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C-MS考察α-香附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特性

    作者:胡律江;郭慧玲;胡志方;闫柏屹;赵晓娟;肖小梅

    目的:考察α-香附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机制.方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考察体积分数和时间对α-香附酮双向转运过程的影响.采用LC-MS测定α-香附酮含量,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5 min,30%~70% A;5~ 10 min,70%~100% A;15 ~20 min,30%A),流速0.25 mL·min-1,计算不同条件下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α-香附酮在2h内转运量与时间、体积分数呈正相关.不同体积分数α-香附酮从BL侧到AP侧的Papp与AP侧到BL侧的Papp比值均在0.5~1.5.结论:α-香附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转运特性为被动扩散转运方式.

  • 麝丹眼用即型凝胶的家兔离体角膜渗透特性

    作者:王国华;聂其霞;臧琛;张保献;朱琼

    目的:研究麝丹眼用即型凝胶中麝香酮与丹酚酸B经家兔离体角膜的渗透特性,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含1.0%聚山梨酯-80的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麝丹凝胶中麝香酮和丹酚酸B经家兔角膜的渗透性;以2,4-二硝基苯肼为衍生剂,衍生温度60℃,衍生时间30 min,对麝丹眼用即型凝胶剂家兔离体角膜渗透的接受液进行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梯度洗脱,同时测定接收液中麝香酮、丹酚酸B的含量;考察不同pH和麝香酮质量分数对麝丹眼用即型凝胶中麝香酮、丹酚酸B离体角膜渗透性的影响,绘制累积释药曲线,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表观渗透系数和稳态流量.结果:麝香酮和丹酚酸B通过角膜的扩散行为均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麝丹凝胶中麝香酮离体角膜渗透特性对pH不敏感,丹酚酸B随pH降低而渗透速率增大;丹酚酸B渗透性随麝香酮质量分数增加而渗透量增加,在麝香酮质量分数为0.5%时,麝香酮表观渗透系数1.530×10-6 cm·s-1,稳态渗透速率7.651 ×10-3 μg·s-1·cm-2;在此质量分数下,丹酚酸B的表观渗透系数1.218×10-6 cm·s-1,稳态渗透速率6.558×10-3 μg·s-1·cm-2.结论:麝香酮可促进麝丹眼用即型凝胶中丹酚酸B的角膜渗透,该凝胶中麝香酮佳用量0.5%.

  • 山豆根中主要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特性

    作者:陈江华;杨林;邓中平

    目的:考察山豆根水提物中主要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特性,为山豆根的体内吸收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Caco-2细胞模型研究山豆根中主要成分从给药端向吸收端的转运透过情况,采用UPLC-MS考察主要药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吸收透过情况,流动相0 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 min-1.质谱条件采用正离子选择性离子进行检测,扫描测定氧化苦参碱(m/z±H)265.1,苦参碱(m/z±H)249.1,计算二者的表观渗透系数.结果:在给药120 min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为(11.43±0.41)×10-6,(3.91±0.70)×10-6m·s-1.山豆根水提物中可检测到20种成分,包括苦参碱在内的5个主要组分(P2,P4,P6,P7,P25)有较高的透过率,6种组分(P3,P5,P9,P11,P14,P27)具有中等透过率,包括氧化苦参碱在内的其他组分透过率较低或不能透过细胞模型.结论:山豆根的主要成分中约55%易透过细胞模型,其中苦参碱在体外模型中极易被吸收,而氧化苦参碱在体外模型中具有低透过率,提示苦参碱是山豆根吸收进入体内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 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的肠吸收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比较

    作者:许海舰;刘一鑫;刘喜纲;常金花;宋鸿儒;刘翠哲

    目的:比较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的肠吸收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异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黄芩苷镁盐和黄芩苷的含量,计算黄芩苷镁盐的吸收速率常数(Ka),每小时单位体积的肠吸收量(Abs),表观渗透系数(Papp)等肠吸收动力学参数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等药动学参数,明确黄芩苷镁盐的肠吸收动力学和药动学特征.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黄芩苷镁盐与黄芩苷在体和体内的吸收差异.结果:肠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黄芩苷镁盐的Ka为黄芩苷的16.33倍,Abs为黄芩苷的1.78倍,Papp为黄芩苷的15.75倍,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但药动学数据显示黄芩苷镁盐的药峰浓度(Cmax),AUC0-t,达峰时间(Tmax)和血浆清除率(CLz)与黄芩苷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黄芩苷比较,黄芩苷镁盐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更好,且吸收迅速.黄芩苷镁盐灌胃给药后药动学特征与黄芩苷无显著性差异,原因是黄芩苷镁盐经体内胃酸的作用被还原成为了黄芩苷.

  • 艾片的体外黏膜渗透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宋逍;杜守颖;陆洋;马勇;陈晓兰

    目的:考察艾片的体外黏膜渗透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离体牛蛙腹皮为渗透模型,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黏膜实验;GC测定艾片中龙脑的含量,研究接收液的不同pH值、温度、搅拌速度及药物浓度对艾片体外黏膜渗透的影响.结果:搅拌速度对艾片的渗透有一定的影响;而接收液的pH值、温度及药物浓度对艾片的渗透无影响.艾片黏膜渗透性良好,累积渗透率与时间符合一级吸收过程.结论:离体牛蛙腹皮可作为艾片的体外黏膜渗透性研究的实验模型.

  • 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预测柯楠碱、育亨宾、阿马碱、萝芙木碱的人肠吸收

    作者:马莲;杨秀伟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柯楠碱(corynanthine,COR)、育亨宾(yohimbine,YOH)、阿马碱(ajmalicine,AMC)和萝芙木碱(ajmaline,AML)在人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吸收.方法: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COR,YOH,AMC和AML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吸收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检测对上述4个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易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进行比较.用药物的ADMET预测软件,考察4个化合物的Papp值与其log D值之间的关系.结果:COB,YOH,AMC和AML由AP侧到BL侧的Papp值分别为(1.863±0.055)×10,(1.540±0.082)× 10-5,(2.522±0.246)×10-5,(1.155±0.099)×10-5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值分别为(2.390 4-0.017)× 10-5,(1.987 4-0.154)×10-5,(1.374±0.260)×10-5,(2.418±0.124)×10-5cm·s-1,与普萘洛尔的PappA→B值[(2.23±0.10)×10-5cm·s-1]基本一致.COB,YOH,AMC和AML的PappB→A/PappA→B分别为1.28,1.29,0.54和2.09;AML外流是摄取的2.09倍.结论:COB,YOH,AMC和AML能够通过Caco-2细胞单层被动吸收,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其中,AML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在4个生物碱的转运吸收过程中,油/水分配系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盐酸黄连碱和小檗红碱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作者:马莲;杨秀伟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盐酸黄连碱(coptisine chloride,COP)和小檗红碱(berberrubine,BBB)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COP和BRB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COP和BRB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COP和BRB由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103±0.162)×10-3,(1.309±0.102)×10-5·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分别为(0.309±0.041)×10-5,(1.955±0.055)×10-5cm·s-1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2.23±0.10)×10-5cm·s-1]的基本一致.COP和BRB的PappA→B/PappB→A分别为3.67和0.67;BRB外流是摄取的1.49倍.结论:COP和BRB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良好吸收的药物,在两者的吸收转运过程中,油/水分配系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BRB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 茯苓三萜类化合物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研究

    作者:郑艳;杨秀伟

    目的:研究中药茯苓中3-表去氢土莫酸(3-epidehydrotumulosic acid,EDHTA)、猪苓酸C(polyporenicacid C,PPAC)和6α-羟基猪苓酸C(6α-hydroxypolyporenic acid C,HPPA)在人肠的吸收.方法:采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EDHTA,PPAC和HPPA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对上述3个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EDHTA,PPAC和HPPA由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分别为(9.99±1.08)×10-6、(10.06±0.53)×10-6和(3.32±0.66)×10-6 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值分别为(17.76±0.91)×10-6、(19.23±1.16)×10-6和(8.19±0.57)×10-6 cm·s-1.与本实验中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Papp值(1.45×10-5 cm·s-1)和呈难于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Papp值(4.22×10-7 cm·8-1)比较,EDHTA和PPAC与普萘洛尔在同一数量级;HPPA介于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之间.EDHTA、PPAC和HPPA的Papp A→B/Papp B→A比值分别为0.56,0.52和0.41;EDHTA,PPAC和HPPA外流分别是摄取的1.78,1.91,2.47倍.结论:EDHTA,PPAC和HPPA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EDHTA和PPAC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HPPA属于中等吸收的化合物.EDHTA、PPAC和HPP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 麻黄生物碱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转运研究

    作者:廖音;杨秀伟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麻黄中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LEP)、右旋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DPEP)和右旋去甲伪麻黄碱(d-norpseudoephedrine,DNPE)3个生物碱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特性.方法: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测试LEP,DPEP和DNPE从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BL端到AP端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偶联紫外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3个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的进行比较.结果:LEP,DPEP和DNPE双向转运的Papp在1.0×10-5cm·s-1数量级,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普萘洛尔的Papp在一个数量级.3个生物碱在10~200μmol·L-1的转运效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LEP,DPEP和DNPE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为吸收良好的化合物.

  • HPLC考察和厚朴酚在Caeo-2细胞模型的转运特征

    作者:曾宝;吴安国;陈建南;赖小平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机制.方法: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5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检测波长203 nm.以Caco-2细胞模型研究和厚朴酚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抑制剂、pH、温度对和厚朴酚转运的影响.运用HPLC检测药物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结果:和厚朴酚标准曲线为Y=24 044X-3 763.6(r=0.999 8),检测限0.04 μmol·L-1.和厚朴酚在Caco-2细胞模型中,从细胞层底端到顶端的转运量小于顶端到底端的转运,在相同浓度条件下和厚朴酚在AP→BP和BP→AP方向的转运量随时间呈增长趋势;维拉帕米可以显著提高和厚朴酚AP→BL的转运量;pH对和厚朴酚在AP→BL方向的转运影响不明显;和厚朴酚在AP→BL和BL→AP方向对温度有依赖性.结论:和厚朴酚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主要为被动转运,兼有载体介导的主动转运,同时还受到P-g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

  • 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Caco-2细胞胶原包被6孔转运板体系的构建

    作者:杨雁芳;吴妮;杨秀伟

    6孔转运板胶原包被后进行Caco-2单层细胞培养,测定不同的胶原种类、鼠尾胶原铺胶浓度和铺胶时间下Caco-2细胞单层的跨膜电阻以及阳性药物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的被动扩散表观渗透系数,发现不同胶原包被条件对Caco-2细胞单层的完整性和转运能力无明显影响.因此2 μg·cm-2鼠尾胶原铺胶1h即可构建稳定的Caco-2细胞培养的胶原包被6孔转运板体系,为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吸收提供体外研究技术方法.

  • 通脉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在人源肠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转运

    作者:王付荣;杨秀伟

    通脉方是由葛根、丹参和川芎3味药按质量1∶1∶1组成的复方.该文研究通脉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大豆苷元、芒柄花素、5-羟基芒柄花苷、芒柄花苷、大豆苷、3′-甲氧基葛根素、染料木苷、葛根素、芒柄花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芒柄花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澳白檀苷、葛花宁、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泰国野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大豆苷、芒柄花素-8-C-β-D-吡喃木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染料木素-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羟基泰国野葛根素、6″-O-β-D-木糖基葛根素、鹰嘴豆芽素A-8-C-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3′-甲氧基大豆苷元-7,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大豆苷元-7-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大豆苷元-7-O-α-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肠的吸收转运.采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通脉方中上述25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或从BL侧到AP侧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紫外检测法对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比较.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由AP侧到BL侧的Papp分别为(2.55±0.03)×10-5,(3.06±0.01)×10-5 cm·s-1;由BL侧到AP侧的Papp分别为(2.62±0)×10-5,(2.65±0.11)×10-5 cm·s-1.与本试验中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Papp(2.66±0.32)×10-5 cm·s-1和呈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Papp(2.34±0.10)×10-7 cm·s-1比较,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与普萘洛尔在同一数量级;其他化合物与阿替洛尔在同一数量级.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的Papp AP→BL/Papp BL→AP分别为0.97,1.15.可以预测,大豆苷元和芒柄花素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属于吸收不良的化合物.5-羟基芒柄花苷、染料木苷、澳白檀苷、葛花宁和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Papp AP→BL/Papp BL→AP分别为0.18,0.28,0.45,0.38,0.49,推测它们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可能存在外流机制.

  • 不同BCS分类药物的肠道渗透性研究

    作者:慈小燕;武卫党;李亚卓;谷元;伊秀林;司端运;曾勇;刘昌孝

    目的: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发的《生物等效性豁免指导原则》中不同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分类工具药的肠道渗透性,建立药物的肠道渗透性评价体系及药物表观渗透系数与其对应渗透性类别的相关性,为药物的BCS分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高渗透性药物(安替比林、咖啡因、茶碱、卡马西平、普萘洛尔、米诺地尔、美托洛尔、苯妥英钠)、中渗透性药物(二甲双胍、雷尼替丁)、低渗透性药物(甘露醇)、零渗透性药物(荧光黄)、外排机制药物(地高辛、罗丹明123)的肠道渗透性及其时间依赖.结果:电阻值表示本细胞模型致密性良好;罗丹明123和地高辛均呈现良好的外排,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均有较明显的抑制,表明本细胞模型具有良好的外排能力.在研究的高渗透性药物中,安替比林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大,米诺地尔Papp值小,中渗透性药物二甲双胍的Papp值大于雷尼替丁的Papp值,低渗透性药物甘露醇的Papp值与高渗透性药物相差较大,但与中渗透性药物相差不大;零渗透性药物荧光黄Papp值较小.结论:结合本研究得到的数据,本研究已初步建立了药物表观渗透系数与其对应的渗透性类别的相关性,可以为药物的BCS分类提供数据依据;如果待研究药物或化合物的Papp值≥米诺地尔的Papp值,可认为它是高渗透性药物.

  • 线型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在人源肠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

    作者:龙捷;李苏宁;杨秀伟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PRN)、佛手内酯(BGN)、佛手酚(BGL)和佛手酚-O-β-D-葡萄糖苷(BGG)等4个线型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在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特性.方法: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从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BL端到AP端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HPLC法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的进行比较.结果:PRN,BGN和BGL在50 μmol·L-1浓度双向转运的Papp值在1×10-5~cm·s-1数量级,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一致.BGG在50μmol·L-1浓度双向转运的Papp值在1×10-1cm·s-1数量级,与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呈难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一致.4个香豆素在10~200 p,mol·L-1浓度范围内的转运效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4个线型呋喃香豆素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PRN,BGN和BGL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BGG属于难吸收的化合物.

  • 蒸三七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申文雯;仇守蓓;汤道权;陈斌

    目的:从肠吸收角度,研究蒸三七体内吸收特性,为阐明蒸三七的炮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Caco-2细胞转运模型和在体大鼠肠灌流模型,对蒸三七的2种混合体系醇提物及正丁醇部位整体吸收情况对比分析,选择蒸三七中特有的6种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6,F4,Rk3,Rh4,Rk1,Rg5作为检测和表征指标,进行蒸三七体内肠吸收特性的研究.结果:C aco-2细胞实验中,就两混合体系中各人参皂苷的表观渗透系数值(Papp)相比,除人参皂苷Rk3外,其他5种皂苷Pap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皂苷绒毛面(AP)至基底面(BL)的表观系数值均> 10-6cm·s-1,表明蒸三七的体内吸收良好;表观渗透率均(PBA/PAB) <1.5,表明蒸三七中皂苷类成分跨膜主要转运方式可能是被动扩散.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中,两混合体系中各人参皂苷及总皂苷在肠道各部位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值均>0.5,表明蒸三七中各皂苷吸收良好.不同浓度下的P二值均表明,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下,各肠段下P*eff值均具显著性差异,表明蒸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吸收可能存在除被动扩散外的其他转运机制.统计分析P二值,两混合体系中6个皂苷除某些皂苷外,人参皂苷Rk3,Rk1,Rg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以蒸三七中6种特有的活性成分作为检测和表征指标,蒸三七的体内肠吸收均良好;就蒸三七的2种混合体系醇提物及正丁醇部位而言,蒸三七正丁醇部位中某些皂苷成分和醇提物中相应人参皂苷吸收有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醇提物中某些非正丁醇萃取部位造成的影响.

  •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白鲜碱和茵芋碱在人小肠的吸收

    作者:马莲;王莹;杨秀伟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白鲜碱和茵芋碱的人小肠吸收情况.方法: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观察白鲜碱和茵芋碱由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BL端到AP端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偶联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2种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由AP端到BL端,白鲜碱和茵芋碱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59±0.14)×10-5cm·s-1和(3.19±0.09)×10-5cm·s-1;由BL端到AP端,白鲜碱和茵芋碱的Papp分别为(2.57±0.33)×10-5cm·s-1和(5.86±0.49)×10-5cm·s-1,与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基本一致.结论:白鲜碱和茵芋碱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吸收良好的化合物.

  • 应用MDCK-MDR1细胞模型研究3-乙酰基-11-羰基-b-乙酰乳香酸经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作者:慈小燕;夏媛媛;曾勇;伊秀林;高晶;李薇;司端运

    目的:考察3-乙酰基-11-羰基-b-乙酰乳香酸(AKBA)经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方法:采用MD-CK-MDR1细胞单层模型研究AKBA的双向跨膜转运,采用LC-MS/MS分析方法测定AKBA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咖啡因吸收方向Papp为(18.65±1.94)×10-6 cm·s-1,罗丹明123外排率(RE)为19.96,接收室HBSS中可以检测到AKBA,且AKBA的RE <2.结论:MDCK-MDR1模型的形态、通透性、P-糖蛋白功都与血脑屏障相似.AKBA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透过血脑屏障,但透过率比较低.

  • 西他沙星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转运研究

    作者:丁维明;李桂玲;李眉;王菊仙;杨信怡

    目的:研究西他沙星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转运特征.方法:利用人源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西他沙星从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以及BL端到AP端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考察转运时间、浓度、pH值等对西他沙星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西他沙星Papp值>1.0×10-6cm·s-1,AP端到BL端Papp值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小,BL端到AP端Papp值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大.转运量和转运速率随时间和浓度增大而增大,在酸性条件下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大.结论:西他沙星属于良好吸收的化合物,转运过程可能有被动扩散和载体介导的主动转运共同参与,并且有一定的pH依赖性.

  • 20(S)-原人参三醇和20(R)-原人参三醇差向异构体及达玛-20(22)E,24-二烯-3β,60α,12β-三醇在MDCK-pHaMDR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跨血脑屏障研究

    作者:郑怡然;吴秀稳;杨秀伟

    本文应用MDCK-pHaMDR细胞单层模型,评价20(S)-原人参三醇(1)和20(R)-原人参三醇(2)差向异构体及达玛-20(22)E,24-二烯-33,6α,12β-三醇(3)在血脑屏障的吸收性.为了评价三个化合物的吸收性和预测其吸收机制,对它们的双向透过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相应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在三个受试化合物中,原人参三醇差向异构体化合物1和2显示了良好的吸收性,Papp值在1×10-5 cm/s数量级;而化合物3判断为吸收不良的化合物,其Papp值小于1×10-7 cm/s.三个化合物由于结构上的差异,在细胞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蓄积.维拉帕米抑制P糖蛋白的转运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在MDCK-pHaMDR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机制不仅仅是单纯的被动扩散.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化合物1和2作用于脑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树豆酮酸A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机制研究

    作者:蔡进;张丽;彭金刚;魏玲;汤磊;黄静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Caco-2细胞模型研究树立酮酸A的吸收特性.方法 通过MTS实验考察树豆酮酸A不同浓度对Caco-2细胞的毒挫,考察树豆酮酸A从AP→BL和BL→AP的双向转运,计算累计转运量以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进一步探究转运量与其浓度、时间、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关系.结果 树立酮酸A的转运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AP→BL树豆酮酸APapp值为2.01×10-6 ~3.95×10-6 cm·s-1,BL→AP树立酮酸APapp值为2.51×10-6~6.03×10-6cm·s-1,外排率ER接近1.5.结论 提示树豆酮酸A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吸收不是简单的被动扩散,其外排比提示可能含有外排蛋白P-糖蛋白的参与,表观渗透系数推测其口服吸收为中等吸收.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