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神经元保护剂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史晓玉;史会贞

    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粥样硬化的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因此,早期溶栓复流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根本而又有效的方法.但是,随着血流恢复,再灌注神经元损伤不可避免,因此,及早使用神经元保护剂也非常重要.我们应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神经元保护剂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6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 乌司他丁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王小平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梗死灶体积及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梗死灶体积均显著减小,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超早期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敏文

    目的 :本次研究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超早期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超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之间,将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溶栓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普通组则采用非溶栓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且将其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结果数据统计分析,溶栓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与普通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治愈率,并将其作为治疗远期疗效的对比依据,根据结果数据统计分析,溶栓组患者治愈率较高,且与普通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此次研究证明,在超早期脑梗塞患者治疗中,溶栓治疗效果较好,而尿激酶溶栓治疗则可以从患者临床疗效与远期疗效上进行改善,为优质治疗方式.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姚仕权

    目的:对我院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尿激酶静脉溶栓实施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再通率、CK值、CK出现时间以及心电图ST段变化率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5.9%,对照组则为14.7%.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素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作者:常秀红;席妹景;张俊豪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7例发病6~9 h内的急性脑梗死、多模式脑CT检查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随机分成溶栓组(A组, n=40)和非溶栓组(B组,n=37)两组。 B组给予非溶栓方案,A组则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①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B组的51.4%,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多模式CT指导下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何允兰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1997年5月-2000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急性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早期脑出血患者除外,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降纤酶对照组.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研究

    作者:汪永和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有关治疗经验.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我院2008-2013年共对1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尿激酶静脉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更好的指导静脉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中的运用.结果 本组血管再通103例,血管再通率为82.4%.有8例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4%.结论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急性闭塞后支架置入一例

    作者:徐军;潘志祥;于晓燕

    患者男,60岁,因持续胸痛1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h,无原因心前区闷痛,无放射痛.伴出汗、上腹不适.无恶心、呕吐.自服“速效救心丸”15粒,胸痛不缓解.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脉搏56次/min,血压130/95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56次/min,节律齐,心音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及右室导联ST段抬高0.2~0.3 mV.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200万单位尿激酶静脉溶栓失败.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自第一转折处100%闭塞.介入治疗:选Am-plaz左冠状动脉导引导管,导引钢丝通过闭塞处,恢复前向血流,以2.5×20mm球囊预扩张两次,右冠状动脉狭窄处置入Coroflex 3.0×16 mm支架.

  • 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

    作者:王欣;李玉光;杨学萍;王伟;王东明;张元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前导联可出现两种不同形态的ST段抬高,即凹面向上和凸面向上,我们探讨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初发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年龄(63±7)岁,男31例,女9例,于发病3~10 h入院,平均(6.0±1.6) h.入院心电图无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的表现.按入院时心电图V3导联ST段升高的形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凹面向上组(A组)22例;凸面向上组(B组)18例.观察指标:(1)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峰值; (2)有Q波及ST段抬高的导联数;(3)第3周后查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4)发病4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各组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尿激酶静脉溶栓、扩血管药物、抗凝、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

  • 弥漫性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陈章炜;钱菊英;葛均波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5 d入院.患者2009年10月29日于受凉后突发持续性胸前区疼痛,伴大汗淋漓,当地医院急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肌酸激酶(CK):210 U/L(正常值:13~174 U/L),CK-MB:28.5 U/L(正常值:0~23 U/L),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胸痛明显缓解.

  •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呼小龙;陆荣荣

    目的 主要为了对比研究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上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小组1和小组2,其中小组1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小组2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溶栓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小组1患者在各时段的再通率都明显高于小组2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发现明显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上面效果更加显著,且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没有明显性差异,而且瑞替普酶在服用上也更加的方便,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影响观察

    作者:刘建伟

    目的 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影响作用.方法 在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溶栓治疗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 h后和6 h后,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时间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hs-CRP及Lp-pla2水平的影响比较

    作者:杨来;刘肖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时间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时间为发病3~6 h,研究组治疗时间为发病<3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s-CRP、Lp-pla2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4.5、6.0 h,研究组hs-CRP及Lp-pla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 h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hs-CRP及Lp-pla2水平.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作者:洪彩霞;张雪玲;张燕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价值研究

    作者:范泽潮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4~2009年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17例患者,按溶栓距发病时间6 h为界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中血管再通率达84.7%,高于对照组53.4%的血管再通率.观察组中仅有2例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5,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快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大幅度提高血管冉通率,降低死亡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作者:陈潮钦

    我们自1998年8月,开始对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其疗效,并就溶栓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

  • 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效果

    作者:于丽波;王帅;姜瀛;谷久梅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104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组(n=52)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n=5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功能、血管再通率、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溶栓后7 d NIHSS评分低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尿激酶静脉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溶栓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探讨

    作者:李英松

    目的 对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效果分析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中,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所占比例为23.26%,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所占比例为46.5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溶栓情况.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作者:李琳琳;杨彩云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 应用溶栓流程,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前、后病情变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无一例死亡,平均住院26 d,有效率88%.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护士的紧密配合对溶栓的观察和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疗效观察

    作者:尤群生

    目的 观察超早期(发病<6 h)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溶栓适应证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首先加用国产尿激酶2.0万U/k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14 d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凝血功能及头颅CT,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4 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应用尿激酶2.0万U/kg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8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