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Research 구강의학구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51
  • 国内刊号: 42-16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9
  • 曾用名: 口腔医学纵横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樊明文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胡昇;王宏田;丰景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下颌骨骨折用小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术,术后作即刻及随访临床综合效果评价,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伤口愈合、咬合关系等.结果:106例术后感染3例,缝线局部裂开5例,咬合关系有3例不正常,有4例发生局部咬合关系不良,2例发生偏向咬合.其余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正常,术后张口度>36 mm.结论:小型钛板做下颌骨坚固内固定是一种现代而符合生理的治疗方法,较传统治疗有明显的优点.

  • 保留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相关临床研究

    作者:王如;董岩;张福胤

    目的:对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保存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我院10年间下颌骨骨折98例,并对166个骨折线上的牙齿进行临床分类;将针对与牙齿保存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将下颌骨骨折线上的牙齿分为四型.其中Ⅱ型多,166个骨折线上的牙齿中140个被保留下来(84.3%);保存率高为Ⅰ型.拔除牙齿多与牙损伤严重、骨折片移位较大并伴有骨缺损、牙周病引起的骨进行性吸收、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有效地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保存率,而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对下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及骨折愈合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分类方法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的定位研究

    作者:金艳;邹韵秋;许武玲

    目的:通过上颌恒磨牙近颊根与髓底参数的测量研究寻找近颊根(MB2)根管定位的方法,为上颌磨牙四边形髓腔入口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上颌第一恒磨牙36颗,沿髓底平面截除牙冠,测量髓底参数,记录近中颊根根面外形,于MB1与MB2根管中插针示折摄X-线片,记录根管分型,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根管分型与根形相适应:2-1型根管的近颊根多为扁斜根(85.71%),2-2型根管的近颊根多为宽扁根(80%).MB1-MB2根管口距离在1~3 mm之间,平均距离为1.93 mm.2-1型与2-2型根管其MB1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MB1与MB2根管口至近颊根近中根面颈缘的垂直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可采用改进的四边形髓腔入口,在MB1根管口的腭侧、近中方向距MB1根管口1~3 mm 处,沿经过MB1根管口的与近中颈缘平行的直线上寻找MB2根管口.

  • 医生技术因素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作用

    作者:程晓兵;李建虎;周树夏;孙沫逸;胡晓光;杨耀武;胡开进;张俊睿

    目的:明确医生技术因素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前瞻随机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别分配到学员组和医生组,术后7d来复诊,并记录患者拔牙创异常出血、张口受限和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后做相关的统计处理.结果:学员组患者的拔牙创异常出血和张口受限并发症明显高于医生组,但在干槽症的发病率上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应该提高医生的拔牙操作技术,争取减少术后并发症.

  • 舌根部血管瘤手术进路分析

    作者:粟红兵;翦新春;刘志敏;陈新群

    目的: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舌根部血管瘤有3种手术进路,本研究旨在这些舌根部手术中找到一种佳进路.方法:9例舌根部血管瘤按切口分为三组即下颌旁侧进路3例,在下唇正中至颏下点向后作平行下颌下缘切口线;颏正中进路3例,在下唇正中作切口,经颏下点至舌骨上;口周前进路3例,在颈颌线交界处作一弧形切口.结果:不同的手术进路有不同的手术视野,可导致不同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产生.结论:舌根部血管瘤手术进路中下颌旁侧进路比颏正中进路更易暴露术野,下颌旁侧进路和口周前进路所产生的并发症少.

  •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研究

    作者:张林;徐鹏宇;黄波;曹国全;王莹;朱形好

    目的: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 C++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建立以CT数据为信息源的计算机正颌外科立体可视化手术仿真模拟系统,可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质过程,并且以动态动画形式演示,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结果:该系统建立了颅颌面畸形立体结构模型,以动态形式成功演示了正颌外科截骨移动手术仿真模拟,手术过程真实逼真,立体可视化效果好,应用普通播放软件即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播放模拟正颌外科手术过程,并可预测手术后上下颌咬合状态及手术效果.结论: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系统的建立,为正颌外科截骨矫治牙颌面畸形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全心的科学方法,改变仅凭主观经验诊断畸形和设计手术方案的传统模式,可在计算机屏幕前制定手术方案进行医患交流,共同协商,提高了正颌外科手术安全性、精确性和矫治效果.

  • 下颌升支骨折的微创化治疗

    作者:程瑞修;何玉宏;王润求;黄良平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如何减小创伤.方法:微创化治疗43例下颌升支骨折.口内外小切口,建立骨膜下隧道,不做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微型钛板骨外侧皮层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6个月骨性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骨不连、面神经损伤.结论:微创化治疗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 草酸铁与复合体联合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晓霞;宋斌;周超美

    目的:评价草酸铁牙本质脱敏剂和复合体联合修复楔状缺损后牙齿感觉过敏的发生情况.方法:49名210个牙髓活力正常的楔状缺损患者,冷热、探诊敏感,均无牙周疾病.治疗过程由一名口腔内科医生承担.尽可能选每名患者一侧牙齿作实验组,另一侧作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草酸铁脱敏剂复合体修复104个患牙,对照组单纯用复合体修复106个患牙,观察修复术后即时和半年的临床效果.结果:草酸铁脱敏剂+复合体实验组,其即时疗效( 98.08% )和半年疗效( 96.15% )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草酸铁与复合体联合修复楔状缺损,可以减少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生.

  • 腭板植骨术后5年腭咽闭合功能分析

    作者:严奉国;平飞云;陈军

    目的:探讨腭板骨缺损修复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腭板骨缺损的先天性Ⅱ°腭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骨组,植骨组腭板骨缺损利用HA-Bone cement复合人工骨修复,术后5年复诊,所有患者行鼻咽纤维镜腭咽闭合功能定量对比分析检测,植骨组患者加腭部CT扫描检查.结果:植入的人工骨在植骨床固定牢固,未见移位、未见塌陷、未见断裂;植骨组软腭活动度和腭咽闭合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5年腭咽闭合功能定量分析结果与术后3个月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腭板骨缺损修复远期效果显示能改进腭咽闭合,但腭板骨缺损修复改进腭咽闭合的程度随植骨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提高.

  •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作者:田涛;戈春城;向毅;徐佳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收集8例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患者的资料,对其病因、措施及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并发症病因多样,导致后果较为严重.正确分析病因,采取措施,可有效防范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妥善管理好呼吸道,是防止发生呼吸并发症,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 自然头位下X线头影测量49例分析

    作者:杨文静;张秦;齐武刚;王战刚

    目的:研究在自然头位下头影测量分析诊断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前颅底平面(SN)与Ⅲ类畸形的关系.方法:用智能X线电视装置,对西安市49名错牙合患者拍摄自然头位X线侧位片,选择生理耳点,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头颅的主要变量与Ⅲ类畸形有密切关系.结论:错牙合畸形不同,前颅底平面位置不同,面部的补偿变量也不同.

  • 重度牙周炎病例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张晓霞;任铁冠;樊明文;闫福华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重度牙周炎病例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与单纯牙周治疗法治疗效果的差异,旨在探讨牙髓状态对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半年随访重度牙周炎病例14例,共计试验牙20颗,随机进入实验组(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组)12颗,对照组(单纯牙周治疗组)8颗.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通过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DD)、相对附着水平(relative attachment level ,RAL),影像学指标釉牙骨质界到骨缺陷底的距离(cementum enamal junction to bottom of bone defects ,CEJ-BD),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cementum enamal junction to alveolar crest ,CEJ-AC)及计算机辅助骨密度影像分析值(computer assisted densitometric image analysis,CADIA)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期内临床指标PPD、RAL及CEJ-AC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而CEJ-BD及CADIA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度牙周炎病例选择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较单纯牙周治疗法更有利于牙周骨组织的再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汉江;白明海;朱兆夫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57个瘤体)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其中7个舌背部瘤体配合手术切除.用2 mg/mL平阳霉素行肿瘤基底下弥散注射至瘤体发白.每2~4周注射1次,用药总量4~60 mg.结果:总有效率87.72%(50/57),其中唇、颊、腭、口底、舌腹病变的有效率100% (49/49).舌背病变效果差12.50%(1/8).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理想方法,肿瘤基底下张力注射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淋巴管瘤 平阳霉素
  • MTA复合纤维粘连蛋白盖髓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朱丽红;黄世光;马丽辉;秦念红;邹韵秋

    目的:观察MTA复合纤维粘连蛋白作为活髓保存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9名患者,分别用MTA、MTA复合纤维粘连蛋白和氢氧化钙盖髓,评价盖髓后4周与12周时的盖髓成功率.结果:盖髓4周时,MTA、MTA复合纤维粘连蛋白和氢氧化钙组的盖髓成功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盖髓12周时,3组材料的盖髓成功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TA复合纤维粘连蛋白的临床盖髓效果显著,优于氢氧化钙组.

  • 体外诱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人工骨的研究

    作者:曲哲;孙宏晨;郭英;欧阳喈

    目的:体外诱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支架材料体外复合构建人工骨进行研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诱导和成骨能力检验;而后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支架材料复合构建三维培养体系,进行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活性检测.结果:对已构建三维培养体系,扫描电镜检测见有大量细胞粘附生长;均检测到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活性.结论:已构建三维培养体系内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和成骨活性,可用于构建人工骨.

  •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c-fos和HSP70的表达

    作者:高文信;刘岩;孙淑芬;刘树泰;刘敏;李晓丽

    目的:探讨c-fos、HSP70在金黄地鼠颊囊黏膜从正常黏膜到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及鳞癌的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c-fos在异常增生上皮及鳞癌的表达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阳性染色等级随病理等级改变提高(P<0.01);HSP70在鳞癌的表达与正常黏膜相比明显提高(P<0.05);c-fos、HSP70的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c-fos高表达是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与HSP70在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协同作用.

  • 酸蚀剂浓度对牙本质粘接界面影响的SEM和TEM研究

    作者:李潇;戴威林;段建民;伍葳;李洪涛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酸蚀剂对牙本质湿粘接界面的影响.方法:选用10%、32%和37% 3种浓度的磷酸酸蚀剂处理牙本质粘结面,然后用四种牙本质湿粘接剂将复合树脂粘结在处理后的牙本质粘结面,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下观察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酸蚀剂处理牙本质粘结表面时,4种粘接系统OptiBond Solo、 Single Bond、 Gluma One-Bond和 One-Step均可以观察到较为理想的渗透图像,同一粘接剂、不同浓度酸蚀剂处理后的界面超微结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结论:10%、32%和37% 3种浓度的磷酸酸蚀剂处理牙本质后,形成的湿粘接界面超微结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 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贴附能力的影响

    作者:徐燕;袁萍;李颂;胡勇;王明丽

    目的:体外观察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ST)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贴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和ST作用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贴附情况.结果:随尼古丁和ST浓度的增加,细胞的生长率逐渐下降,尼古丁和ST对细胞生长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0.095 g/L和11.88 g/L; 与对照组相比,当尼古丁及ST浓度分别大于0.01 g/L和6.2 g/L时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对细胞贴附的影响表明,随着尼古丁和ST浓度的增加,细胞的贴附率逐渐下降,尼古丁和ST对细胞贴附的IC50分别是0.6 g/L和10.33 g/L;与对照组相比,当尼古丁及ST浓度分别大于0.1 g/L和12.4 g/L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尼古丁和浸提取液均可抑制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贴附,提示尼古丁和烟草在牙周病发病中起作用.

  • 外伤性牙髓炎中6-K-PGF1ɑ和TXB2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董岩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及其比值即PGI2/TXA2在外伤性牙髓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对11例正常牙髓及22例于外伤后不同时间出现不可复性牙髓病症状的外伤牙髓组织中的6-K-PGF1ɑ(PGI2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TXA2的稳定代谢产物)的水平进行测定,并计算二者比值6-K-PGF1ɑ/ TXB2即K/T值.结果:牙齿受外伤后虽然经历不同时间,但当牙髓发生不可逆性病变时,其6-K-PGF1ɑ、TXB2水平及比值在外伤牙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其6-K-PGF1ɑ、TXB2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K/T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PGI2、TXA2水平及其比值与外伤性牙髓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人牙周韧带细胞在聚羟基乙酸支架上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贻宁;赵艳;蒋滔;夏海斌

    目的:应用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 PGA)作为人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 PDLC)的三维体外培养支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方法:将人牙周韧带细胞与PGA三维支架进行体外复合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及其与支架的粘附性和组织相容性,并用Ⅰ型胶原抗体检测细胞的Ⅰ型胶原分泌情况.结果:光镜和扫描电镜显示,人PDLC在PGA三维支架上粘附良好,分泌基质旺盛.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支架复合物中Ⅰ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人PDLC在PGA三维支架上能够维持其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性状.聚羟基乙酸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适宜进一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牙周韧带的支架材料.

  • 自固化磷酸钙与BMP复合植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昊;谢昊;李成章

    目的:评价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和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复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在狗下颌后牙区制备牙周骨缺损.缺损处分别植入CPC/ BMP复合人工骨、CPC.以常规翻瓣术为对照.术后10周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实验组均有明显新附着形成,其中BMP/CPC组有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CPC组新生组织量较BMP/CPC组少,对照组新生组织量很少.结论:CPC/ BMP具有较强骨诱导活性,可有效地提高牙周组织再生.

  • P-6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和增殖特性的影响

    作者:周炳荣;华子春;胡勤刚;唐恩溢

    目的:探讨6肽(P-6)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黏附和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别加入5、10、50、100、200、300、400 ng/mL系列浓度的P-6作为实验组,不含P-6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接种后1、2、4、8、12 h各个时间点黏附细胞数;用MTT法分析培养第2、4天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不同浓度P-6组细胞黏附数无明显差异(P>0.05);50~200 ng/mL的P-6能促进MSCs增殖,其中以50 ng/mL P-6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活性强(P<0.05).结论:P-6对MSCs细胞黏附性无明显影响,50~200 ng/mL的P-6能刺激MSCs增殖.

  • 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IκBα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莫珩;高文信;刘洪静;孙海涛;齐长磊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的抑制蛋白IκBα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地鼠颊囊黏膜正常上皮(n=22),上皮单纯增生(n=20),上皮异常增生(n=35),鳞状细胞癌(n=23)中IκBα的表达变化.结果:各阶段均有IκBα的表达,但表达强度不同,呈现一种动态变化过程.在正常颊囊黏膜组织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IκBα局限表达于基底层和棘层底部细胞的胞浆中.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的出现及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IκBα表达显著下降,较正常组和单纯增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旦鳞癌生成后,IκBα表达上调,明显高于上皮异常增生组(P<0.01),甚至超过癌变前正常水平(P<0.01).结论:IκBα在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异常,尤其是在上皮异常增生阶段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口腔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且可将其作为口腔癌变监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口腔黏膜鳞癌细胞凋亡的原位观察

    作者:张汉东;严志

    目的:研究原发性口腔黏膜鳞癌细胞凋亡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30例原发性口腔黏膜鳞癌均有凋亡细胞的阳性着色,AI范围为0.03~0.92,平均AI为0.32.相对于肿瘤侵及范围大的鳞癌组织,肿瘤侵及范围小的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发生率较高(P<0.05);细胞凋亡发生率与病理学分级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恶性程度越高其凋亡发生率越低.结论:原发性口腔黏膜鳞癌细胞凋亡与肿瘤恶性度及侵袭性有关.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凋亡
  • 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调控及意义

    作者:于维先;潘文波

    目的:探讨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FtsZ的G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EZ1(Wt PgFtsZ,野生型PgFtsZ)、pYW1(ZΔC01,PgFtsZ的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和pYW2 (ZΔC02,PgFtsZ的C末端缺失128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型,已去除了PgFtsZ的C末端非保守性的区域)导入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LysS中表达,然后进行分离和纯化这些目的蛋白.使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10 mM/L的各种二价金属阳离子对纯化的Wt PgFtsZ、ZΔC01和 ZΔC02的GTPase活性的作用.结果:二价金属阳离子对 Wt PgFtsZ、ZΔC01和ZΔC02的GTPase的活性作用的特性相似,既在10 mM/L 的Mg2+存在下与没有Mg2+的情况下它们的GTPase的活性相似;然而,在10 mM/L的Ca2+、Mn2+、CO2+和Ni2+存在的情况下Wt PgFtsZ、ZΔC01和ZΔC02的GTPase的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弱(36.7%~70.8%).结论:10 mM/L的Mg2+对Wt PgFtsZ、ZΔC01 和ZΔC02的GTPase的活性无影响,而10 mM/L 的Ca2+、Mn2+、CO2+和Ni2+则具有抑制作用.

  • 封闭介质对粘结固定型种植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作者:谭荣;施斌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封闭介质(磷酸锌水门汀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粘结固定型种植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两种封闭介质对种植体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别,但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折性优于磷酸锌水门汀.结论: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抗疲劳循环的性能优于磷酸锌水门汀,因此玻璃离子水门汀更适合用于粘结固定型种植义齿.

  • 独立于RANKL/RANK系统的调控根吸收机制:TNFα的可溶性受体抑制根吸收

    作者:张栋梁;欧阳喈;汪玲丽;WERNER Goetz;ANDREAS Jaeger

    目的:深入探知TNFα,IL-1在根吸收过程中的作用及两种骨吸收调控机制,即RANKL/RANK调控系统,炎症因子IL-1,TNFα调控系统相互间的关系.方法:18只雄Wistar大鼠,4周龄,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L-1组, TNFα组,每组6只.根据Nakane方法建立大鼠根吸收模型.研究3组大鼠标本中RANKL,RANK,mRNA各自表达程度的差别及相应的ED1(单核巨噬细胞标记物)阳性细胞在根吸收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T检验证实:正常组与TNFα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正常组与IL-1组无显著性差别.在下列细胞内可以检测到RANKL mRNA的阳性信号:成骨细胞,骨内膜细胞,基质细胞,近根吸收陷窝处的纺锤状成纤维细胞.3组间的信号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采用ED1作为免疫组化标记物,证实TNFα可溶性受体能够有效地抑制根吸收.

  • 不同消毒处理对改良型硅橡胶印模润湿性的影响

    作者:柳文娟;李四群;李志安;黄翠

    目的:评价3种改良型亲水性硅橡胶印模材料经4种常用消毒液不同时间浸泡处理后其表面润湿性的变化. 方法:对每一种材料,各制取80个相同的印模,以20个为一组分别接受2%碱性戊二醛、0.5%碘伏、0.02%二氧化氯、5.25%次氯酸钠的浸泡处理.在每个处理组的20个印模中,5个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15个接受浸泡处理作为实验组:以5个为一组分别浸泡10 min、30 min、60 min,处理完毕后用液滴法测其接触角,比较各材料处理前后接触角的变化. 结果:所有材料经浸泡10 min、30 min、60 min后,其接触角与处理前接触角相比,均有所增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改良型亲水性硅橡胶印模材料经4种消毒液不同时间浸泡处理后,其表面润湿性均有所降低.

  • 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及同源区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周春华;黄洋;张颖丽;李博;欧阳红生

    目的:克隆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ldh)及其两侧同源区基因片段.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乳酸脱氢酶及其两端同源区序列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Amp+抗性挑选阳性克隆,经酶切及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PCR扩增产物特异;抗性筛选的4株菌落均为阳性克隆;用DNASIS将序列测定的结果与基因Bank中报道的序列对比分析,同源性为99.1%.结论:根据同源性分析的结果,可确定该克隆片段为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及其两侧同源区序列.

  • 缝合法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姚世红

    口腔黏膜溃疡是较常见的口腔病损,尤其是复发性口疮.据研究,正常人群发病率在10%左右[1].口腔溃疡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生口腔溃疡后,患者痛苦异常,辗转不安,进食时更为明显.目前口腔溃疡的治疗尚无很好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大多为局部用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虽然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因口腔环境特殊,各种治疗方法均不易保持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时间,而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也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立即减轻或消除疼痛,解除病人的痛苦.笔者自1995年起采用溃疡缝合法治疗口腔黏膜溃疡,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正畸医师行为与患者满意度、医患关系、患者配合程度间的关系

    作者:倪振宇;林新平;胡荣党;郑敏玲

    本研究是评价患者观察感觉到的正畸医师行为与下列三者的关系:1)患者眼中的医患关系;2)患者的满意程度;3)正畸医师对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评价.

  • 舌下腺囊肿误诊5例分析

    作者:翟贵宝;曹峰

    舌下腺囊肿偶发生于颌下,临床中称之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此病少见,易被误诊.我科近16年来误诊5例,分析如下:

  • 小儿腭部软组织损伤126例回顾分析

    作者:刘庆坤

    小儿腭部软组织损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损伤一般不大,较少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或异物存留,往往导致组织错位愈合,造成腭部解剖形态畸形,腭咽闭合不全引起发音、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我科自1987年至今共治疗小儿腭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2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 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的问题

    作者:乐群;陈凤山;刘伟弘

    在正畸治疗中,关闭拔牙间隙有两种方法:一步法关闭或两步法关闭.后者可以减轻对支抗的消耗,而前者对支抗的消耗较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与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消耗支抗程度的不同.

  • Vitapex在乳磨牙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康妍丽

    作者选择患慢性根尖周炎儿童214例,共256颗患牙,用Vitapex糊剂行一次乳牙根管治疗术,现报告如下.

  • 牙外科正畸3种软组织切口设计的临床观察

    作者:向成谋

    近十几年来,牙外科正畸术发展较快,从文献资料上看,对于软组织切口的设计研究并不多见,Bell对上颌前部截骨术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骨段的血供完全可由单侧的腭蒂代尝,在保证腭蒂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唇侧手术切口设计可以有较多的变化.

  • 上唇成形中的一种上提--降下技术

    作者:章宏毅;周先略;唐祎;柯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计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14岁,平均8.5岁,所有病例均为患侧唇峰降下不足、丰度不足、前徙不足;患侧唇中部丰满下垂、唇弓畸形的患者;曾接受过单侧唇裂修复治疗,两例为对偶三角瓣修复,5例为上三角瓣法修复,1例为下三角瓣法修复.

  • 临床上常用的隔湿方法及护理

    作者:金迎春;肖冰

    大多数口腔临床操作都要求在一个干燥环境下进行,其优点在于:1)保证视野清晰;2)洞壁清洁;3)可以清楚观察病变结构;4)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5)易于垫底、衬洞,便于充填物与洞壁充分接触.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隔湿方法及护理:

  • 下颌智齿拔除断根遗留的临床观察

    作者:卢毅;谢正其

    下颌阻生智齿常因其解剖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拔除术中造成断根常不可避免.如断根较短,且本身无炎症存在,并不松动,也可不予拔除.自1989年至今,我们对30例患者未能拔除的遗留断根进行了追踪观察,随访时间短6个月,长10年,现报道如下:

  • 方丝弓托槽实验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王树芝

    口腔正畸学(orthodorties )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口腔错牙合畸形(malocclu)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是现代口腔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正畸学科,而实验室又是学生牢固掌握理论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和实习基地.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正畸学各类器械的使用及要点、材料、矫治生物力学、美学及治疗的基本操作方法.

  • 套筒冠在游离端可摘义齿中的应用

    作者:韦才峰;程自力;莫业跃;许自霖;黄小芳

    我科自2000年来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失,取得了较理想的固位和美容效果.现报道如下:

  • 牙髓治疗失败后再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伟;吴文慧

    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收集1998~2001年间接诊的牙髓治疗失败的患牙312例(纵折除外),年龄16~18岁,男性134例,女性178例。

  • 正畸治疗中几种牙槽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贾保军;吕新海;陈发明;邓玲玲;常书楼;朱群

    在正畸治疗中,常发现因乳牙滞留、乳牙早脱、多生牙以及牙列拥挤等原因引起的恒牙埋伏阻生或严重错位,给常规治疗带来困难.为此,我们采用牙槽外科-正畸联合疗法对此类患者进行开窗弹性牵引、自体牙移植或再植等方法治疗,结果降低了病例的复杂性,缩短了治疗时间,现就其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 Onplant骨膜下种植体支抗系统

    作者:刘志坚;贺红

    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的关键,传统增强支抗的方法常常不能满足临床矫治的需要.正畸种植体支抗的出现为支抗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Onplant种植体支抗系统是一种专门为正畸支抗开发设计的新型种植体系统,现对其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

    作者:周刚;樊明文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病率为0.1%~4%,癌变率为0.4%~3.3%[1],在临床上可分为网纹型、丘疹型、斑块型、水疱型、萎缩型和糜烂型6种[2].OLP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其病程慢性迁延,治疗已成为临床上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治愈OLP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外OLP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方案.

  • 组织工程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健;胡敏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以生物材料为载体结合被分离的细胞,并能在宿主体内降解及释放细胞,形成新的有功能组织的科学.其基本方法是将活体内取得的组织用机械或酶消化法分散成单细胞悬液,然后在模拟体内环境的体外条件进行孵育培养,使细胞存活、生长和扩散.然后将在体外培养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种植到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三维支架材料上,进一步培养,通过细胞间的相互粘附、生长、繁殖、分泌细胞外基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1,2].1994年Vacanti CA等将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培养后种植于PGA上,孵育7~10d后,上清液中有骨钙存在[3].其后有很多学者应用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或骨髓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作为种子细胞在各种类型的支架上进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无论是在种子细胞,还是在细胞外基质(ECM)既支架材料上,都取得巨大进步[4~6].

  • 髁状突颈部埋伏牙并感染1例

    作者:翟军;韩淑芬;翟永斌

    下颌第三磨牙(简称智齿)阻生是口腔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但第三磨牙位于髁状突颈部且倒置骨内埋伏阻生则实属罕见,目前尚未见过报道.2000年8月5日,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左上腭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徐卫;龚蕾;梁晋军;申琳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在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比较少见,病理学可分为腺胞型、多性型和胚胎型3型.我科于2003年9月收治左上腭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现报告如下:

  • 多只磨牙对称性单根管1例

    作者:阮丹平;林松

    人类除第三磨牙外,后磨牙单根管极为罕见,近年来国内外亦未曾有报道.作者遇一患者除下颌第一磨牙,余牙均为单根管.现报道如下:

  • 37、47对称性舌向水平埋伏阻生牙1例

    作者:宁存德

    患者,女,40岁.因左下颌肿胀疼痛于2000年5月2日就诊,摄全景片发现37、47呈对称性埋伏舌向水平阻生齿.检查发现:全口牙列较整齐,18颊侧低位阻生齿,冠部分萌出,27低位萌出,28口内未见萌出也无拔除史,37、38口内均未见萌出,龈无肿痛史,47口内少部分萌出,龈肿胀疼痛明显,46与48间有约0.3 cm间隙,48呈近中约45 ℃倾斜位萌出,其它牙均无松动,无明显龋坏,左下颌颊侧明显肿胀,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全景片示37、47为对称性埋伏舌向水平阻生齿,38为低位埋伏近中向水平阻生齿.47X片示冠部可见密度减低阴影,自觉疼痛伴冷热刺激痛加重且持续性痛.11与12根尖部可见密度增高额外埋伏齿.

  • 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保留关节盘的手术治疗

    作者:龙星;李小丹;程勇;杨学文;金辉喜;秦力铮;乔永明;邓末宏

    目的:应用新的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达到恢复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善面部外形和防止术后复发的目的.方法: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54岁之间,病程1~16年不等,开口度0~1.5 cm. 手术方法凿开关节窝与髁突之间的骨性融合,凿除前内侧移位的髁突骨折碎片,将残余的关节盘向外牵拉、复位与外侧关节囊缝合,并将髁突与关节窝磨改光滑.结果:术后17例随访1~7年,保留关节盘手术的病例均无复发,术后开口度平均达到3.36 cm.一例11岁的女孩术后3年发现,面部畸形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恢复颞下颌关节正常结构,保留关节盘在防止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后复发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口腔医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