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种青蒿素衍生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痛共情绪障碍干预效果的比较

    作者:朱春燕;许琼虹;毛志云;林娜

    该研究以机械痛、焦虑及抑郁为指标,在脊神经结扎小鼠(spinal cord ligation,SNL)中,评价并比较双氢青蒿素(DHA)、青蒿琥酯(ART)及蒿甲醚(ARTN)3种青蒿素衍生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干预效果.实验以临床等效剂量的NP一线药物普瑞巴林(PGB) 25 mg· kg-1、阿米替林(ARP) 20 mg· kg-1为阳性对照;在造模后4~17d,以40 mg· kg-1 DHA,ART,ARTN灌胃给药;以Von Frey法,评价小鼠机械痛;以旷场、悬尾实验,评价小鼠焦虑及抑郁行为.结果显示,在SNL模型中,PGB具有迅速镇痛、部分缓解的特点,但对痛诱发焦虑及抑郁无效;而ARP在镇痛方面起效缓慢且仅部分缓解,而对焦虑的缓解不稳定,但抗抑郁效果好.在给药7~14d,3种青蒿素衍生物逐渐显现镇痛,抗焦虑及抑郁效果.给药14 d,在机械痛方面,灌胃后1.5h,3种青蒿素衍生物组均恢复到假手术状态;在3h,DHA及ART组小鼠机械痛阈值较1.5h无显著变化,而ARTN组机械痛阈值较1.5h显著下降;在24 h,3组青蒿素衍生物小鼠机械痛阈值均较1.5h显著降低,但高于PGB组.在焦虑及抑郁方面,DHA,ART组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显著优于ARTN组.该研究发现3种青蒿衍生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痛共情绪障碍均有抑制作用.其中,DHA和ART的镇痛持续时间、抗焦虑和抑郁作用显著优于ARTN.

  • 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爱林

    目的:研究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60例疼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根据VAS疼痛评分和HAMD抑制量表、HAMA焦虑量表评定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较好,而且安全性较高.

  • 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脑皮层组织内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作者:陈绍辉;赵晶;罗爱伦;黄宇光;左萍萍;杨楠;郝文宇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脑皮层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 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假手术(S)和模型(M)组,各组再按不同给药分为生理盐水(P)和加巴喷丁(G)两个亚组(终分为C+P、C+G、S+P、S+G、M+P、M+G六组).部分坐骨神经结扎2周后开始腹腔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脑皮层.通过手术侧足行为学和机械痛阈的改变来确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成功及观察加巴喷丁的疗效.选择S+P、M+P和M+G三组做基因表达差异检测,并用实时PCR验证部分表达有显著差异的基因.结果 M+P和S+P相比较,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Y、Pleiotrophin等基因显著下调.M+G和M+P相比较,上述基因显著上调.结论 加巴喷丁镇痛的脑机制可能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Y、Pleiotrophin等基因的上调有关.

  • bFG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茜;高进;陈萍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对脊髓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假手术+bFGF抗体组(B组)、SNI组(C组)、SNI+bFGF抗体组(D组),每组12只.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其中B组和D组于建模后1、6、9、13、16、20天鞘内注射bFGF抗体18 μg,注射药物容量为40 μL.A、C组则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相同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14、21天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术后第21天处死大鼠取L4-6节段脊髓,免疫组化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RT-PCR及Westem blot检测NMDA受体亚基NR1、NR2A、和NR2B表达变化.结果 与A组和B组比较,C、D组PWMT降低,脊髓GFAP、NR1和NR2B表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PWMT升高,脊髓GFAP、NR1和NR2B表达降低(P<0.05).结论 鞘内注射bFGF能缓解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MDA受体表达有关.

  • P38 MAPK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TNF-α合成的影响

    作者:许力;虞雪融;黄宇光

    目的 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研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P38)与TNF-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SD大鼠分5组:1)空白对照组,2)假手术组,3)CCI手术未治疗组,4)CCI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5)CCI手术SB203580(P38抑制剂)治疗组.上述治疗组中,0.9%氯化钠注射液或SB203580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和第7天鞘内注射.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7和14d测定机械痛阈.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中TNF-α含量及P38活化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手术后3、7和14d磷酸化P38(p-P38)水平分别增加275%±65%、267%±66%和253%±56%(P<0.05).外周神经损伤后引起机械性触诱发痛,并日使脊髓中TNF-α浓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7和14d时TNF-α浓度分别增加93%±22%、73%±25%和52%±15%(P<0.05).预先或术后立即给予SB203580抑制P38活化可以减少脊髓TNF-α合成,使其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从而有效缓解病理性疼痛.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后,作为信号传导通路之一的P38可能通过促进脊髓TNF-α合成,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

  • 神经病理性疼痛对大鼠脊髓背角蛋白磷酸酶1的表达调控作用

    作者:陈思;申乐;黄宇光

    目的 明确双侧坐骨神经松结扎(bCCI)大鼠脊髓背角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β异构体(PPP1 C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miR-203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巴喷丁的干预效果.方法 48只雌性大鼠,被随机分为Naive组、Sham组、bCCI组和bCCI+加巴喷丁组,建立bCCI模型.加巴喷丁干预组分别于术前15 min 1次、术后第7天起每日2次腹腔注射给予加巴喷丁100 mg/kg,连续7d.术后第14天处死大鼠,留取脊髓背角(L4~L6)标本,分别利用real-time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P1CB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PPP1 CB mRNA表达显著下降约80%,而大鼠脊髓背角PPP1 CB蛋白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上升约2倍;加巴喷丁干预组大鼠脊髓背角PPP1 CB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组显著回落(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水平,而PPP1CB mRNA表达水平则较未干预组有显著回升(P<0.05),恢复到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相同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验证了 miR-203对PPP1CB的调控关系.结论 bCCI大鼠脊髓背角PPP1 CB蛋白的表达量上升可能受到了miR-203的调控作用,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

  • miR-146a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王之遥;申乐;赵欣;黄宇光

    目的 研究miR-146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1)na(i)vve组(n=12);2)假手术组(n=12):进行大鼠双侧假手术;3)双侧慢性压迫损伤(bCCI)组(n=12):建立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在建模前1d及后第1、3、7和14天监测机械刺激诱发痛、热刺激诱发痛行为学指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背根神经节(L4-L6) miR-146a及TNF-α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RAF6及IRAK1蛋白表达.结果 bCCI大鼠双足热刺激诱发痛痛阈、机械刺激诱发痛痛阈较na(i)ve组、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14天bCCI组miR-146a表达水平较na(i)ve组显著下降(P<0.05).bCCI组TRAF6、IRAK1的mRNA表达水平较na(i)ve组升高(P <0.05);TRAF6、IRAKI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和na(i)ve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miR-146a表达水平下调,miR-146a可能通过过度激活其靶基因TRAF6和IRAK1发挥作用.

  • 环巴明抑制SHH信号通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冯晓雪;杨晓秋;刘丹彦

    目的 拟探讨环巴明抑制SHH信号通路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的痛敏改变及脊髓水平BDNF、NR2B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组)、溶剂对照组(SNI-vehicle组)和环巴明组(SNI-CP组),各组12只.分别于建模前1d、建模后1和7d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MWT).于建模后7d行为学测量后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用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脊髓组织SHH、GLI1及BDNF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组织NR2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NI组、SNI-vehicle组和SNI-CP组PMWT均降低,脊髓组织SHH、GLI1及BDNF蛋白及mRNA表达均上调,且脊髓组织NR2B表达亦上调(P<0.05);但与SNI组相比,SNI-CP组经环巴明处理后PMWT升高,且脊髓组织SHH、GLI1及BDNF表达下调,脊髓组织NR2B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 环巴明抑制SHH信号通路能改善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脊髓水平BDNF和NR2B蛋白表达有关.

  • 肋间神经冷冻对开胸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红菊;何志斌;王慧;薛杨;刘薇

    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肋间神经冷冻(intercostal nerve cryoanalgesia,INC)作为预防和缓解开胸术后疼痛的一种选择,其在开胸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及是否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存在争议[1-2].本研究旨在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对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 锌对疼痛后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海马神经元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月静;张海燕;廉洁;姚宏波;孙丽慧;张萌

    目的 探讨锌对第5腰椎(L5)脊神经结扎横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海马组织中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con),NPP组及高锌NPP组(Zn-NPP).对照组仅暴露L5脊神经不结扎,NPP组施行L5脊神经左侧结扎横切(L L5-SNT)手术,Zn-NPP组施行左侧L5-SNT手术后饮用硫酸锌水溶液.3组术后第29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53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NPP组(21.03±12.08) m/s,Zn-NPP组(16.97±8.59) m/s及con组(8.74±3.61)m/s,隐藏平台潜伏期逐渐缩短(P<0.05),并穿过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及路径占总游泳时间和总路径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on组(1.88%),Zn-NPP(16.12%)及NPP组(33.17%)凋亡率逐渐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on组,Zn-NPP组及NPP组的P53阳性表达吸光度值在CA1区分别为27.42±7.08、37.52±10.58及53.31±9.26;CA3区分别为29.51±8.31、36.21±7.91及56.71±8.09.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n组,Zn-NPP组及NPP组的P53表达吸光度值分别为0.12±1.01、0.37±1.13和0.86±1.22,吸光度值逐渐增多(P<0.05).结论 锌可改善NP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 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前扣带皮层不同水平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差异比较

    作者:方芳;邵晓梅;沈醉;孙晶;方剑乔

    目的:探讨痛相关情绪模型大鼠前扣带皮层(ACC)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分布特点。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进行右侧腰5脊神经结扎制做模型。采用右后足跖机械痛阈检测观察行为变化,旷场实验和高架O迷宫实验检测痛相关情绪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同侧前扣带皮层前囟前3.2、2.7及2.2mm 3个水平p-ERK表达。结果大鼠经神经病理痛模型制做成功后机械痛阈显著下降,焦虑样行为产生。前扣带皮层前囟前3.2、2.7及2.2mm水平p-ERK阳性细胞表达量分别为11.89±2.57、32±4.67和17.56±2.04。对照组相应的p-ERK阳性细胞表达量分别为12.44±2.16、10±0.87和10.11±1.36。除前囟前3.2mm水平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之外,其他两个水平p-ERK阳性细胞表达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能诱发大鼠焦虑情绪的产生及ACC脑区p-ERK的表达增高,这种变化可能主要与 ACC 脑区前囟前2.7及2.2mm 水平p-ERK 的变化相关,而与前囟前3.2mm水平无关。

  • 鞘内注射突触后致密蛋白95siRN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CaMKⅡα活性的影响

    作者:许力;喻洁;申乐;李旭;黄宇光

    目的 探讨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基因沉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合成针对大鼠PSD-95基因的siRNA转染神经母细胞瘤/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瘤杂交瘤细胞(NG108-15细胞),并观察干扰效果.选取91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aive组、假手术组(sham)与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损伤(CCI)手术组.CCI组大鼠进一步被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CCI术后第5天开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Control组)、转染试剂(Vehicle组)、阴性对照(mmRNA组)和PSD-95基因特异siRNA(siRNA组).连续给药3d,各组大鼠分别于鞘内给药后第1、3、7天评估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的改变,并留取腰4~6脊髓节段标本,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脊髓背角PSD-95、CaMKⅡα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变化.结果 大鼠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可以有效地沉默NG108-15细胞中PSD-95基因表达.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鞘内注射PSD-95特异siRNA 3d后,大鼠脊髓背角PSD-9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得到明显缓解(P<0.05),同时脊髓背角pThr286 CaMKⅡα蛋白水平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总CaMKⅡα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可被成功导入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PSD-95基因沉默,在缓解病理性疼痛的同时可抑制神经损伤导致的脊髓CaMKⅡα磷酸化水平的增加,阻断中枢敏化相关的信号通路.

  • 时间护理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曹国庆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2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遵循时间护理原则,结合认知情况、用药护理、音乐疗法及心理治疗等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住院第3天、第7天,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时间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曲马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果研究

    作者:张玉兰;陈丹;殷雁斌;查鹏;杨淋

    目的:研究曲马多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和内侧前额叶脑区 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的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O 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 组),模型注射曲马多组(T 组),模型注射右美托咪定组(D 组),模型注射曲马多+右美托咪定组(T + D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左侧坐骨神经主干慢性压迫法制备。T 组、D 组和 T + D 组于术后3天开始分别每天尾静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20 mg/ kg)、右美托咪定(25μg/ kg)、曲马多注射液(5 mg/ kg)+右美托咪定(5μg/ kg),SO 组和NP 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3天、7天、10天和14天测右侧后足机械缩足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术后第14天,通过八臂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变化。八臂迷宫实验完成后立即处死大鼠,通过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内侧前额叶脑区 NR2B 表达水平。结果与 SO 组比较,NP 组的术后痛阈明显降低( P ﹤0.05),认知记忆能力明显降低( P ﹤0.05),NR2B 表达明显升高( P ﹤0.05)。与 T 组和 D 组比较,T + D 组的术后痛阈升高( P ﹤0.05),认知记忆能力明显升高( P ﹤0.05),NR2B 表达明显下降( P ﹤0.05)。结论曲马多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比单独应用曲马多或右美托咪定效果好,可改善大鼠 NP 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使内侧前额叶脑区 NR2B 表达降低。

  • 亚甲蓝硬膜外镇痛对癌痛及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春香;乔三福

    目的:观察亚甲蓝硬膜外用药对癌痛及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疼痛部位在躯干或下肢的癌痛患者40例,其中癌痛20例,癌痛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20例,根据疼痛部位选择不同硬膜外穿刺点,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亚甲蓝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镇痛后止痛药使用情况、用药间隔期疼痛程度、有效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20例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好,较注射前镇痛用药减少60%以上,镇痛用药间隔期显著延长,有效镇痛时间在1个月以上。20例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差,较注射前镇痛用药量减少25%~50%,有效镇痛时间12~18 d。40例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律变化等症状,大小便、饮食及双下肢活动均正常。结论亚甲蓝硬膜外用药对晚期癌痛疗效有显著效果,且安全可靠,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在癌痛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前应用此镇痛方法,会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而此镇痛方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的癌痛疗效差。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段玲燕;肖涵;袁燕;阳彦;杨春雷;戴晓畅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至今尚没有真正治疗神经痛的药物,针对神经痛的机制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目前开发治疗神经痛药物较为可行的办法.作者就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了展望.

  • PSD-95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岩;郭易楠;阴赪宏

    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特殊结构,是突触后信号转导和整合的关键物质[ 1].根据分子质量不同,可将其分为:突触后致密蛋白 -95 (postsynaptic density -95 ,PSD -95 )、突触后致密蛋白-93 (PSD-93 )、突触相关蛋白-97 (synapse-associated proteins -97 ,SAP -97 )和突触相关蛋白-102 (SAP-102).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小荣;孙庭;汪芳;谢文杰;马明

    目的 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大鼠坐骨神经干,观察辐照后神经的组织学变化,为HIFU在周围神经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辐照1 min(相对低剂量)和辐照2 min(相对高剂量)两组,每组12只,以左侧股骨大转子后0.5 cm为中心,取其周围1 cm区域为辐照靶区,用HIFU进行辐照.辐照后于靶区内取长1 cm的坐骨神经及周围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右侧相应部位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神经纤维呈现正常的组织形态;辐照1 min病变轻微,部分神经纤维出现轴突断裂、轴突空泡,髓鞘裂解脱失;辐照2 min病变严重,大量神经纤维轴突变性、出现大量空泡,髓鞘裂解脱失、施万细胞裂解坏死.此外,两辐照组的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该实验显示神经组织在不同剂量的HIFU作用下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损伤,甚至是不可逆坏死.因此,HIFU有望成为一种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方法.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玄英;倪家骧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或异常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疼痛状态,常规药物治疗常不能缓解,是长久以来困扰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开始了以蛋白质组学为重点的后基因组时代,采用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更迅速地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从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靶点.笔者对近年有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 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向哲;王灿;吴勤峰;王彤

    脊髓损伤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躯体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促进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效应,包括神经保护、神经可塑性、神经炎症过程调节等;以及BDNF在脊髓损伤后的不良影响,如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痉挛状态等.

999 条记录 2/50 页 « 12345678...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