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隐睾下降术中活检发现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沙艳伟;徐则乔;平萍;陈慧兴;朱建善;李铮

    患者,男,30 岁.因左侧阴囊空虚30年入院,未婚、未育.检查:左下腹股沟管内扪及大小约3.5 cm×3.0 cm×2.0 cm包块,质硬、有压痛、活动度可;左侧阴囊空虚,未扪及左睾丸及附睾.右侧睾丸体积约15 ml,质地可、未触及压痛及结节.辅助检查:(1)B超:左侧腹股沟近阴茎根部见睾丸附睾图像伴有钙化(排除占位可能),左侧阴囊未扫及睾丸图像.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薛宁;崔明玉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睾丸的病理改变,探讨形态学改变及抗精子抗体(AsAb)的表达对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光镜下对睾丸活检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分析并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患者睾丸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的广泛脱落;曲细精管界膜病变;睾丸间质水肿、间质细胞变性及间质小血管改变;血清中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睾丸组织中IgM、IgG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C引起的睾丸组织病理改变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睾丸组织中的免疫反应加重了上述病变,应及早诊断及治疗.

  • 无精子症睾丸活检196例病理组织学分型研究

    作者:杨锁林;张宏星

    目的:从病理组织学角度研究无精子症的组织学分型,为临床治疗男性不孕症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6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活检的HE切片.结果:根据显微镜观察,无精子症可分为以下7种病理分型:①梗阻性无精症;②生精阻滞;③唯支持细胞综合症;④曲细精管透明变性;⑤混合性病变;⑥克氏综合症;⑦睾丸发育不成熟.结论:无精子症可依据病因及组织分型分为睾丸前性、睾丸性、睾丸后性,染色体异常型.

  • 首例冻融细胞试管婴儿诞生

    作者:陈新

    2月9日,国内首例、国际第2例"三冻""试管婴儿"的染色体检查报告显示婴儿健康存活.该婴儿的母亲是婚后多年不孕的妇女,该妇女的丈夫极度少精.2003年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该妇女取卵,当日在其丈夫的精液和睾丸活检中均未发现精子.当时,医院为该妇女取出19枚成熟卵母细胞.

  • 愈精颗粒治疗精子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百灵;常秀贞;姜仁慧;侯南英;王爱丽;李学兰

    目的:探讨愈精颗粒治疗精子异常不育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96例不育症患者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愈精颗粒及至宝三鞭丸治疗2~6个月,以CASA检测精子指标,并对部分无精症进行睾丸穿刺活检.观察临床疗效,精子指标变化及睾丸病理细胞学状态.结果: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61%、92.06%(治疗组),21.21%、66.67%(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精子指标明显改善(P<0.01),9例无精症4例睾丸活检见精子.结论:愈精颗粒具有强精、促生精,提高授孕率作用,治疗精子异常不育症疗效显著.

  • 睾丸活检方法的改进——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睾丸组织学

    作者:毛强;周克松;杨涛;陈孝彬;何涛;秦素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睾丸组织学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无精子症睾丸活检患者63例,其中细针抽吸睾丸细胞学21例,粗针穿刺睾丸组织学20例,改进的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睾丸组织学22例.结果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睾丸组织学检查,标本未见其他成分,术后未见血肿发生,和粗针穿刺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标本满意度明显高于睾丸细胞学、粗针穿刺组织学.结论 改进的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睾丸组织学,具有较大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治疗非梗阻性无精症的Meta分析

    作者:张志鹏;熊晖

    目的:多个小样本研究报道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在精索静脉曲张修复术后精液中出现精子并可以自然受孕.笔者推测相对于存在严重病变的患者(如睾丸组织仅有间质细胞),睾丸组织结构相对较好的患者(如睾丸活检证实精子成熟障碍或精子生成功能低下者)拥有更高的术后成功率.

  • 无精症睾丸活检病理学特点及对男性不育诊治的指导意义

    作者:欧建平;李阳;庄广伦

    自1999年 4月至2002年 11月,我们对412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组织进行活检,现将病理学结果报告如下.

  • 男性不育患者存在可治疗的内分泌异常的证据

    作者:

    [Pavlovich,et al.J Urol,2001,165∶837]对63例男性不育或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低下患者检测计算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与40例年龄配对、已生育男性构成的对照组数值进行比较.63例患者均为睾丸功能障碍,平均FSH 21.2±1.8 U/L,其中43例经睾丸活检证实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20例为少精子症.取对照组中低的20%对象数值(0.1)为选择标准,45例患者口服芳香酶抑制剂testolactone 50~100 mg治疗每日2次,平均5个月.治疗期间检测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并进行精液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本组患者睾酮水平明显减低(328 vs 543 ng/dl,P《0.01),雌二醇水平较高(58.4 vs 43.5 ng/l,P=0.0),导致睾酮/雌二醇比值降低(0.69±0.06 vs 1.45±0.12,P《0.01).45例经testolactone治疗后比值升高至正常范围,从0.50±0.03提高到1.27±0.12,P《0.01.治疗前和治疗中的精液分析发现,12名少精症患者的精子密度从16.1×106/ml显著提高到28.9×106/ml(P=0.03),活动精子比例也从27.1%提高到45.3%(P《0.01).研究表明,睾酮/雌二醇比值降低可以确定严重男性不育的内分泌异常,这一异常可由芳香酶抑制剂加以校正,使少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得以改善.(张凯摘译顾方六校)

  • 60例男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的病理研究

    作者:李天永;吴和刚;朱坤婷;甘道举;熊涛

    目的:探讨男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的病理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男性无精子症患者,对其睾丸进行活检.结果:60例睾丸活检中可分成5种类型,活检正常型占6.67%,生精细胞剥落和排列紊乱型占13.33%,生精功能低下型占18.33%,成熟障碍型占26.67%,混合损害型占35%,混合损害型和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混合损害型中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占6.67%,克氏综合征占10%,严重生精障碍占18.33%,严重生精障碍和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睾丸活检组织免疫组化中IgG阳性率87.5%,IgA阳性率73.21%,IgM阳性率66.07%,IgG和IgA、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睾丸活检能直接评价睾丸生精功能和生精功能障碍程度,对不育症患者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且体液自身免疫和睾丸活检有相关性.

  • 自制套管钩取式睾丸活检针在睾丸活检及取精中的应用(附234例报告)

    作者:乔博义;林谦;王爱民;施长春

    目的:探讨自制套管钩取式睾丸活检针在睾丸活检及取精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无精子症患者使用自制套管钩取式睾丸活检针行睾丸活检及取精。结果:234例,共294次(60例为双侧)睾丸活检及取精全部取材成功,术中及术后疼痛轻微,1例出现阴囊轻度血肿,一周后自行吸收。结论:应用自制套管钩取式睾丸活检针行睾丸活检及取精,具有微创、简便快捷、易操作、及一次穿刺可反复取材、多点取材的特点,可以在临床推广。

  • 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廖悦华;孙丽霞;李荣岗;李青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InhB)的关系,了解血清InhB评估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病例,依据睾丸生殖病理标准进行诊断分型,统计各型的病例数并给予分组,同时检测血清InhB水平.结果 分组情况如下,生精功能基本正常组(n=12)、生精功能低下组(n=55)、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n=37)和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n=23)、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n=36)、Klinefelter综合征组(n=2).上述6组血清InhB水平分别为(147.83±36.75)、(71.72±13.94)、(69.19±12.59)、(65.70±11.03)、(25.17±9.95)、(18.00±2.83))pg/ml.InhB水平在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与生精功能低下组之间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与Klinefelter综合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睾丸活检是诊断无精子症的直接方法,可直观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程度.血清InhB水平与受损程度相关,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及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下降为显著,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情况,也是判断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有效的诊断指标.

  • 055睾丸肿瘤切除术后US检出剩余侧睾丸异常

    作者:于满;刘继生

    作者对因睾丸癌行一侧睾丸切除后,剩余侧睾丸US发现异常的28例病人作了回顾性研究,年龄28~64岁.切除的睾丸为非精原生殖细胞瘤19例,精原细胞瘤9例.灰阶US用7MHz线阵换能器,将US所见分为肿块、回声不均和钙化三类.18例在US检查后3天至20周作了手术(15例睾丸切除,3例经腹股沟睾丸活检).结果见到,US显示睾丸内肿块的15例,13例经过手术(10例为癌,肿块直径0.5~4.0cm;3例良性,肿块直径0.5~1.3cm),其余2例肿块0.5~0.6cm,随访3~6年3~12次US无变化.

  • 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结果分析

    作者:王怀秀;李先莲;宋玉梅

    无精子症可以分为梗阻性与非梗阻性两大类型.梗阻性无精子症由于输精管道缺如(如输精管、精囊缺如)或输精管道阻塞(如输精管结扎、射精管梗阻或附睾炎症形成硬结等)所致,一般情况下睾丸或附睾内精子数量较多,成熟度也较高.采用睾丸或附睾中的精子进行卵子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辅助生育,妊娠成功率与常规体外受精相似.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由于生精细胞分化或精子细胞变形的不同阶段发生阻滞所致,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有的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由于生精小管内无生精细胞,睾丸内无精子发生,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有的由于生精细胞分化障碍,睾丸内可能有不同阶段的生精细胞,甚至精子细胞或精子.对有精子细胞或精子的患者,有可能通过卵子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实现生育.因此,明确无精子症的病理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判断无精子症病理类型的有效方法是睾丸活检.

  • 直接镜检法和常规病理检查在睾丸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俞旭君;钟小冬;黄明孔;董良;陈帝昂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在睾丸活检术时分别行显微镜直接镜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52例确诊为无精子症患者,予微创法行睾丸活检术,同部位同时取米粒大小睾丸组织两份,一份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另一份撕碎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精子或活动精子.结果:52例无精子症患者中,直接镜检法发现精子27例,精子检出率51.9%,病理活检发现精子20例,精子检出率38.5%,两者比较x2=1.902,P=0.168,结果无显著差异.27例直接镜检查见精子的患者中,病理组织学发现成熟精子19例,未见成熟精子生成8例,但均见各级生精细胞.25例直接镜检未见精子患者中,病理组织学发现精子生成1例,未见精子15例,但可见各级生精细胞或精子细胞,其余9例未见生精细胞及精子细胞.结论:直接镜检和病理学检查都是无精子症的有效检测方法,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可提高精子检出率,更准确的把握睾丸生精细胞发育情况,对临床诊疗有更好的参考价值.

  •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诊断

    作者:滕晓明

    自1992年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为无精子症患者的不育治疗带来了希望.梗阻性无精子症(OA)再通手术失败或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获取附睾和睾丸精子后可进行ICSI.

  • 无精子症23例分析

    作者:李镭钰;高周松

    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严重的疾病,病因复杂,诊断较为困难.睾丸活检同时行精路附睾造影有一定诊断价值.现将我院23例资料完整睾丸活检加精路附睾造影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 睾丸活组织玻璃压片镜检对无精子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紫东;薛生娟;王宏;权广前;张广斌;谭晓峰

    目的 探讨睾丸活组织压片镜检对无精子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活组织检查,将取到的睾丸组织分成两等份,一份用Johnsen's评分法做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另一份组织制备玻璃压片,立刻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查有无精子,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Johnsen's评分法,30例中11例(36.66%)发现精子,19例(63.33%)未见精子,用玻璃压片法镜检,15例发现精子(50.00%),另15例(50.00%)未见精子,后一方法检出精子率比前者高.结论 玻璃压片法简单易行,比Johnsen's评分法更能反映睾丸内有无精子,在进行病理学检查的同时做一玻璃压片检查,则能更好的反映睾丸的精子发生情况.

  • 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中评价支持细胞意义

    作者:赵竟;高久春;许宗革;刘睿智

    目的 评价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中检测支持细胞指数的意义.方法 采用Johnson评分法评价睾丸活检组织生精情况;采用瑞-姬染色,人工判读睾丸穿刺液涂片中各期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并对其进行分类计数.结果 睾丸活检组织随着Johnson评分降低,支持细胞形态结构越不规则;睾丸穿刺中生精正常组9例,支持细胞指数范围均在20%~40%之间;生精障碍组15例,其中11例支持细胞指数范围在80%~150%,4例支持细胞指数范围在30%以下;生精阻滞组9例,支持细胞指数范围均在150%~500%之间,1例为15%.结论 生精正常组与生精障碍组、生精阻滞组的支持细胞指数差异明显,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报告中支持细胞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 特发性男性不育DYS1基因微缺失研究

    作者:王卫国;鹿占鹏;杜敬民;庞亚彤;郭德荣

    目的研究Y染色体长臂Yq11区DYS1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的关系以及DYS1基因微缺失患者睾丸病理类型和性激素水平变化.方法病例组:60例临床诊断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的患者;对照组:80例已生育的健康男性.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PCR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睾丸病理学检查采用组织活检、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清性激素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病例组有8例患者出现DYS1基因微缺失,缺失率为13.33%(8/60),对照组无DYS1基因微缺失,两组DYS1基因的缺失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DYS1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发病有关联(OR=26.07).DYS1微缺失的患者睾丸病理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生精细胞减少,其中3例生精细胞极少;DYS1微缺失的患者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也低于特发性男性不育组总体水平(P<0.05).结论DYS1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有关联,DYS1微缺失患者睾丸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精障碍,血清T水平低下.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