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效果分析

    作者:薛山;张贤鹏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显微外科手术组(31例)和血管内栓塞组(30例),分别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微外科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62.4±70.8)mL]显著少于血管内栓塞组[(713.1±110.7)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4.88,P < 0.01=.术后GOS评分显示,显微外科手术组疗效较血管内栓塞组好,两组术后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 vs 63.3%,χ2 =3.92,P <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6.5% vs 10.0%,χ2 =1.33,P > 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分析

    作者:田硕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40例临床资料.另选同期进行开颅夹闭手术患者40例进行比较.结果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动脉瘤栓塞程度、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切实可靠,安全、有效、微创,预后好,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是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重要方法.

  • 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及对患者MMSE评分的影响

    作者:王宁;陈妮娜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及对患者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显微手术的基础上再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并且在发病之后,用MMSE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MMSE评分比较中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中基本上使用显微手术,对于血管内栓塞,可以用于单独的临床治疗,也可以在显微手术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治疗,当遇到体积较大,结构或位置比较复杂的脑动静脉畸患者时使用联合治疗会更好.

  • 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破裂因素分析和栓塞体会

    作者:赵庆伟;喻博

    目的 对本院2010年以来治疗的6例大脑后动脉第一段(P1段)动脉瘤易破裂的因素和栓塞体会回顾性分析.方法 6例患者均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有两例患者入院后发生二次破裂.结果 有4例患者栓塞后恢复较好,1例患者栓塞后偏瘫伴偏盲,1例患者造影时2次破裂,急诊动脉瘤栓塞后,CT复查发现出血量较大,后引起脑疝,经去骨瓣减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P1段动脉瘤多见于年轻人,动脉瘤均较大,易发生2次破裂,急诊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减少2次破裂出血几率.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郭洪松;刘宝杰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其中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14例,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DS)栓塞28例,评定所有病例栓塞效果.结果 动脉瘤100%栓塞37例(88.09%),85%栓塞4例(9.52),1例90%栓塞.随访1例患者因高龄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而死亡,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的优点,介入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 4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郭金满;胡火军;王雄伟

    目的 总结和探讨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收入院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3例采取显微外科治疗,17例采取血管栓塞治疗.结果 23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5分14例(61.9%)、4分4例(17.4%)、3分2例(8.7%)、2分2例(8.7%)、1分1例(4.3%).并发脑梗死2例、颅内血肿1例、颅内感染1例、偏瘫1例、硬膜下积液1例,术中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血管内栓塞治疗17例,5分16例(94.1%)、3分1例(5.9%).结论 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为治疗颅内动脉瘤有效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佳的治疗.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

    作者:吴红星;李佑祥;杨小朋

    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微导管技术及栓塞材料不断完善,对BAVM的认识逐步提高,疗效也越来越好.本文总结了BAVM血管内栓塞的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海军;黄军;韩德清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收治的7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63例)和预后不良组(Rankin评分3~6分,12例).分析可能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手术时间、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及并发症.结果 预后良好组60~65岁患者占比、WFNS分级Ⅰ~Ⅲ级患者占比、Fisher分级1~2级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60.3%︰25.0%,90.5%︰50.0%,79.4%︰16.7%)(P<0.05);有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患者占比、有并发症患者占比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7.9%︰50.0%,20.6%︰75.0%)(P<0.05).75例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预后危险因素包括:Fisher分级(OR=2.395,P=0.035),分流依赖性脑积水(OR=2.475,P=0.024).Fisher分级3~4级患者及有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预后较差.结论 临床上对于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出血量较多及存在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措施,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 Onyx-18胶栓塞治疗15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体会

    作者:麦荣康;江先福;陈凤贤;于辉天;叶华卫;宋彧

    目的:探讨Onyx-18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Onyx-18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栓塞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15例患者中,畸形血管团栓塞60%以上13例,其中8例治愈性栓塞,60%以下2例。15例中1例患者于术中颅内出血。5例术后3个月复查,其中1例复发。结论:Onyx-18是目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能提高血管内栓塞安全性。

  • 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李春;程彦;余玉银;徐顺鹏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9例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39例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分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其中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

  •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探析

    作者:苏茜菲

    目的 探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62例进行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1,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运动功能,科学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射波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靶区勾画和疗效分析

    作者:王鑫;王恩敏;梅广海;刘晓霞;诸华光;潘力;戴嘉中;汪洋

    目的 总结射波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靶区勾画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华山医院射波刀治疗的AVM病人,共51例.51例中联合栓塞治疗24例;伽玛刀后残留2例;直接射波刀治疗25例.AVM照射靶区:包括了AVM血管巢、少量引流静脉.如果AVM较大已经做过栓塞治疗,照射靶区包括部分已经栓塞AVM、少量引流静脉和全部未栓塞AVM,但是照射在引流静脉和已经栓塞AVM的剂量适度降低.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6(36 ~70)个月.结果 射波刀治疗后3年复查MRI和DSA显示40例(78%)AVM基本闭塞消失.11例AVM未闭塞,但明显缩小.通过分析射波刀治疗计划发现,联合栓塞治疗的中等到大体积AVM,射波刀照射范围包括未闭塞AVM、已经栓塞的AVM和少量引流静脉者,治疗后AVM闭塞率高.结论 射波刀治疗小体积AVM不良反应轻,完全闭塞.栓塞联合射波刀治疗中等到大体积AVM时,照射靶区范围与闭塞率直接相关.

  • 大脑半球脑血管畸形栓塞后手术切除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姚宝金;黄玉杰;郭岩;刘相轸

    为探讨大脑半球脑血管畸形(AVM)的治疗,我们对9例经血管内栓塞后的大脑半球巨大血管畸形病例施行手术全切,经术后造影证实,手术效果满意。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患者男5例,女4例,血管畸形位于大脑半球,平均大直径5.75 cm,畸形团大6 cm×7 cm×5 cm,畸形团小4 cm×3 cm×3 cm。供血动脉有中央沟动脉、顶下动脉、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5例一根动脉供血,1例3根动脉供血,3例2根动脉供血。引流静脉有上矢状窦、岩上窦、大脑上静脉、纹状静脉、横窦。9例患者中,高阻力、低流量患者5例,栓塞达70%~80%;低阻力、高流量患者4例。  2.栓塞材料:均为单纯真丝线段混悬液。混悬液中包括5/0的不同长度的线段,还有代血浆、白蛋白、非离子型对比剂罂粟碱。栓塞初期采用较长的线段,长度5 cm左右,随着栓塞的不同阶段,线段长度相应缩短,接近栓塞末期则用较短的线段, 3 cm左右长度。栓塞结束后立即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栓塞结果。栓塞体积平均达60%~70%,栓塞后9~15 d内在全麻插管下开颅进行,全部病例术中平均输血量0~600 ml,平均手术时间3~4 h左右。术后2周全部病例经脑血管造影后复查,证实畸形血管消失。术后以增强MRI、CT定期检查,随访6个月~3年。  3.疗效判定:(1)优:无任何神经病理学症状和体征或症状较术前好转;(2)良:神经病理学症状和体征与术前相比无变化;(3)差:术后症状较术前重。  二、结果  临床判定为优6例;临床判定为良2例;临床判定为差1例。本组病例无死亡。影响愈后差的因素主要为畸形血管团位置累及脑功能区。

  •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配合

    作者:梁玉红;段少雪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以其操作简单,组织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0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以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35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脑动、静脉畸形32例.取得了很少的治疗效果.

  • 浅析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破裂原因和栓塞分析

    作者:白成涛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破裂以及栓塞的分析。方法2010年我院共有6例患者接受了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破裂的治疗,根据对患者使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4例患者获得了恢复,2例再次复发。有1例患者因2次破裂,出血过大,引起脑疝,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动脉瘤一般都是年轻患者,动脉瘤大,容易出现2次破裂,使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够降低再次破裂的几率,让患者的生存几率提升。

  • 浅谈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王永哲

    随着显微外科、颅底外科、尤其是血管内神经外科及神经麻醉及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现就当前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选择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及保守治疗等进行对比讨论,以飨读者。

  • 两种方式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Meta分析

    作者:姚旺;许阳阳;董力庆;赵理乐;曾小卫;韩玉庆

    目的 比较血管内栓塞(EVT)与显微手术夹闭(NST)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2007年1月-2017年1月公开发表的EVT与NST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有关临床效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按照筛选标准,共有3篇RCT共计489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纳入分析.EVT组与NST组患者基本特征均衡.EVT组发生血管痉挛率、动脉瘤术中破裂率、感染发生率均较NST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如GOS评分(4~5)和GOS评分(1~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T血管痉挛、动脉瘤术中破裂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安全治疗前循环动脉瘤,预后与NST无显著性差异.

  •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徐翔;李建珉;尹龙

    目的 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3例巨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恢复优良4例,中残1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巨大颅内动脉瘤,手术和栓塞同样具有难度,多学科的协作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颈部创伤性动静脉瘘(附3例报告)

    作者:杨宗豫;洪书平;王培霞;王健;朱瑞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治疗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的方法及其特点.方法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其中创伤性颈动静脉瘘1例,创伤性椎动静脉瘘2例.结果 3例全部微弹簧圈栓塞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 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姜金利;李宝民;许百男;周定标;段国升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7例鼻腔大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后6d~3个月突发鼻腔大出血;余7例均为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后鼻腔大出血,6例发生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后1周左右,1例出现于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后3d.17例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双侧选择性颈内和颈外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其中14例经8F导引管置入Magic-BD导管,采用可脱式球囊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或经5F造影导管送入金属弹簧圈闭塞同侧颈内动脉.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直接栓塞动脉瘤.余2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健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由患侧颈内动脉供血代偿,而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能代偿.全身麻醉经翼点入路于显微镜下行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颈内动脉破口修补手术.结果1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均一次性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双侧大脑半球供血代偿良好.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动脉瘤并修补颈内动脉者,手术后1周全脑血管造影可见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消失,患侧颈内动脉通畅良好.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鼻腔大出血,无一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出血的首选方法.血管内治疗技术可直接栓塞动脉瘤或闭塞载瘤动脉,达到止血目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对侧颈内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椎-基底动脉代偿不完全者,应选择显微外科手术修补颈内动脉.

428 条记录 5/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