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脂多糖结合位点模拟肽的筛选

    作者:杨海捷;杨韶艳;刘晓丽;谭志胜;郭军;王红

    目的 应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筛选脂多糖结合蛋白(LBP)与脂多糖结合位点的多肽序列.方法 以脂多糖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4轮亲合筛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鉴定筛选后的噬菌体克隆与脂多糖的结合活性,取结合活性较高的克隆进行DNA测序,推导其多肽序列并与LBP序列比对,再进行竞争抑制实验检测筛选噬菌体与LBP竞争结合的效力.结果 选取的86个噬菌体克隆中,多数结合实验鉴定阳性,取20个亲和力高的克隆测序,得到20条不同编码的12肽序列,20条多肽与LBP一级结构有不同程度同源性,均为模拟肽.12个噬菌体克隆有较高的竞争抑制率.结论 用噬菌体12肽库成功筛选出LBP与脂多糖结合位点模拟肽,为进一步以这些多肽为先导物进行定向进化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结构基础.

  • 细菌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萍;阎萍;王艳

    在各种细菌感染中,脓毒症病情重进展快,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寻找快速、简洁、敏感性与特异性高的细菌性感染实验学指标已成为临床实验室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感染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本文现将以下4种能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在临床诊疗方面的研究和进展进行综述.

  • 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脂多糖结合蛋白及其受体的影响

    作者:章云涛;方强

    目的 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LBP及sCD14的变化规律,探讨尿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4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各时点的血清LBP和sCD14浓度.将其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与对照组(C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U组给予乌司他丁针剂20万U静脉注射,2次/d,持续5 d.C组则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对照.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3,6天抽取右侧桡动脉血测定血清LBP及sCD14的浓度,观察其动态变化的规律,并统计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 重症脓毒症患者在诊断成立的第2天血清LBP及sCD14水平达高峰并随后回落,第6天TJBP水平仍高于正常而sCD14水平则降至正常范围.死亡组血清sCD14水平较存活组有升高,在第6天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值相似(P>0.05),U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为18.2%(4/22),C组为50.0%(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血清sCD14水平在U组有下降(P<0.05).结论 血清sCD14水平可以作为判断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尿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可能与其改变脓毒症患者血清中sCD14的水平有关.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唐娜云;宋玮;张阳洋;张焕轶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3月 ~7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研究对象116例,分为冠心病组85例以及非冠心病组31例;8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测定的血清Hp含量的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48例及Hp阴性组37例.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Hp与LBP的含量,同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并记录研究对象的体质量、身高、年龄、性别,以及有无冠心病、高血压、吸烟病史,采用t检验比较体质指数(BMI)、Fg、TG、TC、HDL-C、LDL-C、VLDL-C、HCY、hs-CRP、年龄、LBP、Hp水平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史、性别、Hp阳性率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Fg、TG、TC、HDL-C、LDL-C、VLDL-C、HCY、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的LBP和Hp水平以及Hp阳性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66.58±44.60)μg/L vs(44.27±18.78)μg/L,(192.71±102.19)ng/L vs(87.97±51.45)ng/L,57.65%vs 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4、7.258,χ2=18.327,P均<0.05).在冠心病患者中,Hp阳性组的血清LBP水平高于Hp阴性组[(90.49±45.79)μg/L vs(34.05±3.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1,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在TC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含量与BMI、Fg、TG、TC、LDL-C、VLDL-C、HCY、hs-CRP、LB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7、0.648、0.571、0.696、0.576、0.468、0.412、0.470、0.872,P均<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63,P<0.001).结论 Hp感染与冠心病相关,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清LBP水平较高.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唐娜云;宋玮;张阳洋;张焕轶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3月 ~7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研究对象116例,分为冠心病组85例以及非冠心病组31例;8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测定的血清Hp含量的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48例及Hp阴性组37例.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Hp与LBP的含量,同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并记录研究对象的体质量、身高、年龄、性别,以及有无冠心病、高血压、吸烟病史,采用t检验比较体质指数(BMI)、Fg、TG、TC、HDL-C、LDL-C、VLDL-C、HCY、hs-CRP、年龄、LBP、Hp水平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史、性别、Hp阳性率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p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Fg、TG、TC、HDL-C、LDL-C、VLDL-C、HCY、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的LBP和Hp水平以及Hp阳性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66.58±44.60)μg/L vs(44.27±18.78)μg/L,(192.71±102.19)ng/L vs(87.97±51.45)ng/L,57.65%vs 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4、7.258,χ2=18.327,P均<0.05).在冠心病患者中,Hp阳性组的血清LBP水平高于Hp阴性组[(90.49±45.79)μg/L vs(34.05±3.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1,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在TC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含量与BMI、Fg、TG、TC、LDL-C、VLDL-C、HCY、hs-CRP、LB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7、0.648、0.571、0.696、0.576、0.468、0.412、0.470、0.872,P均<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63,P<0.001).结论 Hp感染与冠心病相关,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清LBP水平较高.

  • 脾切除对内毒素诱发肝脏脂多糖结合蛋白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英祥;陆家齐;杨兴东;冀振华;邱宝安;张志成

    目的:观察脾切除动物受内毒素攻击后肝脏脂多糖结合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在脾切除后感染中的可能作用.方法:♂Wiste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对照组(n=56只):行大网膜切除;脾切除组(n=56只):行脾切除术,每组根据时间点分为内毒素注射前、注射后1/6,O.5,1.5,4,12,24 h组;各组均留取肝组织标本,采用改良过氯酸法预处理组织匀浆液、鲎试剂基质显色法检测组织内毒素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LBP,TNF-α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组织TNF-α含量.对肝脏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后,脾切除动物肝组织内毒素较有脾动物明显升高(21.5±4.3 EU/g vs 10.9±3.3EU/g,P<O.01).脾切除大鼠内毒素攻击后肝组织LBP mRNA及TNF-α mRNA表达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LBP mRNA:1.45±O.31vs1.09±0.17,TNFmRNA:1.39±0.19vsO.97±0.16,P<0.05),且峰值持续时间延长,脾切除动物肝组织TNF水平较有脾动物明显增高,相关分析表明,组织TNF-α水平与TNF-α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FNF-α mRNA表达与IBP mRNA表达显著相关.HE染色光镜下示有脾动物肝细胞空泡及脂肪变性,无脾大鼠可见肝小叶内散在小灶性坏死.结论:脾切除后机体对内毒素清除延迟,内毒素在组织积聚,组织细胞LBP mRNA过量表达,增敏内毒素激活细胞,进而诱发炎症因子大量产生和全身炎症反应失控,造成器官明显的损害.

  • 脂多糖结合蛋白在实验性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发生中作用的探讨

    作者:吴丽颖;王兴鹏;吴恺;张汝玲;董育玮

    目的应用抗LPS结合蛋白(LBP)抗体体内注射,观察其对小鼠实验性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的影响,探讨LBP在ANP发生中的作用.

  • 烫伤后金葡菌脓毒症大鼠组织CD14 mRNA表达的改变

    作者:李红云;姚咏明;施志国;于燕;董宁;盛志勇

    业已证明,CD14作为G-菌脂多糖的重要受体,与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共同构成内毒素增敏系,在G-菌脓毒性休克中具有重要地位.新近体外观察发现CD14也可作为G+菌细胞壁成份(如肽聚糖和脂磷壁酸)的功能受体,在介导G+菌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迄今为止,对于G+菌脓毒症时CD14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尚缺乏了解.为此,本实验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明确CD14在严重烫伤后金葡菌脓毒症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大鼠20%总体表面积Ⅲ°烫伤复合金葡菌攻击造成脓毒症模型,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6),于麻醉后活杀;烫伤对照组(n=6),于烫伤后24 h活杀;烫伤复合金葡菌感染组(n=30),分别于0.5、2、6、12、24 h活杀,各时间点动物数均为6只.动态检测动物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中CD14 mRNA表达的改变,同时观察内毒素在动物循环及主要脏器内的分布特点.烫伤复合金葡菌脓毒症早期,各脏器及血浆中内毒素含量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于2~6 h达峰值,其中以肝、肺组织内毒素水平升高幅度为显著(P<0.05).同时,小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且与肝组织内毒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4796,P<0.05).烫伤复合金葡菌攻击后,各组织中CD14 mRNA的表达亦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肺脏CD14 mRNA表达上调尤为显著,伤后6、24 h肺脏CD14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肝、肾组织中CD14 mRNA的改变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烫伤复合金葡菌攻击可导致内毒素易位和组织CD14mR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CD14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与易位内毒素的刺激作用有关.

  •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膜炎患者血清LBP和炎症因子水平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海雄;邹崇杰;欧连招;黄想灵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 LBP)和炎症因子水平在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膜炎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酒精性肝硬化腹水患者74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腹膜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腹膜炎)与对照组(未合并腹膜炎),采用ELISA方法检测2组患者LBP和炎症因子(CRP、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LBP、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膜炎患者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未合并腹膜炎患者,检测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对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腹膜炎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脾切除对内毒素血症时肝、肺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家齐;杨英祥;姚咏明;袁石初;焦华波;于燕

    本研究采用低剂量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脾切除动物肝、肺组织内毒素的动态变化以及肝、肺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探索脾切除对LBP介导内毒素增敏效应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

  • 严重外科感染患者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作者:张立天;姚咏明;陆家齐;于燕

    目的 观察外科严重感染患者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外科严重感染患者19例,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3、5、7、14天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PI、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内毒素含量采用改良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检测.同时检查感染前及感染后第1、3、5、7、14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5天血浆中BPI/LBP比值明显降低(P<0.01),第7天恢复至正常范围;严重脓毒症组患者感染后第1~7天其比值显著降低(P<0.01).此外,感染后第1~3天严重脓毒症组血浆中BPI/LBP比值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结论 外科感染时机体内源性BPI和LBP水平迅速升高,但BPI的增幅明显低于LBP;感染早期BPI/LBP比值与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情况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分析

    作者:颜蓉;陈秀堂;杨青;王丹;涂飞霞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及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观察组1,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观察组2,同期正常足月孕妇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LBP和IL-6水平. 结果 观察组1和观察组2血清LB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血清LBP和IL-6水平高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感染率分别为25.0%、36.3%高于对照组3.8%;胎膜早破患者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绒毛膜羊膜炎Ⅱ级和Ⅲ级孕妇血清LBP水平高于绒毛膜羊膜炎Ⅰ级(P<0.05),绒毛膜羊膜炎Ⅲ级孕妇血清LBP水平高于绒毛膜羊膜炎Ⅱ级(P<0.05). 结论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升高,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血清LBP和IL-6水平升高更显著;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LBP水平升高,且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程度有关.

  • 重组杀菌渗透性增加蛋白21在大鼠内毒素血症中保护机制的研究

    作者:吴丽娜;刘勇;李娜

    目的 探讨重组杀菌渗透性增加蛋白21(rBPI21)在大鼠内毒素血症中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 给内毒素血症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rBPI21,动态观察rBPI21不同剂量组大鼠血液中内毒素(LPS)、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rBPI21治疗1组(rBPI21剂量为0.625 mg/kg)大鼠,6、12 h血浆LPS含量明显低于内毒素组大鼠相同时间点LPS含量(P<0.01),血清LBP、TNFα含量各检测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内毒素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的含量(P<0.01);与内毒素组大鼠相比,rBPI21治疗2、3、4组(rBPI21剂量分别为1.25、2.5、5.0 mg/kg)大鼠各检测时间点血浆LPS,血清LBP、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大鼠24 h生存率由内毒素组的16.7%分别上升到58.3%、91.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BPI21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体内LPS的聚合和清除,降低LPS活性,从而抑制LBP的生成,减少TNFα等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

  • 腹部大手术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作者:张立天;姚咏明;陆家齐;于燕

    目的 观察外科大手术后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拟行腹部大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7、14天采集血标本,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化,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PI、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IL-6水平,改良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中BPI/LBP比值为(0.672±0.083)×10-3,腹部大手术后第1天增高至(1.058±0.074)×10-3(P=0.004),第3天为(1.107±0.061)×10-3(P=0.001),第5天后降至正常范围(P>0.05).11例患者术前血浆中均未检测到IL-6,腹部大手术后第1天血浆中IL-6水平迅速增高达峰值(27.440±12.144pg/ml,P=0.04),第3天仍处于较高水平(11.530±5.312pg/ml).结论 手术创伤后机体内源性BPI的增幅明显高于LBP,可能有助于控制大手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及发展.

  • 抗LBP多抗对LPS诱导的肺组织NF-кB活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永旺;麻莉;张德明;毛宝龄;钱桂生;徐剑铖

    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观察兔抗大鼠LBP多抗对LPS诱导的肺组织NF-кB活化的影响,并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TNF-α和IL-6含量.结果发现抗LBP抗体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肺组织NF-кB的活化,并显著降低肺组织TNF-α和IL-6含量,但这一作用只有在早期应用时才会有显著效果,在LPS作用的后期应用抗体的效果不明显.抗LBP抗体对NF-кB活化以及对TNF-α和IL-6生成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可能对急性肺损伤具有潜在的预防作用.

  • 脂多糖结合蛋白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巨噬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张德明;李永旺;毛宝龄;钱桂生

    为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对内毒素(LPS)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肺巨噬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BP对LPS炎症反应增敏作用的部分机制,运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LBP对LPS刺激后大鼠肺巨噬细胞IL-1β、IL-18 mRNA表达与TNF-α分泌量的作用,同时用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其TLR4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BP显著增加LPS刺激后大鼠肺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和IL-1β、IL-18 mRNA的表达,同时也增加TLR4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而LBP多抗能阻断上述作用.说明LBP可增强由TLR4介导的LPS信号跨膜转导功能,这可能是LBP对LPS起增敏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 脂多糖结合蛋白功能位点分析

    作者:徐德斌;钱桂生;侯一峰;赵晓莉;陈维中;李淑萍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属于I型急性期反应蛋白,分子量60kU,对LPS中的类脂A具有高度亲和性,正常人血清中的浓度为3~7mg/L,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可升高50~100倍.G-菌释放的LPS在体内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LBP把多聚体转换为单聚体,并把单聚体的LPS转移给细胞LPS受体CD14,激活细胞,导致炎症反应[1].LBP可显著放大LPS的致炎作用,故pg/ml数量级的LPS也能产生严重的细胞损伤作用.本实验应用噬菌体肽库呈现技术探讨LBP与LPS作用的功能位点,对进一步研究内毒素血症的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 脂多糖结合蛋白和可溶性CD14对小鼠体内脂多糖结合作用的研究

    作者:戎红辉;舒旷怡;郝振华;林玲;李向阳

    目的 研究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对小鼠体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分组,共5组,分别注射蛋白终浓度均为100ng/ml的LPS与LBP、LPS与sCD14的混合液作为实验组,以及分别单独注射LPS、LBP、sCD14液作为对照组,30min后检测小鼠血清LPS浓度.结果 第2组LBP组和第4组sCD14组的LPS检测浓度明显低于第1组、第3组和第5组的结果(P<0.01),第3组LPS与LBP混合组的LPS浓度明显高于第1组LPS组结果(P<0.01).第5组LPS和sCD14混合组的LPS浓度高于第1组LPS组结果(P<0.05),第3组LPS和LBP混合组的LPS浓度明显高于第5组LPS和sCD14混合组(P<0.01).结论 100ng/ml外源性LBP比sCD14能更好地结合小鼠体内LPS,减轻了LPS对机体的损害.

  • 脓毒症中脂多糖结合蛋白及其受体CD14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方文成;寇治民

    革兰阴性杆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内毒素)是引起脓毒性休克的重要原因.近年研究发现,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脂多糖受体CD14系统是机体识别和调控内毒素作用的关键机制之一,内毒素的许多生物学效应可能是通过其增敏作用实现的.现就其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尹彪;于敏;曾争;于岩岩;田庚善

    脂多糖结合蛋白( lipopolysacchoride binding protein,LBP)是一种分子量6×104道尔顿的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1].在急性细菌感染者血中水平可升高,国内外文献对LBP升高的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在临床上不同种类细菌感染者血中LBP变化的异同,以及其意义国内外均很少报道.

7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