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中华针灸电子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022-27432618
  • 国内刊号: 28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11-9326/R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多系统萎缩一例

    作者:刘屹;李澎

    患者女,56岁,主因双侧肢体不遂1年,加重1月于2012年5月3日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肢体不遂,近1月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并伴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语言不利,呈暴发性语言,饮食水咳呛,吞咽困难,四肢阵发不自主颤动,时有头晕,坐起或站立时头晕症状明显,以致不能站立。纳少,夜寐欠安,小便淋漓不尽,大便调。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6℃,心率75次/min,律齐,呼吸19次/min,血压:90/50 mmHg。肌肉无明显萎缩,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以右侧为著,双侧跟腱反射、膝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均亢进,双侧巴宾斯基征(+)、霍夫曼征(+),左侧肢体肌力:上肢3级,下肢4级;右侧肢体肌力:上肢2级,下肢3级,呈蹒跚样步态。舌淡暗,苔薄白,脉沉涩。颅脑CT:脑干密度欠均匀;颅脑MRI:考虑桥脑小脑橄榄萎缩,两侧桥臂区异常信号影(首先考虑变性或脱髓鞘性改变),桥前池局部信号欠均匀,局部脑皮质萎缩,脑桥十字征。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 针药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一例

    作者:丁淑强;毛妍

    患者男,35岁。主因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伴精神抑郁周身乏力1年,于2007年2月1日就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刻诊:患者形体适中,面色憔悴,精神抑郁,善叹息,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1年,周身乏力,纳呆,夜寐差,小便正常,大便稀溏,每天4~5次。查体: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憔悴,精神抑郁,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心率76次/min,律齐。全腹平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患者曾多次做大便常规及便培养检查均为正常,肠镜检查无结肠器质性疾病。中医诊断:泄泻,肝气乘脾证。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治疗方案:治则:抑肝扶脾,理气止泻。方用痛泻药方加味,组成:陈皮5 g,白术9 g,白芍6 g,防风6 g,煨葛根30 g,茯苓9 g,薏苡仁12 g,白扁豆9 g,枳壳10 g,1剂/d,150 mL/次,2次/d,水煎服。针刺选穴:双侧承山、太冲、足三里,天枢和上巨虚。具体操作:令患者伏卧位,以0.25 mm×40 mm毫针直刺双侧承山穴1.5~2.0寸,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有强烈针感并得气后,按艾绒于针尾并点燃,留针30 min;直刺入双侧太冲穴0.5~1.0寸,行提插泻法,直刺双侧足三里穴1.0~2.0寸、天枢穴1.0~1.5寸、上巨虚穴1.0~1.5寸,行提插补法,均行手法1 min,留针30 min,针刺1次/d,30次为1个疗程。西药:谷维素60 mg/次,3次/d,30 d为1个疗程。治疗第10天患者面色较前改善,精神状态好转,腹痛腹泻有缓解,纳呆,夜寐差,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仍遵前方加肉桂和乌梅各9 g,以补益阳气,涩肠止泻。第20天,患者面色接近正常,精神可,偶太息,腹痛腹泻明显减轻,纳可,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弦细。仍遵前方,去薏苡仁,加党参和当归各9 g,以调补气血。第30天,患者面色正常,精神可,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接近正常,纳可,寐安,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治疗结果: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接近正常,随访1年患者病情未复发。

  • 调神导气法及其应用

    作者:张国鑫;张中原;苗晋玲;冀来喜

    病例1患者男,62岁。因“入睡困难4年,加重1个月”。于2012年7月就诊于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患者于4年前因生气致失眠多梦,初起病时,入睡困难,未予重视。患者平素易生气,情绪不稳定,病情反复发作,生气后加重,曾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未见异常,诊为神经衰弱,给予口服镇静安神药治疗,无明显疗效。近1月,患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多梦,自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周身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头昏头痛,烦躁易怒,自服镇静药无效,来诊。查体: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失眠,肝郁血虚,心肾不交。西医诊断:神经衰弱。治疗时先用梅花针循经叩刺头部,以患者大耐受度为度;取穴:人中、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和神门穴,针刺人中时用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佳,根据三阴交、照海、合谷和太冲常规操作,留针30 min。起针后用王不留行籽贴耳穴:神门、心、脑和枕,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精神明显改善,继续巩固治疗2个疗程,予以针刺培护正气,患者精神良好,睡眠质量改善,坚持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

  •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验案

    作者:李佳

    患者男,54岁。主因左侧肢体不遂伴语言不清1月余。于2011年8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1月前晨起突发头晕,曾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诊断为脑梗死,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7d后症状稍有好转,头晕减轻,遗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面色少华、暗淡,急躁易怒,两侧额纹对称,双眼闭合良好,语言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咳呛,吞咽困难,左侧肢体肌力2级,纳差,寐尚可,舌红,苔薄黄,脉弦。既往糖尿病病史,无家族遗传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神经系统检查巴宾斯基征阳性。颅脑核磁共振示:中脑梗死;双侧基底节区、左侧丘脑区及脑桥软化灶;脑萎缩。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风痰阻络证。西医诊断:脑梗死(假性球麻痹)。针刺取穴:百会、印堂、人中、承浆、翳风、完骨、风池、脑户、脑空、强间、后顶及颈夹脊、足三里、血海和三阴交。操作:翳风和完骨,3.0寸直刺,使针感向舌咽部放射;其余穴位选用1.5寸毫针常规消毒,百会、印堂、脑户、脑空、强间和后顶,针尖与皮肤呈30°进针,施以平补平泻法;人中采用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承浆穴针尖刺向舌根;风池穴针尖朝向下颌,局部酸胀感;足三里、血海和三阴交,直刺进针,捻转补法,留针30 min ,每周3次。治疗2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发音清楚,吞咽功能基本恢复,假性球麻痹基本治愈。随后2个月病情稳定。

  • 呼吸补泻法治疗中风后小便不利验案

    作者:李晓喆;远慧茹

    患者男,70岁。主因小便不利5月余于2012年9月就诊天津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患者曾于2012年3月突发头晕伴呕吐,伴头痛,右侧肢体乏力。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心肺正常,左侧肌力正常,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巴宾斯基征弱阳性,血压95/70 mmHg,当即做颅脑CT示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脑萎缩。行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降压、营养神经治疗(具体不详),1个疗程后好转出院。未遗留肢体症状,但小便不利5个月,时轻时重,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针灸科。刻诊:神清,精神可,无头晕头痛,肢体活动可,小便不利,小腹无明显压痛,双下肢不肿,夜寐欠安,舌红苔少,脉弦细。前列腺多普勒超声示前列腺稍大。中医诊断:中风后小便不利,肝肾阴虚证。西医诊断:前列腺肥大。治疗以行气利水,滋补肝肾。针刺取穴:取左侧水道、归来、外水道、外归来,双侧太溪、太冲穴。操作方法:腹部4穴行直刺1.2寸,呼吸补泻法,于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每穴行呼吸泻法1 min;太溪穴行捻转补法,太冲穴行捻转泻法各1 min。行针后留针30 min,1次/d。治疗5d后,患者诉排尿明显好转,加用足三里、关元穴巩固治疗5 d,症状减轻,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 针刺治疗原发性震颤一例

    作者:左婷飞;杨白燕

    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运动障碍。又称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原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唯一临床表现。
      患者男,61岁。主因双手不自主颤动1年于2011年7月9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两手伸直或写字时发抖,逐渐加剧,尤以紧张时更为明显。双手软弱无力,无肢体疼痛感。于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震颤”,经治无效。患者双手震颤不停,握物困难,无法正常书写,头痛欲裂,寐欠安。舌红稍干,无苔。脉弦细。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示一般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脑电图、颅脑CT均示正常。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属肝阴不足,血虚生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震颤。治疗原则镇肝熄风,滋阴养血。针刺取穴:百会、太冲、合谷、郄门、内关、太溪、三阴交、大陵。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1.0寸毫针与头皮呈15°刺百会0.5~0.8寸,施以捻转补法,至患者自觉头皮胀紧得气为度;用1.5寸毫针直刺合谷、郄门、内关、太溪、三阴交0.5~1.0寸,快速捻转提插补法,得气后缓慢刺入地部留针;用1.0寸毫针直刺大陵0.3~0.5寸,捻转补法;用1.0寸毫针直刺太冲0.5~0.8寸,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留针30 min,1次/d,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6 d,患者双手震颤与头痛均有减轻。治疗后14 d,患者双手震颤大有好转,震颤幅度减轻。右手勉强可写字,字体歪斜,未再发头痛。治疗28 d后,患者双手震颤消失。

  •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辉;韩舰华

    近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脑卒中后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回顾近年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不同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针药结合,针灸结合康复等,肯定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并指出中医治疗本病在临床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

    作者:张浪;李小杏;张鹏;许军峰

    失语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近年来仍然没有有效的疗法。中医医师善用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此病且颇具疗效。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本病方法众多,有体针结合语言康复疗法、头针结合语言康复疗法、舌针结合语言康复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疗法、刺络放血结合语言康复疗法等。然众多文献报道样本量小、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致使其缺乏临床指导价值。归纳总结近5年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研究进展并作出分析与展望。

  • 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进展

    作者:雎敏达;李晶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慢性炎症,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器官炎症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疾病特点,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相关文献,对近5年慢性盆腔炎的针灸治疗进行综述,以求全面了解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现状。通过试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多样,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大量临床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在临床和试验中进一步改进,以求取得佳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循证的标准疗法是降压治疗的关键

    作者:丁香园

    提升高血压的治疗效率是临床中的重要问题。美国仅5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超过13%的人群(约900万)收缩压高于160 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100 mmHg,每年血压控制达标率仅增长1%。
      高血压治疗和控制需全方位的措施来实现,包括血压测量的精准性、“白大医”性高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及时发现、患者依从性的提高,以及实时测定和强化治疗。目前证实,临床指南熟悉程度不够以及临床的不信任,是导致治疗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 高镁食物摄入或可降低脑卒中风险

    作者:丁香园

    脑卒中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为此世界各国学者都在从各方面对脑卒中进行研究。来自荷兰的Ivonne Sluijs等学者研究了食物及食物中某些元素与脑卒中发生风险间的关系。其结果发表在2014年2月11日的Stroke杂志上。结果显示:含镁高的食物摄入或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抗凝剂比抗血小板药物易致脑叶出血

    作者:丁香园

    抗血栓药常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在老龄人群中,抗血小板药和口服抗凝剂都与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因此临床上需要大量数据以确定特异的个体化风险预测指标,使抗血栓药尽可能安全有效。为检验抗血栓药相关脑出血的风险与血肿部位有关的假设是否正确,来自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神经内科的Pezzini博士及其团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2月11日出版的Neurology杂志上。

  • 2014年圣地亚哥国际卒中会议

    作者:丁香园

    2014年国际卒中会议于2月12日至14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研究要点如下。
      FAST-MAG试验,其研究入院前给予静脉注射镁治疗能否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结局。
      FAST-MAG:试验结果显示,在卒中症状出现后不久,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镁治疗并没有减少3个月时残疾的严重程度。此为院前卒中治疗的首个达到3期试验的卒中治疗方式。

  •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针灸
  •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年征稿订阅启事

    作者: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出审字[2011]814号文件)批准出版(CN11-9326/R;ISSN2095-3240)。本刊为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国内第一本针灸专业连续型电子出版物。

  •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广告刊登细则

    作者:

    关键词: 针灸 电子杂志 广告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查询本刊路径

    作者: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已能查询到本刊。广大作者、读者可登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于“便民查询”栏内点击“新闻出版机构查询”,于“新闻出版机构查询”栏内点击“连续型电子期刊”,在查询条件中输入相关信息即可查询到我刊。作者、读者如有需要,可按上述路径查询,特此说明。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35种电子期刊已全部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上查询。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作者:何伟;高明清;游璐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萆薢分清饮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53例,口服萆薢分清饮联合针灸治疗。针刺选穴:以中极、关元、水道、归来、三阴交、次髎为主穴。肾气虚者加肾俞、气海和太溪;肝胆湿热者加太冲和行间;血瘀加血海。采用IPSS评分标准,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排尿不尽感、尿频、排尿中断、尿急、尿细线、排尿费力症状明显缓解,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显效20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57%(48/53)。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作者: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则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鞕。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 灸法美容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黄德才;张娇娇;韩东岳;刘洋;王朝辉

    灸法美容是中医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美容方面具有整体治疗,美容持久,操作方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近年来灸法在治疗痤疮、脱发斑秃、黄褐斑、疣以及色素沉着和黑眼圈等方面效果明显。研究表明,灸法还具有润肤除皱,消除雀斑黄气,驱走暗疮,除眼袋和延缓皮肤衰老等功效。对灸法美容的发展概况、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概述,探究灸法美容的价值,总结灸法美容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 灸法 美容 传统医学
  • 血管性痴呆针灸治疗进展

    作者:孙金平;张雪竹;张莹;徐思思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严重的认知障碍性疾病,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尚无特效药。针灸作为一种特色疗法,治疗VD可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血管性痴呆、针或灸”为主题词,检索了2008年7月20日至2013年6月20日中国知网有关针灸治疗VD的文献共171篇,对相关文章分类整理并进行归纳分析,系统总结了针灸治疗VD的进展、优势与不足,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作者:佟泰鹏;傅立新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临床治疗仍有很多难题。中医针灸治疗该症特点较突出,检索针灸及针灸结合西药、火针、推拿、中药熏蒸等手法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分析数据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评价,综合分析针灸治疗该症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探究其治疗有效性的机制。发现这类文献随机对照试验病例数少,质量不高,为开展高质量针刺治疗该症临床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探究

    作者:王伟;巴建全

    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的基本辨证体系和方法。《金匮要略》辨治疾病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脏腑经络体系为理论根据,形成较完整的以脏腑经络为中心,以整体性原则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原则为指导,以脉证合参为主要方法,理法方药贯连的辨证论治体系。脏腑经络辨证强调疾病浅深轻重的不同层次,并为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对脏腑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内涵及对其他辨证方法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医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针灸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4
2015 01 02 03 04 05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