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红景天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吴浩;狄留庆;单进军;康安;赵晓莉;祖强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方法: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肠段红景天苷的吸收情况.结果:红景天苷在pH 5.5~8.0的Krebs-Ringer(K-R)试液中稳定性较好.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在大鼠各肠段的Peff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内吸收无明显变化,且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主要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肠灌流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吸收速率参数(Ka)值表明,红景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优于结肠.结论: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吸收方式以被动转运为主,且在肠道中易吸收.

  •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作者:涂瑶生;孙冬梅;曾晓会;陈玉兴;黄雪君

    目的:研究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的在体肠吸收,比较不同配比在不同肠段吸收系数的异同.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HPLC测定灌流后药液浓度,考察黄连与吴茱萸小同配比对小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黄连吴茱萸6∶6在空肠的吸收常数比其他肠段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黄连吴茱萸6∶1在空肠和回肠的吸收常数比其他肠段大,差异显著(P<0.05).黄连吴茱萸1∶1在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值比十二指肠大,在回肠的表观吸收系数Kapp值比其他肠段要大(P<0.05);黄连吴茱萸2∶1、黄连吴茱萸6∶1及吴茱萸单煎在回肠的吸收常数较其他肠要大(P<0.05).在回肠中黄连吴茱萸2∶1吸收较其他2个比例药物要好(P<0.05);在结肠中黄连吴茱萸各比例吸收没有吴茱萸单煎好(P<0.05).结论:黄连和吴茱萸无论单煎或不同比例组方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其中黄连∶吴茱萸为1∶1和6∶1时于空肠和回肠较易吸收;黄连:吴茱萸为2∶1时较易于回肠吸收.

  • 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在大鼠肠道吸收中的影响研究

    作者:邹丽娟;陈颖;杨庆;李玉洁;王怡薇;翁小刚;董宇;门薇;朱晓新

    目的:研究吴茱萸对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大鼠肠道吸收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维拉帕米和吴茱萸提取物对小檗碱和巴马汀在各肠段吸收的影响,利用HPLC分别测定小檗碱和巴马汀的量,计算两种生物碱的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黄连提取物和吴茱萸提取物配比为6∶12时小檗碱和巴马汀的Ka和Papp显著增加.黄连生物碱单体化合物小檗碱、巴马汀与吴茱黄提取物6∶12配伍时,能明显促进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吸收;6∶1配伍时,减弱小檗碱的吸收,促进巴马汀的吸收.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存在均能促进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吸收.结论:黄连配伍吴茱萸可促进黄连中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肠吸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的活性有关.

  • 阿魏酸促进黄芪甲苷在大鼠十二指肠吸收作用的研究

    作者:易军;郑子鹏;汪胜

    目的:研究当归主要成分阿魏酸对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的肠道吸收影响,初步探讨当归黄芪药对配伍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和阿魏酸对黄芪甲苷的促吸收作用.结果:根据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结果,得知黄芩甲苷吸收顺序为: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阿魏酸对十二指肠的促吸收效果显著,因此选择十二指肠作为研究肠段;在体单向灌流法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在十二指肠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和吸收速度常数(Ka)与浓度有关,且阿魏酸对各浓度的黄芪甲苷皆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十二指肠是黄芪甲苷的主要吸收部位,当归主要成分阿魏酸对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十二指肠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 大叶茜草素及羟基茜草素在大鼠体肠吸收研究

    作者:王侃;陈星;单鸣秋;丁安伟

    目的:研究大叶茜草素及羟基茜草素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对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用酚红标记法校正循环液体积.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大叶茜草素(12.33,24.66,49.32 mg·L-1)及羟基茜草素(8.455,16.91,33.82 mg· L-1)在各肠段的吸收量顺浓度梯度,渗透系数呈上升趋势且均大于0.2×10-4cm·s-1,在相同浓度下大叶茜草素及羟基茜草素在各肠段P(ep)表现为相同趋势,依次为结肠>十二指肠>回肠>空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叶茜草素及羟基茜草素在大鼠肠道内为高渗透性药物,各肠段均有吸收,且在结肠部位可能存在特异性吸收.

  • 药物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沈青青;江振洲;张陆勇;黄鑫

    药物的肠道渗透性是口服药物发挥药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准确高效地评估化合物的渗透性已成为新药研发时的一大挑战.本文简介了几种常用的肠道渗透性预测模型的原理、优缺点和新进展,重点介绍准确度和效率较高的尤斯灌流和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并对未来渗透性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先导化合物的渗透性评价提供借鉴.

  • 雷诺嗪大鼠在体肠灌流及其缓释片在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张茜;杨劲;王广基;涂家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雷诺嗪在大鼠肠段的吸收特征,并比较Beagle犬经口给予国外雷诺嗪缓释片(参比制剂)和国产雷诺嗪缓释片(受试制剂)的药动学.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大鼠肠吸收研究,高效液相法测定灌流液中雷诺嗪和酚红的浓度并计算吸收参数.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6只Beagle犬分别经口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高效液相法测定血药浓度,BAPP 3.0程序处理药动学参数.结果:10~40 mg·L-1的雷诺嗪在大鼠各肠段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吸收速率常数(Ka)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eagle犬经口给予单剂量国产雷诺嗪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5±30.1)%.结论:在10~40 mg·L-1内雷诺嗪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机制以被动吸收为主.国产和进口雷诺嗪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时曲线相似,2种缓释制剂均无突释现象.

  • 结合Caco-2细胞和单向肠灌流法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的肠吸收特性

    作者:李杨;刘吉伟;刘坤堂;王永禄;周亚平;徐妍;李学明

    目的 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MC)及其片剂在体内外实验模型的肠吸收情况,并探讨其吸收机制.方法 建立Caco-2单层膜和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酚红法对灌流液体积进行校正,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酚红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的浓度,计算药物的Papp和Peff值.结果 枸橼酸莫沙必利在大鼠各肠段都有吸收,在小肠上端吸收量多.MC自研与原研片剂在Caco-2细胞和大鼠单向肠灌流实验中都具有高渗透性.结论 自研片和原研产品在Caco-2细胞和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中的吸收具有较高一致性.

  • 芒果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肠吸收对比研究

    作者:张伟玲;王亚静;田慧;轩肖玉;高旭;于悦

    [目的]对比研究芒果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考察磷脂复合物对芒果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芒果苷为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芒果苷磷脂复合物在肠各吸收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大于芒果苷,其中在空肠的吸收均显著强于其他部位(P<0.01).[结论]与芒果苷相比,芒果苷磷脂复合物可改善大鼠的肠吸收.

  • 丹参酮类组分自乳化释药系统的肠吸收特征研究

    作者:柯秀梅;刘频健;余文敏;张传辉;钱隽;杨荣平;殷嫦嫦

    目的 探讨丹参酮脂溶性成分自乳化释药系统(TC-SEDDS)的肠吸收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3个成分的吸收[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为指标,研究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并考察不同药物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多药耐药蛋白(MRP2)抑制剂丙磺舒和能量抑制剂2,4-二硝基苯酚对3个成分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在小肠全肠段均有吸收,且小肠上段(十二指肠)的吸收佳;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吸收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1.05~4.19 mg/L和1.22~5.56 mg/L)具有浓度依赖性,丹参酮ⅡA的吸收不受质量浓度(2.43~11.126 mg/L)影响;盐酸维拉帕米对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吸收无明显影响,却显著提高了丹参酮ⅡA的吸收;丙磺舒显著增加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吸收,对丹参酮ⅡA的影响不显著;2,4-二硝基苯酚均能显著降低3个成分的吸收.结论 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可能是MRP2的底物,不是P-gp底物.丹参酮ⅡA可能是P-gp底物,不是MRP2底物.3个成分的吸收均有能量的参与.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吸收可能均有主动吸收过程.

  • 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肠吸收行为的研究

    作者:董月柳;李雪莲;陈江鹏;孙慧娟;潘孟;王子禹;董玲

    目的 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多成分环境下甘草次酸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情况,HPLC法测定肠灌流收集液中甘草次酸的量,计算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中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分数(Fa),考察甘草次酸不同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以及不同成分配伍对甘草次酸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10、20 μg/mL甘草次酸灌流液在回肠段的Peff、Ka和Fa值无显著差异,加入100 μmol/L维拉帕米后,10 μg/mL甘草次酸的Peff、Fa值增大,说明甘草次酸可能为P-gp的底物;2种成分配伍后,黄芩苷对甘草次酸肠吸收的影响明显,使甘草次酸的Peff值由(4.05±0.78)×10-5 cm/s降低到(2.18±0.63)×10-5 cm/s,减少甘草次酸的渗透.而葛根素、小檗碱对甘草次酸渗透性无明显影响.3种成分配伍的实验结果表明,甘草次酸与葛根素、小檗碱配伍后,渗透系数未发生改变,甘草次酸与葛根素、黄芩苷配伍后渗透系数发生改变,但变化不明显,甘草次酸与黄芩苷、小檗碱配伍后,渗透性降低,Peff值由(4.05±0.78)×10-5 cm/s降低到(1.35±0.69)×10-5 cm/s,黄芩苷对甘草次酸肠吸收影响明显.结论 甘草次酸在大鼠回肠段能较好地被吸收,一定范围内的药物质量浓度对甘草次酸的Peff和Ka无明显影响,初步确定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甘草次酸是P-gp的底物,且存在转运蛋白饱和现象;黄芩苷对甘草次酸的吸收影响显著,可能是通过诱导P-gp的表达,增加了甘草次酸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的外排,降低了甘草次酸的渗透,影响其吸收.

  • 酚红溶液对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作者:谈聪;薛世姣;王静东;吴中卫

    目的:观察酚红溶液对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酶标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有酚红内标物的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查.结果:当酚红浓度在0.625 ~40mg/L的范围内,栀子苷、小檗碱、黄芩苷的高效液相法得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完整的高效液相方法学.结论:相对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标仪法,高效液相法线性好,精确度高,检测方法更为简单可靠,为黄连解毒汤的肠吸收研究提供了高效的检测方法.

  • 在体低速单向灌流模型考察Hup-A的肠吸收部位

    作者:朱亮;尹丽娜;梁泽华;张雅雯;黄夏樱;吴斌丽;王胜浩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大鼠在体肠吸收部位.方法:运用大鼠在体低速单向肠灌流模型,以酚红为标示物,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及不同肠段Hup-A的吸收情况.通过肠腔有效吸收系数(Peff)、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吸收剂量分数(fa)评价药物的吸收部位,考察Hup-A的吸收动力学.结果:Hup-A在0.5~10.0 μg·mL-1浓度内,药物累积吸收量随着灌流液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Hup-A的吸收曲线近似线性状态,无浓度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Hup-A的Peff,Ka,f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灌流液浓度为10 μg·mL-1时,Hup-A在大鼠各肠段的Peff、Ka和fa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且结肠与其他肠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Peff值分别为(0.57±0.04)×101 cm-1·s-1,(0.53±0.02)×10-4cm-1·s-1,(0.48±0.05)× 10-4 cm-1·s-1,(0.41±0.06)×10-4 cm-1·s-1.结论:Hup-A在大鼠各肠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药物浓度对Hup-A的肠吸收无影响.因此,其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大鼠肠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李凤英;王英姿;李文华;张瑜;骆声秀;张春泥;聂瑞杰;孙振阳

    目的:研究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化学成分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3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成分的浓度.结果: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和千金子素k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依次分别为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19.81±0.24)~(26.89±1.01)、(15.79±1.70)~(24.03±2.60)、(19.37±2.14)~(26.66±1.33),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5.38±1.27)~(21.92±3.74)、(9.67±1.01)~(17.51±2.35)、(14.56±0.93)~(22.31±2.29);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3和千金子素L3在大鼠各肠段的药物表观渗透系数(Ppp)依次分别为在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2.36±0.23)~(3.10±0.11)、(1.84±0.30)~(2.51±0.35)、(2.32±0.20)~(2.87±0.24),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74±0.18)~(2.55±0.51)、(0.99±0.22)~(1.58±0.14)、(1.62±0.20)~(2.15±0.14).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上述3成分的Ka、Papp值大于千金子霜品提取物的相应成分的K、Ppp值.结论: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在整个肠段吸收均较好,制霜可以显著减少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的吸收,进一步揭示了千金子制霜减毒的作用机理.

  •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白芷中三种成分的吸收特性

    作者:闫涛;王琴会;姜维;陈曦;赵美;刘新友

    目的:研究白芷中有效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花椒毒酚在大鼠小肠各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结合HPLC法同时测定肠灌流液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花椒毒酚含量的变化,考察高、中、低三组剂量下三种成分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特性.结果:三种成分随着剂量的增大,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逐渐增大.三种成分相同剂量下各肠段间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其吸收大小顺序为: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花椒毒酚.结论:白芷三种主要成分在各肠段均吸收良好,吸收大小呈剂量相关性.

  • 远志、厚朴配伍对其活性成分在大鼠肠段吸收的影响

    作者:黄立华;王建;吴明权;朱璋佩;高天慧;陆小华

    目的 研究远志和厚朴配伍对其活性成分细叶远志岛苷,远志口山酮Ⅲ,和厚朴酚,厚朴酚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DAD测定肠灌流液中的被测成分质量浓度,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对吸收的影响.结果 配伍组细叶远志皂苷在空肠、结肠的Ka、Papp值均显著低于远志组(P <0.05,P<0.01),远志口山酮Ⅲ在各肠段的Ka、Papp值与远志组比较均有减小趋势;配伍组和厚朴酚、厚朴酚的Ka、Papp值与厚朴组比较均有增大趋势.加入不同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各组中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和厚朴酚的Ka值和中、高浓度组中厚朴酚的Ka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 <0.05,P<0.01).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各组中细叶远志皂苷及中、高浓度组中远志口山酮Ⅲ的Ka、Papp值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Ka、Papp值均有高于空白组的趋势.结论 厚朴能抑制远志中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出酮Ⅲ在空肠和结肠的吸收,但受P-gp和MRP2外排影响,提示两成分可能是P-gp和MRP2的底物;而远志能促进厚朴中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吸收,但均不是P-gp和MRP2的底物,远志和厚朴配伍不宜与P-gp和MRP2酶抑制剂同用.

  • 生姜对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肠道吸收的影响

    作者:蒋苏贞;黄小兵;吴海秀;陈春丽;向云亚;邱锦涛;丘志坚

    目的 研究配伍生姜对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用质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的含有量,考察配伍生姜对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 配伍生姜的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的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均高于不配伍生姜组,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姜可促进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肠道的吸收.

  • 拉马宁碱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

    作者:王丹;魏玉辉;张帆;李育卿;武新安

    目的 研究拉马宁碱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吸收实验模型,应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药物浓度,并考察吸收部位、药物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及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抑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结果 拉马宁碱在整肠段均有吸收,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别按照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的顺序下降;2-20μg/mL的药物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含P-gp抑制剂组与不含P-gp抑制剂组相比,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含OCTs抑制剂组与不含OCTs抑制剂组相比,Ka和Papp.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马宁碱为全肠段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且P-gP及OCTs对药物的小肠吸收基本无影响.

  •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细叶远志皂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作者:刘可;刘利根;富志军

    目的: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在大鼠四个肠段的吸收状况。方法运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重量法,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细叶远志皂苷可被大鼠全肠段吸收,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各肠段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是0.05922,0.06387,0.06345,0.06409s-1;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别是0.03322,0.03751,0.03733,0.04830cm? s-1,结肠段吸收好(P<0.001)。结论细叶远志皂苷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且结肠部位吸收好。

  • 苦参碱和甘草酸的小肠吸收特性分析

    作者:闫涛;姜维;王琴会;穆薇;石磊

    目的:研究苦参碱和甘草酸在小肠各段和不同剂量下的吸收特征,探索两种成分联用时的吸收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苦参碱和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计算其吸收速率参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苦参碱在小肠各段均有吸收且空肠段吸收好与十二脂肠和回肠的吸收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质量浓度下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在小肠吸收较差,不同肠段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物质联用时,苦参碱和甘草酸的吸收与单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的吸收呈剂量相关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甘草酸的吸收不随质量浓度变化而改变,吸收方式可能为被动转运.两种物质联用时可以提高苦参碱的体内吸收和甘草酸的肠内浓度.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