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紫草素微乳改善大鼠小肠吸收的研究

    作者:刘恒戈;苏红;王新春;郭新红;黄川生

    目的:研究紫草素微乳( Skn-ME)对紫草素(Skn)实验性小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和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肠灌流液中紫草素的浓度变化,研究紫草素微乳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紫草素微乳可被大鼠全肠段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各肠段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是0.213 4,0.221 8,0.217 6,0.221 1 min-1;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别是0.035 69,0.036 37,0.036 32,0.037 27 cm·min -,结肠段吸收好(P<0.001).在15 ~60 mg·L-1内,紫草素微乳在小肠的Ka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离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紫草素微乳吸收量和吸收率较紫草素提高106.1%,肠壁通透性增加123.02%.在15 ~60 mg·L-1内,吸收符合Fick's扩散定律,表现出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紫草素微乳通过提高肠壁通透性一定程度地改善其吸收,在小肠的吸收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 肠外翻囊法研究淫羊藿肠吸收成分及其吸收特征

    作者:秦海蛟;柳梦婷;唐力英;战皓;方婧;杨洪军;付梅红;王斌;吴宏伟

    目的:研究淫羊藿肠吸收成分及其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高、中、低质量浓度淫羊藿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采用HPLC检测肠吸收液样品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计算累计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常数,比较淫羊藿提取物与肠吸收液中指标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提取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均可在肠吸收液中检测到,针对其中5种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与淫羊藿次苷Ⅱ成功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提取液中、低质量浓度时,这5种成分分别在空肠前、中段的累积吸收量大,而高质量浓度则后移至回肠段;3种给药质量浓度下,5种成分的肠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0.9),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吸收速率常数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提示各成分的体外肠吸收为被动运输;不同质量浓度淫羊藿肠吸收液的成分间比例与原提取物中各成分间比例存在差异.结论: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次苷Ⅱ与淫羊藿苷5种成分均可被小肠吸收,外翻肠囊法可有效地评价各成分的吸收特征.

  • 阿魏酸促进黄芪甲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作用的研究

    作者:易军;郑子鹏;汪胜

    目的:研究当归主要成分阿魏酸对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肠道吸收影响,初步探讨当归黄芪药对配伍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和阿魏酸对黄芪甲苷的促吸收作用.结果:根据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结果,得知黄芩甲苷吸收顺序为: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阿魏酸对十二指肠的促吸收效果显著,因此选择十二指肠作为研究肠段;在体单向灌流法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在十二指肠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和吸收速度常数(Ka)与浓度有关,且阿魏酸对各浓度的黄芪甲苷皆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十二指肠是黄芪甲苷的主要吸收部位,当归主要成分阿魏酸对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十二指肠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 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改善大鼠小肠吸收的研究

    作者:唐晓荞;杨祥良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对灯盏花素实验性小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循环法和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灯盏花素普通粉剂和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的小肠吸收及肠壁通透性.结果: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单位吸收量和单位吸收率分别提高73.75%和47.11%,肠壁通透性增加73.13%;离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单位吸收量和单位吸收率分别提高41.21%和30%,肠壁通透性增加39.35%;在0~100 μg·mL-1内,吸收符合Fick's扩散定律,表现出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主要以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并通过提高肠壁通透性来改善其吸收.

  • 天麻苷元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作者:黄娟;罗辉;龚耘;刘中秋;蔡铮

    目的:考察天麻苷元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为其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应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与在体肠灌流模型,考察天麻苷元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采用UPLC测定样品浓度,并计算相关肠吸收参数.结果:外翻肠囊实验结果表明,天麻苷元在各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其累积吸收量随药物浓度升高呈线性增加,高质量浓度(400 mg·L-1)时,天麻苷元在十二指肠、空肠、同肠与结肠的累积吸收量(Q)分别为224.33,225.81,233.18,189.25 μg;在体肠灌流实验结果也证实天麻苷元的吸收不存在肠段差异性,药物在各肠段的吸收率(A)分别为45.8%,48.39%,47.00%,54.35%.结论:天麻苷元在肠道中主要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体内,在各肠段中吸收均较好,不存在肠段差异性.

  • 外翻肠囊法研究肝豆汤醇提物主要成分的肠吸收特征

    作者:刘艺;程梅梅;董健健;周安

    为了探究复方肝豆汤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肠吸收特性,该文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选择肝豆汤醇提物中盐酸小檗碱、槲皮素、山柰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6种主要成分作为考察对象,评价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肝豆汤醇提物中6种成分均可进入肠囊,在高、中、低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肝豆汤醇提物中,盐酸小檗碱、槲皮素、山柰素3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符合零级吸收速率,且在空肠与回肠中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剂量增加均增加(P<0.05),符合被动吸收;而大黄酸在空肠和回肠中的Ka随着剂量增加并无显著性差异,符合主动转运.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2种成分在肠段中吸收均较差.提示肠囊对肝豆汤醇提物中药物成分吸收具有选择性,各成分在肠囊中的吸收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 外翻肠囊法研究葫芦素B胆盐磷脂混合胶束大鼠肠吸收动力学

    作者:程玲;申宝德;李娟娟;邱玲;沈刚;张利红;韩晋;袁海龙

    研究葫芦素B胆盐磷脂混合胶束(Cu B-SDC/PLC-MMs)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葫芦素B混悬液进行对比.该研究采用外翻肠囊法制备离体肠吸收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的含量,研究Cu B-SDC/PLC-MMs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状况,并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Cu B-SDC/PLC-MMs在不同肠段不同浓度下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且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药液中葫芦素B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Cu B-SDC/PLC-MMs在回肠段吸收好,且各肠段的吸收均高于葫芦素B混悬液.磷脂胆盐混合胶束能显著增强葫芦素B的肠吸收,该肠吸收的研究为其进一步合理固化提供依据.

  • 外翻肠囊法研究芍药苷脂质液晶纳米粒肠吸收特性

    作者:滕爽;邱玲;陈红鸽;申宝德;沈成英;徐平华;韩晋;袁海龙

    为研究芍药苷脂质液晶纳米粒(Pae-LLCN)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芍药苷(Pae)溶液进行比较,该试验采用离体肠外翻模型进行肠吸收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ae的含量,研究Pae-LLCN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状况,并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Pae-LLCN与Pae在不同浓度不同肠段均有吸收,且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提示其可能为被动吸收;Pae-LLCN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常数Ka均高于Pae(P <0.05).该研究结果表明,Pae-LLCN与Pae在整个大鼠小肠均有吸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LLCN能显著改善Pae的肠吸收.

  • 大鼠外翻肠囊法研究异甜菊醇钠的吸收特征

    作者:朱健;邹承娟;于子桐;谢水林;谭文

    目的:研究异甜菊醇钠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体外小肠外翻肠囊模型,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法检测异甜菊醇钠,计算异甜菊醇钠的累积吸收量.结果:异甜菊醇钠在体外实验中各个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均有吸收,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异甜菊醇钠肠吸收的研究,各肠段吸收累积量无差异.

  • 外翻肠囊法研究灵仙新苷肠吸收动力学

    作者:吴军;翁春梅;刘晓东;刘东庆;徐丹;曹鹏;王大为;曾白林

    目的:建立外翻肠囊模型测定灵仙新苷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离体肠外翻模型进行肠吸收实验,串联质谱法测定灵仙新苷的含量,研究灵仙新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计算灵仙新苷的累计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J).结果:灵仙新苷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可进人肠囊(P>0.05),且浓度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肠囊内灵仙新苷的Ka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未观察到饱和现象;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未见对灵仙新苷的小肠吸收产生显著性影响.结论:灵仙新苷在大鼠小肠的不同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

  • 复方鳖甲软肝片配伍对芍药苷在小肠吸收的影响

    作者:戴领;袁海龙;王冶;徐和;申宝德;韩晋;尹蓉莉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模拟小肠环境中各成分的吸收情况,考察复方配伍对其指标成分芍药苷吸收的影响,为选择复方鳖甲软肝片的质量控制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外翻肠囊法模拟复方鳖甲软肝片在小肠的吸收过程,收集3种浓度的复方鳖甲软肝片给药后与芍药苷单独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样品,用HPLC检测样品中的芍药苷、连翘苷、人参皂苷Rg1,绘制时间-累积吸收曲线,比较复方与单用芍药苷吸收量的差异.结果 复方鳖甲软肝片不同浓度时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其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其吸收速率常数Ka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其为被动吸收.与单成分相比,芍药苷在复方中的累积吸收率较好.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的药物配伍有利于芍药苷吸收,人参皂苷Rg1可增加作为复方鳖甲软肝片质量控制指标.

  • 异甘草素微乳改善大鼠小肠吸收的研究

    作者:袁勇;邢建国;王新春;黄川生;马晓丽;文志萍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微乳(Iso-ME)对异甘草素(Iso)实验性小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和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异甘草素微乳在大鼠小肠的吸收行为.结果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异甘草素微乳可被大鼠全肠段吸收,在各肠段的Ka及Papp均高于异甘草素;各肠段Ka、Papp是结肠>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吸收好(P<0.01).在4~ 16 μg· mL-1内,异甘草素微乳在小肠的Ka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离体小肠吸收实验中,异甘草素微乳吸收量和吸收率较异甘草素分别提高34.45%和78.98%,肠壁通透性增加38.30%.在4~16 μg· mL-1内,吸收符合Fick's扩散定律,表现出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 异甘草素微乳通过提高肠壁通透性一定程度地改善其吸收,在小肠的吸收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 积雪草总苷脂质体的肠吸收特征研究

    作者:王佳宇;郭成杰;袁瑞娟;孙雪;詹雪艳

    目的 研究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离体小肠中的肠吸收特征.方法 采用透析法考察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磷酸盐和台氏液中的稳定性,应用RP-HPLC法检测积雪草总苷的色谱轮廓,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积雪草总苷和积雪草总苷脂质体的肠吸收性质,以积雪草总苷中指标成分积雪草苷计算两者在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百分率,绘制回肠中累积吸收曲线,比较积雪草总苷及其脂质体的肠吸收效果.结果 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磷酸盐和台氏液中均能稳定存在.积雪草总苷和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大鼠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回肠中积雪草苷的吸收量随时间增加,120 min未见饱和现象.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回肠吸收中具有更高的累积吸收量和累积吸收百分率,其表观渗透系数显著高于积雪草总苷的表观渗透系数.结论 积雪草总苷制成脂质体后,可促进其在大鼠肠内的吸收,为积雪草总苷口服剂型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 蚂蟥酶解工艺研究

    作者:孙雪;袁瑞娟;赵智婕;詹雪艳;王雄飞;段天璇

    目的 确定蚂蟥的佳酶解工艺.方法 选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3种抗凝活性指标,以外翻肠囊实验筛选蚂蟥酶解物在肠吸收前后佳活性测定指标.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酶(先胃蛋白酶后胰蛋白酶)对蚂蟥进行酶解,以筛选得到的佳活性指标考察酶的种类、酶底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蚂蟥酶解工艺的影响.结果 TT是测定蚂蟥酶解物抗凝活性的佳指标,采用胰蛋白酶对蚂蟥酶解可获得高活性的酶解产物,佳的酶解条件为温度73℃,酶底比10%,酶解时间8h.结论 TT作为抗凝指标进行酶解工艺考察,可反映整个凝血过程,结果更可靠,且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所优选的酶解工艺简单可行,可为蚂蟥合理提取提供依据.

  • 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作者:孙瑜;王健;肖学凤

    目的: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进行肠吸收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以判断甲基正壬酮的吸收方式和途径。结果: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实验中,相对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的吸收率高,4 h吸收率达87.39%;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内药液浓度的对数logC与取样时间t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实验中,吸收半衰期为7.5 h,大吸收率为72.35%。结论:小肠中回肠段对甲基正壬酮的吸收半衰期短,吸收率大,是甲基正壬酮的主要吸收部位。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肠吸收属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方式为被动转运。

  • 外翻肠囊法研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李娟娟;申宝德;程玲;邱玲;沈刚;武娜;袁海龙;尹蓉莉

    目的 利用肠外翻模型,研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total lignans of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nanosuspension,HTL-NS)在大鼠体外的肠吸收特性,并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混悬剂(total lignans of 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coarse suspensions,HTL-CS)进行对比.方法 以波棱甲素与波棱素在大鼠的肠吸收参数为指标,考察不同质量浓度HTL-NS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状况.结果 HTL-NS中2种成分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量、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明显高于HTL-CS(P<0.05或P<0.01);波棱甲素与波棱素在空肠吸收好,而十二指肠与回肠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TL在体内的吸收可能为被动吸收,HTL-NS能有效改善HTL肠吸收.

  • 采用外翻肠囊法研究枇杷叶紫珠中毛蕊花糖苷的肠吸收特性

    作者:孙秀漫;杜俊楠;刘光辉;张蕾;谢智勇;廖琼峰

    目的 考察枇杷叶紫珠中主要苯乙醇苷类成分毛蕊花糖苷的肠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枇杷叶紫珠中毛蕊花糖苷在不同肠段、不同质量浓度下的肠吸收速度和程度,采用UPLC-UVD测定样品浓度,计算其单位肠囊面积累计吸收量(Q)和吸收速率常数(Ka).结果 随着毛蕊花糖苷浓度的增加,肠吸收速率常数呈线性增加;各个肠段的吸收速率以十二指肠为大,回肠为小.结论 毛蕊花糖苷在大鼠整个肠道均有吸收,不存在肠段差异性;推测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

  • 溴吡斯的明在大鼠离体肠的吸收动力学

    作者:王红;谭群友;张梨;尹华峰;陶绍林;程训官;张景勍

    目的 观察溴吡斯的明在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不同浓度(25、50、100 mg·L-1)的溴吡斯的明在各肠段的吸收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 Papp),并考察P-糖蛋白抑制剂(环孢素和维拉帕米)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结果 在25、50、100 mg·L-1溴吡斯的明条件下,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依次减小,不同浓度溴吡斯的明对同一肠段的Ka无显著影响(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间的Ka无显著差异(P>0.05),在50、100 mg·L-1溴吡斯的明条件下,结肠的Ka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P< 0.01).随着溴吡斯的明浓度增加,各肠段Papp显著降低,不同肠段间的Papp有显著差异(P<0.05,P<0.01).P-糖蛋白抑制剂对溴吡斯的明吸收无影响(P>0.05).结论 溴吡斯的明在十二指肠有较好吸收,在空肠和回肠有一定吸收,在结肠中吸收较少.

  • 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荭草花提取物中9个成分的肠吸收特征

    作者:董莉;陈鹏程;唐丽;王爱民;郑林

    研究荭草花提取物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花旗松素、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和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9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采用外翻肠囊法进行离体肠吸收试验,以UPLC-MS/MS法测定各成分含量,分析各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荭草花提取物中上述9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呈线性吸收,且符合零级吸收速率,肠吸收速率常数(Ka)随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各成分在各肠道的吸收趋势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优于结肠.

  • 不同配比白芍、桂枝多组分大鼠肠渗透特性及其相互影响

    作者:陈建华;高兴;毕欣宁;聂波;沈蒙;林宏英;曹克刚;张玉杰

    目的 考察白芍、桂枝及其不同配伍比例水煎液中的成分在大鼠体外的肠吸收特性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法结合HPLC指纹图谱定性、定量考察肠渗透前后各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白芍桂枝不同配比的相互影响.结果 桂枝各成分大多吸收良好(Papp>1×10-5 cm·s-1),组分间渗透前后的相对比例基本未变;白芍中以芍药苷为代表的亲水性成分吸收较好(Papp>1×10-6 cm·s-1),但成分随保留时间延长渗透变差;配伍前后二者各成分的渗透未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 除白芍部分亲脂性成分外,桂枝与白芍中大多成分肠道吸收较好,二者配伍对各成分的吸收影响不大.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