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兔脊髓生物学的影响

    作者:张勇;李霞;甘子明

    人的感觉是通过神经反射传导到大脑皮质来实现的。简单的神经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低级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等组成;复杂神经反射则由低级中枢向高级神经中枢传导整合来完成。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就是阻断上述反射弧,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对全身的生理干扰少且费用较低,临床上经常应用。目前还没有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对脊髓生物学影响的研究。因此,笔者用兔子作为实验动物,对其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来观察脊髓的神经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后脊髓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 踝前区的应用解剖

    作者:蓝顺清;胡兴宇

    目的为大隐静脉切开术及隐神经、腓浅神经阻滞麻醉的顺利进行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在64例成人整尸的128侧下肢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等结构在踝前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测量大隐静脉、足背动脉等血管的外径,隐神经等神经的厚度、宽度及深度,它们与内、外踝,胫骨前肌腱等结构的距离及彼此之间的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大隐静脉经内踝前外侧上行至小腿,在内踝平面位置表浅而恒定,是理想的静脉切开的部位;大隐静脉距内踝前缘突出点约1cm,距胫骨前肌腱约1.5cm,且关系较恒定,可以此二结构作为大隐静脉的标志,多数情况静脉通过此二结构连线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的深面.②腓浅神经均于浅筋膜内经踝关节前方下行分布于足背、趾背皮肤,在踝前均行于足背动脉外侧,可用动脉搏动点作为神经阻滞定位标志;多数情况为腓浅神经的两终支经踝关节前方下降,故阻滞时好在踝间连线平面从动脉搏动点进针向外踝方向注药同时阻滞两个终支.③腓深神经虽然分布于皮肤的范围很窄,但可能与腓浅神经有吻合,故作腓浅神经阻滞时好同时阻断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伴行,阻滞时以动脉作标志即可.④足背动脉在踝前位置较恒定,恰位于两踝间中点,可作为踝前神经阻滞的标志点.

  • 股神经、新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膝部及以下手术的观察

    作者:李俊凯;朱云章

    近几年随着对麻醉安全性、减少麻醉术后并发症要求的提高,外周区域阻滞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区域阻滞有定位准确,麻醉效果确切,仅麻醉患者单侧肢体,对患者全身影响小,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我院采用股神经联合新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行膝部及以下部位手术1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指掌侧穿刺指根神经阻滞麻醉

    作者:周庆文;赵巨伟;何凯;孙海艳;沈连波

    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3月,采用指掌侧穿刺指根神经阻滞麻醉,大部分病例只需穿刺1次,每指仅需麻药2.5mL,麻醉伤指970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我看神经阻滞麻醉与神经阻滞疗法的异同点

    作者:王德强

    神经阻滞麻醉的内涵是阻断神经的麻醉,是直接在末梢神经干、丛、脑神经、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可分为手术麻醉时的神经阻滞和治疗疾病时的神经阻滞.

  •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疗效探究

    作者:王刚

    目的:探讨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观察其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措施,对照组应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措施。结果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骨折的患者应用颈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疗效比较好,值得推广运用。

  • 小儿经腋路双针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体会

    作者:王福军

    我科于2005年8月~2007年6月采用腋路双针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小儿手术60例,麻醉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儿 神经阻滞麻醉
  • 观察双侧阴部管内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效果

    作者:刘江荣;尹旭芳;刘芬

    目的 探讨阴部管内神经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85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80)例和麻醉组(372)例,麻醉组采用双侧阴部管内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结果 麻醉组疼痛程度、会阴侧切率低于参照组,麻醉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部管内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地松弛会阴组织肌肉,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了产妇分娩时及缝合时的痛苦;减少会阴部裂伤;减少了出血和感染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分娩,提高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迁龙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7.1-2017.12收治的174例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此174例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58例患者,其中一组在治疗前给予地佐辛治疗,记为地佐辛组,另一组在治疗前给予氟比洛芬酯治疗,记为氟比洛芬酯组,后一组在治疗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地佐辛联合治疗,记为联合组.治疗过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pO2、HR、MAP、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CPR、TNF-α、IL-6、IL-8、VAS评分、Ramsay评分.结果:氟比洛芬酯组与联合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因子、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显著差异,但二者与地佐辛组存在显著差异.联合组术前用药效果较地佐辛组、氟比洛芬酯组无显著差异,但用药后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麻醉时间较两组更优.结论:术前,静脉联合使用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具有抗炎、增强麻醉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右美托咪定对神经阻滞麻醉下骨科下肢手术使用止血带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樊雅玲;李元;陈旭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神经阻滞麻醉下单侧骨科下肢手术使用止血带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使用止血带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 组):手术开始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3ug/kg,对照组(C 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所有患者均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手术。记录患者麻醉前(T0)、上止血带前(T1)、上止血带后30min(T2)、松止血带后即刻(T3)和松止血带后15min(T4)的 HR、MAP。结果C 组 T2、T3时点的 HR、MAP 明显高于 T0、T1时点(p <0.05),T2、T3和 T4时点 N 组患者的 HR 明显低于 C 组(p <0.05),T2、T3时点 N 组患者的 MAP 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单次泵注0.3ug/kg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术中止血带引起的高血压反应,且不增加松止血带后血压下降程度,有利于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邱钖;程宝清;张云龙;孙颖;金宗山

    目的 观察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95岁.ASA分级Ⅱ一Ⅳ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分别于腰丛、坐骨神经处注入0.375-0.4%罗派卡因30ml、20ml;B组于L2-3或L3-4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派卡因1.6-2ml,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5cm.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5(T1)、30(T2)、45(T3)、60(T4)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记录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和Sp0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A组T1时的MAP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T1时的MAP有显著变化(P<0.01);两组麻醉前后HR和Sp02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麻醉效果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8例尿潴留,4例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而A组只有2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副作用少.

  •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优点

    作者:王美英;张丽红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小手术。会阴侧切术是使胎儿娩出顺利,防止裂伤,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后盆底松驰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提倡尽量减少会阴侧切,但产妇有妊娠合并症者、估计为巨大儿、第二产程有胎儿宫内窘迫、需要上吸引器或产钳等情况时都需要会阴侧切。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减少了会阴部的伤口感染、无需拆线、减少了产妇的住院天数,减少了费用。

  • 布托啡诺提高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手术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作者:孙春梅;张益国;李小强

    目的:观察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布托啡诺复合咪唑安定提高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下肢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27-7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神经刺激仪和100mm 穿刺针行后路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行阻滞前静脉单次注射布托啡诺1mg,间断注射咪唑安定1mg,至患者达到 Ramsay 镇痛镇静3级停止给药;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镇静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前后的血压( BP)、心率( 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患者镇静水平、麻醉效果、并发症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Ramsay 镇痛镇静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穿刺时观察组无体动及不适主诉,用药和穿刺前后 BP、HR 和 SPO2平稳。麻醉过程的舒适度(对穿刺操作的顺行性遗忘)和穿刺时疼痛评分(VAS)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术中其它麻醉药物用量减少。结论混合性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布托啡诺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产生有效的镇静镇痛作用,提高神经阻滞的麻醉质量。

  • 84例神经刺激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分析

    作者:杨志军;于庆增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因为是盲探穿刺,经常会出现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1] .我院麻醉科从2005年起尝试应用神经刺激器进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84例,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优点

    作者:阳成英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小手术。会阴侧切术是使胎儿娩出顺利,防止裂伤,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后盆底松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提倡尽量减少会阴侧切,但产妇有妊娠合并症者、估计为巨大儿、第二产程有胎儿宫内窘迫、需要上吸引器或产钳等情况时都需要会阴侧切。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减少了会阴部的伤口感染、无需拆线、减少了产妇的住院天数、减少了费用。

  • 地西泮配合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丽君;项心怡

    目的 观察地西泮配合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对50例人流手术患者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mg,在宫颈旁4、8点钟处各注射1%利多卡因2.5ml,观察镇痛效果、宫口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 地西泮配合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的发生率(P<0.05),不增加术中出血量.结论 地西泮配合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是人工流产术中的适宜镇痛方法之一,可达到人工流产镇痛的良好效果.

  • 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18例体会

    作者:李红霞

    我院骨科于2000年1月-2003年10月共施行上肢手术218例,均采用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肌间沟径路穿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足踝之窗

    作者:

    McMinn's Color Atlas of Foot and Ankle Anatomy 是一本有着30余年历史,以6种语言版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荷兰语、西班牙语)在世界范围出版并广泛畅销。在足踝医学领域被公认为经典的解剖教材。本书现为第4版,以200多张高质量图像,非常清晰的表现出下肢和足踝部的解剖结构。书中还收录了有足踝关节放射和 MRI 图像结构以及足踝部神经阻滞麻醉和下肢的淋巴系统的内容,适合各级足踝外科医师、骨科医师及其他相关学科人员和医学生参考阅读。中文译本《麦克明足踝部彩色解剖图谱》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 远端软组织手术、第1跖楔关节融合及Akin手术

    作者:马昕

    手术步骤及方法踝关节或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踝上或大腿根部上止血带.手术包括三部分:远端软组织手术、改良的lapidus手术、根据矫形情况附加的Akin手术.1 远端软组织手术在患足的第1、2跖骨间背侧做切口长约2~3cm,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显露第1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足母)收肌腱、跖骨间横韧带,术中可见(足母)收肌腱位于腓侧籽骨的背侧、跖骨头的外侧,止于腓侧籽骨及近节趾骨基底,尖头刀片插入(足母)收肌腱及跖骨头间隙,向远端切开松解(足母)收肌腱直至趾骨基底,彻底松解(足母)收肌腱后继续松解跖趾关节外侧关节囊,拉钩拉开分离第1、2跖骨暴露跖骨间横韧带,跖骨间横韧带连接第2跖骨及腓侧籽骨,保护趾总神经及血管束,将跖骨间横韧带切断松解.

  • 神经阻滞与轻比重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比较

    作者:王文琴

    目的 分析神经阻滞与轻比重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62例该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肢创伤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分组,参照组(32例,轻比重麻醉)和实验组(30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较参照组稳定(P<0.05).实验组穿刺操作的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但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手术中麻醉应用的对比中,对比轻比重麻醉,神经阻滞对患者的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作用时间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283 条记录 14/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