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鞘内注射突触后致密蛋白95siRN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CaMKⅡα活性的影响

    作者:许力;喻洁;申乐;李旭;黄宇光

    目的 探讨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基因沉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合成针对大鼠PSD-95基因的siRNA转染神经母细胞瘤/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瘤杂交瘤细胞(NG108-15细胞),并观察干扰效果.选取91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aive组、假手术组(sham)与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损伤(CCI)手术组.CCI组大鼠进一步被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CCI术后第5天开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Control组)、转染试剂(Vehicle组)、阴性对照(mmRNA组)和PSD-95基因特异siRNA(siRNA组).连续给药3d,各组大鼠分别于鞘内给药后第1、3、7天评估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的改变,并留取腰4~6脊髓节段标本,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脊髓背角PSD-95、CaMKⅡα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变化.结果 大鼠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可以有效地沉默NG108-15细胞中PSD-95基因表达.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鞘内注射PSD-95特异siRNA 3d后,大鼠脊髓背角PSD-9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得到明显缓解(P<0.05),同时脊髓背角pThr286 CaMKⅡα蛋白水平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总CaMKⅡα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可被成功导入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PSD-95基因沉默,在缓解病理性疼痛的同时可抑制神经损伤导致的脊髓CaMKⅡα磷酸化水平的增加,阻断中枢敏化相关的信号通路.

  • 延胡索乙素分别与URB597和URB602联合应用对CCI大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作者:冷文婷;王殊秀;冷玉芳;高向梅

    目的:观察延胡索乙素(levo-tetrahydropalmatine,L-THP)分别与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FAAH)、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AGL)特异性抑制剂URB597、URB602分别联合应用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所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CCI组、延胡索乙素CCI组、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其余组均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术毕即刻,延胡索乙素CCI组、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和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腹腔注射延胡索乙素40 mg/(kg·d),连续14 d;假手术组和CCI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1d开始,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手术切口局部分别注射URB597、URB602 0.3 mg/(kg·d),连续4d,假手术组、CCI组、延胡索乙素CC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d、术后3d、7d、11d、12d、13d、14d测试各组大鼠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结果:与术前和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延胡索乙素CCI组、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和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大鼠,术后3d开始各时间点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显著降低(P<0.05);与CCI组比较,延胡索乙素CCI组、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和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大鼠术后3d、7d、11d、12d、13d、14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显著提高(P<0.05);与延胡索乙素CCI组比较,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大鼠,术后11d、12d、13d、14 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提高(P<0.05);与延胡索乙素URB597 CCI组比较,延胡索乙素URB602 CCI组大鼠各时间点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CCI大鼠模型中,延胡索乙素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当分别与URB597、URB602合用时可以增强其镇痛作用.

  •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感觉神经元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作者:冷玉芳;金海燕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多聚甲醛PBS液灌注内固定,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腰6节段脊髓,于2.5%戊二醛中固定,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结果:电镜下,术后3d组腰4~腰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形态学典型变化为:细胞肿胀,胞膜完整,胞浆内大量空泡,核结构基本正常,符合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7d和14d组神经元形态变化:细胞皱缩、密度增大,核带增多及染色质浓聚贴附于核膜,符合凋亡表现.结论:坐骨神经损伤3d腰4~腰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发生了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

  • 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基因沉默及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的干预

    作者:李旭;申乐;许力;刘薇;虞雪融;黄宇光

    目的 评估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基因的沉默效率及PSD-95基因沉默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毒性与信号转导的影响,观察用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大鼠脊髓PSD-95基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用神经母细胞瘤/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瘤杂交瘤细胞(NG108-15细胞)筛选大鼠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并用谷氨酸刺激PSD-95基因沉默的NG108-15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活力与信号通路蛋白质表达与磷酸化的改变.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预防性及治疗性鞘内给予PSD-95siRNA,留取脊髓标本,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分析PSD-95 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大鼠后足机械痛阈及热痛阈的变化.结果 序列特异性高的siRNA在佳转染条件下使PsD-95基因表达水平下降91.5%;PSD-95基因沉默既可增强神经细胞对谷氨酸毒性的耐受能力,又可抑制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质激酶Ⅱα (CaMKⅡα)异构型磷酸化.正常大鼠鞘内注射PSD-95 siRNA可降低大鼠脊髓背角PSD-95 mRNA的表达水平38% (P <0.05),但对痛阈无显著影响;CCI模型大鼠鞘内注射PSD-95 siRNA可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结论 PSD-95基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鞘内注射PSD-95 siRNA可以显著缓解CCI模型大鼠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PSD-95 siRNA可能成为有效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因治疗方法.

  • 脱氢表雄酮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莉莉;杨楠;许力;左萍萍;黄宇光

    目的 观察脱氰表雄酮(DHEA)对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CI(C)组、低DHEA剂量(L)组和高DHEA剂量(H)组.每组12只.制作CCI模型后.L组和H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DHEA 10 mg/kg和40 mg/kg.术后每天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并在术后7、14 d测量神经结扎侧后足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结果 与术前相比,C组术后.MWT明显降低.术后7 d和14 d,H组MwT较C组明显升高(P<0.05和P<0.01).结论 每日腹腔注射DHEA 40 mg/kg对CCl大鼠的疼痛行为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鞘内注射巴氯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

    作者:朱珊珊;谭珊珊;曾因明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baclofen,Bac)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方法 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实验部分,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n=8),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0.3、1.0 μg巴氯酚10 μl,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1、2、4、8、12、24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l latency,TWL)以及运动功能.在第2部分,将大鼠分为 NS组与Bac组,鞘内分别给予0.3 μg巴氯酚或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4、8 h取大鼠脊髓腰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节段GAT-1免疫阳性神经元(n=6);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1、2、4、8、12和24 h取大鼠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节段GAT-1蛋白含量(n=4).结果 鞘内注射巴氯酚后0.5~2 h,Bac1组、Bac2组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均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鞘内给药后4 h,Bac2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仍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给药后8 h,Bac3组MWT与TWL仍高于NS组(P<0.05).与NS组和给药前比较,鞘内注射0.3 μg巴氯酚后0.5~4 h,大鼠脊髓节段的GAT-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大鼠脊髓背角浅层GAT-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亦明显降低(P<0.01,P<0.05),至给药后8 h,GAT-1的表达逐渐增多,与NS组和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可减轻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GAT-1的表达有关.

  • 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对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WDR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罗道枢;陈磊;王玮;李云庆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audal subnucleus of the 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Vc)内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s,WDR)神经元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通过慢性压迫损伤三叉神经根的方法建立三叉神经痛(TN)动物模型,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空白对照组和TN模型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诱发的放电活动.结果:对照组和TN模型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分别为0.84 ±0.15 Hz和3.18 ±0.59 Hz;口面部感受野分别给予刷、压、夹机械刺激后,对照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的诱发放电频率分别为3.27±1.28 Hz、5.62±0.74 Hz和6.76±1.22 Hz,而TN组大鼠诱发放电频率则分别为7.85 ±1.57 Hz、10.04 ±0.72 Hz和12.04±1.77 Hz.结论:TN模型组大鼠Vc内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和诱发放电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提示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可诱导Vc内WDR神经元兴奋性增强.

  • 不同镇痛药物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倩;曾晓艳;王婧;耿排力;王军阳

    目的 研究不同镇痛药物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为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8-0铬肠线限制性环扎小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用热板实验分别测定:不同剂量吗啡(10,5.0和2.5 mg·kg-1,ip),曲马多(40,20和10 mg·kg-1,ip),布洛芬(400,200和100 mg·kg-1,po)和阿司匹林(400,200和100 mg · kg-1,po)给药前后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的缩足潜伏期.结果 腹腔注射10 mg·kg-1和5.0 mg · kg-1吗啡可以显著提高CCI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的缩足潜伏期,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维持时间分别为45和15 min.腹腔注射40和20 mg·kg-1曲马多也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分别为30和15 min.相反,口服不同剂量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对模型小鼠均未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 不同镇痛药物对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不同.

  •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的病理机制

    作者:张琥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是各种退行性颈椎疾病中严重的类型,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

  •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超微形态学变化

    作者:冷玉芳;金海燕

    目的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在术后3、7、14 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段脊髓,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光镜下苏木素-伊红染色对大鼠腰4~6脊髓背角两侧感觉神经元计数.结果 坐骨神经损伤后,光镜下损伤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显著减少(P<0.05),两周时细胞死亡率为23%;电镜下CCI 7d和14d组腰4~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出现多种形态变化,以细胞凋亡为主.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腰4~6节段脊髓背角神经元出现丢失,超微形态上呈现多样性,以细胞凋亡为主.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P2X3受体变化

    作者:金海燕;冷玉芳

    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后脊髓背角神经元P2X3受体的变化,以探讨P2X3受体在初级中枢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CI后3、7和14 d组.采用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机械痛敏压力阈值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脊髓背角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CCI 7和14 d组大鼠术侧足底机械痛阈(PWPT)明显降低;CCI 7和14 d组大鼠术侧腰4~腰5(L4~L5)节段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显著上升.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后L4~L5节段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阳性的增加与机械痛敏的增强一致.在神经损伤的病理情况下.P2X3受体可能参与了脊髓中枢疼痛信息的调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