和E18.5 d小鼠各9只,分离眼睑组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眼睑组织中SR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取各胎龄的B6-Co小鼠和B6小鼠制作组织冰冻切片,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并比较2种小鼠SRF在眼睑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强度.结果 B6-Co小鼠E16.5 d和E17.5 d眼睑组织中SR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06和0.24±0.17,明显低于B6小鼠的1.03±0.17和1.01±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17);B6-Co小鼠E16.5 d和E17.5 d眼睑组织中SR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8±0.01和0.08±0.01,明显低于B6小鼠的0.12±0.03和0.13 ±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24);而2种小鼠间E18.5 d时眼睑组织中SR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7、0.774).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RF蛋白多表达于B6-Co小鼠和B6小鼠眼睑组织的角质层细胞,但B6-Co小鼠眼睑角质形成细胞中SRF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B6小鼠.结论 SRF在B6-Co小鼠眼睑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下调,SRF可能参与眼睑发育缺陷的发生过程.

  • 包涵体-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形态发生学的重要特征

    作者:常国权;冯书章

    用免疫金电镜技术和电镜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感染的犬肾传代细胞中的病毒包涵体,发现这些包涵体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形态:1.松散均质包涵体;2.副结晶色包涵体;3.致密颗粒包涵体.其中前二种包涵体能被免疫金标记,它们是尚未成病毒粒子的病毒蛋白或是病毒装配后乘余的病毒蛋白,后一种包涵体能被病毒DNA探针标记,是病毒核酸合成过剩而堆积起来形成的产物.此外,本文还描述和讨论了包涵体与细胞及病毒发育成熟的关系.

  • 人肝癌细胞感染蓝舌病毒HbC3株超微结构的动态观察

    作者:汪艳;雷森林;郭淑芳;易有荣;董长垣

    目的 探讨蓝舌病毒靶向抗肿瘤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蓝舌病毒HbC3株感染人肝癌细胞Hep-3B的形态发生学以及该病毒引起的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BTV-HbC3以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穿入细胞,溶酶体水解病毒外衣壳,使之成为亚病毒粒子,胞浆内有病毒包涵体及未装配成熟的亚病毒颗粒.随后亚病毒颗粒装配上外层蛋白结构,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病毒感染细胞12~18h时,细胞以挤出的方式释放病毒并达到高峰.18~48h时,病毒进入超感染期,大量细胞发生病变,出现细胞凋亡和溶解.结论 一旦蓝舌病毒感染Hep-3B肿瘤细胞即可在细胞内增殖并诱导该肿瘤细胞进入凋亡,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并再次感染其他肿瘤细胞,直至将全部肿瘤细胞杀灭,其溶瘤方式为链式反应.

  • 鼻咽癌形态发生学的EB病毒感染研究

    作者:钟碧玲;李华仁;张锦波;权莉

    目的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形态发生学的哪一阶段进入鼻咽上皮细胞.方法从321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切片中筛选并收集到具有各种癌旁上皮病变的鼻咽癌标本85例,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癌旁上皮病变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s(EBERs)感染,其中31例具有癌旁鳞状化生病变的鼻咽癌组织进一步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溶解期产物EA-D(earlyantigen-diffuse)mRNA.结果85例鼻咽癌标本共观察到154个癌旁上皮病变病灶:39个柱状上皮单纯增生灶、43个化生鳞状上皮增生灶、41个上皮异型性变(轻度、中度和重度)灶、17个原位癌灶及14个微小浸润癌灶.所有癌旁正常或单纯增生的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均显示EBERs阴性.一部分(11/41,26.83%)癌旁异型性变上皮中的少数细胞表达EBERs,大部分原位癌(12/17,70.59%)及全部微小浸润癌都显示相当数量的EBERs阳性癌细胞.31例可见癌旁鳞状化生上皮病变的鼻咽癌中有10例癌旁上皮角化细胞的细胞核上显示出EA-DmRNA阳性信号.结论EB病毒可以首先感染异型性变的上皮细胞,然后可能与其他致癌产物协同对鼻咽癌变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鼻咽癌细胞中释出的EB病毒可以重复感染癌旁鳞状化生上皮内的角化细胞,这种溶解性感染不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