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在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孟玲;陆敏;窦祖林;李巧玲;彭军

    目的 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及辅以VitalStim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进行环咽肌扩张治疗,对照组采用14号普通导尿管进行环咽肌扩张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患者黏膜水肿、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两组治疗均可有效缓解环咽肌失弛缓症,应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癔球症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压力分型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冬云;贾林

    目的:探讨癔球症患者食管上括约肌( UES)压力分型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120例癔球症患者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技术( HRM)检测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将其分为高压组和非高压组;并进行癔球症症状评分(GET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估。结果24.2%(29/120)的癔球症患者存在UES高压,而33.3%(40/120)的癔球症患者存在UES残余压过高。高压组与非高压组相比,在病程持续时间[(42.17±50.11)月,(20.67±17.07)月]、GETS评分[(11.79±3.49)分,(7.81±2.12)分]、UES静息压[(131.38±22.38)mmHg,(66.83±16.98)mmHg,1 mmHg=0.133 kPa]、HAMA评分[(13.59±2.84)分,(8.08±1.46)分]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75,3.957,4.126,3.382;P<0.05)。癔球症患者的GETS评分与UES静息压(r =0.617)、UES残余压(r =0.265)、HAMA评分(r =0.531)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LES静息压(r =0.012)、PSQI评分(r =0.082)、HAMD评分(r =0.105)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ES静息压、UES残余压、HAMA评分是癔球症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终拟合癔球症症状影响因素的方程:癔球症症状严重程度( GETS评分)=2.813+0.040( UES静息压)+0.059( UES残余压)+0.206( HAMA评分)。结论 UES静息压过高在癔球症患者中并不少见,与非高压型患者相比,高压性患者癔球症症状持续时间长、症状严重程度高、焦虑状态更严重;癔球症症状严重程度与UES静息压、UES残余压、HAMA评分等因素有关。

  • 难治性癔球症患者食管压力特征及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尧;贾林

    目的:探讨难治性癔球症( RG)与非难治性癔球症( NRG)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尤其是食管上括约肌( UES)压力及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高分辨食管测压系统( HRM)对癔球症患者行食管测压并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脑肠肽水平,对比难治性癔球症患者和非难治性癔球症患者食管测压结果及血清脑肠肽水平差异。结果 RG患者的UES静息压显著高于NRG患者[(94.97±42.08)mmHg,(73.91±23.47) mmHg, t =2.359, P<0.05)](1 mmHg=0.133 kPa);RG患者与NRG 患者 UES 残余压[(12.44±8.31) mmHg,(12.66±8.12) mmHg ]、UES 长度[(22.72±10.13)mm,(19.71±7.85)mm]、收缩前速度(CFV)[(5.47±1.39)cm/s,(5.24±1.40)cm/s]、收缩延迟时间(DL)[(6.59±1.29)s,(6.78±1.10)s]、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22.63±10.17)mmHg,(19.56±7.63) mmHg]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28,0.471,0.725,0.736,0.486;P>0.05);NRG患者的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较RG患者低[(626.26±16.60)ng/L,(641.35±17.45)ng/L, t =2.528, P<0.05];RG患者血清P物质(SP)水平高于NRG患者[(2386.96±372.68)ng/L,(1607.77±345.91)ng/L, t =3.728, P<0.05)];NRG患者与RG患者两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36.17±76.85)ng/L,(229.35±57.52)ng/L, t =0.752, P>0.05)]。结论相对于NRG患者,RG患者具有更高的UES静息压和较高水平的血清P物质含量以及较低水平的血清神经肽Y含量。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异常及其对食管酸暴露的影响

    作者:侯渊涛;孙晓红;李晓青;王智凤;朱丽明;舒慧君;费贵军;柯美云;方秀才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和食管体部动力异常的特点及其对食管酸暴露的影响.方法 应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有典型反流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受试者接受食管压力测定和食管26 h pH监测.根据食管测压结果将GERD患者的动力异常进一步分为:单纯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降低组、单纯食管体部无效收缩(IEM)组、IEM+ LESP降低组.比较各组患者的食管酸暴露情况.结果 共纳入GERD患者27例(RE 15例,NERD 12例)和健康对照10例.GERD患者食管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LESP降低、食管体部远端压力降低.在RE和NERD患者中,3种食管动力异常情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IEM+ LESP降低组中7例患者均为RE,其26 h总的食管酸暴露次数和时间百分比、空腹时酸暴露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单纯LESP降低组[98.0(63.3,282.8)次比41.0(25.0,82.0)次,P=0.029;11.7% (4.1%,30.0%)比2.2%(1.4%,9.6%),P=0.045;2.6%(0.9%,4.9%)比0.0(0.0,1.2%),P=0.015].结论 GERD患者食管动力异常以LESP降低和/或食管体部远端IEM为主.同时存在LESP降低和IEM将导致食管酸暴露加重,是食管黏膜损伤的主要机制.

  • 隧道横开口法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五例报道

    作者:令狐恩强;李惠凯;彭丽华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良性特发性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退化性疾病,常见于20~50岁.这一病变的病理生理代表了一种选择性抑制神经损失,导致下段食管括约肌平滑肌纤维兴奋性增加.由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目前本症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 上食管括约肌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陈梅香;侯晨婕;陈婷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一组因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部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人体具有多个抗反流相关屏障,包括下食管括约肌、膈肌脚、膈食管韧带等构成的高压带,食管体部的蠕动和酸廓清能力,上食管括约肌,咽喉部黏膜的自然抵抗力等.上食管括约肌在咽喉反流中发挥着屏障作用,然而上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否是导致咽喉反流的原因至今还未明确.本文就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进行讨论.

  • 就诊于消化内科的咽易感症患者食管动力特点分析

    作者:王振疆;陈渝萍;郭婷婷

    目的 探讨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食管下括约肌(latt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及食管体部动力变化对咽易感症患者咽喉部局部感觉异常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有咽部易感症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6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食管胃肠测压系统监测两组受检者10次吞咽状态下UES和LES的肌张力、食管蠕动完整性、顺应性及蠕动收缩波幅、速度、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UES、LES静息压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吞咽时食管蠕动波持续时间、蠕动波幅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吞咽时食管蠕动波完整性百分比、大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同步收缩百分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UES松弛至压力低点时间、恢复时间及压力峰值平均值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异感症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周围咽部肌群张力无明显变化,而食管运动功能、廓清能力及胃食管结合部抗反流能力降低所导致的异常反流对咽肌表面黏膜的损害可能是导致咽异感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就诊于消化内科的咽易感症患者食管动力特点分析

    作者:王振疆;陈渝萍;郭婷婷

    目的 探讨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食管下括约肌(latt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及食管体部动力变化对咽易感症患者咽喉部局部感觉异常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有咽部易感症并排除器质性疾病的6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食管胃肠测压系统监测两组受检者10次吞咽状态下UES和LES的肌张力、食管蠕动完整性、顺应性及蠕动收缩波幅、速度、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UES、LES静息压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吞咽时食管蠕动波持续时间、蠕动波幅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吞咽时食管蠕动波完整性百分比、大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同步收缩百分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UES松弛至压力低点时间、恢复时间及压力峰值平均值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异感症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周围咽部肌群张力无明显变化,而食管运动功能、廓清能力及胃食管结合部抗反流能力降低所导致的异常反流对咽肌表面黏膜的损害可能是导致咽异感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典型与非典型症状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学特征研究

    作者:林玲;冉亚梅;郎秀琼;何雨芩;陈强;纪雷;杨敏

    目的 探讨典型与非典型症状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科就诊的NERD患者86例,分别行上消化道内镜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纳入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破损和Barret食管等的患者.按照有无典型反酸烧心症状分为典型症状组(n=47)和非典型症状组(n=39),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仪检查评估不同症状NERD患者食管动力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典型症状组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及残余压分别为15.79±1.21和5.80±1.16mmHg,明显低于非典型症状组(分别为20.68±1.64和10.42±1.20mmHg,P<0.01).典型症状组和非典型症状组在食管体部蠕动功能、LES总长度、LES腹内段长度及食管上段括约肌(UES)静息压及残余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典型与非典型症状的NERD患者食管动力特征存在差异,区别主要在于前者LES静息压和残余压降低.

  •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测坐位和卧位对14例健康国人食管动力的影响

    作者:付越;王潇潇;艾洁;彭丽华;杨云生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技术,探讨体位对食管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技术对14名健康成年人坐位和卧位下的食管动力参数进行检测,记录两种体位下的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残余压、咽部压力峰值、骨骼肌压力峰值、近端收缩积分(proximal contraction integral,PCI)、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on integral,DCI)、收缩前沿速度(systolic forward velocity,CFV)、食团内部压力(bolus internal pressure,IBP)、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IRP)等参数,并对收缩波完整性进行判断。结果14例健康人咽部压力峰值卧位明显低于坐位(P<0.05),UES残余压、骨骼肌压力峰值、DCI、IBP、IRP卧位均明显高于坐位(P<0.05),坐、卧位PCI、CFV及收缩波完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食管测压时应考虑体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非开胸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上段癌23例分析

    作者:陈杰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上段癌手术治疗术式和操作要点.方法 对23例食管上段癌行非开胸内翻拔脱术,肿瘤下缘均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上,且无明显外侵,采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用胃代食管,术后吻合口瘘1例,声音嘶哑2例,全组无死亡、大出血及心肺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2例,3年生存率59.1%(13/22),5年生存率36.4%(8/22).结论 非开胸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上段癌避免开胸,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操作方便且效果满意.

  •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护理

    作者:林丽雯;秦梅

    目的 总结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过程.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后的优质护理,全部患者在术后6~7 d内咽下困难、食物返流、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消失,均治愈出院.结论 手术的成功除了要有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外,系统全面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 喘息儿童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和酸反流的关系

    作者:罗燕军;胡赤军;鲁明

    目的 探讨喘息儿童酸反流发病机制中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及其与胃食管返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有典型喘息症状的儿童74例行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测压.根据pH<4总时间百分比<4%.EBoix-Ochoa计分<11.99的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胃食管反流组(pH+组)和非胃食管返流组(pH-组).结果 喘息儿童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66.2%(49/74),pH+组儿童食管pH 监测的各项参数均明显高于pH-组儿童.pH+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明显低于pH-组[(12.1±6.8)Vs(33.5±5.6)mmHg,1mmHg=0.133kPa,P<0.05].pH+组一过性LES松弛(TLESR)发生频率TLESR持续时间明显高于pH-组[分别为(5.0±2.2)次/hVs(2.6±1.3)次/h,(58.1±17.6)sVs(22.7±15.4)s,均P<0.05].与吞咽相关的LES松弛后收缩波幅(post-LESRA)在两组间亦存在显著差别[(37.0±18.9)mmHg Vs(71.8±17.2)mmHg,P<0.05].结论 喘息儿童酸反流发生率高,酸反流伴随TLESR 发生频率增加,持续时间长.

  • 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及治疗进展

    作者:于洋;张琳瑛;张玥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及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的将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由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困难,称为神经性吞咽障碍(Neurogenic Dysphagia).脑血管病和脑损伤是导致吞咽障碍的主要病因,约30~50%的脑损伤患者有吞咽困难 [1-2],其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的风险是无吞咽困难患者的3倍[3],严重影响其预后,所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摄食-吞咽障碍的脑损伤患者非常重要[4].笔者结合文献及体会就其近年康复评定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脑梗死环咽肌失弛缓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

    作者:梁丽丽

    总结报告一例脑梗死后环咽肌失弛缓致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通过及早行基础训练、进食训练等吞咽功能训练,提出康复训练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训练过程中随时观察、处理、调整,加强呼吸道管理和超声、低频、电针物理治疗,效果显著,20天后恢复完全经口进食,成功拔除胃管.

  • 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邵伟波;王珧;蒋惟伟;田丽;章洁

    目的 探讨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方法 共64例脑卒中后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致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柱状球囊扩张术(治疗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终点或治疗4周时行吞咽动作影像学、食管上括约肌动力学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压(P=0.000)和残留压(P=0.000)降低、峰值压力升高(P=0.000)、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00),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升高(P=0.000,0.00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压(P=0.001)和残留压(P=0.000)降低、峰值压力升高(P=0.002)、松弛持续时间延长(P=0.000),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升高(P=0.000).至治疗终点或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30/32)对81.25%(26/32);X2=4.010,P=0.000].结论 柱状球囊扩张术有助于降低食管上括约肌张力、缓解痉挛,对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治疗作用.

  • 肥胖与食管动力障碍及酸反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丽;张其德

    探讨肥胖与下食管括约肌压(LESP)、食管体部远端收缩压及酸反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因反酸、烧心或非心源性胸痛,行标准食管测压及24h食管动态pH检测的患者146例,其中119例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组,其他27例为对照组.再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2组各分为非肥胖组(BMI≤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测定其LESP、食管体部远端收缩压及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同时进行24h食管动态pH监测.结果:GERD组中,肥胖者的LESP高于非肥胖者;2组中的肥胖者的食管体部远端收缩压均高于非肥胖者;对照组中,肥胖者胡桃夹食管(NE)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GERD组中,肥胖者中无效食管运动(IEM)的发生率低于非肥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肥胖者的立位pH<4时间百分比均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与pH<4时间百分比、食管体部远端收缩压和LESP呈正相关.结论:肥胖者比非肥胖者的食管动力更强,食管pH<4时间百分比更高.

  • 狗食管下括约肌处射频控温热凝术后病理学及神经递质变化的研究

    作者:周晓丹;王洪涛;刘义宾;汪忠镐

    目的:探讨射频控温热凝术(RFT)对家狗食管下括约肌(LES)处病理组织及神经递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5只家狗随机分为3组:进行胃镜检查并饲养3个月(Sham)组、RFT后饲养24 h(RFT+24 h)组、RFT后饲养3个月(RFT+3 m)组。取LES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3组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Sham组和RFT+3 m组ChAT、VIP和NOS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接近正常组织,RFT+24 h组黏膜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和结构破坏,RFT+3 m组黏膜出现慢性炎性反应和结构重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FT+3 m组与Sham组相比,ChAT明显升高,VIP、NOS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RFT可使狗的LES厚度和压力增加,并造成局部组织内神经递质发生表达变化。

  • 应用自制声学观察装置监测食管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春山;赵威

    目的:探讨应用声波振荡器、接收器及数字处理系统组建的声学观察装置对食管下括约肌(LES)运动的实时监测作用。方法通过将一种可发出16 kHz声波的微型振荡器固定在LES下方胃腔内,LES上方食管腔放置微型麦克风以接收振荡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实现对LES开放和关闭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本研究应用专门设计的LES模拟器对此装置进行体外测试,分别收集安静及嘈杂环境中11种不同LES闭合程度下的声波强度。在犬模型上进行在体测试,分别收集犬LES静息闭合(A)、内镜压迫开放(B~C)及再次闭合(D)状态下的声波强度。结果在体外测试中,LES开放和闭合的程度由模拟器控制,安静和嘈杂环境中,16 kHz频率时LES闭合程度与麦克风捕捉到的信号强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在犬体内测试中,LES的开放或关闭由胃镜机械控制,而另一个内镜经十二指肠开口插入,经幽门进入胃内对LES运动进行实时观测。A~D 4个时段麦克风探测到的平均声信号强度分别是(-89.63±0.79)dB、(-84.74±0.97)dB、(-82.37±1.93)dB、(-89.86±0.75)dB。结论声讯技术能够对LES进行动态监测,有潜力成为研究LES功能障碍疾病的有价值的微创检查技术。

  • 食管测压对贲门失弛缓症手术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惠妍;杨杰;周力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由于肠肌神经丛失去支配,仅剩下部分胆碱能神经支配,而以不完全性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和食管体部蠕动障碍为表现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与同样存在食管运动障碍的胃食管反流病相比,发病可谓罕见.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