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腔肿瘤术后应用膨胀海绵填塞术腔的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海仁古力·艾力;阿娜尔姑·阿不力克木

    目的 探讨鼻腔肿瘤术后应用膨胀海绵填塞术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鼻腔肿瘤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在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对术腔进行填塞,而研究组则用膨胀海绵填塞.对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腔肿瘤术后采用膨胀海绵填塞术腔,并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

  • 流鼻血吃藕节

    作者:黄新梅

    常流鼻血的人,如果检查排除了鼻腔肿瘤及外伤性病变,中医认为一般多因内热所致.((黄帝内经》有载:“鼻者,肺之官也”.鼻子出现问题与肺气过热有关,肺气过热会导致气血上逆,内热加重,造成鼻腔内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这种情况除及时就医,还可食用藕节汤、藕节粥进行治疗.

  • 低温射频治疗仪加中药治疗老年人鼻出血96例

    作者:黄毅平;张均超;贺松坡

    我科于2003年6月-2005年4月在鼻内镜下运用低温射频加中药治疗老年人鼻出血9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6例因反复鼻出血住院治疗的患者,均排除鼻腔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其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59~82岁,平均(67±3)岁;有心脑血管病者69例,高血压者52例,糖尿病者24例;75例有1~3次鼻腔填塞史,抽取纱条后又出血,43例曾行2次以上前后鼻腔填塞无效;就诊时出血时间30min~20d,平均(5.6±2 3)h;出血部位:鼻中隔中段12例,中鼻道21例,下鼻道后部42例,嗅裂内侧壁6例,下鼻道前部8例,多部位出血7例;出血量80~500ml,平均(220±55)ml;呈休克状态4例,输血2例.

  • 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任伟民;张友元;叶宣光;董君明;罗金芳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MMM)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SMMM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75.5岁(65~9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出血及鼻腔新生物,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较明显,以上皮样细胞和小圆细胞为主,伴有局部少量梭形细胞样细胞,仅部分显示黑色素.其中1例可见黏液样变,1例色素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局部复发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色素减少,多数细胞胞质透明,呈气球样变.免疫组化示HMB45、vimentin、S-100均不同程度(+),NSE、LCA、sMA、CD99和desmin(-),局部CK、CD68弱(+)各1例,Ki-67程度不一.结论 鼻腔原发性黑色素瘤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形态多样,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较为重要.

  • 鼻腔原发性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哲;黄高晻;李青;张晓晖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鼻腔透明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鼻腔透明细胞癌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鼻塞并出现间断排血性鼻分泌物.镜下瘤组织主要由多边形上皮样瘤细胞组成,排列成巢状,由富含薄壁毛细血管的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小,居中或偏向一侧,核分裂罕见,胞质丰富透亮,呈空泡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显示ker-atin、S-100阳性,HMB-45、vimentin、actin、CGA、Syn、和α-SMA阴性;纤维组织vimentin阳性.结论鼻腔原发透明细胞癌是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 鼻腔及鼻窦部内翻性乳头状肿瘤8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仇玮;陆珍凤;印洪林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部内翻性乳头状肿瘤(IP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89例鼻腔及鼻窦部IPT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89例中男性59例,女性30例,年龄24 ~ 85岁,平均55岁.临床常见症状为鼻塞、流涕、头痛、鼻出血和嗅觉减退等.病理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52例(58.4%),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2例(24.7%),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3例(14.6%),2例为移行细胞癌(2.2%).随访60例,12例术后复发(13.5%),其中2例多次复发,2例出现肝、脑转移.结论 鼻腔及鼻窦部IPT好发于中年男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理形态呈内翻性乳头状生长,39.3%肿瘤可以发生上皮内瘤变,13.5%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少数形成移行细胞癌并发生肝和脑转移.

  • 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崔彬;罗爱华;黄其文;姜汉国

    目的 研究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2例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 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瘤细胞小、圆形、胞质稀少,无色素.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和melan-A为(+).结论 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需要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同鼻腔其他小圆细胞性恶性肿瘤鉴别.

  • 原发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王维青

    目的:探讨原发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组织病理证实的原发鼻型NKTCL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位于单侧12例,其中右侧鼻腔5例,左侧鼻腔7例;双侧鼻腔6例。位于鼻腔前份3例,前中份2例,鼻腔后份2例,整个鼻腔受累11例。鼻翼、鼻旁、面颊浸润15例,硬腭穿孔2例,面部及鼻前庭破溃2例。向后浸润鼻咽受累3例。伴骨质破坏15例,鼻甲破坏14例,鼻中隔破坏5例,上颌窦4例,筛窦4例。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原发鼻型结外NKTC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强,仍需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

  •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鼻腔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徐靖;吴慧;卢晓旭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腔自然杀伤/T(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鼻腔NK/T细胞淋巴瘤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学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肿瘤标记物水平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5例,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各肿瘤标记物水平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CA125、CEA及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好,能够显著降低肿瘤标记物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作者:赵路军;高黎

    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 ENB)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鼻腔肿瘤的3%~5%.1924年Berger和Luc[1]首次以感觉性嗅神经上皮瘤(olfactory esthesioneuroepithelioma)报道此病,至1997年全世界文献报道共约1 000余例[2].

  • 23例原发性筛窦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胡伟汉;谢方云;傅晓莹;陈德珠;伍勇

    原发性筛窦恶性肿瘤较罕见,其发病率仅是上颌窦癌的1/6[1].由于筛窦的位置隐蔽,又与鼻腔、眼眶和上颌窦的关系十分密切,临床症状和鼻腔肿瘤相似,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临床上对其原发部位较难做出准确判断,治疗手段也各不相同,故筛窦肿瘤多和鼻腔肿瘤合并报道,单独报道较少.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自1985年1月至1999年2月收治的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筛窦恶性肿瘤23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 鼻腔癌临床TNM新分期的研究

    作者:胡伟汉;赵雁梨;方盛华;韩非;邝国庭;刘慧;卢丽霞;颜杰

    目的根据对目前几种主要鼻腔癌临床分期的分析,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标准.方法运用122例鼻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目前主要的鼻腔癌临床分期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通过计算机优化和筛选,提出新的临床分期.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根据新的临床分期标准,本组122例中,T1期16例,T2期32例,T3期42例,T4期32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64.6%,49.9%和30.0%;Ⅰ期患者16例,Ⅱ期患者26例,Ⅲ期患者45例,Ⅳ期患者35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68.4%,51.3%和29.0%.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61.6%.新的临床分期标准结合了现代影像学技术,与现有各分期比较,更符合TNM分期的一般原则,各期例数分布均匀,生存曲线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的临床分期标准在各项参数上均优于现存的鼻腔癌各临床分期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鼻腔肿瘤 肿瘤分期
  • 鼻腔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丁志燕;黄彩虹;杨家佳;刘爽;王正

    目的 探讨鼻腔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07年9月至2017年7月17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症状起病隐匿,常因鼻塞、流涕、涕中带血等症状就诊.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坏死和不同程度的炎症背景,炎症背景中可见异型的肿瘤性淋巴细胞,核呈不规则扭曲样或折叠样,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可见,肿瘤细胞以血管为中心生长,可浸润和破坏血管,在上述的背景中可见形态正常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等.肿瘤细胞表达CD3、CD43、CD56、TIA-1、粒酶B、穿孔素等标志物,EB病毒原位杂交阳性.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少见,临床呈高度侵袭性,复发率高,预后不良,容易误诊,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治疗以放、化疗为主.

  • 上颌窦筛窦小细胞癌侵犯颅底及大脑额叶一例

    作者:黄波;司勇锋;李冰;韦海明

    患者男,33岁.因鼻塞,脓涕1年,伴头痛、涕血半月余,于2002年12月25日入院.入院查体:左中鼻道见淡红色新生物,表面粗糙,下鼻道内较多脓性分泌物.间接鼻咽镜检查:肿物堵塞左后鼻孔.鼻窦磁共振成像(MRI):左侧上颌窦和筛窦区可见7.3 cm ×5.2 cm ×5.7 cm的异常信号影,突破左上颌窦内侧壁入鼻腔,突破左眼眶内侧壁侵入眼球后,左眼内直肌受推移,向上突破筛窦水平板侵犯左额叶.病理检查诊断为小细胞癌(图1),免疫组化(图2、3):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嗜铬素(-).确诊后予顺铂加5-氟脲嘧啶化学治疗(简称化疗)1个疗程,其中顺铂20 mg/d、5-氟脲嘧啶0.5 g/d,静脉滴注,各用5 d.化疗后检查见上鼻道内残留1 cm×1 cm大小的肿块,CT检查示鼻腔肿瘤大部分已消退.化疗后2周在全身麻醉下行鼻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及冠状切口双额开颅肿瘤切除+前颅底重建术.术中见肿瘤呈淡红色,2 cm×2 cm大小,由筛板向颅内侵犯,与脑组织边界欠清.术后第7天用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1.2 g/d,静脉滴注,共10 d.休息2周后,行直线加速器两侧耳前野放疗,总量54 Gy,前组筛窦从鼻前野给量,电子线照射40 Gy.出院后3、6、9个月及1.5年复查均无复发.

  • C-erbB-2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陆鸿略;张建利;康菲

    目的: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鼻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C-erbB-2在62例鼻鳞癌组织、30例鼻息肉组织以及25例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鼻鳞癌组织中C-erbB-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在鼻鳞癌组织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腔黏膜组织(P<0.05)。同时,鼻鳞癌组织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结论 C-erbB-2与鼻鳞癌的生长、迁移和侵袭有关,可作为鼻鳞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有望成为鼻鳞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鼻腔肿瘤的CT诊断55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德琦;韩志萍

    鼻腔肿瘤临床诊断一般较为容易,但若并存感染或出血时,诊断有一定困难.鼻腔镜检查只能了解肿瘤的表面情况,而CT扫描不但能显示鼻腔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并能明确其邻近组织结构、骨骼以及副鼻窦是否受侵等.

  • 55例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及临床分析

    作者:赵妍丽;李秋梅;谭榜宪;张宁玲;李祖茂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了解放化疗疗效,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5例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临床表现等.病检方法为常规镜下活检及免疫组化.治疗方法中以放疗联合化疗为主,少数早期患者采用单纯放疗,部分晚期予以单纯姑息化疗及姑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鼻阻、头面部疼痛、难以控制的发热为主.显微镜下多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及混合炎性细胞浸润背景下的密集或散在异型淋巴细胞,可伴有血管浸润.其中36例免疫组化CD5、CD45RO、CD56、Granzyme B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95.4%、80.6%、78.6%.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为70.9%,单纯放疗的有效率为100.0%,姑息化疗的有效率为50.0%.结论:NK/T细胞淋巴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特点,尤其要将免疫组化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效果较佳,早期患者单纯放疗可行,晚期以姑息化疗及支持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应力争早期诊断,早控症状,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鼻部疾病术后患者对疼痛和止痛药物的认知及行为方式的质性研究

    作者:蒋凤梅;赵玉芳;王晓丽

    头面部的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所支配,凡鼻和鼻窦的各种病变均可直接刺激鼻黏膜的三叉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由于鼻粘膜对痛觉神经非常敏感,如受刺激,头痛就更明显,当患者行鼻部手术后,炎性分泌物刺激鼻部神经及纱条填塞均可引起疼痛,多表现为头部胀痛[1]。目前鼻部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肿瘤、鼻骨骨折等大多需采用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疗效。疼痛是鼻部疾病术后常见、主要的症状和体征,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解患者对疼痛和止痛药物的认知及应对方式,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入住我科21例鼻部疾病术后疼痛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以期为鼻部疾病术后疼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鼻腔异物长期存留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周红

    鼻腔异物是小儿鼻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儿童,异物塞入鼻腔后,时间长可导致鼻腔、鼻窦的炎症反应,与鼻窦炎的症状及体征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近年来笔者共收治鼻腔异物长期存留误诊为鼻窦炎、鼻腔肿瘤3例,现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96例分析

    作者:林建武;林傧;陈俊杰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急诊,传统治疗方法以鼻腔填塞为主,对较深部及隐蔽部位的出血,填塞常有较大盲目性及填塞后仍出血不止等缺点,近年来随鼻内镜和射频在临床广泛使用,对鼻出血治疗显出很大优越性.我们从2002年1月~2005年10月将鼻内镜与射频联合治疗深部鼻出血96例,取得满意效果.本组均为单纯性出血,其中在鼻镜下能直接明视鼻腔前部出血、鼻腔肿瘤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出血不在本治疗范围内.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