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

    作者:张浪;李小杏;张鹏;许军峰

    失语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近年来仍然没有有效的疗法。中医医师善用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此病且颇具疗效。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本病方法众多,有体针结合语言康复疗法、头针结合语言康复疗法、舌针结合语言康复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疗法、刺络放血结合语言康复疗法等。然众多文献报道样本量小、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致使其缺乏临床指导价值。归纳总结近5年针刺结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研究进展并作出分析与展望。

  • 康复护理程序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应用

    作者:马延爱;薛云娜;朱春燕;刘璐璐;张雅静;于增志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对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单日入院患者为康复训练组,双日入院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当天和康复训练4周进行语言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训练组语言功能,即流畅度、信息量、自发言语、听觉理解、复述、书写和阅读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65.1±6.1)vs(46.5±1.5),(61.2±2.7)vs(44.8±3.2),(61.4±2.3) vs (45.6±1.9),(64.8±6.1) vs (45.6±1.5),(62.6±2.8) vs (43.7±3.1),(60.4±2.3) vs (46.1±1.8),P<0.01].结论 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应尽早运用康复护理程序进行训练,可使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脑瘫共患病及其与脑瘫类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的关系

    作者:侯梅;孙殿荣;单若冰;王珂;于荣;赵建慧;姜艳平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常见共患病及其与脑瘫类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进行智力测查、眼科检查、语言测查、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图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估等,从临床分型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两个角度分析脑瘫共患疾病.结果 354例脑瘫患儿中,共患智力低下166例(46.89%)、听觉障碍15例(4.24%)、视觉障碍138例(38.98%)、语言-言语障碍216例(61.02%)、癫癎82例(23.16%).相关分析显示,痉挛型双瘫与视觉障碍相关性强,痉挛型偏瘫与癫癎相关性强,痉挛型四肢瘫与癫癎和智力低下相关,不随意运动型及混合型均与语言障碍相关.除视觉障碍在不同GMFCS分级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外,其他共患病的发生情况与脑瘫类型、GMFCS分级水平明显相关(P均<0.05),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及GMFCS分级水平Ⅳ~Ⅴ级者多重障碍率明显高于痉挛型双瘫、偏瘫患儿及GMFCS分级水平Ⅰ~Ⅲ级者(P<0.05).结论 脑瘫患儿共患病的发生率和病种与脑瘫类型以及GMFCS分级水平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充分认识脑瘫患儿的临床分型、运动水平以及共患病,多学科协作全面评价和康复,以改善不良预后.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影响因素

    作者:刘贝贝;徐百成;郭玉芬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手段,但其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归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植入年龄和术后康复训练被认为是影响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基因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探索基因突变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基因诊断明确患者分子病因,结合分析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提供依据.

  • 人工耳蜗植入学前儿童1422例康复效果进步幅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向阳;翟磊;龙墨;梁巍;王芳;霍二冰;周丽君

    目的 探讨影响学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与言语康复进步幅度的基本因素,为康复策略的改进与优化提供指引.方法 采用聋儿听觉、语言能力标准评估工具,对1 422例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聋儿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评价,计算其听觉与言语康复效果进步幅度,并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不同分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 (1)听觉与语言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进步幅度与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年龄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父母的文化水平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父母的听力状况间不存在相关关系;(2)父亲文化程度对听障儿童听觉与语言术后1年的康复效果进步幅度的影响度大于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度;(3)术后1年听觉康复效果进步幅度与语言康复效果进步幅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 =0.689,P<0.01);(4)耳蜗植入年龄2~3岁组的听障儿童术后1年无论是听觉还是语言的康复效果进步幅度都是高值(言语听觉识别率的进步幅度达到77.5%,语言年龄进步幅度达到2.02岁),与耳蜗植入年龄3岁以上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1)预期听障儿童更佳的康复效果进步幅度,耳蜗植入年龄不宜超过3岁;(2)重视父亲在听障儿童康复养育过程中的作用,更有利于激发听障儿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普通话言语测听双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

    作者:张华;王硕;王靓;陈静;陈艾婷;郭连生;赵小燕;姬晨

    目的根据言语测听以及普通话语音学的要求,编制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的双音节词(扬扬格)表,作为临床常规测试言语识别阈以及言语评估的基本材料.方法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制定选词标准,对于具体细节以中文、普通话的规则为准.共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基本做到声、韵、调三维平衡.录制合成为磁带后进行了正常听力受试者的等价性测试,测试采用单耳耳机给声.并采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表间除表5以外相关系数很高,聚类分析将10张表分为2类,但一致性检验Kappa时显示各配对组中Kappa值≥0.40组很少,一致性不高.结论双音节词表作为临床常用的言语测听材料之一,其编制、录制、等价性评估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而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本次编制的材料尚需要进一步调整录制、测试方法,以期在符合音素平衡的前提下,适合临床、研究使用.

  • 双模式干预对婴幼儿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听觉言语发育的影响

    作者:黄美萍;盛海斌;任燕;李蕴;黄治物;吴皓

    目的 探讨双模式干预对婴幼儿单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早期听觉言语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患儿35例,植入时年龄0.7 ~2.8岁,平均(1.6 ±0.6)岁.根据非植入耳是否佩戴助听器(hearing aids,HA)分为两组:CI+HA组20例,一侧人工耳蜗植入,对侧佩戴助听器;单CI组15例,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采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 Toddler-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听觉能力分级(Categoriesof Auditory Performance,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四个问卷分别评估两组患儿在开机后0、0.5、1、3、6、12、18及24个月时的得分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两组患儿各个量表的得分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4个量表得分均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开机后0、0.5、1、3、6、12及18个月,CI+HA组患儿IT-MAIS量表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后0.5、1、3、6及12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评估的各个阶段,CI+HA组CAP量表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3、6、12、18及24个月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开机1个月之后的各评估时间点,CI+HA组MUSS量表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12、18及24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开机3个月之后的各评估时间点,CI+HA组SIR得分均高于单CI组,其中开机12、18及24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单侧植入人工耳蜗后,对侧同时使用助听器有助于患儿早期听觉言语发育,建议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非植入耳同时使用助听器.

  • 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

    作者:张华;王靓;王硕;陈静;陈艾婷;郭连生;赵小燕;姬晨

    目的根据目前听力学发展、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评估的的需要,编辑、录制普通话言语测听词表(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的单音节词表,并进行初步的等价性分析.方法在建立专家小组的基础上,设定单音节词表的目的.依据普通话语音声、韵、调三维平衡和言语测听要求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选词符合常用口语词和便于临床使用的原则,词源为普通话学界和国家公认的素材.然后由男声发音,录制合成磁带.对72例正常听力受试者进行单耳耳机测试,在其50%正确率水平评估各词表的等价性.结果通过试验证实有7张单音节词表具有良好的难度等价性,可以作为进一步验证和临床使用的基本材料.结论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普通话规则编辑的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词表,其中具有等价性者可以基本满足听力学临床、科研的需求.

  • 双语加工神经机制与双语失语康复

    作者:陈卓铭;李金萍

    掌握双语或多语者由于大脑损害致言语功能损害或缺失称为双语或多语失语[1-2].随着双语失语人群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产生迫切需求,选择何种语言进行康复治疗更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基于临床表现和神经定位的失语分类和康复指导理论已经无法解决目前双语失语的康复问题.本文基于双语加工神经机制,对目前双语恢复模式和康复语种模式进行评述,并思考和简述双语失语的康复方向.

  • "三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大江;张树峰

    缺血性中风属于现代医学脑梗死范畴,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失语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目前,对缺血性中风失语的治疗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而针刺疗法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治疗手段.2002-03-2007-03,我们采用"三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91例,现报告如下.

  •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2例训练结果分析

    作者:刘建辉;冀凤云;解旭东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残疾的神经系统疾病,除发生偏瘫、视觉障碍和感觉缺失外,交流往往亦受到障碍.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对12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以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为主的系统言语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脑卒中后失语康复治疗

    作者:李斌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及高血压病人的增多,脑卒中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言语和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 丘脑性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训练

    作者:马连萍

    背景:由于丘脑与认知功能有关,如何对丘脑性失语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是很多康复工作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丘脑失语患者的治疗作用.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取1999-06/2002-08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均经头颅CT、MRI证实为丘脑卒中的患者30例,这些患者均伴有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均为高中毕业,其中男16例,女14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方法:所选病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限液、脱水、支持等治疗.两组均接受语言训练,包括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训练、书写训练(一对一方式,1次/d,30 min/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神经心理法训练(一对一方式,1次/d,45 min/次),共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语言能力的评估选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标准化汉语失语检查法中有代表性的7个项目(信息量、流利性、复述、是非题、听辨认、口头指令、选词填空)进行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信息量、流利性、是非题、复述、听辨认、口头指令、选词填空、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结果:3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在语言及认知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程度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复述、听理解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6±24.5),(41.2±16.1)分;(63.7±17.8),(35.8±14.9)分,P<0.01].结论:丘脑性失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认知训练可提高语言恢复能力,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应将认知训练纳入失语患者常规治疗中.

  •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康复及其神经基础

    作者:沙淑颖;周晓林

    总结了西方有关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康复训练研究及康复的神经基础.这些康复方法依据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成因理论分为两种类型:以语音加工为基础的训练方法和以感知觉加工为基础的训练方法.以语言加工为基础的训练计划使用诸如音素、音节操作、字母-音素转换、非词拼读之类的任务来提高阅读困难儿童的阅读水平和速度;以感知觉加工为基础的训练计划则使用物理的方法,变化声音刺激在音高、持续时间、强度以及时间间隔上的模式,促进儿童对语音的知觉,提高儿童听觉和语言加工的能力.研究表明,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康复训练能使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阅读所依赖的脑区(包括左半球颞-顶联合区、额下回等)的神经活动逐渐变化,越来越靠近正常读者的激活模式.

  • 构音障碍的评价及语言治疗

    作者:丘卫红

    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现将构音障碍的定义、分类、表现特点、临床上常见的构音障碍的病因,以及构音障碍的评价和康复训练在国内外的现状和进展作一介绍.

  • 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训练的特征分析

    作者:张琴;昝飞

    目的:通过个案研究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提供启发.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自闭症儿童,3岁前,语言发展良好,3岁后父母发现在行为与语言方面与正常儿童差距越来越大,2005年经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自闭症儿童.文章从句法结构、词汇量、主动性语言的角度分析案主的语言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干预计划,主要从识字阅读、讲故事、增加信息刺激量、设置运用语言的恰当情境入手来辅导案主的语言.2005-07/2006-06作者接手案主的辅导与训练工作,主要负责案主的语言训练及行为矫正,一般每周进行3次,共6 h.结果:经过10个月的系统训练,案主识字阅读、讲故事、增加信息刺激量、设置运用语言的恰当情境等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都有提高.结论: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恰当的干预计划,进行系统的训练是可以取得效果的.

  • 广东省聋儿1886例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调查

    作者:邹建华

    目的通过调查广东省聋儿状况,分析广东省聋儿残疾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提出康复对策.方法采用填写表格、询问病史、听力测试等方法,对广东省 1 886例聋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岁以前发病占 52.7%.感音神经性聋占 76.7%,重度以上耳聋占 80.8%.致聋因素产前期占 20.5%;产期占 25%;产后期占 44.5%;致聋病因以使用耳毒性药占首位 34.1%;遗传性聋居第二位 13.1%.造成语言障碍占 88.7%.结论降低聋儿发病率,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期禁用氨基糖甙类耳毒性药物;婚检把关,减少遗传性耳聋的发生.聋儿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应加强早期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干预.

  •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作者:李慧

    言语和语言障碍是流行率很高的儿童交流障碍,迄今为止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行为遗传学研究显示常见的言语和语言障碍是多基因遗传疾病.近十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已成为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主流,一系列言语和语言障碍相关基因座甚至基因得到鉴定,为研究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 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梁卫兰

    言语是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是与他人交流的声音.言语障碍指语音产生能力受损,包括构音障碍、口吃、音调、语调问题等.儿童语言包括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交流等.从广义上来说,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又称沟通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