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万古霉素诱发的肾毒性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何笑荣;金鹏飞;赵紫楠;姜文清;胡欣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但同时具有一定的肾毒性.近年来,由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降低,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提高万古霉素的谷浓度水平来确保临床疗效,但高剂量的治疗方案也同时带来肾毒性的风险.本文就有关万古霉素诱导肾毒性的机制、危险因素及肾保护剂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尽量降低万古霉素肾毒性的风险,为临床安全使用好万古霉素提供参考.

  • FK506引起外周神经毒性2例

    作者:戴志凌;崔岚

    FK506(商品名:普乐可复)是近年来用于器官移植的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其体外免疫抑制效应是环孢素A(CsA)的10~100倍,作用机制类似CsA.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临床上用于防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治疗急性及早期出现的慢性排斥反应.FK506的毒副作用与CsA相似,但其严重程度较小,主要毒副作用有肾毒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糖代谢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和高血压[1].FK506引起的神经毒性多为震颤、失眠等.本文报道2例肝移植术后服用FK506引起外周神经毒性产生肌无力的病例.

  • 等渗与低渗造影剂对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毒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严红;张黔桓;靳立军;张斌;董太明;乌汉东

    目的:对比研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使用等渗造影剂与低渗造影剂所致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2003年3月1日至2007年9月1日收治肾功能不全住院患者461例,患者分为2组:等渗造影剂组(131例)与低渗造影剂组(330例).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前1 d、术后第1、3、7天检测2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第1、3、7天,等渗造影剂组所致肾病累计发生率分别为6.9%、19.1%与19.8%;低渗造影剂组分别为23.9%、36.4%与39.4%,等渗造影剂组肾病发生率均低于低渗造影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及第3天,等渗造影剂组SCr浓度升高分别为(-15.8±55.5)μmol/L及(12.3±58.0)μmol/L,而低渗造影剂组分别为(20.1±53.7)μmol/L及(38.3±62.4)μmol/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等渗造影剂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毒性较低渗造影剂轻,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时选用等渗造影剂更安全.

  • 卡托普利加重肾功能损害11例

    作者:陶冶

    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治疗,它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也得到了肯定,但卡托普利的肾毒性不可忽视,现报告和分析卡托普利加重肾功能损害11例.

  • 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毒性

    作者:施桂英

    肾毒性是传统抗炎药和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5%.肾毒性表现有末梢水肿、急性肾衰、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乳头坏死等,轻者停药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致死.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肾毒性可见于肾功能正常者,及高危人群,如已有肾病变、心衰、肝病、服利尿剂或ACE抑制剂及老年患者.对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中都应密切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 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肾毒性与安全使用

    作者:胡中慧;王全军;廖明阳

    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是一种抗茵消炎药.近年发现穿心莲内酯注射液可致急性肾损害,从而引起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时间短,常在用药1次后出现,表现为腰痛、恶心、少尿、无尿、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实验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注射液对大鼠的肾脏不产生明显毒性,但短期大量给药可致一定程度的肾损害.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致肾损害可能和其潜在毒性或过敏反应有关.另外,高浓度药液或与肾毒性药物联用易引起肾损害.临床应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时应了解患者的既往过敏史,药液浓度和滴注速度应适宜,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肾病患者不宜使用.

  • 膦甲酸的肾毒性

    作者:卢文宁;黄宇

    膦甲酸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研究表明,应用膦甲酸治疗期间可发生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发热、呕吐等副作用,膦甲酸的肾毒性主要有以下表现: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尿崩症等.

  • 药物性肾损害20例分析

    作者:马兰

    随着临床治疗药物的发展,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亦日渐增加.当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既能发挥治疗作用,也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肾脏的损害.已有的临床资料表明,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约25%肾衰竭患者,其病因与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有关[1].因此,药物性肾损害应引起各级临床医生的注意,认识和警惕药物的肾毒性,对降低肾损害的发生率十分必要.本文对2002年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集的有关肾损害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 聚乙二醇化多粘菌素E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降低肾毒性的作用

    作者:张涛;张馨欣;甘勇;吴娜;祝菁菁;何淑芳;刘辉

    多粘菌素E (polymyxin E,PME)能有效治疗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引发的各类感染,但是其明显的肾脏毒性却严重限制了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了聚乙二醇2000单甲醚-多粘菌素E(mPEG2K-PME),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在体外抗菌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小鼠大肠杆菌腹腔感染模型,考察mPEG2K-PME对腹腔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肾组织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mPEG2K-PME在体外环境下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K-2细胞的毒性降低;在体内对小鼠腹腔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肾毒性明显降低,有望开发成高效低毒的新型制剂.

  • 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监测及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王翠红;栾婷;叶蕊;吴小街;赵立

    目的 观察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及血清谷浓度监测的现状.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回顾性的对204例入住ICU且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患者的基础疾病、病原学结果、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疗效、肾功能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细菌分离率为25.6%,针对病原微生物的治疗为41.6%,临床治愈率为70.6%;204例患者共进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测定275例次,血清谷浓度为1.11 ~50μg· mL-1,平均血清谷浓度(13.32±8.40)μg·mL-1,靶浓度为15~20μg·mL-1,达标率为14.5%.因数据不全无法判定肾毒性者4例(2.0%),出现肾毒性者42例(20.6%).结论 204例患者血清谷浓度在有效范围内的比例偏低,对ICU患者需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重症患者的临床实际实现个体化给药.

  • 血清胱抑素C对评价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覃小玲;韦文兴;庞惠媚;刘滔滔;程道海;陆华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 (ScysC)在评估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至2014年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资料,共203例.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是指在万古霉素治疗期间,连续2次检测结果提示血清肌酸酐(Scr)较用药前基线水平增加0.5 mg· dL-1 (44.2μmol·L-1)或血清肌酸酐升高≥50%.据此将患者分为肾毒性组和非肾毒性组.分别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氧化酶法测定ScysC和Scr值.比较2组患者在万古霉素治疗结束后ScysC和Scr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本研究中,有17例患者(8.37%)发生肾毒性.万古霉索治疗结束后的ScysC水平在肾毒性组(2.15 mg· L-1)明显高于非肾毒性组(1.16 mg·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在肾毒性组为178.00 μmol·L-1,也明显高于非肾毒性组的62.00 μmol·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回归分析显示,ScysC> 1.28 mg·L-1,表明会显著增加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风险.此外,治疗结束后的ScysC与Sc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结论 ScysC对评估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评估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可能是理想的生物标志物.

  • 抗菌肽R9对小鼠急性毒性及肾毒性的研究

    作者:蔡香菊;马骏;王志晓;何润泽;马兰

    目的 观察抗菌肽R9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肾毒性.方法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抗菌肽R9,观察7d,按Bliss法计算LD5o及95%的可信限.R9肾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0.9% NaCl)和低、中、高3个剂量(抗菌肽R9:6.7,10.0,15.0 mg· kg-1)实验组,分别一次腹腔注射.于给药第2天,测定血液学指标;检测肌酸酐、尿素氮、总蛋白;计算肾系数.结果 R9的LD50为21.3 mg·kg-1,95%可信限为19.1~23.5mg·kg-1.给药第2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小鼠的白细胞(4.07×109/L)和红细胞(8.96×1012/L)明显减少而肌酸酐(19.99 μmol·L-1)和尿素氮(8.07 mmol· L-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总蛋白(54.18 g·L-1)降低而肾系数(13.40 mg·g-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抗菌肽R9对小鼠有一定毒性,肾是主要毒性靶器官.肾毒性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停药后有可逆性好转趋势.

  • 肾复舒颗粒对顺铂肾毒性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曹思思;龚双;颜苗;蒋云生;樊新荣;张毕奎

    目的 研究肾复舒颗粒对顺铂所致肾损伤的防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将美国癌症研究所(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等体积0.9% NaCl)、肾复舒组(肾复舒颗粒1 g·kg-1)、顺铂组(0.9% NaCl灌胃9d,第7天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1)、肾复舒+顺铂组(肾复舒颗粒灌胃9d,第7天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1),给药72 h后,处死动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酐、尿素氮;肾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试剂盒测定肾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多药毒素外排蛋白1(MATE1)蛋白表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肾组织铂浓度.结果 顺铂组和肾复舒+顺铂组的血清肌酸酐分别为(12.14±4.64),(7.60±3.49) μmol·L-1;尿素氮分别为(34.12±9.48),(15.92±4.33) mmol· L-;GSH-Px分别为(78.26±7.02),(95.87±14.08)U· mg-protein;SOD分别为(8.85±3.99),(12.68±3.62)U·mg-1 protein;MDA分别为(6.96±2.25),(4.33±1.50) nmol·mg-1 protein;铂含量分别为(12.56±1.30),(9.67±0.97)ng·mg-tissue.同时,肾复舒颗粒能增加肾组织Nd2、HO-1、NQO1、MRP2、MATE1蛋白表达.结论 肾复舒颗粒能降低顺铂所致肾毒性,其机制与上调Nrf2抗氧化通路和外排蛋白的表达有关.

  • 冠心宁注射液多次静脉给药对Beagle犬的毒性研究

    作者:程振田;袁祥萍;武复荣;戴晓莉

    目的 研究冠心宁注射液连续13周静脉注射给予Beagle犬后产生的毒性.方法 正常Beagle犬40只,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0.4,0.8,1.6g·kg-1的冠心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13周.检测外观体征、体重、临床病理及毒性病理学各项指标,全面评价重复给予Beagle犬后产生的毒性.结果 低剂量实验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中剂量实验组动物出现流涎、呕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高剂量实验组动物出现流涎、呕吐、血清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升高[ALT (86.7±17.2)U·L-1,AST(65.4±11.5)U·L-1,BUN(6.5±1.2) mmol·L-1)],肝系数增加[(3.74±0.56) ×10-2],及肝和肾的病理组织学病变.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连续13周静脉注射给予Beagle犬,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肝和肾,其无毒性反应剂量为0.4 g· kg-1·d-1,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剂量的6倍左右.

  •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肾毒性相关性的验证:基于双变量模型的 Meta分析

    作者:门鹏;李慧博;翟所迪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肾毒性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2月。收集万古霉素谷浓度水平与肾毒性发生率的研究数据。用Meta分析合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预测优势比等效应指标,评价谷浓度与肾毒性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累计病例2802例。当临界值分别为10,15,20 mg? L-1时,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83、0.69和0.43,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35、0.61和0.83,预测优势比分别为2.65、3.60和3.85。结论万古霉素谷浓度从10 mg? L-1上升至20 mg? L-1时,肾毒性发生率呈线性上升。

  •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在药物毒性器官选择中的应用

    作者:王磊;刘艳菊;葛鹏;张金晓;申秀萍

    目的:探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及人正常肝细胞(L-02)在药物毒性器官选择中的应用。方法以肾毒性药物庆大霉素、顺铂、环孢素A及肝毒性药物硫唑嘌呤作用于HK-2及L-02细胞24 h,考察并比较药物对2种细胞的形态、存活、凋亡及酶学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肾毒性药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引起HK-2细胞的形态、存活、凋亡及酶学指标的显著性变化,肝毒性药物则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引起L-02细胞相关指标的显著性变化;比较4种药物的IC10值发现:3种肾毒性药物对HK-2的IC10值均小于对L-02的IC10值;而肝毒性药物硫唑嘌呤的IC10值则HK-2大于L-02。结论基于HK-2及L-02细胞评价药物的毒性器官选择性是可行性的。

  • 替诺福韦的肾毒性及其遗传药理学研究状况

    作者:喻婉莹;黄洁;阳国平

    替诺福韦( TFV)是一类抑制HIV-1反转录酶的腺苷磷酸无环核苷类似物,因其高有效性、低毒性及其每天只用服用一次的便利而被广泛使用。然而,该药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存在着较高的个体差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替诺福韦引起的肾损伤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本文对替诺福韦的肾毒性的相关遗传因素进行综述。

  • 老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评估

    作者:曲丹;陈愉;谷秀;徐小嫚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肾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用万古霉素并监测血药浓度的3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万古霉素的治疗有效率为82.05%;谷浓度在10~20 mg · L-1占48.12%,谷浓度<10 mg · L-1的19例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剂量调整,2例(5.13%)患者出现了肾毒性,万古霉素减量或停用后肌酸酐均恢复至基础水平。3例(7.69%)用药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未有肾毒性发生。万古霉素联用依替米星及利尿剂未发生肾毒性。结论老年患者用万古霉素时应调整剂量,并借助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万古霉素进行调整。

  • 成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探讨

    作者:张抗怀;黄泰康

    万古霉素(糖肽类抗生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能降低毒性和提高疗效.AUC/MIC是预测万古霉素疗效的重要参数,监测谷浓度是为准确和实用的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进行监测.应继续开展相关研究,促进万古霉素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 对肾功能不全者中药使用的认识

    作者:于秀丽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生命器官,具有许多生理功能:①排泄功能:肾脏通过尿液的生成与排出,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以及药物和毒物;②调节功能:肾脏通过调节体液渗透压,体液量和电解质浓度,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维持血压;③内分泌功能:肾脏通过内分泌肾素,参与动脉血压的调节:④通过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调节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改善贫血.

814 条记录 7/41 页 « 12...45678910...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