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锥形束CT用于评估牙槽骨骨缺损的情况和骨再生区域骨密度的变化

    作者:曹婕;孟焕新

    目的:检验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槽骨缺损高度和体积的精确性,通过比较手术前后CBCT测得的骨密度值来确定其评估牙周再生性手术疗效的检查时机.方法:对9例患者口内的10颗因牙周破坏造成的三壁骨袋进行再生性手术,术前拍摄CBCT和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利用CBCT数据测量骨缺损体积及骨缺损周边区域的骨密度.在牙周再生性手术过程中测量骨缺损的高度,并在术中充填骨蜡以获得缺损区域的体积.术后6、12、24周再次拍摄CBCT,测量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结果:Wilcoxon检验非参数检验显示,术前用根尖片测量的骨缺损高度比术中测量结果高出(0.822 ±0.22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前CBCT测量结果只较术中测量结果降低(0.150 ±0.171)mm(P >0. 05),可见CBCT测量结果比根尖片更精确.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图也提示CBCT测量结果较根尖片精确.Wilcoxon检验提示,术前CBCT测量的骨缺损体积与术中测量值的差值在0.38 ~2.83 m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BCT测量的原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CT值)在再生性手术后第6、12和24周分别是原骨缺损周边区域的(0.49 ±0.03)倍、(0.74 ±0.09)倍和(1.16 ±0.11)倍,可见术后24周时骨再生区域骨密度更接近术前骨缺损周边区域骨密度.结论:CBCT可以在牙周再生性手术前精确测量牙槽骨缺损的高度和体积,可选择在术后24周时拍摄CBCT进行疗效评估.

  • 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因子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蛋白的表达及1α,25(OH)2维生素D3的调节

    作者:张丁;杨雁琪;李小彤;傅民魁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蛋白的表达,以及骨吸收促进因子1α,25(OH)2维生素D3对OPG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系列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上表达的RANKL蛋白,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无外源性刺激以及1α,25(OH)2维生素D3诱导2、4、6 d时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OPG蛋白.结果:人牙周膜细胞胞膜和胞浆上表达RANKL蛋白,分泌OPG蛋白到培养基中.1α,25(OH)2维生素D3降低OPG蛋白的分泌.结论:人牙周膜细胞表达OPG和RANKL,1α,25(OH)2维生素D3影响OPG的表达,推测其通过OPG/RANKL通路参与骨改建.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牙周膜细胞参与骨改建的机制打下基础.

  • 周期性牵张力对人牙周膜细胞中成骨样细胞表型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丁;李小彤;傅民魁

    目的:了解机械力介导的牙周膜细胞中成骨样细胞特性的改变,以利于深入研究正畸牙齿移动的机制。方法:应用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进行细胞原位杂交,检测在间歇性机械牵张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中的成骨样细胞表型蛋白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在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改变。结果:间歇性牵张力作用增强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基因的表达。结论:间歇性牵张力作用诱导人牙周膜细胞向成骨样细胞的分化。

  • 自体牙周膜细胞和釉基质蛋白修复猴下后牙Ⅲ度根分叉病变

    作者:朱卫东;侯建霞;刘凯宁;孟焕新;唐晓琳

    目的:应用自体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all,PDLC)结合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植入人工制备的猴Ⅲ度根分叉病损内,探讨此牙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重度根分叉病变的可行性.方法:人工制备3只食蟹猴双侧下颌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慢性Ⅲ度根分叉病损.拔除第一双尖牙,分离牙周膜,取体外培养的第3代PDLC再与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复合培养后植入病损内.3只猴的一侧第二磨牙植入PDLC/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EMD为A组;对侧同名牙植入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EMD为B组;一侧第一磨牙植入PDLC/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为C组,对侧同名牙植入牛无机矿化骨胶原块为D组;一侧第二双尖牙置入EMD为E组;对侧同名牙为空白对照组(F组).所有部位均覆盖胶原膜,每组3颗牙,分别于植入材料前和植入后6个月记录牙颊舌侧根分叉部位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和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拍摄X线片.结果:植入材料后6个月,除少数根分叉暴露的病损外,多数根分叉处的PD和AL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依次为E组和F组(第二双尖牙),A组,C组,B组和D组.修复的牙槽骨几乎充满第二双尖牙的根分叉,甚至可见较清晰的骨硬板,其他牙位的牙槽骨虽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在缺损的冠方仍留有较明显的密度减低影.结论:PDLC和EMD均可增加Ⅲ度根分叉病变区牙周组织的修复,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植入的细胞和材料,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根分叉的大小和牙龈瓣能否很好覆盖病损是影响愈合的重要因素.

  • 可摘局部义齿3种固位体类型与基牙牙周健康的关系

    作者:张仁国;王新知;洪流;李国珍

    目的:对比3种精密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设计--RPI型卡、RPA远中型卡和RPC型卡(远中支配的圆环形卡)--对患者基牙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牙周病常用指数标准及定位根尖片检测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间结果有无差异.结果:3种卡环设计对义齿基牙颊侧菌斑附着水平的影响相似,而对基牙舌侧菌斑附着水平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RPA组患者的菌斑水平明显低于RPC组患者,RPI组患者菌斑水平居中;3组间在基牙牙龈炎症、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及基牙牙槽骨吸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PA型卡环同位体更利于患者维护基牙及其牙周组织的健康,而RPC型卡环固位体则应尽量避免使用.

  • 儿童恒牙全脱出牙周组织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白洁;赵玉鸣;秦满

    目的:对儿童恒牙全脱出后再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再植牙的牙周组织预后类型和各类根吸收出现的时间,分析影响再植牙牙周组织预后的可能因素。方法:对2000年至2012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恒牙全脱出系统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要求观察期大于12个月,记录再植牙的预后和各类牙根吸收出现的时间,分析影响再植牙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周膜愈合率为23.0%,替代性吸收发生率为72.1%,通过临床检查诊断替代性吸收的时间早于影像学检查,86.0%(40/47)的根吸收在再植后1年之内出现。保存在良好储存液中(例如牛奶、生理盐水、唾液等)的全脱出牙齿发生牙周膜愈合的比例显著高于干燥保存和保存在自来水、酒精等不良介质中的牙齿( P<0.05)。尖牙和前磨牙发生牙周膜愈合的比例高,其次为下颌切牙;上颌切牙发生牙根吸收的比例高。结论:再植牙的保存方式与牙周组织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常见的牙周组织预后方式是替代性吸收,诊断替代性吸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牙齿再植后的观察期至少应在1年以上。

  • Mini-SG(R) F 冠外附着体在游离端义齿修复中对基牙牙周健康的影响

    作者:周永胜

    目的:观察Mini-SG(R)F附着体在游离端义齿修复中对基牙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纵向观察Mini-SG(R) F附着体修复游离端缺失前后第一基牙、第二基牙牙周病常用指标及牙槽骨吸收情况的变化.结果:Mini-SG(R) F附着体在修复前、修复后6月内义齿稳定、固位良好,第一、第二基牙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槽骨吸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前基牙的松动度在进行联冠修复后明显降低.结论:Mini-SG(R) F附着体在游离端义齿修复中对基牙牙周健康无明显不利影响,基牙的联冠修复形式有利于基牙的健康和稳定.

  • 转化医学及其在牙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欧阳翔英;阳雯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尽管目前的转化研究多集中于致死性疾病的防治,然而其对口腔医学的发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1-3].口腔疾病中,牙周疾病是人类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有文献报道,牙周疾病可能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疾病相关,一直是巨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在牙周病防治方面引入和普及转化理念、立足临床核心问题、整合有限资源、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战略已迫在眉睫[4-5].

  • 中药含漱液对固定矫治患者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祥生;王家艳;张栋梁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简便有效易于矫正患者接受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方法 从正畸门诊患者中随机选择需做正畸治疗患者,将患者分为中药含漱液组和蒸馏水对照组,每组30例.利用菌斑指数(PL I)、出血指数(BI)评价中药含漱液对口腔卫生健康维护的作用.结果 固定矫治器放置后第4周、8周中药组较对照组PL I、BI、牙周探诊深度(PD)均有明显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固定矫治患者应用中药含漱液局部漱口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组织状况,达到很好控制菌斑及牙龈炎症的作用.

  • 羧甲基壳聚糖在口腔科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穆玉;彭伟

    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是壳聚糖(Chitosan)经羧甲基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与壳聚糖相比,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提高,且安全、无毒、无害,具有成膜性、保湿性、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本文就对羧甲基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做综述:

  • 糖尿病大鼠牙周炎牙周组织一氧化氮分布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谢景朝;董福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糖尿病对牙周炎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牙周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牙龈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牙周炎组的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牙槽骨高度丧失量高,均明显高于牙周炎组、糖尿病组及正常组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加重了牙周炎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

  • 固定桥桥体龈端形态对牙周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剑

    目的 探讨不同的固定桥桥体龈端形态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固定桥桥体龈端设计为闭塞型改良盖嵴式,因各种原因需拆除并且桥体端的黏膜组织有重度炎性反应的病例,待炎性反应治愈后,重新固定桥修复,桥体龈端设计为扩大型改良盖嵴,对其自身拆除时、牙周治疗后、重新修复后的牙周组织炎性变化进行对照研究,分为拆除组、修复前、修复后3组.结果 拆除组和修复后组各项牙周指数检测结果显示修复后组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指标均有所下降,修复后组的BI与拆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3%的患者黏膜炎性反应改善明显,26.7%患者黏膜炎性反应有一定改善.修复前和修复后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扩大型改良盖嵴式桥体,可以有效控制桥体下黏膜炎性反应的发生,尤其适用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的患者.

  • 牙周炎龈组织中IL-1β的表达

    作者:赵晶;金志巍

    白细胞介素1(IL-1)是1种单核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1分为IL-1α和IL-1β 2种.目前,研究认为白细胞介素1能诱导破骨细胞形成,增强其活性,促进骨吸收[1].1998年9月至1999年2月,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牙周组织中IL-1β的存在和分布,进一步揭示牙周炎的免疫病理过程.

  • 全口长桥固定义齿177临床分析

    作者:张进城;肖占森

    我院应用全口长桥固定义齿修复技术对牙列重度磨耗,缺牙较多,牙周组织不健康、残根残冠较多,多有咬(牙合)面磨耗,咬(牙合)垂直距离减低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77例中老年患者,男123例,女54例;年龄48~79岁,平均64.5岁.其中牙齿发育畸形伴重度磨耗者31例.纳入标准:全口缺牙0~14颗,单颌缺牙不超过10颗.修复前,先为患者余留牙及残冠、残根进行拍片,无保留价值的拔除,余牙行完善的牙周、牙体、牙髓治疗.

  • 金属烤瓷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作者:马庆增

    金属烤瓷修复技术具有一定强度和美感度等优点成为牙修复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该项技术也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情况的不良效果。本研究在大量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分析导致金属烤瓷修复体对牙周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为该项技术的完善提供指导意义。

  • 重度牙周炎病例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作者:牛建杰

    目的:观察应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方法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用医学盲法选取27例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共计32颗患牙,将其分为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的观察组和采用单纯牙周治疗法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10周、治疗第18周分辨记录以下数据:PPD(牙周袋深度)、SBI(龈沟出血指数)、PLI(菌斑指数)、CEJ-BD(釉牙骨质界到骨缺陷底的距)、CEJ-AC(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两组经治疗后,PPD、SBI、PLI指标无显著的差异;经过18周观察CEJ-BD减少0.67 mm;对照组减少0.21 mm; CEJ-BA 减少0.23 mm;对照组减少0.34 mm,观察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该研究中所例出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牙周组织的恢复和再生无明显差异,但在缺陷骨组织的再生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更能优化临床疗效。

  •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杨勇;李二红;侯丽萍

    目的:评价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口腔科存在不同程度咬合创伤要求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23例(29颗患牙),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种方式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情况分别进行记录。结果所有患者再生性手术和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为(27.3±1.7)个月,再生性手术治疗后患牙角形骨吸收侧的CAL、PPD分别为(3.41±1.43)、(2.84±0.87)mm,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垂直缺损侧的CAL和PPD分别为(3.79±1.60)、(3.12±1.11)mm,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患牙缺损侧和垂直骨缺损侧的CAL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牙骨缺损侧和垂直骨缺损侧的PPD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对牙周炎患者的治疗行之有效,有助于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解决咬合创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牙齿功能和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丹参酮ⅡA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陈建明;童晓洁;陈瑾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培养液中(实验组),同时设不含丹参酮ⅡA的空白对照组,24、48、72 h后,以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下,实验组贴壁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加药培养48、72 h,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丹参酮ⅡA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牙周病患者家系调查分析及牙周组织再生

    本研究通过对50例牙周病患者的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遗传因素在牙周病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与之相关的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 探讨固定式恒久夹板修复对牙周组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固定式恒久夹板修复对牙周组织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固定式恒久夹板修复治疗,观察患者骨小梁结构改善情况及复查疗效。结果两组修复后骨小梁结构均有所改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查时两组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改善了患者的咬合功能,维护和改善了牙周健康,有利于病变组织的愈合。

739 条记录 7/37 页 « 12...45678910...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