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奥卡西平在癫痫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作者:刘萌;马春来;焦正;高玉成;刘艺茜;吴洵昳

    奥卡西平(OXC)是常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本研究前瞻性收集了184例癫痫患者的196份常规监测的OXC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MHD)血药浓度和相关信息.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建立癫痫患者中OXC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考察了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用药及与OXC体内代谢相关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UGT2B7 c.802T>C、ABCC2 c.1249G>A、ABCC 23972C>T)对MHD药动学的影响.结果显示终模型的药动学参数的群体典型值为:CL/F=1.84 L.h-1,V/F=275 L.性别和UGT2B7 c.802T>C对MHD体内清除率有显著性影响.CL/F的终模型为:CL/F=1.84×0.848UGT2B7× 1.17GENDER.公式中,若患者男性则GENDER=1,若为女性GENDER=0;UGT2B7 c.802T>C若为TT/TC型,则UGT2B7=l,若为CC型,则UGT2B7=0.此外,应用Bootstrap和正态预测分布误差法(NPDE)对建立的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稳定、可靠.本研究首次应用NONMEM法考察了代谢酶和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对OXC药动学的影响,可为OXC的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依据.

  • 拉莫三嗪与奥卡西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周圣军;杨剑宏;黄悦士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与奥卡西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试验组口服拉莫三嗪,每天25~ 300 mg;对照组口服奥卡西平,每天300~1800 mg,2组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和总睡眠质量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头晕、疲倦、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拉莫三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奥卡西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奥卡西平辅助治疗痴呆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研究

    作者:费玉娥;王莲娥;查显友

    目的 评价奥卡西平辅助治疗痴呆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分为2组,1组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另1组为喹硫平组,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8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4.8%,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比较2组对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有肯定疗效,2组在第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8周无显著性差异,且2组间治疗4、6周末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奥卡西平联喹硫平治疗BPSD疗效确切,既减少了喹硫平的用量,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对攻击行为控制较快及疗效相对明显.

  • 癫痫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 * 2基因型与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浓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鑫;马凌悦;向倩;胡琨;李敏;吴晔;周颖;崔一民

    目的 分析细胞色素P450 2C19*2(CYP2C19*2)基因型与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浓度在癫痫患者群体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5例使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的16岁以下癫痫患者,在奥卡西平血药浓度达稳后(第7次给药后)取谷浓度血,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MHD)浓度,用基于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和凝胶电泳法测定CYP2C19*2基因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获数据进行组间差异检测,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性别、年龄、日剂量、公斤体重给药量、基因型和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5例癫痫患者中CYP2C19*2位点纯合野生型有(*1/* 1)35例,MHD浓度为(17.41±7.58) μg·mL-1;杂合突变型(*1/* 2)22例,MHD浓度为(19.38±9.74) μg·mL-1;纯合突变型(*2/*2)8例,MHD浓度为(21.68 ±-7.69).μg·mL-1.3种基因型的MHD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日剂量与MHD血药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他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不同CYP2C19*2基因型癫痫患者的MHD浓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奥卡西平,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比基因检测更适合.

  • 奥卡西平的药代动力学及其立体选择性

    作者:陆志城;余清声

    奥卡西平是一种治疗癫痫部分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的新药.与传统抗癫痫药物相比,奥卡西平有不良反应少、自身诱导及对肝药酶的诱导作用小等优点.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奥卡西平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年龄、性别、肝肾功能损伤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同时综述了奥卡西平及其活性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在动物及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立体选择性.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及其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胡国新;邱相君;周红宇

    目的建立测定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奥卡西平300 mg;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奥卡西平10-单羟基代谢物(MHD).用3P87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此方法适于血浆MHD浓度的检测.单剂量口服奥卡西平后,MHD的血浆浓度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4.10±0.79)h,Cmax=(4.64±0.53)mg·L-1,t1/2ke=(15.05±2.32)h,AUC0-48=(112.97±14.25)mg·h·L-1.结论该法能高效、灵敏、准确地测定血浆中MHD.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奥卡西平及其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的浓度

    作者:阙万才;丘宏强;程昱;张志强;吴朝阳;杨佳;刘茂柏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奥卡西平及其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的浓度. 方法 用HLB-SPE固相萃取小柱提取血浆中奥卡西平及10-羟基卡马西平. 色谱柱为Shim-Pack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44:56);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40 μL;柱温为 25 ℃;检测波长为 240 nm. 结果 奥卡西平在 0.05 ~20μg·mL-1 ,10-羟基卡马西平在0.05~2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限分别为25,50 ng·mL-1(S/N≥3),奥卡西平及10-羟基卡马西平样品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7.9%,88.1%,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2%,96.7%,平均日间 RSD 分别为 6.5%, 5.9%,平均日内 RSD 分别为 4.8%, 4.0%.结论 本方法对血浆中奥卡西平及其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灵敏度高,减少血浆用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 HPLC法测定尿液中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的浓度

    作者:朱雪萍;李豪;杜斌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尿液中原形药物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甲醇为萃取剂,氯唑沙宗为内标,填充柱为Diamomsil-C18柱(200 mm×4.6 mm,5 μm),保护柱为相同填料的短柱(8 mm×4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400:594:6),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40 ℃.结果 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7,15.0和17.3 min.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的检测限均为2 μ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6.57%~101.21%,日内、日间RSD≤9.41%,平均提取回收率≥90.08%.结论 所建立的尿样测定方法,样品预处理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快速,能够满足体内药物分析的需要.

  •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和唾液中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的浓度

    作者:冯健全;许俊羽;吴晔;周颖;崔一民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和唾液中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利卡西平(MHD)浓度的方法学.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温为40℃,流速为1 mL·min-1,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54nm,内标为对氯苯乙酰胺.结果 血浆及唾液中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血浆及唾液中MHD在2~ 1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γ=0.999 8,唾液中γ=0.999 8),低检测浓度为2μg·mL-.血浆中MHD日内、日间RSD均<5%,提取回收率为72%~89%.唾液中MHD日内、日间RSD均<5.6%,提取回收率为75% ~91%.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人体内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MHD的浓度监测.

  • 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作者:罗祎明;徐捷慧;易湛苗;翟所迪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对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并交叉核对,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共1465例患者。奥卡西平组总有效率优于卡马西平组[RR=1.09,95%CI(1.02,1.16),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VAS评分的改善奥卡西平组优于卡马西平组[ MD=-3.20,95%CI (-5.17,-1.22),P=0.001]。奥卡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RR=0.50,95%CI(0.39,0.63),P<0.001]。发表偏倚对研究结果影响小。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疗效不劣于卡马西平,且耐受性优于卡马西平。

  • 临床药师参与癫痫患儿的药学监护

    作者:盛晓燕;冯健全;吴晔;周颖;崔一民

    目的:采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为患儿提供合理的抗癫痫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参与癫痫患儿的治疗过程,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调整抗癫痫药物的使用。结果与结论患儿病情稳定出院。临床上可结合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治疗药物监测技术的指导下,提高抗癫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儿童新型抗癫痫药物口服过量中毒的病例分析

    作者:汪洋;陈渝军;张华年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抗癫痫药物口服过量的不良反应特点,促进安全用药。方法以2例分别口服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过量的儿童患者为例,结合文献报道阐述其中毒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与结论本研究中2例分别口服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过量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和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嗜睡和呼吸抑制相对于传统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较轻。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后2例患者预后均较为良好。临床需注意做好鉴别诊断和血药浓度监测。

  • 几种新癫痫药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对比

    作者:邓白荔;周舍典;何清华;陈逢俭

    目的:探讨部分难治性癫痫(RE)在添加拉莫三嗪(LTG)或奥卡西平(OXC)或托吡酯(TPM)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累积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212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对照治疗3个月前癫痫发作频度,并对治疗2年结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ADR)及安全性和脑电图进行自身分析对比。结果患者应用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 2年结束后,患者发作频率均比用药前明显减少,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8.5%、78.1%, ADR的发生率分别为9.6%、19.2%、21.9%,脑电图总的好转率分别为89.9%、78.5%、76.9%。结论 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患者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ADR轻。

  • 儿童癫痫患者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验证

    作者:李瑞瑞;盛晓燕;马凌悦;许俊羽;赵侠;周颖;崔一民

    目的:根据模型拟合图形,判断儿童癫痫患者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对中国癫痫患儿血药浓度数据的拟合效果,探讨已发表模型对不同临床机构的适用性,选择适合中国患儿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本研究统计分析了已发表的关于癫痫儿童的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并提取了已发表文献中的人口学信息及模型信息,将我院癫痫患儿的浓度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根据实测浓度-预测浓度(DV-PRED)图及可视化预测检验(VPC)评估拟合效果.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我院69例癫痫患儿的76个稳态谷浓度点,入组患儿的年龄范围为0.17 ~ 15岁;共检索到7篇奥卡西平的群体模型,对其中5篇进行拟合,其中模型A和D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仍需建立适合中国癫痫患儿的奥卡西平群体模型.

  • 曲莱

    作者:朱乐亭;赵志刚

    [通用名称] oxcarbazepine,奥卡西平[化学名称] 10,11-二氢-10-氧-5氢-二苯[b,f]氮杂-5-羧胺

  • 奥卡西平片诱发癫痫群集性发作1例

    作者:李中;王松;刘雪梅

    病例:患儿,男,4岁.2010年8月确诊为癫痫,在家中自行口服左乙拉西坦片250mg/次,每日2次,苯巴比妥片30mg/次,每日2次,控制症状,每月仍抽搐1~2次.2012年2月因感染引起癫痫发作频繁,抽搐频率增至5~6次/天.2月20日入院治疗,给予头孢替唑钠及炎琥宁抗感染,仍服用左乙拉西坦及苯巴比妥抗癫痫.入院3天患儿发作仍频繁,加用奥卡西平片(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T0922)150mg/次,每12h 1次.2月23日中午11:30首次服药,下午13:30后发作突然频繁,5~15min出现一次,表现为抽搐吐沫意识丧失,每次持续约1min.立刻给予咪达唑仑1ng·kg-1·min-1.连续使用咪达唑仑3天,未出现抽搐症状,患儿始终处于药眠状态.2月28日将奥卡西平用量提升至225mg/次,每12小时1次.后抽搐逐渐频繁,3月3日再次提升剂量至300mg/次,每12h 1次,用药3h后患儿出现群集性发作,发作次数约为40~50次,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后逐渐缓解.3月6日将奥卡西平减量至150mg/次,每日2次,同时加用丙戊酸缓释片,减量2天后停用奥卡西平,改为苯巴比妥片、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缓释片联合治疗.后患儿症状得到控制,于3月15日出院.

  • 奥卡西平片致血小板减少1例

    作者:李焕芬;陈建华;朱利芳

    病例:患者,女,26岁。因“多疑伴言行紊乱5年余”入院。5年前患者流产后渐起精神失常,分别于2010年8月、2012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喹硫平片大量0.9 g/日、丙戊酸镁缓释片大量0.5 g/日”为主的药物治疗,症状均能缓解,出院后患者坚持服药期间,生活基本如常人。近1周,出现病情反复,多疑,哭笑无常,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6月4日将患者强制送入我院,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住院。患者无不适主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血脂回示:低密度脂蛋白(LDL)1.91 mmol·L-1,降钙素原(PCT)0.113%,肝功、血糖、肾功、电解质、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心肌酶等回示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给予喹硫平片0.7g/日;考虑患者服用院外服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效果不理想,情绪仍不稳定,可能对丙戊酸镁已耐药,遂换用奥卡西平片(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70114039)0.6 g/日,患者饮食及夜眠可,夜眠较前改善,无不适主诉,6月10日将用奥卡西平片加至0.9/日,6月16日复查血常规,血小板(PLT)27.4×109·L-1,达到危急值。即刻二次复查血常规 PLT 25.4×109·L-1,查看患者,无不适主诉,全身皮肤正常,无出血点及紫斑,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临床药师认为可能是奥卡西平的血液毒性所致,建议暂停使用奥卡西平,临床医生采纳,并给予小檗胺片112 mg/日、利可君片60 mg/日对症处理,6月19日复查血常规回示:PLT 51.0×109·L-1,6月21日血小板较前明显升高:PLT 77.1×109·L-1。6月25日 PLT 103.0×109·L-1,已恢复正常值范围。

  • 163例奥卡西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崔红霞;于苏文

    目的 研究奥卡西平致不良反应的特征,为奥卡西平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 以“奥卡西平”、“不良反应”、“致”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29篇文献,分析文献并提取相关病例归纳分析.结果 提取病例163例,不良反应发生于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段,原患疾病主要为癫痫,不良反应多发于用药后3~30 d内,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系统、神经和精神系统、营养障碍等,不良反应以皮疹、头痛及低钠血症等为常见.结论 关注奥卡西平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 两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诊断部分性发作患儿疗效比较

    作者:潘晓波

    目的比较两种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OXC)和左乙拉西坦(LEV)治疗新诊断部分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OXC和LEV两组各50例,OXC组给予奥卡西平片治疗,LEV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发作例数和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作觉醒/睡眠脑电图记录。结果两组大部分患者完成全部疗程(48/50,49/50),在癫痫发作频率的下降和痫样放电减少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LEV组出现脾气暴躁等不良反应4例,OXC组出现头晕3例,嗜睡1例,认知功能减退4例。结论 OXC与LEV两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新诊断部分性发作患儿疗效相似,但考虑到严重不良反应因素,LEV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奥氮平合用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芳珍;张晓

    目的:观察奥氮平合用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和合用组,分别在治疗前、1周末、2周末进行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PANSS量表评定.结果:单用组2周末总有效率为68.89%,联用组为81.11%,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2.68,P<0.05);1周末单用组、联用组MOAS因子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与单用组1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末两组MOAS因子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周末两组TESS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合用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63 条记录 3/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