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口腔颌面部的放射线检查

    作者:申正坤;胡艳敏;侯生荣;鲍晶;包红叶;刘志鹏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 CT 检查的基本常识和临床操作措施。方法通过对 CT 基本原理的研读和对患者病征的观测,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检查是直观准确的医学检查方式,对口腔颌面部的诊断检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提高的研究和掌握放射线的临床应用水平。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多媒体教学探讨

    作者:江绍禹;王威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教育部门1999年就已提出,在高校普及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的一步[1].笔者针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要求,从01年开始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顺利的克服了原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作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 微小型钛板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会萍

    目的:探讨微小型钛板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77例,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使用微小型钛板,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复位、愈合均良好,张口、面部外形等基本恢复正常,X 线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线对位良好。随访6个月后患者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保持正常。结论微小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医生应该针对患者实际骨折情况对症治疗。

  •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作者:王晓菊

    目的:研究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将我院诊治的50例行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颌面患者来讲,手术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有段,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更是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

  • 小儿颌面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柏枝子

    小儿自我保护能力差,常在跌倒等意外中受伤,颌面部由于裸露在外,是常受伤的部位之一.颌面部外伤是口腔颌面外科急诊的常见病,其中开放性外伤需行清创缝合术.由于患儿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有着特殊性[1].作者在护理此类患儿时,兼顾心理和身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妊娠合并智齿冠周炎76例的护理

    作者:陈苏素;陈雅;陈再鸿;戴杰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即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孕妇的智齿冠周炎发生比例很高,约占孕妇口腔颌面炎症疾病的87.4%[1].而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增多,还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2],危及母婴安全.

  • 术前凝血试验预测口腔颌面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松

    目的:分析术前凝血试验应用于口腔颌面患者手术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口腔颌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的凝血试验将其分成两组:凝血功能异常35例(异常组),凝血功能正常65例(正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相关临床事件的关系。结果:正常组术中出血量为(388.7±225.3)mL,异常组为(397.8±223.6)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手术时间(3.2±1.2)h,异常组为(2.4±1.3)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临床事件方面,正常组改变或延缓手术0例,因出血使用的全身性止血剂2例(3.1%);异常组分别为22例(62.9%)、20例(57.1%),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相关临床事件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凝血试验对预测口腔颌面手术出血量及相关临床事件没有相关性,但可以预测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有关出血性并发症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

    作者:谢远鸿;丘仿松

    目的:比较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与串联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6年9月本院接收的4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行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组,以2010年4月-2013年3月采取串联游离皮瓣修复术的30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皮瓣制作及显微吻合时间、拔除胃管经口进食时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皮瓣制作与显微吻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外形修复、口腔开合、吞咽、咀嚼、语言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进食、容纳水测试、咬合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血管危象2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皮瓣远心端部分坏死,4例颌面底下瘘并发感染;其余患者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结论: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患者的口腔开合、吞咽、咀嚼、语言等功能恢复良好.

  • 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作者:宋小顺;何军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共300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统计发生感染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吸烟、是否昏迷等情况。结果:发生感染的75例患者中,经过细菌培养共分离出80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9株,占61.25%,革兰阴性菌31株,占38.7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否伴随基础疾病、围手术期是否用药、术后用药时间等,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病原菌的分布主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等。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苟乃政;王晓芹;李霞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对本院300例收治的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感染情况、不同术后感染症状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状况。结果:患者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为23%,其中以恶性肿瘤切除、良性肿瘤切除和涎腺手术感染率高;感染者体内共有病源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27.11%,革兰阳性菌占66.10%,真菌占6.78%;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及误吸都是导致口腔颌面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在23%,其病源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针对患者的年龄执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重视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是改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关键。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辉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480例进行研究,整理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480例,有32例发生术后感染比例为6.7%;其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为56.2%,<10岁的儿童及超过60岁的老年人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0%、9.5%;且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概率越大。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较大,其中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

  • 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魏巍

    目的 了解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54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们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临床上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 肉毒杆菌毒素A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风

    在过去十年中,肉毒杆菌毒素A(BT)已广泛应用于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经验证明,适量肌注BT是安全有效的.全美联邦仪器和药物管理部门已批准BT用于斜视、睑痉挛、面部痉挛、内收肌痉挛性发音障碍、口腔颌面及颈部肌张力障碍,如斜颈的治疗.1995年,有人报道将其用于前额除皱,在肌电图指导下行BT额肌或皱肌注射,注射量为40单位,分16点注射,皱眉肌每侧注射7.5~12.5单位.还可在外眦部每侧注射7.5~12.5单位以消除鱼尾纹.

  • 口腔颌面复杂外伤36例的口腔护理

    作者:张丽萍

    颌面外伤是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随意交通的发展,暴力事件发生率的升高,颌面外伤发病率也有增长,我院2008年-2009年根据手术类,麻醉方式和呼吸通道度,及术后情况,由于解剖特点显得口腔护理尤为重要。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护理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李阳

    目的:规范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护理的方法措施,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术后发生感染的因素和不同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对应的防控与护理措施,检验整体护理在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严格执行科学的术后感染防控与整体护理措施,规范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护理方法。结论:科学创新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护理方法措施,结合对患者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个性化护理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巧萍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分别为(48.68±1.02)分和(45.57±2.03)分;观察组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分别为(33.21±1.53)分和(32.28±2.84)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两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辅助治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口腔颌面部复合伤24例的护理

    作者:常涛

    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伤情日趋复杂,且易致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积极有效的护理不仅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能使患者心理慰藉,提高治愈率.

  • 口腔颌面部金属杆贯通伤1例

    作者:嵇建国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主因颌面部嵌入一巨大金属杆5 h急诊入院.现病史:患者于2008年10月13 日下午5时在矿井下作业时,因高速转动的金属钻杆突然折断,其尾部(六角形,长60 cm,直径2.5cm)自患者右颌下穿入,斜向左侧经舌根、软硬腭、左侧鼻旁、眶下穿出.

  • 口腔颌面肿瘤病人留置胃管定位的探讨

    作者:何秀珍;周振山;邢军

    插胃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项常规的基础操作.留置胃管定位的深度决定于胃管是否能保留需要的天数,临床上留置胃管过深易使胃管盘曲在胃内,增加胃粘膜的损伤;留置过浅鼻饲食物时,食物易反流于口内而污染口内伤口.自1995年1月~1997年2月笔者对术前插胃管的病人进行观察,现将结果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腭裂术中保留腭小神经的手术配合

    作者:吴蔚媚

    腭裂是口腔颌面整形外科常见的畸形之一.整复腭裂的目的:一是创造良好的"腭咽功能",为实现腭裂术后语音的正常提供条件;二是恢复腭部的正常解剖关系,封闭腭部的裂隙,使口腔与鼻腔分开;三是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如何尽可能地保留各解剖部位的组织结构并将其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实施腭裂修复手术过程中始终需要考虑的问题[1].

345 条记录 5/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