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作者:梁国强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HER-2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 及HER-2、PR与ER免疫组化结果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Basal-like型、HER-2型、LuminalB2型、LuminalB1型、LuminalA型5种分子分型,观察所有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比较各分子分型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1例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被证实出现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现象,转移率为22%.Basal-like型、HER-2型、LuminalB2型、LuminalB1型、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0.00%(3/5)、30.00%(3/10)、14.29%(1/7)、37.50%(3/8)、5.00%(1/20),各分子分型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通过其分子分型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间接了解.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陈澎涛

    目的:探讨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不同部位的淋巴管密度和腋窝淋巴街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SP染色法染色,对患者正常的乳腺组织和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进行观察对比,并分析它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79例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周组织LMVD平均为(5.83±2.11)个,癌内LMVD平均为(1.85±0.34)个。正常乳腺组组织LMVD平均为(1.75±0.14)个。癌周的LMVD数量明显高于癌内(P=4.01×10-22,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4.72×10-24,P<0.05)。癌内LMVD高于正常组织(P=0.122,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分期与癌周的LMVD之间呈正相关性(r=0.746,P=3.13×10-15, P<0.05)。结论乳腺癌周LMVD明显高于癌内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周LMVD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诊治分析

    作者:李捷;张艳君;王建东;李席如

    目的 研究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09年2月12例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经临床查体、超声、钼靶未发现原发灶的隐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对乳腺及腋窝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所有病人均行甲状腺、胸部、腹部CT或全身PET-CT扫描排除其他脏器肿瘤转移,9例病人行单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例病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的标本行活检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术后病人均行化疗、放疗,5例行内分泌治疗.术后随访长10年,短1年.结果 隐性乳腺癌占同期本院1550例乳腺癌的0.77%,病理检查2例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其余未发现乳腺病灶.术后随访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结论 磁共振检查对隐性乳腺癌有意义,化疗、新辅助化疗配合腋窝清扫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 乳腺癌ER、PR、C-erbB-2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英;孙辉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ER、PR、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V-6000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乳腺癌中ER、PR和C-erb6-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PR为阳性组C-erbB-2阳性表达率低于ER、PR为阴性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ER、PR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C-erbB-2阳性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ER、PR,C-erbB-2,对于乳腺癌的术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 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冷萍

    目的 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行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B超诊断,并在手术治疗后予以常规的病理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中,经B超诊断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者43例,腋窝淋巴结未转移者17例,43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其中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5例,28例患者出现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B超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6.00%、10.00%、14.00%、90.00%、86.00%.结论 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行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检出率,可获得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推广实施.

  • B超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效果

    作者:雷秀芳

    目的 探讨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依据,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B超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结果 62例病理学诊断结果为:32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率为51.61%;B超检查共5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83.87%,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为94.23%,阴性预测值为70%,病理学与B超诊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B超检查敏感性、准确性较高,可以更好地鉴别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9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敏感基因研究

    作者:沈晓健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及敏感基因分析。方法该次整群选取9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均为该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应用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对乳腺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并就化疗敏感性基因进行筛选。结果该次选取的淋巴结转移乳腺癌98例,检测出PIK3CA、MLH1、TP53基因突变,PIK3CA基因突变48例,占48.9%,<50岁的40患者,基因突变率为65%,>50岁58例中,基因突变率为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趋势在年轻患者中应用较明显,经统计示Ⅱ期44例,基因突变率为44.9%;Ⅲ期54例,基因突变率为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184,P<0.05)。该次选取的98例患者中,CR8例,PR49例,SD22,PD19,总有效率58.2%。结论观察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并对敏感基因进行研究,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保障患者预后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PIK3CA为术后辅助化疗应用AC-D方案的较为敏感基因。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诗进;罗利萍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和二维超声分析我院50例乳腺癌腋下淋巴结患者的声像图,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血流参数、血流信号的分布、淋巴门以及纵横比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的淋巴结大多数是多发性的,可以融成团,血流信号较紊乱、丰富,淋巴门消失或者偏心,周边型较多见。结论CDFI以及二维超声检查有利于鉴定良性以及恶性的淋巴结,是为方便简单的方法之一。

  • 骨桥蛋白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韬;李志国;孙红刚;董学君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骨桥蛋白( OPN)表达水平,分析其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RT- 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病灶及其癌旁组织的OPN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ELISA检测乳腺癌(45例)、乳腺良性肿瘤(19例)以及正常体检女性(26例)血清中的OPN的水平,同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153的浓度,ROC曲线分析OPN、CA153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 45例乳腺癌病灶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OPN mRNA阳性表达率为分别77.78% (35/45)和37.78% (17/45),乳腺癌组OPN mRNA表达量(1.51 +0.1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2±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P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灶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组比较,乳腺癌血清中的OPN含量显著升高;Ⅲ期+Ⅳ期血清OPN浓度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转移组的OPN含量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OPN浓度与组织中O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相关(r =0.653,t=4.91,P<0.05);OPN、CA153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3.3%、60.0%和95.6%,特异性分别为82.2%、91.1%和66.7%.结论 OPN在乳腺癌病灶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灶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中OPN浓度与组织mRNA表达显著相关,可能是来源于组织中的骨桥蛋白的分泌;血清OPN可以作为乳腺癌转移诊断的辅助指标,联合CA153检测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可明显提高灵敏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蔡秀明;黄元夕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血管生长因子(DLL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32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DLL4的表达情况,分析DLL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DLL4的高表达率为56.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13.8%).DLL4的高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DLL4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3.726,95% CI:1.751~7.929,P=0.001).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DLL4呈高表达的患者的恶性程度较高,更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

  • 标准乳腺MRI与腋窝超声鉴别乳腺癌有无转移及晚期腋窝淋巴结病变的差异

    作者:杜岚;杨敬春;常莹

    目的 探讨乳腺MRI与腋窝超声鉴别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的22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MRI和腋窝超声检查,接受根治术治疗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行淋巴结病理检查,观察乳腺MRI和腋窝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29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102例,未见转移127例.MRI诊断腋窝淋巴转移108例,其中91例与病例符合,17例误诊,11例漏诊.腋窝超声诊断腋窝淋巴转移98例,与病理诊断符合80例,18例误诊,22例漏诊.MRI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高于腋窝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阳性同时腋窝超声阳性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高于MRI、腋窝超声、MRI阳性或腋窝超声阳性(P<0.05);MRI阳性或腋窝超声阳性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高于MRI、腋窝超声、MRI阳性同时腋窝超声阳性(P<0.05) . 结论 乳腺MRI和腋窝超声均是检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手段,二者均阳性作为诊断标准有助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确诊,二者之一阳性作为诊断标准有助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排除,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 超声影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静;李毅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7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接受诊疗的682例新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超声影像中腋窝淋巴结的形态及皮质厚度,将患者分为腋窝淋巴结无异常组419例和异常组263例.异常组患者接受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者进入治疗;未发现明显癌细胞者与无异常组患者均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超声诊断淋巴结异常的263例中有215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阳性,超声诊断淋巴结无异常的419例中有99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阳性.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腋窝淋巴结超声分类标准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价超声和病理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诊断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 x2检验探索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结果 超声影像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依次为68.5%、87.0%、81.7%、76.4%;超声和病理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561.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家族史具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月经状态、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影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家族史有相关性,与年龄、月经状态、分子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后腋窝清扫62例分析

    作者:朱国献;伍建春;何劲松;李戎;佟建蒙;刘谨琨;王先明

    目的探讨染料失踪剂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探索降低假阴性率的方法.方法对62例乳腺癌先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找出假阴性病例并分析其原因.结果62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59例,成功率为95.2%,25例病人出现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但其中2例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假阴性率为8%(2/25),假阳性率为1 00%.2例假阴性病人中,1例为Ⅲa期病人,另1例为术前活检病人.结论Ⅰ及Ⅱ期病人适宜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外上象限肿物术前活检可能造成前哨淋巴结假阴性.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澂;方军初;陈明;金钰玛;张迎春;顾文勇;冯一中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特点.方法 采用二维及CDFI超声对66例乳腺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分析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小、纵/横比值、淋巴门、血流信号分布及血流参数.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多为多发性,可融合成团,淋巴门偏心或消失,血流信号丰富、紊乱,周边型多见.结论 二维及CDFI超声检查有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是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简便的方法之一.

  • 炎性乳癌误诊 1例

    作者:陈家琪

    患者 ,女 ,31岁 . 左侧乳腺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肿大半年余 . 查左乳腺外上象限放射状切口疤痕 2.5cm, 其下方一肿块 8cm× 8cm, 境界不清 , 质硬 , 与皮肤粘连 , 皮肤红肿 . 皮温高 , 有触痛 , 活动度差 . 同侧腋窝扪及一枚鸽蛋大小淋巴结 , 有压痛 . 门诊医师予肿块穿刺 , 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 追溯病史 , 患者半年前曾因左乳腺蚕豆大小肿块在门诊行肿块切除 . 病理报告为乳腺小叶增生症 . 术后原手术部位红肿硬结 , 半个月后左腋窝可扪及一枚蚕豆大小淋巴结 , 有压痛 . 嗣后半年时间 , 左乳腺肿块逐渐增大 , 局部皮肤呈暗红色 , 左腋窝淋巴结疼痛 , 在门诊就诊 , 拟术后疤痕 , 伴有炎症 . 经抗炎治疗 , 皮肤红肿有好转 , 疼痛可缓解 . 确诊乳腺癌后在外院行左乳腺单纯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术后病理报告为浸润型导管癌 , 腋窝淋巴结转移 8/ 9, ER(- )PR(- ), 术后 13个月因胸腔、脑、骨广泛转移死亡 .

  • 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敦茁

    目的:探究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实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确诊乳腺癌,先使用二维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内部回声,再使用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区域的血流情况,并对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73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进行淋巴切除术,对其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49例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转移,占67.12%;24例患者未发生淋巴转移情况,占32.88%。结论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与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血流状态等方面具有特异性,确诊率和准确率高,通过高频多普勒彩色超声可准确的确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 Q-box手动描绘模式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预测

    作者:马玉峰;张昕;张微;尹中波

    目的:探讨Q-box手动描绘模式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 elastography,SWE)评估乳腺癌硬度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患者143例,使用SWE评估NAC前乳腺肿物的平均硬度和大硬度,6周期NAC后,病理评估患者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将其作为诊断金标准,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估SWE参数对预测NAC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物浸润直径、平均硬度及大硬度均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χ2=17.4、28.5、25.6,OR=1.79、2.69、2.75,P<0.05).诊断试验证实SWE评估的大硬度预测NAC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AUC=0.88),Z检验提示无论是大硬度还是平均硬度与浸润直径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box手动描记模式SWE评估的乳腺癌硬度预测NAC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较好,其可为NAC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作者:常莹;杨敬春;冷振鹏;王萍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23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肿块大小、纵横比、边缘特征(毛刺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类型、高流速、阻力系数及腋窝淋巴结状况,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3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115例、未转移12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原发灶大径>3cm[比值比(OR)=10.767,P=0.000]、乳晕区及多发病灶(OR=4.092,P=0.004)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声变量中原发灶毛刺征(OR=2.122,P=0.006)、Ⅲ级血流(OR=4.030,P=0.007)、穿入血流类型(OR=3.051,D=0.008)和腋窝淋巴结数目(OR=2.687,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数目、位置高度相关.超声检查乳腺癌原发灶位置、毛刺征、血流分级、血流类型及腋窝淋巴结数目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急性肺损伤1例

    作者:李园;崔慧娟

    患者女性,56岁.2001年10月8日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左乳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腋窝淋巴结转移(7/15),左乳单纯性腺病.

  •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作者:孟繁霞

    近年来,伴随医学影像学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乳腺肿瘤普查中,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乳腺导管原位癌伴浸润(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在乳腺癌中,为少见病例,据WHO统计;其发病率为1.0%~1.5%[1]。依据《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将DCIS-Mi按DCIS的标准处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DCIS-Mi患者,在腋窝淋巴结病理筛查中,常伴有淋巴结转移。据文献统计,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达5%~14%。因此,强化DCIS-Mi高危转移筛选,早期发现淋巴道转移,强化个体化治疗,是目前临床合理诊治的重点课题。本临床研究,收集整理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资料,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借以探索和发现DCIS-Mi病灶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169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