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砷酸及洛铂动脉灌注序贯治疗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生守鹏;马良;张洪海;郑加生;崔石昌;崔雄伟;钱智龄;李建军

    患者男,61岁.乙型肝炎病史30年余.2013年1月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病理为中分化肝细胞癌.2014年7月因右侧结肠沟淋巴结转移行开腹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胸部增强CT发现左肺转移灶,开始口服索拉菲尼.2015年5月发现肝内新发病灶,行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消融治疗.2015年6月、2016年1月复查均发现左上腹腔胃大弯侧淋巴结、右侧结肠沟内多发淋巴结转移并不断进展(图1A).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a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迅速升高.

  •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祖富强;王燕庆;肖慧敏;孙健;褚飞;迟海波;柳青峰

    目的 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相关因素,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提高对其进一步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13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84例)和无转移组(46例).采用SPSS 23. 0软件对老年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性别、年龄、部位、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 199)、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T分期肿瘤特征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CA 199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组患者CEA、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EA、淋巴细胞水平与老年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判.

  • 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食管、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应用

    作者:秦永春;费立聪;李成立;匡立山

    目的 探讨大范围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贲门癌术前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 35例食管癌术前行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判定异常淋巴结数量及位置,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发现淋巴结转移23例,病理结果转移18例,大范围MRI弥散成像无淋巴结转移12例,病理结果无转移9例;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病理结果欠符合7例,总符合率80%,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符合率达82.8%,腹部淋巴结符合率55.6%.结论 大范围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食管、贲门癌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较敏感,是食管、贲门癌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好方法,对直径<0.5 cm的淋巴结良恶性判定尚有不足.

  • 外阴血管肉瘤1例

    作者:齐增平

    患者,女性,42岁.主因外阴无痛性肿块3个月于2001年4月15日入我院妇科.既往体健.查体:左侧腹股沟可触及2个0.5cm×1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质中等硬,活动差.右侧大阴唇上方可触及-2cm×3cm大小肿块,质中等硬,活动差,表面颜色正常,无渗液.术前诊断:外阴肿瘤性质待定.4月21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切片示:血管肉瘤.遂行外阴根治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右上阴唇血管肉瘤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0/2.

  • Galectin-3表达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余慧萍;樊祥山;孟凡青;周强;孟奎;张东生

    目的 研究galectin-3表达与乳腺癌进展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7例浸润性乳腺癌和41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小叶增生)的galectin-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Galectin-3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61%(99/113)和29.73%(11/37),乳腺癌组galectin-3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01).乳腺癌中galectin-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5)、肿瘤低分化(P<0.05)、ER阴性(P<0.05)及c-erbB-2阳性表达(P<0.05)有关,但与TNM分期、患者年龄及PR、E-cadherin表达的关系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中galectin-3表达可能促进肿瘤演进,并可能增加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 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

    作者:丁广成;郑小芙;赵长宏

    1 病例报告女,42岁.因间断性咳嗽伴腰背部疼痛3个月余于2005-08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显示左下肺占位,后经腹部B超及CT等进一步检查发现肝右后叶与右肾脏上极之间可见一8 cm×10 cm大小肿块.并在此院经CT引导下左下肺肿块穿刺,病理为可疑腺细胞癌,当时以左下肺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为诊断.因失去手术机会,同时患者本人及家属拒绝接受化疗,故转入我院要求对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时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部伽玛刀).入院后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随后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左下肺病灶剂量45 Gy,分9次,隔日治疗1次;腹腔转移灶剂量40 Gy,分8次,隔日治疗1次.同时住院期间配合抗炎及对症处理.住院23 d后于2005-09中旬出院.

  • 恶性脑膜瘤颅外淋巴结转移1例分析

    作者:明平良;孙春梅

    对恶性脑膜瘤颅外淋巴结转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2岁.因右侧头顶肿痛伴低热2个月余于2006-02-05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医院诊断右侧头顶慢性骨髓炎,给予菌必治等治疗,无效果,肿痛逐渐加重,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和偏瘫,无视力、听力异常.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晰,右侧头顶见约3 cm×3 cm隆起,有压痛,质稍硬,边界欠清,无破溃.双侧瞳孔直径3 mm,等大等圆,对光放射灵敏,全身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腹等脏器和神经系统均无异常.脑CT提示:右侧颞顶部颅骨骨质破坏,颅内实质性肿块,周围水肿带明显,脑组织正常,中线居中,疑骨髓炎或颅内肿瘤.2006-02-08行颅内肿瘤清除术,病理提示恶性脑膜瘤.遂转肿瘤科继续治疗,2006-02-20查体发现右侧锁骨上有2个蚕豆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可,活检提示恶性脑膜转移瘤.随后在肿瘤科给予普通放射治疗,同时脱水、护肝,由于经济原因,一定量放疗(头部36 GY/18F,右颈部淋巴结12 GY/6F)后,患者自行出院.

  • 颈部转移性碰撞癌1例分析

    作者:杨菊平;余英豪;姚丽青

    碰撞癌是指原发于同一宿主的同一器官或同一部位的2种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结合(癌与癌或癌与肉瘤).关于碰撞癌的诊断标准各家主张不一,多数学者倾向于有独立病理形态的2种恶性肿瘤组织间没有移行性改变和混合,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1].

  • 螺旋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范娜;黄慧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上的先进检测治疗仪器也在不断的更新、优化、换代.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精确性、高效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率.成为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本文中对螺旋CT的扫描技术、螺旋CT扫描后的结果分析、以及食管癌患者在螺旋CT中的表现形式等几方面说明螺旋CT的术前扫描检查的价值所在,并且讨论探究出螺旋CT检查在食管癌术前的分期正确性很高,是很有效的食管癌术前检测程序.

  • 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作者:宋宣统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 肿瘤仅侵及黏膜层的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侵及黏膜下层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例数的百分率为13.6%、肌层为32.0%、全层42.8%,肌层与黏膜下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黏膜下层与侵及全层相比转移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病变未累及全层时未见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病变旁及贲门胃左淋巴结常见.结论 淋巴结转移与病变浸润深度有明显的相关性;隆突下淋巴结应予以有选择的清扫、贲门胃左区域淋巴结应常规予以仔细清扫.

  • VEGF-C联合病理分级预测和诊断膀胱癌淋巴转移的意义

    作者:李文泽;李卓;祖雄兵;齐范;李进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联合膀胱癌病理分级预测和诊断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27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患者术的肿瘤VEGF-C的蛋白水平的表达,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有无转移.追查根治术前1~2年病理结果及VEGF-C的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且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VEGF-C评估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7.0%,67.9%,74.8%;高级别膀胱癌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9%,75.0%,83.2%;低级别膀胱癌中分别为85.7%,92%,90.6%.结论 VEGF-C与膀胱癌淋巴道浸润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检测膀胱癌VEGF-C表达能够评估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联合膀胱癌病理分级可提高诊断价值.

  • D2-4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杨传家;宫建;李景姝;郑刚;李宁;翟德军;刘臻;崔东旭

    目的 探讨D2-4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9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D2-40表达,计数微淋巴管密度,分析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同时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微淋巴管密度比较.结果 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染色清晰,甲状腺乳头状癌微淋巴管密度及癌栓与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与微淋巴管形成有密切关系,D2-40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形成的标记物.

  • 淋巴结阳性中老年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疗价值

    作者:潘宇辉;陈俊强;李建成;朱坤寿;潘建基

    目的 分析中老年淋巴结转移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1993年1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55岁以上淋巴结转移阳性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根治术患者469例,其中单纯手术318例,术后放疗151例.术后3~4周开始放疗,中位总剂量50 Gy,分25次,2 Gy/次,5次/周,5周完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4.2%、27.0%,中位生存时间30.5个月,其中单纯手术和术后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4.9%和37.7%(x2=4.747,P<0.05);在术后放疗组中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3.4%对29.3%(x2=0.789,P>0.05).早期放疗反应为消化道反应29.8%、气管炎22.5%、白细胞降低占37.7%,多数患者能耐受,有2例死于晚期放疗并发症.结论 术后放疗能提高淋巴结转移阳性中老年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

  • 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分布的影像学特点

    作者:崔燕海;张晓鹏;唐磊;孙应实

    目的 分析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的部位及大小分布特点.方法 对65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贲门癌螺旋CT检出淋巴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PACS工作站进行图像阅读,记录CT检出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大小指标诊断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以贲门周围、小弯侧多,检出率和检出淋巴结数目构成比分别为No.1:89%和23%,No.2:66%和8%,No.3:92%和25%;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干周围淋巴结检出次之,分别为No.7:54%和7%,No.9:44%和6%;下纵隔内淋巴结检出明显低于腹部,检出率9%~25%,构成比1%~2%.转移组10 mm、8 mm、5 mm及以下的淋巴结分别占检出总数的76.9%、60.3%、24.8%.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大小判断CT检出淋巴结是否转移:取5 mm时,敏感性90.7%,特异性21.9%;取8 mm时,敏感性51.5%,特异性74%;取11 mm时,敏感性13.1%,特异性95.8%;曲线下面积Az=0.661.结论 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主要分布在贲门周围及小弯侧,No.7、9、16组次之.贲门癌转移组CT检出淋巴结以小淋巴结为主,8 mm及以下的小淋巴结所占比例达60.3%.以大小判断CT检出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法同时保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喉癌的CT扫描及评价

    作者:魏文洲;李俊;章志霖

    1材料与方法本组23例男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35~75岁.活检后3天全部患者均用岛津SCT-5000T全身CT机行喉部横断面扫描,患者仰卧,颈部后伸,扫描范围从舌骨到环状软骨下缘.层厚、层距2~5mm,矩阵512×512,扫描时间3s.嘱患者平静呼吸,部分病例扫描声门区时屏气.对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部分喉癌患者行增强扫描,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60m1.2结果见表1,2.本组喉癌23例,其中声门上型8例、声门型1 2例、跨声门癌3例.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张龙方;李群;段云友;张铁山;袁丽君;王文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方法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5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对腋窝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病理证实的39例转移淋巴结形态更接近圆形,多呈融合状态.血流信号多位于周边,并随淋巴结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多发性肿大淋巴结较单发性血流丰富.结论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上各有其特征性表现,二者结合可提高检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期间血供变化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悦;郑剑霄;陈孝岳;曾辉;邹如海;熊永红;胡建明

    目的了解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期间血供变化与其放射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初诊患者54例,均采用放射治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前、放疗中(20Gy时)的血供情况,并定期检查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程度和速度.结果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期间血供改善情况与病灶消退程度和近期疗效呈正相关(P<0.05);与其本身的大小呈负相关(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期间血供变化情况的监测,有可能作为初步预测放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 超声联合血清Tg、SPEC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范志娜;吴刚;袁建军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SPEC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1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TC患者,于131I治疗前常规行甲状腺床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扫查,并检查血清Tg;131I治疗1周后行131I全身扫描,SPECT颈部断层与同机CT图像融合;结合各项检查、淋巴结穿刺活检及临床随访等确定转移淋巴结.结果 共确诊60例DTC颈部转移,其中超声发现转移淋巴结41例(41/60,68.33%),SPECT/CT发现45例(45/60,75.00%),血清Tg阳性25例(25/60,41.67%).超声与SPECT/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超声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78.92%(146/185),SPECT/CT诊断符合率为82.70%(153/185),超声联合血清Tg及SPECT/CT的诊断符合率为88.11%(163/185).结论 超声对于诊断DTC术后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结合血清TG、SPECT/CT有助提高颈淋巴结转移检出率.

  • 乳腺近红外线检查诊断隐性乳腺癌1例报告

    作者:张月欢

    患者女,48岁,发现右侧腋窝肿物1个月,余无不适,要求检查。查体: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3颗淋巴结聚合成团,活动度稍差。无触痛。双侧乳腺发育正常(见图1),皮肤无异常改变,未触及肿块,无乳头溢液。乳腺近红外线检查(CDI):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显示一支血管扩张充血,血管灰度较深3级,压迫时不易退色,血管中断处可见点状黑色阴影(见图2),两侧乳腺浅静脉相比不对称,腋窝淋巴结呈灰色阴影,灰度Ⅱ级,周边未见特异性血管变化。印象: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于2000年5月18日入肿瘤科手术治疗。在手术途中第一次冰冻切片病理结果: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右侧乳腺增生病。第二次再取乳腺组织病理连续切片结果: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接着行乳癌根治术,住院22天治愈出院。

  • 乳腺X线图像纹理特征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作者:谭红娜;武明辉;顾建钦;刘广芝;史大鹏;吴青霞;王梅云

    目的 探讨乳腺X线图像纹理特征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例病理证实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并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分析患者的X线头尾位图像纹理特征,应用灰度直方图及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测定均值、标准偏差、偏度、峰度、方差、能量、熵、自相关、惯量、逆差距和反差等11个纹理参数.结果 171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96例,非转移组75例.X线检出腋窝淋巴结阴性119例,阳性52例,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96%(47/96)和93.33%(70/75).X线图像纹理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能量、熵、逆差距、自相关值均高于非转移组,惯量、反差值均低于非转移组(P均<0.05);其余纹理特征参数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纹理参数值能量、熵、惯量、逆差距、自相关和反差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10、0.610、0.374、0.599、0.612和0.421(P均<0.05).乳腺X线检查、纹理特征及X线联合纹理特征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711、0.676和0.787(P均<0.05);纹理特征、乳腺X线联合纹理特征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62.5%和64.6%,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2.7%.结论 乳腺X线图像纹理参数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乳腺X线联合纹理特征可提高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3942 条记录 8/198 页 « 12...567891011...19719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