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景倩;梁静;贾梅林

    本实验是利用溶媒提取和层析方法相结合,分离出两种化合物,它们分别是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阿胶益寿晶中的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甲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

    作者:李云静;何忠梅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阿胶益寿晶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甲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甲醇(9∶1),流动相B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 μL;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甲醚检测波长为280nm,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甲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分别在5.23~104.60 mg·L-1(r=0.999 5),5.05 ~ 101.00 mg·L-1(r=0.999 1),5.92 ~118.40 mg·L-1(r =0.999 3),4.74~94.80 mg·L-1(r=0.999 8),4.85~97.00 mg·L-1(r=0.999 7),6.91~138.20 mg·L-1(r =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和RSD分别为98.52%(1.6%),97.95%(1.4%),99.47%(1.6%),96.99%(1.0%),99.24%(1.1%),98.13%(1.4%).结论:建立的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阿胶益寿晶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甲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评价阿胶益寿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 HPLC测定沙苑子中3个黄酮成分

    作者:濮延男;唐力英;王祝举;朱洁;崔援军;陈随清

    目的:建立沙苑子中3个黄酮的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56:44).流速为l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66 nm.结果:沙苑子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鼠李柠檬素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48~1.74(r=0.999 7),0.288~1.44(r=0.999 8),0.120~0.60(r=0.999 7),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3%(RSD 0.33%),99.8%(RSD 2.78%),98.6%(RSD 2.9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够同时测定沙苑子药材中3个黄酮的含量,为沙苑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 当归补血不同制剂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比较

    作者:韩继红;王麟;杜会茹;黄文杰;马亚平;蒋晔

    目的:比较当归补血汤剂、配方颗粒、口服液3种不同制剂多种成分差异及不同制剂方法对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对9批当归补血制剂采用5%甲醇水为溶剂制备样品溶液,应用Lab Alliance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UV检测器进行测定.以甲醇-0.4%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80nm.通过HPLC特征图谱比较,并利用中药指纹图谱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分析当归补血汤剂、配方颗粒、口服液3种不同制剂中特征峰、主要成分和未知成分的差异.结果:9批当归补血制剂的HPLC特征图谱共有色谱峰特征明显,样品中共检测到15个共有峰,不同剂型的当归补血制剂相似度有一定差别,配方颗粒和口服液色谱峰的数目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各种成分比例具有较大差异.结论:与汤剂相比,当归补血配方颗粒和口服液在制剂过程当中,化学成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快速、高效,为当归补血制剂的质量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 白香丹胶囊中3种主要成分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作者:孙冰婷;戴国梁;臧雨馨;赵文珠;何书芬;宗阳;居文政;谈恒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香丹胶囊中芍药苷、丹皮酚和α-香附酮在人血浆中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采用LC-MS/MS检测,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0 mm×100mm,3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含2 mmol· L-甲酸铵)(80∶20),流速0.2 mL·min-1.离子化模式为正离子,定量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毛细管电压4 kV,干燥气温度400℃.检测对象芍药苷m/z 503.2 ~ 503.2,裂解电压200 V,碰撞电压0V;丹皮酚m/z 167.1~ 120.9,裂解电压100 V,碰撞电压20 V;α-香附酮m/z 218.9 ~ 111.0,裂解电压100 V,碰撞电压20 V;毛蕊异黄酮(内标)m/z 285.1 ~ 213.1,裂解电压170 V,碰撞电压40 V.结果:白香丹胶囊在低、中、高(56.2,112.5,168.8 mg·L-1)质量浓度下,芍药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4.82 ±3.91)%,(20.88±2.69)%,(22.40±3.33)%,丹皮酚分别为(88.62±1.68)%,(86.16±2.36)%,(88.73±0.80)%,α-香附酮依次为(80.69±1.12)%,(78.10±2.28)%,(72.57±0.30)%.结论:白香丹胶囊中主要成分芍药苷、丹皮酚及α-香附酮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排序为丹皮酚>α-香附酮>芍药苷.

  • HPLC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惠芬;邢攀科;张宁;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

    目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检测养阴通脑颗粒中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并利用梯度洗脱,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养阴通脑颗粒中总黄酮有效部位中葛根素、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UV-VIS测定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 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70%以上,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0.530-296.300mg/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40%,毛蕊异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064-44.440mg/L( 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1.10%,芒柄花素的线性范围为0.064-43.110mg/L( 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1.5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为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黄酮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

  • 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芪蛭降糖胶囊中6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史静超;柴智;杨丽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芪蛭降糖胶囊中4种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2种皂苷类成分: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ELSD法,Agilent S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4nm;ELSD漂移管温度100C,气体流量2.4L/min.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在0.4296~1.0024μg(r=0.9993)、0.2214~ 0.5166μg(r=0.9991)、0.6762 ~ 1.5788μg(r=1.0000)、0.2286~0.5334μg(r=1.0000)、3.1374 ~ 7.3206μg(r=0.9990)、0.6375~1.4875μg(r=0.9993)范围内分别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芪蛭降糖胶囊中6个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8%、96.18%、98.38%、97.61%、96.20%、100.39%.结论:建立了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芪蛭降糖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含量的方法.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芪蛭降糖胶囊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 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舒红;王俭勤;王雅;王雪婷;宁雅娴;唐柏山

    目的:探讨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 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ECV-304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TGF- β1组(10μg/L),TGF-β 1+毛蕊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1、1、10mg/L).各组细胞培养72h后,采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 1组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TGF- β1明显促进α-SMA蛋白的表达(P<0.01);毛蕊异黄酮与TGF- β1共培养后可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及α-SMA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有更强的抑制效应,低剂量组抑制效应弱.结论: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可以抑制TGF- β1诱导的内皮细胞(ECV-304)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了依据.

  • 基于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肃红芪中4种黄酮类成分

    作者:杨秀娟;邵晶;杨志军;吴国霞;宁艳梅;张金保;黑生瑞

    目的 建立甘肃红芪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 在红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分别建立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红芪中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 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 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同时测定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红芪的定量分析.

  • 丰城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成军;王京丽;梁鸿;王银叶;赵玉英

    目的:分离和鉴定丰城鸡血藤的活性成分.方法: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丰城崖豆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黄酮类化合物(1~8):毛蕊异黄酮(1),染料木苷(2),gliricidin(3),8-甲雷杜辛(4),阿夫罗摩辛-7-O-β-D-吡喃葡萄糖苷(5),澳白檀苷(6),异甘草素(7)和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8);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9)和无羁萜-3β-醇(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探讨毛蕊异黄酮等在NMR测定中的溶剂效应,纠正了文献[1-2]中该化合物碳谱数据的一些归属错误.

  • 毛蕊异黄酮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研究

    作者:平键;陈红云;周扬;陈高峰;徐列明;成扬

    该研究观察了毛蕊异黄酮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影响核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发挥作用.结果发现毛蕊异黄酮能抑制HSC的增殖,抑制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的表达;随着HSC活化时间的延长,FXR表达逐渐降低,但毛蕊异黄酮对FXR表达没有明显影响;毛蕊异黄酮可浓度依赖性地上调PPARγ的表达及核转位,PPARγ拮抗剂可阻断毛蕊异黄酮对HSC活化的抑制作用.因此,结论认为毛蕊异黄酮可抑制HSC增殖和活化,其作用不通过FXR而是与上调PPARγ信号通路有关.

  • 黄芪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张冬青;汪德清;于勇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i Radix,TFA)和毛蕊异黄酮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MTT方法测定不同浓度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检测药物对K562细胞周期的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K562胞诱导凋亡的影响,并且应用RT-PCR技术检测药物作用下K562细胞中Cyclin D1 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FA及毛蕊异黄酮处理24h后,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o分别为98.63,130.32 mg·L-1;TFA在100 mg·L-1的剂量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7.8%,毛蕊异黄酮在130 mg·L-1的剂量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5.8%;药物对K562细胞持续作用24h后,可以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经IC50剂量的药物处理后,K562细胞内的Cyclin D1 mRN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TFA和毛蕊异黄酮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将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G0/G1期以及降低细胞内Cyclin D1 mRNA水平可能是它们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主要作用机制.

  • 毛蕊异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冬青;王海宝;王淑芳;汪德清

    毛蕊异黄酮是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的重要异黄酮类活性化合物,为典型的植物雌激素,能够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毛蕊异黄酮由于不良反应小、毒性低、药理作用多样的特点,使其相关的研究成为热点,该文通过文献综述考证毛蕊异黄酮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该类单体药物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单体药物更好的开发应用.

  • Caco-2细胞研究黄芪中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的吸收转运

    作者:周乐;赵晓莉;狄留庆

    黄酮类成分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其药理活性和体内过程是近些年研究的重点.毛蕊异黄酮是中药黄芪中黄酮类的主要活性成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在体内的吸收转运特性尚不明确.该实验运用Caco-2细胞模型,用芹菜素作为内标物质,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浓度以及加入不同类型的蛋白抑制剂后的吸收转运特性.数据进行Q检验,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低、中、高3种浓度的Papp(BL-AP)/Papp(AP-BL)=1.38<1.5,加入不同类型的蛋白抑制剂后,和空白组的Papp(BL-AP)/Papp(Ap-BL)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毛蕊异黄酮的吸收可能主要以被动转运为主,同时有主动转运机制参与,其转运可能不受P-糖蛋白、MRP2蛋白、SGLT蛋白影响.

  • 毛蕊异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肥厚的影响

    作者:包龙棠;唐其柱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C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 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ISO组(n=10)、CA+ISO组(n=10).ISO组小鼠腹腔注射ISO(50 mg·kg-1·d-1),CA+ISO组小鼠腹腔注射ISO(50 mg·kg-1·d-1)的同时进行CA(50 mg·kg-1·d-1)灌胃处理,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1·d-1).处理14 d后测量体质量(BM)后处死小鼠,收集心脏标本,测量心质量(HM)、胫骨长(TL)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脏组织心房钠尿肽(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进行心肌肥厚相关分子通路检测.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ISO组和ISO+CA组:对照组加入PBS,ISO组给予ISO(10μmol/L)处理,ISO+CA组同时加入ISO(10μmol/L)和不同浓度的CA(1、10、50、100μmol/L)进行处理.48 h后收集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ANP 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心肌细胞面积测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SO处理后小鼠心脏体积增大,HM/BM、HM/TL、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均增加(均P<0.05);与ISO组比较,CA处理可降低小鼠心脏体积,减少HM/BM、HM/TL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均P<0.05).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ISO处理后小鼠心肌肥厚标志物ANP和β-MHC mRNA表达上调,而CA干预能显著抑制ISO诱导的小鼠ANP和β-MHC mRNA表达升高(均P<0.05).免疫印迹显示,ISO处理后小鼠心脏组织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而CA干预后上述信号通路的活化受到明显抑制(均P<0.05).ISO处理48 h后,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面积明显增大、ANP 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与ISO组比较,10、50和100μmol/L CA处理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ANP mRNA表达,100μmol/L CA处理可显著减少心肌细胞面积(均P<0.05).结论 CA可抑制ISO诱导的心肌肥厚.

  •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丛欣;金宗山

    黄芪,<神农本草经>言:"…甘,微温.…归手足太阴经(肺脾两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各种气虚之症而黄芪注射液系黄芪提取物,内含黄芪皂甙,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烷,葡萄糖醛酸,熊竹素,毛蕊异黄酮等[1].具有①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②抑制血小板聚集;③正性肌力作用;④提高免疫;⑤降低丙三醛MDA,升高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自由基等;⑥利尿;⑦调节心律,等治疗作用.笔者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CHD)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甘肃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ACE,ACE2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瑞霞;余静;杨丽丽;常鹏;郭雪娅;李秀丽;汪汉卿;董晨明

    目的 观察甘肃黄芪毛蕊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组(1×10-6mol·L-1),AngⅡ+毛蕊异黄酮不同剂量组(10,1,0.1 mg·L-1),采用HE染色观察内皮细胞的形态,免疫组化(SP法)检测ACE,ACE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ACE,ACE2 mRNA的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可促进ACE蛋白,mRNA的表达,减弱ACE2表达(P<0.05);②与AngⅡ组相比,毛蕊异黄酮可增强ACE2表达,抑制ACE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甘肃黄芪毛蕊异黄酮通过增强内皮细胞ACE2表达,抑制ACE的分泌,减轻Ang Ⅱ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的损伤,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 毛蕊异黄酮激活蛋白激酶C/NF-E2相关因子2通路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氧化应激和β细胞凋亡

    作者:李小平;范瑞;陆飞宇;卢洪华;王丽杰;杜红伟;张一宁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氧化应激和β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大鼠胰岛细胞系RIN-m5F细胞分为对照组、STZ组、STZⅠ组、STZⅡ组和STZⅢ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STZ组、STZⅠ组、STZⅡ组和STZⅢ组加入STZ至终浓度10 mmol/L,后3组在STZ加入6 h后再分别加入毛蕊异黄酮至终浓度为10、50和100μmol/L.24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乳酸脱氢酶(LDH)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Tunel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通过线粒体膜电位、双氯荧光素(DCFH-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检测评价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将RIN-m5F细胞分为对照组、calycosinⅠ组、calycosinⅡ组和calycosinⅢ组,分别给予0、10、50和100μmol/L毛蕊异黄酮,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毛蕊异黄酮对Nrf2转核的影响.将RIN-m5F细胞分为Ⅲ组和Ⅳ组,Ⅳ组细胞经钙磷酸蛋白C(calphostin C,100 nmol/L)处理后,两组加入STZ至终浓度10 mmol/L,再分别加入100μmol/L毛蕊异黄酮,观察Nrf2转核、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TZ可诱导RIN-m5F细胞内活性氧类的蓄积和细胞凋亡,而毛蕊异黄酮可减轻STZ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毛蕊异黄酮对RIN-m5F细胞中Nrf2表达无影响,但可促进Nrf2向核内转移.给予蛋白激酶C抑制剂后毛蕊异黄酮促Nrf2转核的能力下降,并且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明显减弱毛蕊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凋亡能力.结论 毛蕊异黄酮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促进Nrf2转核,从而发挥抗氧化和抗凋亡能力,有望作为新型临床药物用于糖尿病的防治.

  • 毛蕊异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春洁;邢晓雪;周正灿;于佳奇;樊官伟

    [目的]明确毛蕊异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使用Langendorff装置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时监测心功能参数,并检测冠脉流出液中冠脉流量(CK)、心功能参数(LDH)以及心脏组织中MDA和SOD水平;TTC染色方法观察组织病理学损伤;采用Western Blot考察毛蕊异黄酮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Nrf2、HO-1、AKT、ERK蛋白表达影响.[结果]毛蕊异黄酮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左室发展压和大上升/下降速率的变化率,从而改善大鼠心功能.同时降低冠脉流出液中CK、LDH水平和心肌组织中两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琥珀酸脱氢酶(SDH)等抗氧化酶的活力;并通过激活Nrf2基因,从而调节其下游的抗氧化基因.[结论]毛蕊异黄酮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心肌作用.

  • 膜荚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延勋;栗章彭;颜世利;苏艳芳

    目的 研究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膜荚黄芪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包括14个黄酮类化合物:2'-methoxyisoliquiritigenin(1)、刺甘草查耳酮(2)、甘草查耳酮B(3)、3',4',7-trihydroxyflavone (4)、4',7-dihydroxyflavone (5)、3',7,8-trihydroxy-4'-methoxyisoflavone (6)、毛蕊异黄酮(8)、芒柄花素(9)、2',4,4'-trihydroxychalcone (10)、pendulone(11)、liquiritigenin (12)、pratensein (13)、毛蕊异黄酮昔(14)、芒柄花苷(15),8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黄芪甲苷(16)、cyclocanthoside E (17)、异黄芪皂苷Ⅱ(18)、黄芪皂昔Ⅱ (19)、黄芪皂苷Ⅲ (20)、异黄芪皂苷Ⅰ (21)、brachyoside B(22)、cycloaralosideA(23)及1个苯丙酸类化合物:4-hydroxycinnamic acid (7).结论 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8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