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1-3个月
1 文题 应简明、扼要,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通常包括3-4个W,即事(What)、地(Where)、时(When)、人(Who)。应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语、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居中显示。
2 作者与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署名顺序由作者自定,居中显示;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作者姓名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上序号,例如,“姓名1,姓名2,…,姓名5”。在作者之下另起一行列出作者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县)和邮政编码;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全部内容用圆括号扩住,例如 “(1. 单位,省 市 邮编;2.单位,省 市 邮编;…)”,居中显示。
3 基金项目、通信作者与共同第一作者 凡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不列具体课题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获多项基金项目的应依次列出,以分号隔开。如有通信作者,需在作者单位之下另起一行列出通信作者的姓名和Email,多名通信作者以分号隔开;如果通信作者与第一作者相同,则不需列通信作者。如有共同第一作者,需注明“×××和×××为共同第一作者”;注明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Email。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不应属于同一工作单位的同一部门。上述内容依次放在作者单位之下,居左显示。
4 摘要与关键词 论著的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格式为“摘要: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字数为3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撰写,首次使用缩略语、符号和代号时,需在文中注明;综述的摘要不必按论著的四要素格式书写,其他要求与论著相同;除论著和综述外的其他类型稿件可不需要摘要内容。每篇文章可列出3-5个关键词,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格式为“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各为一段,无缩进,居左显示。
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中文关键词下需依次列出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和文章编号,格式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自成一段,无缩进,居左显示。中图分类号为文章的学科属性分类代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作者需自行查询。文献标识码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和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性文章;D-一般动态性信息。文章编号格式为“刊号(年份)期号-起始页码-页数”,例如,“1006-916X(2018)05-0499-06”,其中“1006-916X”本刊刊号;文章录用后,由本刊填写文章编号。
6 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论著和综述需有英文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内容须与中文完全一致。文题采用粗字体,第一个单词和某些专有名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其余单词字母均采用小写;作者英文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双名之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采用斜体。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共为一段。英文摘要格式为 “Abstract: Objective …. Methods …. Results …. Conclusions …”,关键词格式为“Key words: …; …; …; …”,每个关键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其余字母小写;摘要和关键词各为一段,无缩进,居左显示。
7 正文 论著的正文必须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并环环紧扣。正文是文稿的主体,要求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字通顺、精炼,材料真实可靠,数据和统计分析严谨无误,讨论和结论合乎逻辑,专业用语和词汇应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规范的简化字。除论著以外的其他类型稿件,可不按照论著的四部分格式要求书写,直接分标题描述即可。
前言:用一段文字简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避免描述与论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一般不超过500字。不加“前言”标题,缩进显示。
材料与方法:需交代清楚研究的5个W,即事(What)、地(Where)、时(When)、人(Who)、如何(How)。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1 ×××、1.1 ×××、1.1.1 ×××、(1)、①;分层标题行无缩进;一级分层标题自成一段,二级分层标题与后文留1个汉字空格。 “材料与方法”四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结果:只描述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结果,和/或统计学检验结果,不要在“结果“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复杂结果应先总后分描述,高度概括;如有图表,应在相应图表描述的结尾以括号注明图表序号,例如“……(表1、图1)”;结果的文字描述和图表应分别具有自明性,即读者仅看文字或仅看图表均能获得清晰的意义;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与“材料与方法”相同。“结果”二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讨论:应紧扣研究目的及结果展开讨论,层次对应分明,防止跑偏;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并与其他研究文献比较,得出提示或结论,并分析可能原因,据此提出相应建议;有时还需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影响,可能的改进建议。分层标题及叙述格式与“材料与方法”相同。“讨论”二字居中显示,无序号。
正文的其他要求:
图、表:全文图表应少而精,一般不超过5个。文字能描述清楚的,不做图表。同一结果不同时做图和表。图表必须符合流行病学图表标准,表格使用三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表内同一指标数据有效位数要一致;图表中的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图例排于图题和图之间或图中空白位置;图表的标题、表项目或图例、坐标轴标题等任何中文须有英文对照(标题、表项目及其内容中第一个单词、某些专有名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尽量避免在图表下方加备注或说明(应尽量在“材料与方法”中说清楚)。图、表应放在正文中首次提到该图、表的段落下面。
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表示时间的“周”和“月”不用单位符号表示。ppm, ppb, M不得作为浓度单位使用。常用的剂量单位符号有mL、L、km2、g、kg等。
数字 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汉字。但序数词、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位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不能省略长度单位。
标点符号:标点使用要准确,符合层次、逻辑要求。不能在同一冒号层次再使用冒号,遇此类层次应使用小标题或不使用第1个冒号。表示年龄、年份范围等的符号均采用“—”。中文文字的标点符号应采用中文的标点格式;英文摘要和英文单词之间的标点符号必须采用英文标点格式。
统计符号: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统计学名词及符号》(BG3358¬1982)的有关规定,常用符号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小写x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F值等)。以上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为方便起见,本刊对天、小时、分钟分别采用国家规定的符号d、h、min。⑩生物、微生物的拉丁语名称应用斜体。
缩略语:在摘要、正文中使用缩略语时,应分别在摘要、正文内首次出现处先写明其汉文全名,然后括号中注明英文全名和缩略语。整体的数字结构和英文、拉丁文等缩略语不得拆开移行,或在本行写完,或全部另行书写。
人称:全文需采用第三人称描述,避免使用“我国”“我们”“我省”等第一人称用语。
致谢:可在正文末尾(参考文献之前)另起一段用以致谢,列出不在文章作者之中的参与本研究其他人员的单位和姓名。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在全文末尾,“参考文献”标题后需加分号,居左显示,无序号,无缩进。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为1-3位则全部列出,≥4位则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汉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如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无论中英文参考文献,其标点符号均采用英文标点格式,并加空格。所有中文文献须有英文对照,并首先采用原中文文献的英文翻译,中文在前,英文另起一段在后。
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每篇文献题名后面加方括号“[ ]”列出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如果是电子资源,还需以“/”加上电子资源载体的标识代码: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文献著录格式: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执行《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的规定。常用的文献著录格式如下:对于期刊类型的文献,应列出“作者.题目[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杂志, 年, 卷(期): 起¬页-止页.”;对于专著、学位论文、报告类型的文献,应列出“作者. 书名(题目等)[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版次.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例如:
[1] 武文娣, 刘大卫, 吴冰冰, 等. 全国2007-200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9, 15(6): 481-¬490.
WU Wendi, LIU Dawei, WU Bingbing, et al. Analysis on the surveillance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in China, 2007¬-2008 [J]. 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 2009, 15(6): 481-¬490.
[2] 迮文远. 计划免疫学[M]. 第2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11¬-214.
ZE Wen¬yuan. Immunization [M]. Secon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1: 211¬-214.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发文量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的官网网址为:http://zgjm.cbpt.cnki.net。
这个期刊是中文核心刊物,投稿难度比较大,对稿件要求比较高,可以联系本站在线老师进行稿件评估,避免直接投稿耽误时间。
期刊编辑初审需要一周的时间,时间还是比较快的,投稿可以耐心的等待。
该期刊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左右,最迟6个月收到录用通知。
期刊不是SCI,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北大核心和统计源核心收录。
版面费是按照稿件所占用版收取的,具体的收费还是要看稿件的字符数的,控制字符数可以有效的节省费用。
该期刊2019年的复合影响因子达到了1.886的分值,综合影响因子达到了1.814的分值,还是很高的。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了解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 containing vaccine,MuCV)在2017年四川省1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中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 选取四川省发生流腮暴发疫情的1所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流腮发病和MuCV接种情况,评估VE.结果 共537名学生纳入研究,流腮总罹患率为13.41% (72/537),MuCV接种组、未接种组罹患率分别为9.67% (41/424)、27.43% (31/113)(x2=24.25,P <0.05).接种MuCV的总VE为65.75%(95% CI:46.47%-76.79%);接种1剂次、2剂次的VE分别为62.61%(95% CI:40.68%-76.44%)、68.62%(95% CI:42.82%-82.78%);接种后≤3年、4-5年、≥6年的VE分别为79.75%(95% CI:O.00%-97.06%)、64.72%(95% CI:29.70%-82.30%)、59.50%(95% CI:31.27%-76.13%).结论 MuCV的VE随接种后时间增加而下降.
目的 观察候选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P-sIPV)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为疫苗临床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将候选疫苗分别稀释成5倍、10倍、20倍三组,以相应稀释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IPV/Hib)、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为对照组,每组按0、4、8周3剂免疫程序免疫NIH小鼠(10只/组),检测各组小鼠每剂免疫后28d的血清百白破组分抗体水平.结果 候选疫苗三个组完成3剂次免疫后PT抗体的几何平均浓度(GMC) (IU/mL)分别为2 157.29、2 142.51、2 135.17;FHA抗体GMC分别为10 098.30、10 068.33、9 143.30;PRN抗体GMC分别为1 683.86、1 130.29、193.00;DT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分别为23.48、22.44、22.44;TT抗体GMT分别为22.31、21.24、21.34.候选疫苗三个组PT、FHA、DT、TT抗体水平均高于两种疫苗对照组或者与其无显著性差异,但PRN抗体水平低于DTaP对照组.结论 候选疫苗免疫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2-2016年麻疹病例的临床症状特征.方法 通过全国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对临床症状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2012-2016年4 092例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出疹4 015例(98.12%)、发热3 991例(97.53%)、咳嗽3 687例(90.10%)、结膜炎2 627例(64.20%)、卡他2 323例(56.77%)和柯氏斑1 924例(47.02%);咳嗽、卡他和结膜炎同时存在1 715例(41.91%);合并肺炎和/或腹泻1 076例(26.30%).出疹、卡他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病例的临床症状少.结论 麻疹病例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并受年龄和接种MCV的影响.应加强实验室监测以及时发现麻疹病例.
目的 了解2015年四川省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抽取四川省4个地区12家预防接种门诊开展现场调查,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对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门诊运行(U1)、预防接种人员态度和能力(U2)、接种门诊环境及方便性(U3)、医护人员的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水平(U4)、门诊预防接种知识宣传(U5)5个指标的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 共调查242名儿童监护人,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的综合评分为94.74分,其中对U1、U2、U3、U4、U5满意度的评分分别为97.02分、96.29分、92.36分、96.28分、94.42分;4个地区满意度综合评分在90.44-98.72分之间.结论 儿童监护人对四川省预防接种门诊总体服务水平满意度高,但不同指标、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目的 分析中国适龄儿童麻疹病例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未接种原因.方法 选择通过中国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2016年9月龄-4岁儿童麻疹病例,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识别未接种MCV的原因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2015-2016年全国17 245例9月龄-4岁麻疹报告病例中,14 085例(81.7%)未种或未全程接种MCV,6 184例(35.9%)有明确的未接种原因信息,其中因病未种4 691例(75.9%)、因预防接种服务接受方(家长)原因未种817例(13.2%)、因预防接种服务提供方原因未种676例(10.9%).结论 适龄儿童麻疹病例未接种MCV的主要原因是患病.建议制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MCV接种禁忌证.
目的 探讨单价腮腺炎减毒活疫苗(MuV)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甘肃省两个区县3-6岁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1年以上的健康儿童,接种1剂次研究MuV,采集接种前和接种后28d血样进行腮腺炎抗体检测,观察接种后28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受试者免疫前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23.8% (73/307),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5;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8.9%(273/307),抗体阳转率为82.7%(254/307),抗体GMT为1∶9.1.各年龄组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在79.0%-86.8%之间(x2 =0.60,P=0.605),抗体GMT在1∶7.8-1∶11.1之间(Z=2.81,P=0.422).免疫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 (62/335),未观察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研究疫苗对目标人群进行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丹阳市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群的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丹阳市2009年调查发现并参加随访的HBsAg阳性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 677例HBsAg阳性随访人群中,曾去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256例(15.27%);每年至少参加1次体检215例(87.04%);采取治疗措施173例(67.58%),其中慢性乙肝、肝硬化/疑似肝癌采取抗病毒治疗分别占77.08% (111/144)、62.50% (5/8);在未就诊的1 421例HBsAg阳性人群中,78.82%认为不必去医院,24.00%因为医生未建议,5.98%因为经济负担重,0.28%担心无治疗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临床分型是影响HBsAg阳性人群就诊行为的因素.结论 丹阳市HBsAg阳性人群就诊率偏低,应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其乙肝防治意识和就诊积极性.
目的 了解贵州省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的病原谱特征.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6年报告疑似乙脑病例的信息和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病毒(JEV)、柯萨奇病毒(COX)、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I)、EB病毒(EBV)、腮腺炎病毒(MuV)、埃可病毒(ECHO)、麻疹病毒(MV)、风疹病毒(R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的IgM抗体.结果 疑似乙脑病例的病原总IgM阳性率为75.9%(180/237);检出病原包括JEV(27.0%)、COX(12.2%)、HSV-I(10.1%)、EBV(9.7%)、MuV(5.5%)、ECHO(2.9%)、MV(0.8%)、RV(0.8%)、VZV(0.4%)、两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6.3%).在阳性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6∶1;1-10岁占75.6%;7-9月发病占84.4%;北部和中部地区占57.8%.结论 贵州省疑似乙脑病例的主要病原为JEV、COX、HSV-I,存在其他病原导致的脑炎病例,建议开展主要病原检测以提高疾病报告的准确性.
目的 分析西藏自治区昌都市1起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high-mutant poliovirus,VHPV)事件,评价应急处置效果.方法 对事件涉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和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标本脊灰病毒分离与型内鉴定,对当地县2月龄-5岁儿童开展两轮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强化免疫,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结果 从1例AFP病例中分离到Ⅲ型脊灰病毒疫苗株(VP1区序列有4个核苷酸变异),从病例的5名接触者中分离到Ⅰ型VHPV(6个变异)和Ⅲ型VHPV(6-7个变异).该AFP病例所在乡<15岁儿童中未发现其他AFP病例,<5岁儿童中84.4%(146/173)无预防接种记录.当地县实施适龄儿童OPV强化免疫后,昌都市未再发现类似病例及VHPV.结论 本次事件经研判为1起多个来源的VHPV同时存在的VHPV事件,脊灰疫苗接种率低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采取OPV应急强化免疫等应急措施及时阻断了可能的VHPV传播.
目的 了解山东省威海市预防接种服务的地理可及性,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儿童家长,调查分析预防接种门诊距离、交通方式、到达时间和对门诊位置的满意度.结果 城区预防接种门诊距离居委会< 5km占86.80%(263/303),农村预防接种门诊距离村会≤10km占94.31%(2 057/2 181).城区家长报告的居住地至预防接种门诊距离<5km占91.76%(234/255),农村家长报告的居住地至预防接种门诊距离≤10km占97.53%(751/770);儿童预防接种交通方式采用私家车占52.90%(620/1 172).98.19%(1 136/1 157)的儿童家长在30min内到达预防接种门诊.91.55%(1 073/1 172)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位置满意.结论 威海市预防接种门诊设置的总体地理可及性较好;应采取综合措施弥补少数村(居委会)地理可及性的不足.
目的 评价北京市朝阳区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状况.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6-2017年朝阳区预防接种单位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的相关数据,分析冷链设备使用状况、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报警情况.结果 朝阳区预防接种单位共装备冷链设备559台,其中正常使用495台(88.55%),全部配备了冷链设备温度监控系统.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共监测到302台冷链设备报警12 151次,报警率为0.40/万.报警的主要原因为台式冰箱在门诊日频繁开启(48.44%)、冷链设备在疫苗出入库时开门时间较长(19.53%).92.97%(119/128)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有利于提高冷链管理质量和效率.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冷链设备管理的效率.建议该系统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目的 比较吉林省本地和流动儿童免疫规划(EPI)疫苗的接种率.方法 通过吉林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年出生儿童疫苗接种数据,比较本地和流动儿童EPI疫苗的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本地与流动儿童接种率差值的地理分布特点.结果 2010年出生儿童中本地和流动儿童卡介苗(BCG)、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含麻疹成分疫苗(MCV)、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和乙型脑炎疫苗(JEV)接种率均达到100%;本地儿童乙型肝炎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和甲型肝炎疫苗(HepA)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本地儿童各EPI疫苗合格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各县区本地与流动儿童HepB接种率差值和OPV接种率差值呈聚集性;Getis-Ord Gi *指数分析显示,OPV接种率差值和HepB接种率差值分别呈现两个热点区域;Local Moran's I指数分析显示,OPV接种率差值有4个高-高(HH)聚集县区;HepB接种率差值有6个HH聚集县区、1个低-低(LL)聚集县区.结论 吉林省本地和流动儿童接种率存在地区差异,本地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70岁体弱老年人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8个街道14个社区选取≥70岁、有一项以上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障碍的本地户籍老年人,调查过去一年自报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58名调查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为21.2%(95% CI:17.8%-24.6%).中重度失能(OR =0.43,95% CI:O.21-0.86)、住所有外出障碍(OR=0.59,95% CI:O.35-0.98)、退休前在国有/集体企业(OR=0.38,95% CI:0.17-0.84)或事业单位工作(OR=0.34,95% CI:0.15-0.76)、独居(OR =0.38,95% CI:O.15-0.95)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有轻微失能、住所无外出障碍、退休前在党政机关/军队工作、与5个或以上家人同住的老年人.每月门诊就医≥1次(OR =2.61,95% CI:1.43-4.78),或受过小学/非正规教育(OR =2.30,95% CI:1.06-4.97)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显著高于从未或很少到门诊就医,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结论 北京市社区≥70岁体弱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建议制定能够有效提高该老年群体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的预防接种宣传及服务策略.
目的 探讨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 收集贵州省1996-2016年HepB接种投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病例直接医疗费用等数据,估算减少的乙肝病例所致经济损失以及HepB接种成本、净效益和成本效益比(Cost-benefit ratio,CBR).结果 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 951 786剂次,减少HBsAg携带者3 195 730例、慢性乙肝319 573例、肝硬化31 957例、HCC 3 196例.2016年慢性乙肝、肝硬化、HCC病例的平均直接医疗费用分别为19 477元、34 321元、49 335元.1999-2016年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成本为6.75亿元,净效益为42.74亿元,CBR为1∶7.31;1999-2002年、2003-2010年、2011-2016年CBR分别为1∶1.64、1∶16.49和1∶3.17.结论 贵州省HepB免疫策略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特别是2003-2010年HepB纳入免疫规划联合补种免疫策略的CBR极为显著.
目的 对 2018年福建省漳州市1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鉴定,分析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MuV)的基因型特征.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RT-PCR对该起暴发中疑似流腮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uV分离和型别鉴定;应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MuV分离株的SH和HN基因特征.结果 从该起暴发的17例疑似流腮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获得5株MuV毒株基因序列.这5株MuV分离株同属于F基因型,与中国其他省份F基因型毒株、疫苗株(Jeryl-Lynn和S79)相比,在SH基因上分别存在2个、12个氨基酸位点差异,在HN基因上分别存在4个、29个氨基酸位点差异.分离株464位点的变异导致在464-466位上增加1个N-糖基化位点,位点121、122、123、279、287、336、356和442的变异发生在HN基因已知抗原的相关位点上.分离株在HN基因上出现3个新变异位点(M58T、S271F和I435M).结论 该起流腮暴发疫情是由F基因型MuV引起的,且该F基因型MuV可能出现了新变异.
目的 分析合肥市孕产妇和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全市随机抽取9家产科医院,采集2014-2015年分娩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出生时、6-7月龄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 孕产妇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7.0%(455/591),保护率为33.5%(198/591),几何平均浓度(GMC)为461.4mIU/mL;3项指标均以≥28岁孕产妇显著高于<28岁孕产妇、本市户籍显著高于外市户籍.新生儿出生时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7.0%(514/591),保护率为44.7%(264/591),GMC为660.6mIU/mL;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孕产妇.母亲与新生儿的麻疹抗体对数浓度呈正相关(r=0.75,P<0.001).随访至6-7月龄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8.6%(51/274),保护率为9.5%(26/274),GMC为35.8mIU/mL.结论 孕产妇与新生儿的麻疹抗体水平呈正相关,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在6月龄以后几乎无保护作用.
目的 了解全国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现况.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7年6月的全国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全国预防接种相关单位共计157 076个,其中接种单位、接种与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分别占68.36%、30.81%、0.84%.在接种单位(包括接种与报告单位)中,村级、乡级分别占58.01%、41.99%;城镇接种单位、乡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产科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接种门诊、临时预防接种点分别占8.56%、24.15%、58.01%、7.91%、1.32%、0.05%.全国预防接种相关人员共计352 869人,其中接种人员、接种与报告人员、报告人员分别占76.14%、18.12%、5.74%;六类接种单位的接种人员分别占14.98%、32.83%、32.45%、17.22%、2.46%、0.06%.乡级、村级平均每个常规免疫接种单位的接种人员数分别为3.12人、1.19人,平均每万服务人口的接种人员数分别为1.32人、6.29人.结论 全国村级接种点规模显著减少,接种模式逐渐趋于乡级集中接种.
目的 分析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1起麻疹暴发的传播原因.方法 收集该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月疑似麻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麻疹,同时收集同期8月龄-6岁密切接触者信息,分析麻疹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确诊该医院28例麻疹病例,分布于2个相邻区(县)的17个乡(镇、社区);发病年龄为3月龄-23岁,其中3-7月龄16例(57.14%)、8月龄-6岁11例(39.29%)、23岁1例(3.57%,医院护士);21例(75.00%)病例就诊后6-21d发病,其中11例(39.29%)曾共同在医院输液或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累计停留(接触)时间长、无或不详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是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未接种MCV、院内共同暴露、未及时发现和处置疑似病例是引起医院麻疹传播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麻疹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儿的预防接种方法.方法 收集预防接种门诊的典型甲亢患病儿童资料,通过多学科专家论证制定甲亢患儿预防接种建议,按照建议对甲亢患儿进行疫苗接种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专家论证,建议甲亢患儿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可进行疫苗接种;但所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接种期间病情反复对疫苗接种有一定影响.按此接种建议完成5例甲亢患儿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本研究的甲亢患儿预防接种建议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保证患儿及时、安全地接种疫苗.
目的 了解杭州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流行株基因型别特征.方法 采集2012-2017年临床诊断水痘患者疱疹液,提取样本DNA,PCR扩增ORF 22、38、54、62基因片段.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方法分析ORF 22基因片段,确定病毒基因型别;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分析ORF 38、54、62基因片段,区分野毒株和疫苗株.结果 23例临床诊断水痘患者的疱疹液中21例样本VZV核酸阳性.SNP分析结果显示,21例阳性VZV的基因型均属于clade 2.RFLP分析结果显示,21例阳性VZV均为野毒株(PstI+ BglI+ SmaI-).结论 杭州市VZV流行株基因型别主要是clade 2,未发现疫苗株感染.
目的 对金昌市儿童免疫规划(EPI)疫苗接种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TOPSIS和RSR法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金昌市2008-2017年儿童EPI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结果 TOPSIS显示2017年儿童疫苗接种率优,2008年差,且2012-2017年明显优于2008-2011年;RSR法显示,2014-2017年为优,2011-2013年为中等,2008-2010年为差.结果 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结论 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显示金昌市儿童EPI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逐年上升,且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合理.
目的 分析四川省预防接种手机应用程序(APP)辅助预防接种新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12个接种单位0-2岁儿童的家长,分为安装使用和未安装使用预防接种手机APP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家长对脊髓灰质炎(脊灰)、乙型肝炎的正确认识比例分别为60.24% vs 48.96%(x2=6.34,P=0.012)、84.25% vs 68.88%(x2=16.39,P<0.OO1);对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麻疹风疹联合疫苗(MR)可预防疾病的知晓比例分别为69.29% vs45.64%(x2 =28.35,P<0.001)、61.81% vs 48.13%(x2 =9.35,P=0.002);对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化脓破溃是正常现象的知晓比例为81.10% vs 71.37%(x2=6.49,P=0.011);对接种前需告知儿童健康状况、接种后需要留观30min的知晓比例分别为100% vs 97.5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3)、97.24% vs 92.53%(x2=5.73,P=0.017).干预组与对照组儿童第1剂脊灰疫苗、DTaP、MR的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6.13% vs 67.42%(x2 =4.36,P=0.037)、82.28% vs 74.42% (x2 =4.13,P=0.042)、72.11% vs 61.90%(x2 =4.22,P=O.040).结论 预防接种手机APP可有效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和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及时接种率.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7]5号)的文件要求,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的决策咨询组织.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7]5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成立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国卫疾控函[2017]406号),授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以下简称“技术工作组”),为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循证决策支持和技术准备.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文章是一篇短片报道,两个审稿专家的意见还是很好的,对文章的内容都给予了肯定,小修后就被录用了。编辑态度很好,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
我投的是一篇临床交流,被拒稿了,之后有重新写了一篇,两个专家对文章的创新性给予了肯定,一个建议修改后录用,一个建议修后重审,修改返回后送终审,很快就被录用了,还是很开心的。编辑的态度很好,有问必回,希望期刊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审稿很快,我是10月28日投的稿件,11月26日初审通过,之后送外审,12月3日建议修改后重审,修改返回后送复审,小修后26日被录用,审稿专家给出了更多详细中肯的意见,对文章修改有很大的帮助,还是很感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