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法同时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

    作者:巩伟;刘忠良;张欣欣;孙旭;赵庆华;李兴东;张琨;赵梅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36 nm,柱温为室温,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10 μL.结果:白鲜碱在2.505-40.08μg· 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51%,n=6);黄柏酮在26.12-418.0 μg· 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2.25%,n=6);梣酮在7.540-120.6 μg· 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2.09%,n=6).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白鲜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 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分离及抗炎活性

    作者:时东方;郑梅竹;赵立春;张红晶;李丽;刘春明

    目的:提取分离白鲜碱单体,对白鲜皮醇提物及白鲜碱单体进行抗炎效果检测.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方法分离得到白鲜碱单体;利用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实验确定待试物抗炎活性.结果:选择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1∶1∶1∶1)溶剂系统对白鲜皮醇提物进行分离,经HPLC检测,所分离白鲜碱纯度达98%.白鲜皮粗提物的各剂量组可显著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4.26%,52.46%,44.26%,差异显著(P<0.05);白鲜碱中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亦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5.00%,且差异显著(P<0.01);但在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方面,低剂量组效果不明显.结论: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白鲜碱,简单快速易于操作,且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白鲜皮醇提物及白鲜碱单体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不同抗炎模型对抗炎效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 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分析

    作者:冀艳花;高晗;常云凤;李雪利;马浩;孙福仁;李军山

    目的:建立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以对照指纹图谱对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白鲜皮15批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呈现了10个共有峰,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从10个共有峰中指认出白鲜碱、黄柏酮、梣酮3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了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了三者的多组分情况,为白鲜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 HPLC法测定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含量

    作者:张玲;李云涛;王丽娜;栾杰

    目的:测定白鲜皮中自鲜碱的含量.方法:样品加甲醇回流提取60 min,提取液蒸干,定容于25 mL容量瓶.采用HPLC法测定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含量,使用C18色谱柱,乙腈.水(37: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8nm,流速1mL·min-1,柱温40℃.结果:白鲜碱线性范围0.05~1.2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可用于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含量测定.

  • HPLC法对不同来源白鲜皮中白鲜碱含量的测定

    作者:马光;吕文军;柏学敏

    目的 研究不同地区自鲜皮药材及饮片中白鲜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150×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36 nm.结果 加样回收率为99.57%:RSD为0.51%:相关系数r=0.9999;不同地区的白鲜皮药材与白鲜皮饮片白鲜碱的含量范围为0.10~0.33 mg·g-1.结论 不同地区白鲜皮药材与相应饮片白鲜碱含量基本相同.

    关键词: HPLC 白鲜皮 白鲜碱
  • 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丹皮酚、白鲜碱、梣酮和甘草次酸的体外透皮吸收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

    作者:王森;朱卫丰;欧水平;管咏梅;陈丽华;杨明

    目的:研究不同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有效成分体外透皮吸收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筛选有效的促透剂.方法:选择氮酮、油酸、卡必醇、肉豆蔻酸异丙酯4种促透剂,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HPLC同时测定接受液和皮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考察不同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丹皮酚、白鲜碱、梣酮及甘草次酸的累积透过量、透皮吸收速率、时滞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结果:3% IPM对良肤乳膏中有效成分的促透效果较其他促透剂好,对丹皮酚、白鲜碱、梣酮、甘草次酸的促透倍数依次为1.52,1.24,1.73,3.21倍(P<0.05),并且对甘草次酸的皮肤滞留量增加倍数为1.96倍(P<0.05),对其他成分的滞留量影响不显著.结论:不同促透剂对良肤乳膏中不同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和皮肤滞留量的影响有差异,其中3% IPM既能促进良肤乳膏中4种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又能增加甘草次酸的皮肤滞留量,可作为良肤乳膏的促透剂.

  • RP-HPLC同时测定白鲜皮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作者:杨晓娟;刘艳芳;鲍忠;姜勇;屠鹏飞

    目的:建市同时测定白鲜皮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中药白鲜皮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甲醇热回流提取,以Kromasil C_(18)(4.6 mm×250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6 nm,流速1 mL·min~(-1),柱温为25℃.结果:该3种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0.002 1~0.106 0,0.020 1~0.920 0和0.010 2~1.020 g·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99.2%和100.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准确率高,可用于白鲜皮药材的质量控制.

  • 3种抗真菌生药活性成分对两种真菌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

    作者:王理达;果德安;袁兰;何其华;胡迎庆;屠鹏飞;郑俊华

    目的研究抗真菌生药活性成分对真菌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以期发现其抗真菌的作用机理.方法把对照组及用药组真菌细胞进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作细胞扫描图像分析,从而定量描述细胞形状、面积和DNA,RNA含量.结果用药组细胞形态及DNA,RNA含量发生不同变化.结论澳洲茄胺、紫檀和白鲜碱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真菌细胞遗传物质的正常合成以至不能完成正常细胞周期,从而抑制真菌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 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白鲜碱和茵芋碱在人小肠的吸收

    作者:马莲;王莹;杨秀伟

    目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白鲜碱和茵芋碱的人小肠吸收情况.方法:利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观察白鲜碱和茵芋碱由绒毛面(AP端)到基底面(BL端)、BL端到AP端2个方向的转运过程.应用偶联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2种生物碱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转运参数和表观渗透系数,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结果:由AP端到BL端,白鲜碱和茵芋碱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59±0.14)×10-5cm·s-1和(3.19±0.09)×10-5cm·s-1;由BL端到AP端,白鲜碱和茵芋碱的Papp分别为(2.57±0.33)×10-5cm·s-1和(5.86±0.49)×10-5cm·s-1,与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上呈良好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的基本一致.结论:白鲜碱和茵芋碱可以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被动吸收进入体内,属于吸收良好的化合物.

  • 白鲜碱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郭晓培;李艾芳;张宝旭;王旗

    目的 研究白鲜碱的肝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毒性机制.方法 白鲜碱2.5 ~800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IC50值,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膜损伤.白鲜碱25 ~ 100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4,24或48 h,用试剂盒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白鲜碱25~800 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24 h对HepG2细胞存活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r=0.965,P<0.05),IC50值为(283 ±27) μmol·L-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白鲜碱12.5~50 μmol·L-1作用24 h,HepG2细胞LDH释放率显著升高(P<0.01).白鲜碱100和2001mol·L-1可引起HepG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脱落,细胞数目减少,并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P<0.01).白鲜碱100和200 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24 h可使细胞培养液中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并呈浓度依赖性(r=0.995,P<0.05和r=0.996,P<0.05),线粒体膜电位亦明显下降(r=0.978,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白鲜碱100和200 μmol·L-1与HepG2细胞作用4h,细胞培养液中GST活性明显升高(P<0.05);作用24 h,GST活性升高呈浓度依赖性(r=0.987,P<0.05).白鲜碱200 μmol·L-1作用48 h导致HepG2细胞培养液中GGT活性升高(P<0.05).结论 较高浓度的白鲜碱(≥100 μmol·L-1)具有潜在的肝毒性,细胞膜损伤和线粒体损伤可能是其肝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 白鲜皮的化学对照品研究

    作者:杜程芳;屠鹏飞;常海涛

    目的:研究白鲜皮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为白鲜皮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以白鲜皮药材的主成分分析为指标,选择白鲜皮药材的对照品;采用溶剂和色谱方法从白鲜皮药材中分离、制备对照品;采用紫外、红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结果:从白鲜皮药材中分离得到梣酮、白鲜碱作为对照品.结论:梣酮和白鲜碱可作为白鲜皮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本文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简便,对照品得率和纯度都较高.

  • 皮的药用

    作者:韦丰

    又名北鲜皮、藓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全株有特异的刺激味,北方于春、秋两季采收,南方于夏季采收。采收时挖出根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粗皮,乘鲜纵向剖开,抽去木心,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咸,入脾、胃经。据测定,白鲜皮含有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柠檬苦素地奥酚、葫芦巴碱、白鲜碱及白鲜二醇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等症,为治风痹、清热毒、胜湿之要药。《药性论》载:白鲜皮“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
      白鲜皮
      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 真菌诱导子对白鲜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影响

    作者:朱新洲;彭国平;向华;Wang Yuhui;王玉慧;饶力群

    目的:研究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产生白鲜碱能力的方法.方法:将7种真菌诱导子溶液各1 mL分别在白鲜悬浮细胞培养的早、中、末期(第4 d、第8 d、第12 d)加入,共培养至第15 d,测定产生的白鲜碱的含量.结果:7种真菌诱导子均能提高白鲜悬浮细胞中白鲜碱的含量,在细胞培养的3个不同时期加入真菌诱导子,以末期加入促进白鲜碱产生的效果显著,中期加入效果次之,早期加入效果差.结论:加入真菌诱导子能有效地提高白鲜碱的产量,且与加入时间有关.

  • 白鲜皮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朱利霞;张汉扬;杨春云;高璟春;张志峰

    目的:建立白鲜皮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采用TL法鉴别,建立白鲜皮药材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对10批不同来源白鲜皮药材的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水分、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批不同来源白鲜皮药材的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黄柏酮、白鲜碱、梣酮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0批不同来源的白鲜皮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检出6个共有特征峰,不同批次药材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但相对峰面积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较全面地控制白鲜皮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

  • 白鲜皮主要成分分离

    作者:丛欢;杨莹;郭丽娜

    目的:利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在酒精提取的白鲜皮氯仿层中分离梣酮、黄柏酮、白鲜碱。方法利用柱色谱分离手段分离梣酮、黄柏酮、白鲜碱,之后用核磁、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提取物质谱图与相关文献一致鉴定为梣酮、白鲜碱、黄柏酮。结论分离方法可行。

  • HPLC法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含量

    作者:高峰

    目的:研究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150×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36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16%;RSD为1.1%;相关系数r=0.9999;五批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的含量均值为0.96mg·g-1。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关键词: HPLC 白鲜皮 白鲜碱
  • 正交法优选白鲜皮的提取工艺

    作者:苏伟梁;靳丽梅

    目的:优选白鲜皮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加乙醇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为四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各因素水平.结果:以高效液相测定白鲜皮含量为指标,白鲜皮提取工艺的佳组合条件是A3B1C1D2.结论:佳提取工艺为加乙醇量6倍,回流时间1h,乙醇浓度80%,提取2次.

  • 良肤软膏中白鲜皮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高亚男;王森;杨明;曾敏;苏柘僮;赵强强

    良肤软膏由白鲜皮,牡丹皮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止痒的功效.主治各种皮肤瘙痒疾病,其中白鲜皮为方中臣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皮Dictamnus das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临床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等症~([1]),国外研究亦表明其具有解热、健胃,抗肿瘤、杀菌的作用.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鲜皮超声提取工艺

    作者:曹娟;王福刚;刘克;李敏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鲜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乙醇量为自变量,白鲜碱含量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通过自变量的总评归一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优选佳的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白鲜皮的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95%;提取时间80~90 min;料液比1∶15~1∶20.结论 该实验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高.

  • 白鲜皮提取物抑制皮肤癣菌活性研究

    作者:许玲玲;杨晓东;李群力;高素华;马秋萍

    目的 探究白鲜皮抑制皮肤癣菌活性强的有效部位,为开发白鲜皮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抑菌环法比较白鲜皮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弱,并用HPLC法比较了提取物中自鲜碱的含量.结果 白鲜皮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强于水提取物;与60%乙醇提取物、30%乙醇提取物相比,95%醇提取物抑菌活性强,其所含白鲜碱的含量高.结论 白鲜皮95%醇提取物有明显地抑制癣菌作用,其抑菌活性可能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白鲜碱等成分有关.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