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림상검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64X
  • 国内刊号: 32-120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0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检验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许文荣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1例成骨不全患者Ⅰ型胶原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娜;吴秋月;曹翔;李天赋;张翠;李卫巍;崔英霞;李晓军;许豪勤

    目的 对1例成骨不全(0I)患者Ⅰ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为研究中国人群的OI基因突变特点提供线索.方法 患者具有OI典型的蓝巩膜、易骨折、牙本质发育不全等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OI,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所有启动子区、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区进行DNA测序,通过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SP)法进一步验证,以患者的父母、妹妹及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OI患者COL1A1基因45号外显子发生单核苷酸替代突变(c.3263 G>A,p.Gly1088Glu),而患者的父母、妹妹及200例健康对照者未发现相同的突变位点.同时PCR-SSP也证明了此位点的杂合性.结论 c.3263 G>A突变位点是一个OI患者COL1A1基因的新突变位点,与OI临床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 南昌4家教学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作者:宁长秀;胡龙华;汪红;钟桥石;杭亚平;王小中;胡晓彦;余方友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方法 收集南昌地区4家教学医院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29株,双纸片增效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改良Hodge实验和双纸片协同法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耐药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9株分离菌除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7.9%)外,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9%,其中对头孢呋辛、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62.1% (18/29).29株分离菌中有19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占65.5% (19/29),以blaKPC-2为主(44.8%,13/29),其次为blaNDM-1、blaIMP-26及blaIMP4,携带率分别为17.2% (5/29)、10.3% (3/29)及6.9% (2/29),另有3株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IMP-26,1株同时携带blaKPC-2和blaIMP-4.17株除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外,还携带ESBLs基因和(或)AmpC基因,占58.6%.未检测到VIM、GES、SPM及OXA等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29株分离菌中有27株被PFGE成功分型,分别属于20个不同克隆,其余2株分型不成功.属于同一克隆型且携带blaKPC-2基因的4株菌来自同一医院.结论 CRKP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主要原因,bla KPC-2携带率高,且在局部有短暂流行.本地区已监测到携带blaNDM的肺炎克雷伯菌,值得关注.

  • miRNA-155、miRNA-181a在SLE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杜文胜;刘凤;何应中;王书香;黄俊琼

    目的 探讨miRNA-146a、miRNA-155、miRNA-31、miRNA-181a与SLE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17例健康对照者和22例治疗前、后SLE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PBMC中miRNA-146a、miRNA-155、miRNA-31、miRNA-18 1a的表达情况.结果 SLE患者PBMC中miRNA-146a、miRNA-155、miRNA-31、miRNA-18 1a的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SLE患者组miRNA-155、miRNA-181a的表达低于治疗后SLE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SLE患者组miRNA-146a、miRNA-31的表达与治疗后SL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46a、miRNA-155、miRNA-31、miRNA-181a在SLE患者PBMC中表达普遍降低,治疗后患者PBMC中miRNA-155、miRNA-181a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提示上述miRNA有望成为SLE患者治疗监测指标.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脂多糖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抑制研究

    作者:李里明;蒋留留;祝源;严永敏;叶惠慧;贾浩源;薛建国;朱伟;许文荣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的外体(exosomes,hucMSC-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系LX2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LX2细胞,分别设PBS对照组、LPS组(100 ng/mL)及hucMSC-Ex组(LPS+ 150 μg/mL hucMSC-Ex),48 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相应的RNA及蛋白质.western blot检测LX2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α1及TGF-β1蛋白)和凋亡指标(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α-SMA mRNA表达水平;MTT法分析hucMSC-Ex对LX2细胞活化后增殖的影响.结果 LPS可刺激LX2细胞活化,活化后的LX2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形状向成纤维细胞样改变,并高表达α-SMA、ColⅠα1及TGF-β1蛋白,其灰度值分别上升约2.45、2.34、2.77倍(P均<0.05);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增强;LX2增殖能力增强;经hucMSC-Ex处理后,细胞形态由细长向不规则形态转变,α-SMA、CollⅠα1及TGF-β1蛋白表达减弱,高表达Bax及caspase3蛋白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且细胞增殖减少(F=23.44,P<0.05).结论 hucMSC-Ex能够抑制LPS诱导的LX2细胞活化,降低其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的提纯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萍;徐敏;严孝岭;高德玉;高文博;虞伟;李晓军

    目的 提纯并鉴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s-IC),并研究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G蛋白亲和层析法分别从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阳性(ACPA+)RA患者、SLE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血清中提取IC,用SDS-PAGE对提取的s-IC进行纯度鉴定,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s-IC中ACPA含量,用western blot法鉴定纯化IC中的瓜氨酸化蛋白质.体外培养HUVEC,分别用RA患者血清IC(RA-IC)、SLE患者血清IC(SLE-IC)、健康人血清IC(C-IC)刺激HUVEC,培养24h后,用CCK-8细胞增殖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 用G蛋白亲和层析法可自血清中提取出纯度较高的IC,ACPA+ RA患者血清经G蛋白柱纯化后,IC中ACPA的回收率可达56.8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患者s-IC中在相对分子质量(Mr)25 000~ 55 000间出现较多SLE-IC和C-IC中未有的条带.用s-IC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当s-IC浓度为50 μg/mL时,RA-IC与SLE-IC组HUVEC的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C-IC组(P均<0.01);当IC浓度为100 μg/mL时,RA-IC组的HUVEC增殖水平显著高于SLE-IC与C-IC组(P均<0.01).结论 成功提取ACPA+ RA患者s-IC,RA-IC能显著促进HUVEC增殖.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

    作者:束婷婷;井昶雯;吕志刚;解雨春;许家仁

    目的 建立检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 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法,初步观察肿瘤慢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方法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标准曲线,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检测50例体检健康者、49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铁(SI)水平.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灵敏度为10 copies/μL,线性范围为101~107 copies/μL;熔解曲线示扩增峰单一;检测3份低、中、高浓度的阳性质粒批内CV分别为1.83%、1.27%、1.39%,批间CV分别为6.13%、7.48%、6.87%.肿瘤慢性贫血组铁调素mRNA水平为[10.51(8.02~ 16.31)]×10-3 copies/cell,高于健康人对照组[2.57(2.20~3.20)]×10-3 copies/cell,P<0.01;外周血铁调素mRNA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92,P<0.01),与SI呈负相关(r=-0.83,P<0.01).结论 建立了定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的荧光定量PCR法,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mRNA水平高于健康人,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 血清抗烟曲霉二肽基肽酶V肽段IgG类抗体ELISA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作者:韩丹丹;李芳秋;史利宁;张国勇;李伟;胡毓安

    目的 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烟曲霉二肽基肽酶V(dipeptidyl peptidases V,DPPV)肽段IgG类抗体(抗DPPV)的ELISA法,评估其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重组烟曲霉DPPV肽段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中抗DPPV的ELISA法,检测105例IA患者、200例非IA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中抗DPPV水平,确定cut off值,考查方法的精密度和特异性.部分IA患者抗DPPV结果与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抗体(抗TR)检测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结果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以建立的ELISA法检测吸光度(A)值为6.688、0.709的2份抗DPPV抗体阳性血清,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和8.0%,批间CV为7.1%和10.7%.重组抗原对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阻断率>90%.以A值0.542为cut off值,对IA诊断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0.7%.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的IA患者抗DPPV阳性率(75.3%,55/73)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IA患者(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1,P<0.05);92例IA患者血清抗DPPV、抗TR和GM测定总阳性率分别为63.0%、60.9%和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缺乏的IA患者GM阳性率(89.7%)显著高于抗DPPV、抗TR的阳性率(41.4%和34.5%)X2分别为14.96、18.75,P均<0.01.抗DPPV与抗TR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82.6%,抗DPPV、抗TR和GM试验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6.7%.结论 检测抗DPPV抗体的ELISA法精密度和特异性较好,对侵袭性曲霉感染具有潜在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多个指标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 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PCR检测β地中海贫血热点突变

    作者:郭紫芬;兰芬;周翠兰;廖端芳;李凯

    目的 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PCR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热点突变.方法 选取已知中国人群β珠蛋白基因CD41-42、IVS-2nt654、TATAbox-28、CD17、CD71-72及CD26热点突变位点为检测靶点,分别设计3'末端与野生型基因位点或突变型基因位点完全配对的引物,并用硫化磷酸修饰,进行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引物延伸反应.用多重PCR反应体系检测临床已知分别含CD26和TATAbox-28突变热点患者的DNA标本.结果 对野生模板而言,仅有野生型等位基因相关引物有产物产生,而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无产物产生.反之,使用突变模板,仅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相关引物有产物产生,而野生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无产物产生.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多重引物延伸反应筛查含有CD26或TATAbox-28突变的患者DNA标本时显示,突变引物混合物只有相应突变位点的产物产生,而野生引物混合物则有除突变位点以外的其他5个位点的产物产生.结论 建立了基于高保真DNA聚合酶的筛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热点突变的PCR技术.

  • 甲胎蛋白阳性胃癌高侵袭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永梅;逯素梅;马万山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阳性胃癌(AFP-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PGC)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AFP水平明显增高,生存期短,晚期病例多,术后复发率高,转移率高.研究显示,AFP是影响APGC高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一个独立因素,其具体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Me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STAT3)、Fas、AT基序结合因子1(AT motif binding factor 1,ATBF1)等分子的异常表达及癌细胞的遗传表型有关,但尚需进一步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PGC高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其具体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峰;宝福凯;柳爱华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P)主要引起人类经蜱叮咬传播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快速、准确的针对HGA的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爆发,减少死亡病例.目前AP感染的诊断方法有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形态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其中AP分子检测技术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是目前对AP感染诊断的常用方法.针对AP分子检测主要方法包括巢式PCR (nested PCR)、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 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等.三类分子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检测手段,提高AP感染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 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和S100A9蛋白浓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韩冉冉;黄元姣;陈铃;肖晓兰;易翔;蔡红武;吴勇浒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和S100A9蛋白水平与临床分期及血浆EB病毒VCA-IgA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鼻咽癌患者(Ⅱ期36例,Ⅲ期104例,Ⅳ期104例)和104例体检健康者血浆中S100A8、S100A9蛋白浓度和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S100A9蛋白浓度分别为0.44(0.25,0.78) ng/mL和202.71(185.79,238.54) pg/mL,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0.29(0.18,0.44) ng/mL和192.43(170.66,193.42) pg/mL(P均<0.05).Ⅱ、Ⅲ、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浆S100A8、S100A9蛋白浓度均高于体检健康者(P均<0.05),且Ⅱ、Ⅲ期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S100A9蛋白浓度高于Ⅳ期(P<0.05);Ⅲ期S100A9蛋白浓度高于Ⅱ期(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S100A9蛋白浓度与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无相关性(r分别为-0.04,-0.07,P均>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浆中S100A8和S100A9蛋白水平升高,且与临床分期有关.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预后评估的意义

    作者:沈洪远;王妍;黄红宇;马宁;韩志君;严子禾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77例初诊NSCLC患者及98例体检健康者血浆标本.检测NSCLC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术前血浆D-D水平与NSCLC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术前血浆D-D水平为(1.04±0.71)mg/L,显著高于术后第9天的(0.62±0.47) mg/L(t=4.350,P<0.01);也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37±0.11 mg/L(t=9.294,P<0.01).初诊NSCLC患者血浆D-D水平随着肿瘤临床分期递进而增加(F =9.028,P<0.01),而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F =0.532,P>0.05).血浆D-D为≤0.87 mg/L的NSCL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D-D> 0.87 mg/L的患者(x2=9.72,P<0.01).结论 D-D水平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 血清microRNA-14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亚南;陈昭华;严岱红

    目的 探讨microRNA-141(miR-141)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60例结肠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R-141的表达.结果 miR-141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29±0.52,与健康对照组的1.02±0.23相比,显著升高(t=11.34,P<0.05);随着结肠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血清miR-141的表达增高;血清miR-141在淋巴结转移组的相对表达量为4.45±0.32,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2.39±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结肠癌术后血清miR-141表达明显下降(t=8.53,P<0.01).结论 miR-141在结肠癌血清中高表达,且与结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结肠癌辅助诊断.

  • 时间节点监控在检验标本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炳龙;陈守涛;马跃飞;张建东;王玉琴;方东萍;杨滨;欧启水

    目的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以检验全过程和标本的流转为主线,对关键环节进行时间节点监控,建立“精确到点、责任到人”的检验标本全过程监控系统.方法 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无缝连接,设置关键时间节点并加以监控,准确记录以条码为唯一标识的检验标本在临床科室、运送员工、检验科室等各环节、各部门之间交接的时间和责任人.比较节点监控前后标本遗漏率、标本平均流转时间、结果审核及时率、门诊等待抽血的耗时及门诊标本平均结果审核时间.结果 对检验标本实现时间节点监控后,减少了标本在交接过程及结果报告等各环节的主观随意性,在对临床科室和患者进行的调查反馈中发现,满意度由96.0%提高为97.6%;检验标本遗漏率由1.34%下降为0.57%;标本平均流转时间由47.2 min缩短为38.6 min;结果审核及时率由97.5%提高为98.6%;门诊患者等待抽血的时间由40~50 min缩短为20 ~30 min;门诊标本的平均结果审核时间由42.2 min缩短为37.1 min.结论 LIS中建立关键时间节点监控,实现“精确到点、责任到人”的监控,可提高标本周转的效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对保障患者安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碱性磷酸酶常规测量系统与参考方法的比对和偏移评价

    作者:秦绪珍;程倩;徐二木;叶阿里;高尚;高学慧;齐志宏;谢少伟;邱玲

    目的 通过复现碱性磷酸酶(ALP)国际参考方法评价4种常规测量方法的正确度.方法 实验室内复现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公布的ALP参考方法;参考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9-A2文件用患者新鲜血清标本将Roche Modu-lar系统、Beckman AU系统、Siemens Dimension系统、迈克试剂-Beckman AU系统与参考方法进行比对,评价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相关性和偏移,根据回归方程调整常规方法的系数,重新比较与参考方法的相关性和偏移.结果 4种检测体系与参考方法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与参考方法相比,Roche系统存在负偏移,Beckman AU系统、Siemens Dimension系统存在正偏移,国产迈克试剂-Beckman AU仪器系统偏移小.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调整系数后,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结果偏移降低.结论 实验室通过建立参考方法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调整仪器参数,可大程度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是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 标本保存条件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王彦;张葵;徐志晔;魏红霞;张正芳;顾光煜;谭婷婷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不同贮存时间保存标本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5例HbA1c水平不同的全血标本,用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于当日3h内测定结果,然后将各标本充分混匀后分装成4小管,分组贮存在室温(20 ~22℃)、冷藏(4~6℃)、冷冻(-18~-20℃)和低温冷冻(-74~-76℃)条件下,分别在贮存的第1、2、5、6、7、14、20、21、60和180天进行测定.以低温冷冻保存标本所测结果为标准,每个标本的HbA1c结果在低温冷冻组x±0.2%范围内为可接受结果.当每组5个标本的结果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标本在特定时间、特定温度下稳定.结果 标本用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的稳定性分别为:室温和-18~-20℃可稳定5d,4~6℃可稳定20d;-74~-76℃至少可稳定180 d.结论 不同温度、不同贮存时间对Tosoh 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HbA1c结果稳定性有影响.

  • THP-1源性巨噬细胞对卵巢癌SKOV3细胞Toll样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闯;柯星;张淑平;张晓洁

    目的 研究人单核细胞THP-1细胞系源性M2型巨噬细胞与卵巢癌SKOV3细胞相互作用后,肿瘤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HP-1细胞膜表面CD206分子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巨噬细胞与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非接触式共培养模型;相互作用24h后提取SKOV3细胞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LR1 ~TLR9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相对定量法(2-△△Ct)进行分析.结果 PMA诱导后,THP-1细胞巨噬细胞化,CD206分子高表达;卵巢癌细胞经共培养后TLR2、TLR3、TLR4、TLR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2-△△Ct分别为25.99±1.09、7.11±0.27、16.92±0.11、44.80±0.78.结论 卵巢癌SKOV3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后,肿瘤细胞TLR2~TLR5 mRNA表达显著增加,可能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

  • ALR siRNA慢病毒载体佳干扰序列的筛选及构建

    作者:郭虹利;吴传新;郭晖;刘杞;杨超;孙航

    目的 筛选并构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基因的佳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ALR 基因表达下调后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AL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4个siRNA靶点,酶切连接GV118-GFP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在包含ALR基因的质粒中以PCR法扩增出A勰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GV143,构建ALR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将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和ALR的基因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目的基因ALR的敲减效率.结果 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ALR RNAi慢病毒载体及ALR基因过表达载体.不同浓度干扰质粒(0.4 μg和0.8μg)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于阴性对照组,KD1组ALR蛋白的表达水平(0.51±0.02,0.36±0.09)、KD2组ALR蛋白的表达水平(0.65±0.04,0.49±0.02)、KD3组ALR蛋白的表达水平(0.62±0.07,0.52±0.02)均降低(P均<0.05),而以KD1组蛋白表达量低.结论 成功筛选并构建了能有效沉默ALR基因的佳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 氨甲喋呤对映体诱导白血病BALL-1、CCRF-CEM细胞系耐药后EGF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作者:索美芳;何晓东;张培;陈洋;沈佐君

    目的 建立耐氨甲蝶呤(MTX)对映体的人白血病BALL-1和CCRF-CEM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分析不同MTX对映体耐药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用浓度递增结合低剂量持续诱导的方法建立L-(+)-MTX、D-(-)-MTX耐药细胞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用RT-PCR法检测各细胞EGFR、KRAS、TGF、PI3K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L-(+)-MTX、D-(-)-MTX耐药细胞自第4日增殖速度明显较亲本细胞慢,而L-(-)-MTX耐药细胞增殖速度明显较D-(+)-MTX耐药细胞慢.与亲本细胞BALL-1、CCRF-CEM相比,两种耐药细胞周期分布中G0/G1期所占比例增加,S期细胞所占比例减少.L-(+)-MTX/BALL-1、D-(-)-MTX/BALL-1间EGFR、K-Ras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MTX/CCRF-CEM、D-(-)-MTX/CCRF-CEM组间EGFR、K-Ras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ALL-1细胞组、CCRF-CEM细胞TGF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种细胞均无PI3K mRNA表达.结论 耐D-(-)-MTX细胞增殖能力大于L-(-)-MTX细胞;耐L-(-)-MTX、D-(-)-MTX细胞EGFR、K-Ras mRNA表达存在差异.

  • 2011~2012年武汉地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作者:伍仕敏;项杰;周虹;吴志强;李虹泽;刘为勇;吴建国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手足口病(HFMD)患儿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基因型及重组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武汉地区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16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序,选择2株来自重症和1株来自轻症患几的CA16病毒株构建VP1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特点.结果 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42株CA16,VP1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分离株均属于B1亚型,其中13株属于B1a亚群,29株属于B1b亚群.重组分析表明,3株CA16分离株均为亲本株CA16 A型毒株FY18/AH/CHN/2008和EV71 A型毒株Hubei-09/HB/CHN/2009型间重组所产生,重组交叉位点为基因组P2区2A和2B基因交界处.结论 武汉地区的CA16分离株均为B1亚型,其中B1b亚群占明显优势,且CA16分离株存在亲本株CA16A型和EV71 A型毒株的型间重组.

  • 临床生化检验反应面法(RSM)及其常用设计方式浅析

    作者:刘春龙;金仁玲;孙慧颖;胡滨;陈宝荣

    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可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的开发及研究,优化检验测量程序,了解测量程序中各检验影响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较少的实验成本及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作为传统的单因素分析法的补充.本文介绍完整的RSM实验设计流程,并总结常用实验设计方式:3k因子设计、Box-Behnken设计、中央合成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进行3种设计方式实验次数的比较,为在临床生化检验科研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反应面设计方式提供参考.

  • 干粉校准品复溶方法及校准次数对生化测量系统校准的影响

    作者:林素平;韩霜;臧素纲;陈鑫;左月媛;王惠民;周玉贵

    正确实施测量系统的校准是保证生化指标检测准确性的前提.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值与相应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1].校准的影响因素有校准品复溶、校准周期及实验室用水质量等[2],目前尚无规范性文件,因此探讨校准中的影响因素,制定规范性文件十分必要[3-5].本科室为探讨建立相应的规范校准程序就干粉校准品复溶方式和校准次数进行了一些实验,现介绍如下.

临床检验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