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作者:白兰;刘静伟;刘文书

    目的 探讨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6状腺腺瘤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节数量无关(P>0.05).结论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增高,对临床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输卵管移行细胞乳头状癌误诊1例分析

    作者:帅剑波

    对输卵管移行细胞乳头状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9岁.于2006-05-04以左下腹部不适入住我院妇产科.既往曾诊断为左侧输卵管炎,行抗炎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左侧输卵管有压痛,增粗,肿块不明显.B超诊断:左侧输卵管包块.

  • 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1例分析

    作者:彭晚娇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减少临床术前误诊率.方法:对11例临床误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绝大多数病例主要为B超误诊.病理大体,肿瘤呈灰白色质韧或呈放射状疤痕或见囊内呈乳头状突起.结论:对B超诊断的局限性要有充分认识,在无条件进行术中常规冰冻的医院,外科医生应仔细观察肿瘤特点,对可疑病例,尽可能作腺叶切除,避免再次手术可能.

  • 母女同患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分析

    作者:王新华

    我院1966-10~2006-11曾收治母女3人同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经病理证实并一直随访,分析如下.

  • 颈部转移性碰撞癌1例分析

    作者:杨菊平;余英豪;姚丽青

    碰撞癌是指原发于同一宿主的同一器官或同一部位的2种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结合(癌与癌或癌与肉瘤).关于碰撞癌的诊断标准各家主张不一,多数学者倾向于有独立病理形态的2种恶性肿瘤组织间没有移行性改变和混合,排除互为转移的可能[1].

  • 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诊断分析

    作者:杨丽;杨霜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常遇腹水待诊患者,腹水常见的病因有肝病、肿瘤、腹膜炎等.北京协和医院曾总结[1]内科住院腹水患者中肝硬化占42.4%,肿瘤占25.6%,结核性腹膜炎占21.8%,其他原因占9.8%.近来我院遇1例腹水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PPSPC)[2]报道如下.

  • 甲状腺微小癌93例分析

    作者:戴玉姣;吴雨雷;李丽贞;张丁香;梁冬梅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自1980-01~1995-01,我院共收治甲状腺微小癌93例,全部手术治疗,占同期甲状腺癌的10.7%.结果全组随访5~15 a,5 a、10 a、15a生存率分别为100%、96.8%、90%.术后复发5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前诊断有待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好.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诊断要点的探讨

    作者:甘岫云;肖柳珍;劳淑贞;高蔚樱;雍凌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诊断要点,为提高病理确诊率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乳头状癌,包括典型乳头状癌(CPC)2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FVPC)11例及16例良性增生乳头病变的组织学诊断要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①CPC多数在乳头主干周围见有游离的多边形乳头叶片的复杂乳头,致密的纤维支架,细胞核的毛玻璃样变,全部弥漫性CK19阳性.19例有包膜内,10例包膜外浸润.并见到少数特殊的乳头形状.只有6例有钙盐沉着,1例砂粒小体;②FVPC有8例为中、低分化,以癌巢为主,部分无胶质小滤泡,弥漫或多灶性毛玻璃核细胞,相应的CK19阳性,5例包膜浸润,2例血管浸润.3例高分化以滤泡为主,可见共壁,少量巢状浸润,而核毛玻璃样变显著,CK19弥漫或局灶性阳性.结论:①CPC中乳头主干周游离多边形乳头叶片的复杂乳头,致密纤维支架,癌细胞的毛玻璃样核,CK19弥漫阳性以及包膜内、外的浸润是主要的诊断要点;②FVPC,中、低分化者以巢性浸润,无胶质小滤泡以及包膜、血管浸润,多灶性毛玻璃样变核,CK19阳性.高分化者,以滤泡为主,共壁、巢状浸润、癌细胞毛玻璃样核,相应CK19弥漫阳性,是主要诊断要点.

  •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PTEN、P63、P5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李雯;梁颜笑

    目的:检测肿瘤基因PTEN、P63、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08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PTEN、P6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的PTEN的阴性率分别为36%和1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 两组之间的P63阳性率分别为56%和20%,主要为鳞化细胞阳性,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PTEN的阴性率和P63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转移与否、肿瘤大小无关.P5 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TEN失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不是频发于早期事件;PTEN的失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63、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中缺乏指导性.

  • 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误诊卵巢癌2例分析

    作者:杨黛蒂

    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EPSPC)临床上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与卵巢癌非常相似,以腹痛、腹胀、腹围增大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免疫组化与卵巢浆液性腺癌有相似的特征,故术前常误诊为卵巢癌[1,2].2010年本院收治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例,术前均误诊为卵巢癌,现分析如下.

  • 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作者:周湘兰;桂律;罗金芳;史继敏

    目的:探讨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测定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7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以及16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表达.结果: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3%(66/70)和85.7%(60/70),癌旁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2/70)和5.7%(4/70).肿瘤直径≥1 cm组Lewis X的表达强度较肿瘤直径<1 cm组明显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Lewis X的表达强度较非转移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Lewis A和Lewis X可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参考指标.Lewis X的表达强度与肿瘤浸润及转移有关.

  • 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和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翟建敏;原韶玲;闫玉玺;宋丽娟;崔平霞;刘瑞;徐恩伟

    目的:探讨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PTC)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的超声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3例EPTC和85例CPTC的超声表现及其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33例EPTC按照病理组织学成分的不同分为包膜经典乳头型(E-CPTC) 21例和包膜滤泡型(E-FVPTC) 12例.结果:21例E-CPTC患者的超声表现,肿块边缘成角18例,回声明显减低17例,伴微钙化13例;E-FVPTC组12例中,肿块边缘光整11例,中等回声9例,周边多见晕圈9例,缺乏微钙化12例;CPTC组85例中,肿块形态不规则9例,回声明显减低66例,伴微钙化51例.E-CPTC和E-FVPTC均可见完整的纤维包膜,CPTC未见明显包膜.E-CPTC、E-FVPTC和CPTC癌细胞内均可见乳头状癌特有的细胞核.结论:EPTC组和CPTC组肿块超声表现相似,E-FVPTC组肿块超声显示相对良性的特征.病理组织学表现,E-CPTC和CPTC具有乳头状结构,E-FVPTC癌细胞完全或几乎完全呈滤泡结构.

  •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

    作者:张可仞;贾慧敏;舒红;邱芳

    目的:探讨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solid cystic papillary tumor,SCPT)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例患儿,同时分析同期在成人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1例,女14例.10~20岁8例,20~30岁4例,30~40岁3例.平均年龄15.8岁,中位年龄16岁.该肿瘤多以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多数肿瘤位于胰头或胰尾.3例行肿瘤切除术,8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仅取病理行活检术.随访3个月~4年,15例患者生存至今,2例复发.镜下观察15例肿瘤均以实性区、囊性区及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α抗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率100%(15/15),波形蛋白80%(12/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3%(8/15).15例均诊断为胰腺囊性实性乳头状瘤.结论: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年轻妇女,组织病理来源不清,属低度恶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 CK8、CK19和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刘庆猛;何平生

    目的 探讨CK8、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法对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进行标志.结果 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K8、CK19和TPO阳性率分别为 97.0%、94.4%、9.0%;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49.2%、26.2%、88.5%.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K8、CK19和TPO单项检测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0%、50.8%、87.4%;94.4%、73.8%、90.1%和90.9%、88.5%、90.5%;阳性预测值(+PV)分别为88.3%、93.2%、96.8%;阴性预测值(-PV)分别为77.5%、77.6%、72.0%;Youden指数分别为0.478、0.682、0.794.序列试验显示,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83.2%、98.5%和0.817.结论 CK8、CK19和TPO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的重要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更好,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HBME-1、 CD56、 CK19、 Gal-3及34βE12在PTC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作者:徐元成;余丽;郑娟

    目的 探讨Hector Battifora mesthelial cell-1(HBME-1)、CD56、galeetin-3(Gal-3)、cytokeratin19(CK19)及34βE1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75例PTC、85例甲状腺良性乳头状病变及35例恶性潜能未定的甲状腺肿瘤(thyroid tumo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TTs-UMP)患者的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ME-1、CD56、Gal-3、CK19及34βE12的表达.结果 5种蛋白中,34βE12的敏感度高,为88.0%(66/75),CD56敏感度次之,为81.3% (61/75).CK19、Gal-3的敏感度低,为46.7% (35/75),其特异性高,均为100.0% (85/85).联合检测中,CD56和(或)34βE12的敏感度高,为96.0% (72/75),34βE12和(或)CK19/Gal-3的特异性高,为98.8%(84/85).TTs-UMP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类似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论 PTC的诊断中,结合形态学特点及HBME-1、CD56、Gal-3、CK19及34βE12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率.

  • 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

    作者:王峰;夏宏才;刘绪舜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2001年收治的25例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25例儿童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17例,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分化者3例,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纤维肉瘤1例.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至18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死亡2例中,1例术中颈静脉角处有癌灶残留,术后2年出现颈部淋巴结及肺部广泛转移而死亡,1例死于甲状腺纤维肉瘤复发.其余患儿均存活良好.结论儿童甲状腺癌多为分化型肿瘤,且以乳头状癌多见,预后良好,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即使对有局部复发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再次手术仍可获得良好效果.

  • 碳酸酐酶Ⅸ与生长抑素受体在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田琳;杨虹;张沛怡;胡立华;张继晔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Ⅸ)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中CAⅨ与SSTR的表达情况.结果 十二指肠乳头癌组织中,CAⅨ阳性表达62例(7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3.3%,P <0.01)和十二指肠乳头炎组织(30.4%,P<0.01);SSTR阳性表达42例(48.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4.6%,P <0.01)及十二指肠乳头炎组织(87.0%,P<0.01).随着癌组织恶性程度以及对周围组织侵润和远隔转移程度的增加,CAⅨ的表达随之增强,SSTR的表达随之降低.结论 碳酸酐酶Ⅸ(CAⅨ)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是对十二指肠乳头癌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左下颌异位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例分析

    作者:朱利

    对左下颌异位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6岁.因左面部腮腺区无痛渐增性肿块11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左面部腮腺区明显肿胀隆起,可扪及约鸡蛋大小的包块,皮肤无破溃,质软,边界欠清,有搏动感.左面部包块穿刺抽出可凝固血性液体.左面颈部增强CT考虑左下颌血管性病变.临床诊断:左下颌血管瘤,遂行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5 cm×4 cm×3 cm,包膜尚完整,切开有出血囊性变,内有少量胶冻状物,部分囊壁有疣状突起.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未见确切占位.查T3、T4、TSH均正常;核素扫描示:双侧甲状腺腺内显像剂分布不规则,甲状腺吸131I功能低于正常.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服甲状腺素片,未行放化疗.本例随访4 a余,定期行颈部甲状腺B超、胸片、T3、T4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