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

    作者:陈玉玺;王冰;浦益琼;蔡贞贞;张彤

    目的:制备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方法:以聚乙烯醇为乳化剂,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为油相,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球收率、包封率、载药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工艺为O/W体积比1∶50,PVA质量分数0.5%,投药量20 mg.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约1.16 μm,收率35.58%,包封率41.76%,载药量19.61%.微球在前0.5h内的释放量18.24%,至192 h时,累积释放量高达98.99%.结论:该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体外降解产物的测定

    作者:林红赛;黄永富;黄元礼;岳卫华

    目的 建立准确、不受基质干扰的测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降解液中降解产物乙醇酸和乳酸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为PLGA类产品的降解液的质量分析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方法 通过优化色谱柱、色谱条件和不同pH值的乳酸和乙醇酸标准溶液的色谱峰面积的比较等方法,确定色谱条件和样品降解液预处理方法,用Waters 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外标法定量.结果 亲水性C18柱,20 mmol/L的KH2PO4水溶液为流动相(pH=2.8)和0.6 mL/min的流速等色谱条件可使降解液中的乙醇酸和乳酸得到良好的分离;同时,样品降解液的pH值宜调节至2.8~3.5范围内以对降解液中的乙醇酸和乳酸进行准确定量.此外,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降解液中乙醇酸的线性范围为2.500~250.0 μg/mL(r=0.9999),定量限为0.48 μg/mL,加标回收率为99.4% ~ 102.6%;降解液中乳酸的线性范围为2.642~264.2 μg/mL(r=0.9999),定量限为1.0 μg/mL,加标回收率为97.9%~ 103.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实验成本较低,且不受磷酸盐缓冲液pH值的影响,稳定性好,可用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体外降解的降解产物的含量分析.

  • 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仿生矿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铭;郑启新;郭晓东;全大萍;郝杰;王运涛

    目的:通过对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de-co-glycolide,PLGA)的仿生矿化,表面改性,以提高其细胞粘附性;探讨影响仿生矿化的因素和条件,为进一步制备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提供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PLGA膜经碱性溶液水解处理后,应用高温显微镜测量材料表面润湿角的变化;碱处理后的PLGA膜和三维多孔PLGA分别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矿化14d,在1.5倍SBF中矿化9d,应用扫描电镜进行矿化物形貌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钙磷比值,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行矿化物物相分析.结果:PLGA经碱性溶液水解处理后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在SBF及1.5倍SBF中矿化后表面可以形成明显的矿化物;矿化物的形态与矿化液的浓度有关;矿化物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含有碳酸根成分,钙磷比为1.53,类似于人骨无机质.结论:PLGA仿生矿化是制备结构及性质类似骨基质人工骨的可行方法.

  • 转染CDMP-2基因的成肌细胞与PLGA材料的相容性

    作者:王毅;王伟;徐文进;李宇;段大波

    目的 探讨转染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成肌细胞与PLG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材料的相容性.方法 将转染CDMP-2基因的成肌细胞接种于PLGA支架,以成肌细胞与PLGA支架培养组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成肌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 各组吸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染CDMP-2基因的成肌细胞可以在PLGA材料上良好的生长,为后续研究成肌细胞修复软骨损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骨碎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复合自固化磷酸钙治疗家兔股骨缺损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虹舟;王鹏;吴朗;杨建东

    目的 探讨骨碎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DR-PLGA)微囊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复合物对家兔股骨骨缺损的影响.方法 将8只新西兰大白兔数字随机分为实验组(n=4)和对照组(n=4),制备家兔股骨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DR-PLGA/CPC复合体与不含骨碎补的PLGA/CPC骨支架,分别于术后4周、8周通过X线、大体解剖、组织学观察评价其提高成骨活性、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结果 术后4周、8周X线及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促进骨愈合、提高成骨活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DR-PLGA/CPC复合体可诱导新生骨形成,促进骨愈合.

  • 仿生矿化对PLGA支架材料孔隙率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赵铭;郑启新;王金光;王运涛;郝杰

    目的通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de-co-glycolide,PLGA)的仿生矿化,对材料表面改性,检测矿化物组成,评价矿化对多孔材料孔隙率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PLGA经水解处理后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仿生矿化,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行矿化物形貌物相分析,比重法测量矿化前后材料孔隙率的变化,津岛生物力学测试仪测试材料矿化前后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PLGA在SBF中矿化后,表面可以形成明显的矿化层;矿化物主要成分为磷灰石,含有碳酸根成分,类似于人骨无机质.仿生矿化前后多孔PLGA孔隙率及生物力学性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仿生矿化对三维多孔PLGA支架材料的孔隙表征和生物力学性能无影响,是表面改性的可行方法.

  •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释药特性观察

    作者:赵晨;王骞;施建党;杨宗强;何胤;岳学锋;王鹏;王自立

    目的:观察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抗结核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的释药特性.方法:将8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8只.A组为复合抗结核药HRZ/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B组为抗结核药HRZ植入组;C组为空白未载药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于术后1d、3d 、1w、2w、4w、6w、8w时分别麻醉各组大鼠4只,抽取腹腔静脉血液5ml,处死后取体内植入材料或药物周边1cm的肌肉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肌肉组织及血清中H、R、Z三种药物的浓度,并于1w、4w时取血检测肝、肾功(AST、ALT、Ur、Cr),2w及6w时取植入局部肌肉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A组在术后3d时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浓度均达高,2w后药物浓度下降趋势平稳,8w时H、R、Z三药平均浓度分别为0.87、0.92、1.61μg/g,均能达到各自10倍低抑菌浓度(MIC);B组在术后3d时植入HRZ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物浓度均达高,但药物浓度下降较快,4w时三种药物均不能检测到;C组不能检测到三种药物.A组肌肉检测药物浓度曲线较B组明显平稳、长程.A组静脉血中三种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植入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的肌肉组织(P<0.05).术后1w、4w时各组AST、ALT、Ur、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w时A组及C组植入局部肌肉组织HE染色观察镜下见炎症细胞及PLGA降解产生空泡存在,6w时炎症细胞及空泡减少,A、B、C三组未见明显细胞坏死.结论:HRZ/PLGA涂层材料在SD大鼠体内释药平稳,持续时间较长,可实现体内局部用药的有效缓释;直接植入体内后组织生物相容性及可塑形性良好,为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复合自体骨的局部有效给药提供了新方法.

  • 不同比例三联抗结核药物复合缓释材料的释药性能观察

    作者:杨宗强;吴龙云;施建党;何胤;牛宁奎;唐静;王自立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三联抗结核药物复合缓释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释药性能.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作为载体,采用双乳、喷涂、冷冻干燥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比例抗结核药物的复合缓释材料:A组,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15∶15∶30;B组,H∶R∶Z=20∶30∶50;C组,H∶R∶Z=30∶30∶120;D组,H∶R∶Z=80∶120∶250.药物总质量与PLGA之比为1∶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RZ/PLGA复合缓释材料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H PLC)检测其在模拟体液中H、R、Z三种药物的释放浓度,计算药物累计释放量及释放率,分析其体外缓释性能.结果:A组和B组缓释材料表面分散均匀,空隙规则、分布均匀,直径分别为23.07±0.38μm和25.67±1.26μm;C组和D组缓释材料分散欠均匀,空隙不规则、分布欠均匀,直径分别为31.25±1.98μm和45.67±3.26μm.A组H、R、Z分别于42d、56d、42d的累计缓释度超过50%,于70d时的阶段释药量分别为157.43 ±057μg、129.29 ±0.14μg、196.43 ±0.28μg,浓度分别为28.486μg/ml、23.525μg/ml、39.265μg/ml.B组H、R、Z分别于35d、42d、35d的累计缓释度超过50%,于70d时阶段释药量分别为9.89±0.96μg 、21.71±0.42μg 、51.12±0.87μg,浓度分别为1.789μg/ml、1.618μg/ml、10.242μg/ml.C组H、R、Z分别于21d、35d、42d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50%,于70d时阶段释药量分别为1.76±0.49μg、8.43 ±0.31μg、81.14±0.58μg,浓度分别为0.352μg/ml、1.618μg/ml、10.242μg/ml.D组H、R、Z分别于28d、42d、35d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50%,于70d时阶段释药量分别为1.71 ±0.21μg、14.01 ±0.42μg、65.57 ±0.26μg,浓度分别为0.312μg/ml、2.128μg/ml、13.516μg/ml.70d时A组三种药物浓度均大于各自的10倍低抑菌浓度(MIC),且A组分散均匀,空隙规则、分布均匀,直径约为23.07±0.38μm,三种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释放行为不相同,前14d药物缓释规律按Higuchi方程拟合好,即前14d三种药物按照扩散的形式进行缓释,14d后三种药物按照零级动力学缓释曲线释放,即等量缓释.其余3组均有药物未达到10倍MIC.结论:复合HRZ/PLGA缓释材料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药物缓释系统,其中H∶R∶Z=15∶15∶30的HRZ/PLGA缓释材料为较佳配方.

  •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作者:何胤;杨宗强;王骞;施建党;王自立;金少举;刘海涛;岳学峰;赵晨

    目的: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 (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球,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采用溶出法、HPLC于3h、6h、12h、1d、2d、3d、6d、9d、12d、15d、20d、25d、30d、40d、50d测定H、R、Z三种药物的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日均释药率、累计释药率.结果:HRZ/PLGA微球在电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0.3±4.7μm;H、R、Z三种药物的载药量分别为(18.02±0.36)%、(22.46±0.24)%、(21.68±0.37)%,包封率分别为(54.79±1.13)%、(72.35±0.39)%、(67.21±0.68)%;体外缓释试验显示微球缓释前12d左右,三种药物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了50%,日均释药率分别为5.05%、4.89%、6.86%;第12天后三药的缓释基本趋于稳定,日均释药率分别为0.17%、0.26%、0.16%;三种药物缓释到50d时均大于10倍MIC.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抗结核药物缓释系统.

  • 三氧化二砷缓释剂瘤内治疗裸鼠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洪波;赵世光;韩大勇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缓释剂-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50∶50)组(PLGA组)、三氧化二砷-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50∶50)缓释剂组(As2O3-PLGA组).As2O3-PLGA组在瘤内置入As2O3-PLGA一片,其他每组均作相同的瘤内置入处理,利用其缓释As2O3的作用观察肿瘤的抑制情况.并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与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PLGA组对肿瘤无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2O3-PLGA组能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生长(P<0.01),抑瘤率为60.8%.As2O3-PLGA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30.8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92%)及PLGA组(4.08%).移植瘤组织中Bcl-2蛋白含量明显减少,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As2O3对体内胶质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部分凋亡,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

  • 磷酸钙骨水泥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复合物用于拔牙位点骨质保存的动物实验

    作者:麦昱颖;武辉煌;麦志松;李幸红;黄琳惠;廖红兵

    目的 初步探索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复合物作为修复材料应用于拔牙位点即刻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用15只犬建立犬下颌即刻拔牙缺损模型,每只犬制备3个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CPC-PLGA微球复合物(实验组,E组)、颗粒状骨粉(Bio-Oss,阳性对照组,P组)、自体血(空白对照组,B组),4、8、12周后取材观察(每组每个时间点样本量为5),比较各组骨密度、新生骨量.结果 4、8周时各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E组骨密度(114.9±8.4)与P组(117.4±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B组(95.0±12.6) (P <0.05).术后4周新生骨量P组[(87.5±1.5)%]>B组[(78.7±2.7)%]>E组[(69.2±1.8)%](P<0.05);8、12周新生骨量P组[(94.0±2.3)%和(93.5±1.9)%]与E组[(94.7±1.1)%和(96.0±0.9)%]均显著大于B组[(76.8±3.0)%和(87.0±2.4)%](P<0.05).结论 CPC-PLGA微球复合物即刻修复拔牙位点的效果与颗粒状骨粉相似,可有效保存拔牙位点骨质.

  • 透膜肽修饰的载流感泰得PLGA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作者:徐清波;丁晓然;杜丽娜;鲁丹丹;金义光;王升启

    目的:制备与评价包载反义核酸药物-流感泰得的透膜肽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纳米粒。方法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透膜肽( trans-activating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TAT),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仪检测其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用TAT修饰PLGA后,采用双重乳化挥发溶剂法制备包载流感泰得的新型纳米粒,并对纳米粒进行理化分析和体外缓释效果评价,主要指标有:粒径、分散系数、Zeta电位、表面形态、载药量及体外释放。 Cell Count Kit-8(CCK-8)实验评价TAT-PLGA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合成的TAT纯度为95.6%,相对分子质量为1495.8,TAT修饰PLGA后所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159.5±2.1) nm,Zeta电位为-(1.87±0.6)mV,载药量为(5.75±0.17)μg/mg。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形态为圆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TAT修饰的PLGA纳米粒包封的流感泰得具有缓释作用。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TAT修饰的PLGA纳米粒对细胞体外生长无不良影响,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法成功合成了TAT,并成功使用双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TAT修饰的PLGA纳米粒,在流感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 葡激酶突变体(K35R)PLGA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作者:贺进田;陶贤梅;莫炜;宋后燕

    目的制备葡激酶突变体(K35R,DG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使其在包封和释放过程中都能保持活性.方法使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DGR的PLGA微球,研究了搅拌速度、PLGA浓度、内水相和外水相中的添加剂对蛋白包封率以及微球性质的影响,并进行了DGR微球的体外和体内释放试验.结果 2%聚乙烯醇可以有效抑制超声乳化时DGR在水/二氯甲烷界面上的变性,将DGR的活性回收率从16%提高到几乎100%.在外水相中加入NaCl可以显著提高蛋白包封率,同时对微球的粒径分布和表面形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DGR微球的体外释放呈现两个时相,15 d释放大约DGR总活性的50%.DGR微球在体内持续释放5 d.结论制备的PLGA微球,DGR包封率高,稳定性较好,是DGR的良好载药系统.

  • 注射用醋酸地塞米松缓释微球体内外评价及生物相容性考察

    作者:李志平;刘燕;梅兴国

    目的 制备醋酸地塞米松缓释微球并进行体内外评价及生物相容性考察.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并以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为指标对其进行体外评价,同时探讨其体外释药机制;测定皮下注射微球后体内血药浓度,考察微球的体内释放情况;通过考察关节腔注射微球后的组织变化评价微球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微球平均粒径小于10μm,包封率高于90%,突释小于7%,体内外均可持续释放一个月左右,且重现性试验中各指标的RSD值均小于3.75%;关节腔注射微球后16 d内未见炎症发生,说明微球的组织相容性好.结论 本实验所制微球各方面性质均较好,适合关节腔注射.

  • 抗脑胶质瘤缓释植入剂体外释药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勤;王传栋;李红梅;马丽霞;刘阳

    目的 研究影响抗脑胶质瘤药物盐酸多柔比星缓释植入剂体外释药的因素,为动物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与盐酸多柔比星混合制成缓释植入剂,采用UV测定其体外释放度.考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相对分子质量(Mw)、载药量等因素对缓释植入剂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 载药量10%的植入剂释药速度明显快于5%的植入剂;随着共聚物组成中羟基乙酸比例的增加,释药速度明显加快,LA-GA为50:50的植入剂35d时累积释放度达90%,而75:25的植入剂仅为60%;聚乳酸-羟基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与释药速度成反比,Mw=20 748的植入剂释药速度明显快于Mw=30 834的植入剂.结论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组成、聚乳酸-羟基乙酸相对分子质量、载药量是影响缓释植入剂体外释药的因素,其中共聚物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调节共聚物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很好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 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及其修饰应用

    作者:张丽;赵云春;郑彩虹

    笔者就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及其修饰手段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对近年来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修饰作用和应用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聚乳酸-羟基乙酸是缓控释可生物降解微粒制备中应用多的载体材料之一.本篇综述重点关注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修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乳化法、界面沉积法、自乳化溶剂扩散法、溶剂注入法以及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修饰方法主要为共价交联、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力.修饰的目的主要可以应用于优化包囊参数、调节释放、提高细胞摄取和靶向特定的组织或细胞.

  • 胶原-壳聚糖载硫酸长春新碱微球缓释药膜的研究

    作者:陈红丽;陈汉;莫丽都尔;刘玲蓉;张其清

    目的 本研究制备载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微球的胶原-壳聚糖缓释药膜.并考察加入壳聚糖对药膜性质的影响.选定适当的胶原壳聚糖比例制备药膜.方法 采用W/O/O溶剂挥发法制备VC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并对微球性质表征,采用二次冻干法制备载VCR微球的胶原-壳聚糖药膜,对药膜的表面形态、降解性质、热力学性质及释放性质进行表征,并与释放2周后的药膜进行比较.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药物含量.结果 VCR制成PLGA微球后再制备成药膜,可达到双重缓释的作用,明显减少药物突释,并延缓药物释放.添加了壳聚糖的药膜降解速度明显小于单纯的胶原药膜.在体外释放实验中,微球突释为(27.2±1.2)%,而胶原药膜的突释为(20.4±1.9)%,胶原与壳聚糖比例为9∶1、4∶1、3∶2的药膜突释分别为(20.2±2.1)%、(18.0±1.1)%和(16.3±1.8)%.结论 胶原壳聚糖载VCR的缓释药膜能不同程度减少药物的突释,使药物释放更加平稳缓慢,优于单纯的胶原药膜.

  • 载羟基喜树碱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

    作者:张秀娟;柯丽明;杨菁;林礼务;薛恩生;俞丽云;陈志奎

    目的 制备一种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微球,并考察其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载药微球表面形态,测定平均粒径及跨距,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释放情况,改良寇氏法计算小鼠半数致死量.结果 制备的载药PLGA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平均粒径30.8 μm,跨距0.9,包封率为85.5%、载药率4.28%,在体外28d累积释放药物81.4%.羟基喜树碱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8.4 mg/kg,肌内注射半数致死量为71.3 mg/kg,而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肌内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8.5 mg/kg.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粒径适宜,包封率、载药率高,缓释效果好,毒性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苦参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性

    作者:郑智武;陈岳祥;陈伟忠;宋春燕;钱慧;高静

    目的 研究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苦参碱纳米粒(M-PLGA-OM-NP)的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子进行评价.方法 运用复乳法制备M-PLGA-OM-NP,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并对纳米粒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纳米粒外观呈规则球形,其平均粒径为146.5 nm,载药量为7.61%.包封率为44.8%.突释后至第72小时,纳米粒维持较稳定的释药速度,累积释放达52.9%.72 - 240 h,药物释放缓慢,累计释放约为16.6%,体外释放符合Ritger peppas方程lny=1.2806 +lnt.氧化苦参碱药性不受温度影响.结论 获得了较满意的M-PLGA-OM-NP制备工艺,其过程简单,粒子性状符合要求.

  • 壳聚糖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支架制备及其蛋白缓释效果:与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壳聚糖微球的比较

    作者:许尧祥;李亚莉;陈立强;于佳友;孙健

    背景: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如何使生长因子持续高效发挥作用是影响成骨速度和质量的关键,现多以各种材料的微球或支架作为缓释载体,但缓释作用有待提高.目的:实验拟制备壳聚糖微球,然后复合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上,形成双重缓释作用,并测量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效果.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将微球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冰粒子为致孔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支架.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压泵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检测复合支架的形态性能,考察药物在缓释支架上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与结论:所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形态良好,呈规则圆球形,粒径集中分布在20~40 μum,微球药物包封率为86.5%,载药量为0.8%,随牛血清白蛋白初始用量的增加,载药量可升高至2.6%,但包封率下降至74.1%.壳聚糖微球能均匀分布在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上,形成壳聚糖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支架,孔径为1 00-400 μm,孔隙率>80%,压缩强度为1.1~2.3 MPa,10周降解率为26.5%.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其牛血清白蛋白在36 h累积释放量达85%以上,壳聚糖微球其牛血清白蛋白10 d累积释放量为33.6%,复合支架其牛血清白蛋白40 d累积释放量为81.5%.结果证实包埋壳聚糖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其压缩强度和降解速率合适,对蛋白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有望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

5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