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朱青峰;王千;王国芳;边世春;周志国;禹书宝;王风伟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探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1例,3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用弹簧圈栓塞25例,宽颈动脉瘤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载瘤动脉闭塞1例.结果 栓塞程度:致密栓塞27例,疏松栓塞3例,闭塞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完全康复22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8例,死亡1例结论 电解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对提高栓塞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护理对策

    作者:马志平;张晶;栾晓艳;王美春

    通过对3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人经血管内栓塞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诣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4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黄庆;刘建鑫;胡艳龙;侯自明;杨俊;张洪兵;王刚

    总结我科收治的4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治疗体会。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48例56个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临床资料,介入栓塞30例(36个动脉瘤),手术夹闭18例(20个动脉瘤)。结果介入栓塞组恢复良好14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2例,手术夹闭组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两组 Hunt-Hess 分级3级以下患者预后无显著性差异。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均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手段,Hunt-Hess 分级3级以下者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得到满意疗效,4级以上者血管内栓塞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但预后较差。

  •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朱培荧

    蛇毒类凝血酶作为一种动物来源的蛋白酶类止血药,由于其毒性低、起效快、药效持久且不引起血管内栓塞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商品名苏灵)是一种从尖吻蝮蛇毒液中提取分离出的蛇毒类凝血酶,该类凝血酶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2],用于各种出血、血友病血肿、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伴出血症的辅助治疗.

  • 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研究

    作者:张向辉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该院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包括33例预后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对照组患者包括30例预后良好、12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无论是显微手术或是血管内栓塞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式均有优缺点,术中需结合患者自身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作者:郭立新

    目的 探讨分析如何加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3例,所有患者行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同时在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和完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各种手术并发症,认真落实患者围术期护理配合.结果 33例患者中29例完全治愈,比率为87.9%;3例患者病情好转,比率为9.1%;1例患者放弃治疗,比率为3.0%,所有患者无死亡病历.结论 加强和完善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侯同秀;杨瑞民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ugli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GDC栓塞颅内动脉瘤136例,全程进行观察护理.结果 成功栓塞136例颅内动脉瘤,其中120例为100%栓塞,15例为95%,1例为9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恰当的术后护理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对比

    作者:李鸣华;赵理乐;尹龙

    多发动脉瘤是临床中较少遇到的一类动脉瘤,约占到动脉瘤破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5%~35%[1,2],动脉瘤的治疗包括常规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两种,国内一些单位对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介入和手术治疗均可行[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14例多发动脉瘤患者共30枚动脉瘤.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特点及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

    作者:方景海;于明;张晓林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生理功能下降,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并发症高,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1].本文拟分析老年脑动脉瘤破裂采用微弹簧圈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61 ~83[平均(67.3±7.1)]岁;均为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出血31例、两次出血4例、三次出血2例.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19例、Ⅳ级4例.29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2种以上疾病15例.并发症包括高血压17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7例、心功能减退2例.

  • 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作者:徐翔;张志勇;郑宇;王大永;刘东;姜立先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经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栓塞治疗的58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中血栓栓塞和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结果58例患者的58个动脉瘤全部行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术中2例(3.4%)发生血栓栓塞,1例(1.7%)动脉瘤破裂。术后即时造影显示46个动脉瘤(79.3%)完全栓塞,7个动脉瘤(12.1%)次全栓塞,5个动脉瘤(8.6%)不全栓塞。术后1例(1.7%)患者死亡,2例(3.4%)患者重残。32例患者术后0.5~2.0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分(死亡)6例(18.6%),2分(植物生存)0例(0%),3分(重度残疾)2例(6.3%),4分(中度残疾)3例(9.3%),5分(恢复良好)21例(65.8%)。结论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栓塞治疗老年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不宜应用球囊辅助或者支架辅助栓塞的老年患者。

  •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作者:陈丽平;王冠军;李娟;于芳;张旭明;高振亚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效果及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12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判断动脉瘤栓塞效果,对比分析不同栓塞效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的可能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致密栓塞60例,非致密栓塞5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致密栓塞组和非致密栓塞组性别、年龄、慢性病史、吸烟史、动脉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动脉瘤大小、形态、破裂状态、手术类型及术前Hunt-Hess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破裂状态、动脉瘤形态、大小、手术类型及Hunt-Hess分级均是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Hunt-Hess分级程度低,动脉瘤形态规则、体积偏小,术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均有利于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而患者动脉瘤破裂则不利于形成致密栓塞.

  •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策略(附13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敬文;刘相轸;梁元;邵斌;耿全海;胡恩喜

    目的通过对136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治疗分析,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放射外科及联合治疗的选择.方法以Spetzler-Martin分级系统对脑AVM分级.显微手术切除78例;单纯栓塞17例;栓塞加手术6例;X-刀放射治疗33例;栓塞加X-刀治疗2例,均位于基底节区.结果脑AVM直接手术组复查AVM76例全部消失;单纯栓塞组完全栓塞4例,大部分栓塞(栓塞范围>80%)4例,部分栓塞(栓塞范围>30%~50%)9例;栓塞加手术组1例IV级AVM有残余;X-刀治疗组及栓塞加X-刀治疗组35例中3年随访间见27例血管团消失,8例血管染色变淡,2例有新的神经功能缺失,3例癫痫发作.全组病例随访6~36个月,GOS预后评分良好率81.2%,2例单纯栓塞患者因再出血死亡.结论脑AVM的显微外科切除是治疗其主要方法,对于IV级、V级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佳方案,放射治疗适于小型和功能区难以切除的病例.综合利弊合理地运用手术、栓塞、放射治疗及联合治疗是提高脑AVM预后的关键.

  • 老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天成;邹建军;刘会;刘国华

    1临床资料①对象:1991年5月-2003年8月本院共收治9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男45例,女51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1.2岁;病程1~44 d;静态发病50例,活动中发病37例,外伤性9例;以头痛起病者64例;有意识障碍者45例;脑膜刺激症状者58例;并发动眼神经麻痹者14例;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者39例;并发癫痫发作者12例;并发肺内感染者22例;尿路感染者23例;电解质紊乱者15例,②诊断及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行DSA检查79例,发现动脉瘤66个,游历弹簧圈栓塞22例次,球囊栓塞2例,GDC栓塞21例次,手术夹闭18例.脑动静脉畸形15例,血管内栓塞9例,手术切除4例;20例内科保守治疗.③结果:临床痊愈72例(75%),好转13例(13.5%),死亡11例(11.5%),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智能障碍1 9例,小便失禁7例.随访3~12个月,行动脉瘤栓塞者无临床症状加重或再出血,内科保守治疗者再出血12例,死亡5例.

  •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薄金红;岑立勉

    目的:探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实施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开颅夹闭术完成治疗)和观察组46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术完成治疗).比较两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VAS(视觉模拟评分)、格拉斯昏迷评分、脑积水发生率、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以及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医疗费用比较,观察组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VAS评分及格拉斯昏迷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脑积水发生率、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以及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血管内栓塞术的应用,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VAS评分以及格拉斯昏迷评分、降低感染发生率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开颅夹闭术的应用,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方面获得显著优势,两种手术方法各自存在优缺点,但是综合比较,血管内栓塞术应用价值更显著.

  • Onyx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

    作者:王泽云

    目的 探讨Onyx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7例行Onyx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术后无远期并发症,3~6d出院.结论 Onyx血管内介入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效果显著,加强精心护理,采取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邓其峻;赵庆顺;王玉凯;罗韶辉;林海波;陈燕芳

    目的总结41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41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处理出血和有效的对症治疗.结果成功栓塞43个动脉瘤,其中40例临床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2.4%.术后动脉瘤腔100%闭塞者36例,95%闭塞者3例,90%闭塞者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并发脑血栓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8例,术后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补以微弹簧圈栓塞而治愈.术后随访3~30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对前交通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提高栓塞技术及积极有效的术后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

    作者:徐国政;马廉亭;秦尚振;余泽;龚杰;杨铭;李俊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我院自1995年1月~1999年2月收治24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急诊病人,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栓塞,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延髓背侧实质性多血性血管母细胞瘤

    作者:吴鹏飞;梁传声;郭宗泽;温志锋;仇波;王运杰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延髓背侧实质性多血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1例延髓背侧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临床效果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术前的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全脑血管造影(DSA).首先在全麻插管下对异常血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在凝血指标正常后,即一般在介入治疗后2周内再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结果 11例患者栓塞过程顺利,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大部分消失,未出现并发症.肿瘤均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除,术中均未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改善和恢复者10例,1例因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术后的随访显示除死亡病例外,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且KPS评分均有所增加.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交通性脑积水,切口感染,肺炎,切口脑脊液漏等.而且无论血管栓塞还是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无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发生.结论 对延髓背侧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栓塞,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术前对于供瘤动脉的栓塞范围应个体化,以不损伤重要脑组织供血为原则.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作者:王秀红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56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病情,正确的体位,穿刺部位的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腰池引流的护理,康复期的指导等等.结果 56例中8例出现脑血管痉挛经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出院.3例术后破裂再出血也经对症处理症状好转出院.1例在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瘤体破裂再出血死亡.1倒手术结束回病室后十分钟发生动脉瘤再出血死亡,50例恢复良好.结论 动脉瘤血管内拴塞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 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方法的探讨--附7例初步临床结果分析

    作者:付立旗;王智;李智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结构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均为联合供血,其中向皮层静脉引流6例,向脊髓表面引流2例.所有病例均经颈外动脉进行栓塞,5例采用NBCA栓塞,2例用颗粒栓塞.栓塞后2周内开颅手术,手术后7~30天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经颈外动脉栓塞减少供血70%~80%,手术后复查造影见6例患者达到影像治愈,1例患者消除供血98%,7例患者有2例出现与栓塞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栓塞-手术联合疗法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428 条记录 7/22 页 « 12...4567891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