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疗法的理论探析

    作者:杨佳;吴云;魏珂;田年秀;刘新燕;赵慧玲

    刺络泻血疗法理论在《黄帝内经》有完整记载。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经文,了解到构成刺络泻血疗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刺络泻血法,又称泻血法、刺血法,古代称之为“刺络”。《黄帝内经》162篇中共有46篇(《灵枢》26篇、《素问》20篇)对刺络泻血法作了论述。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刺络泻血法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因此,探讨《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理论基础,对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概念

    作者:顾云伍;韩慧;尚天裕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已经历了30多年的历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概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由过去的以中医为主配合有限的西医治疗发展到中西各半相辅相成的治疗方式,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由以往的以中医理论解释深入到利用现代医学的高新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使其更具有科学性。1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基本概念转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起源于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功能锻炼的整体原则。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可配合骨牵引治疗,持续牵引对位满意后行夹板固定,但随着经济、交通的发展,开放性损伤、多发性损伤已在骨伤科中占主导地位,单纯靠闭合复位和夹板固定已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故原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基本概念必须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主要分为三步。1.1 开放性创伤患者不能采用夹板固定,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在治疗中开始采用外固定支架 这种改变是由原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无血疗法向有血疗法的转变,较多的西医治疗成分开始融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之中。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指外固定支架固定,待软组织条件允许、骨折对位稳定后(纤维连接、软骨骨痂连接),去除外固定支架改为夹板固定,此种治疗方式可缩短患者带架时间,减少感染发生,有利于患者功能锻炼。1.2 复位固定支架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始方法卧床时间较长,与AO系统卧床时间相比较已明显显示出这一大不足,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克服这一弊病,复位固定支架在原外固定支架基础上被发明应用。此种支架大特点为既有固定作用又有复位作用,部分支架可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利用生理应力使骨折复位(即固定过程中的复位)。此种疗法卧床时间明显减少,将复位和固定融为一体,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能在骨折断端产生一定的生理应力刺激,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具有代表性的复位固定支架包括平衡固定牵引器,抓髌器,锁骨固定带鹰嘴钩,踝钳复位固定器等。1.3 有限手术的融入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已接近系列化,但对于特殊部位的骨折,单靠手法复位、外固定已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有限手术配合手法治疗开始融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法中,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产生了质的飞跃,并使其更具有特色。  跟骨骨折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损伤。骨折后慢性疼痛率高达80%以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跟骨宽度的变化及Bohler′氏角的改变是跟骨骨折治愈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现采用经皮撬拨复位配合跟骨靴固定、弹性踏轮练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是一种兼具中医“金针拨骨”和“西医内固定”的有血疗法,是有限手术的体现。利用此种方法治疗的骨折还包括桡骨小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内踝骨折并发翻转移位等关节内骨折。2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基础理论研究2.1 骨折愈合模式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愈合过程被归为二期愈合,即大量外骨痂形成,并把大量外骨痂形成原因考虑为相对固定所引起。近年来,通过大量动物实验采用血管灌注、电镜观察发现,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大差别在于切开复位组早期由于骨皮质外侧血运的破坏,产生外侧近1/4的骨皮质萎缩,这种皮质萎缩的修复往往需要5~6周,基本上与骨折愈合同步,而骨折周围血肿因无成骨细胞进入而形成纤维疤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组则无皮质萎缩,骨折周围血肿依靠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侵入形成外骨痂,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骨折愈合模式应定义为无外侧骨皮质萎缩的情况下伴有大量外骨痂形成。2.2 中药机理研究 国内骨伤科及海外华人群居区有大量的骨伤方剂的应用现已超过3000种,这些方剂广为民间所接受。通过对不同方剂抽样观察动物实验发现,所有方剂治疗骨折均有一共同特点,即早期促进骨折周围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加速血肿的机化;中期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及转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可能为血运增加、供氧量增强所致。可将各种方剂分为两大类:①温和型。此种剂型挥发性及渗透性均较弱,作用起效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对皮肤刺激性小。②强力型。此类剂型挥发性及渗透性均较高,起效快,患者感觉强烈但持续时间短,对皮肤刺激性较大。  开放感染骨折的煨脓长肉研究。生肌膏对感染创面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表明:①生肌膏的抗感染作用不在于直接杀菌、抑菌,而是调动机体的局部免疫功能;②生肌膏激活巨噬细胞,加强其趋化性,抑制其移动,增强其吞噬作用,这是生肌膏启动了巨噬细胞表面的膜受体后引起的。该研究方法先进、数据完整、科学性强,而且对其作用原理提出了新论点,可初步作为中医“煨脓长肉”学说的机理之一

  • 30例慢性小腿溃疡的引血疗法临床观察

    作者:段岚桦;何美娟;张秀玲

    慢性小腿溃疡是一种病程长,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皮肤病.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单纯服用中药,局部生长缓慢,加用引血疗法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30例慢性小腿溃疡的病人应用中药加引血疗法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文革"期间打鸡血

    作者:陈淑玉

    经历过"文革"的人们也许都还记得,在20世纪中叶的某个夏季,全国各地出现过一阵鸡血疗法的热潮,那时有一种奇特的景象:在居民区附近的各医务室,卫生站甚至医院注射室的门前,几十名身穿素蓝素黑或素绿色衣服的百姓,每人手里抱着一只大公鸡,排着长队打鸡血.

  •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作者:陈广语;陈萍;陈广义

    我们从2003年9月起以小针刀较大量出血疗法为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8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男103例,女177例,年龄大54岁,小25岁,病程短20天,长3年余,3例双侧,其余单侧.临床特征:患肢肘外侧疼痛,劳累加重,拧毛巾、扫地、开锁时加重,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点,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 滴血疗法在末节再植术后的运用及护理

    作者:孙国芳

    断指再植手术中小血管的吻合技术固然对手术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术后的观察与处理对成活与否也是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末节再植术中仅吻合1条指动脉,术后指端采取切开滴血代替静脉回流,术后处理不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本人于2000年5~8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显微外科病房进修期间对9例末节再植术后运用滴血疗法,其中成功8例,失败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拔火罐也能拔出『病』来

    作者:晓西

    用拔火罐治病,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拔火罐与针灸、刮痧等一样,属于中医外治.它属于充血疗法,利用物理刺激和负压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且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但在使用时要视病情而定,不是所有病都适用它.

  • 滋阴补肾活血法结合中医血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燕;程敏

    脑血管病为中老年常见多发病,是人类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43%~65%,且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为有效地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我们根据中医"肾藏精王骨生髓""脑为髓之海"的理论,从"肾虚血瘀"诊治,采用益气治血、滋阴补肾法结合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光(以下简称中医血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1例,均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光量子非血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4例疗效观察

    作者:史翠萍;王秀莲

    我科自1996年2月采用电脑光量子载体氧透射治疗仪透射治疗液后,输入患者体内,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共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手指末节离断伤的急诊处理

    作者:曹士鑫;陈允沛

    1997年11月~2000年10月我们在门诊急诊处理手指末节离断伤中,对31例33指采取原位缝合网状渗血疗法,其成活率达85%,报告如下.

  • 夏季常见虚证辨治

    作者:唐龙

    夏为暑气当令,暑多夹湿,人处于溽暑之际,阴阳、气血与脏腑均受到抑制与损伤,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较平时更快,其临床表现多为虚证.笔者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列举夏季常见虚证及其治疗分述于次:1 夏季黄古称"黄病",亦称"疰夏",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主证为面色萎黄、乏力、倦怠,心悸怔忡,嗜睡,食纳如常,脉形虚细,舌苔薄,舌质淡胖.上述症状,每逢夏季辄发,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尤以劳动强度较高且物质生活匮乏地区发病率为高.其中亦有因感染钩虫所致,以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对该病的治疗采取先驱除钩虫再补以含铁质药物的方法,简单快捷,疗效较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夏季黄"的发病率正在下降,其直接病因亦以劳伤为多.对夏季贫血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患者,应用补血疗法辅以适当营养与休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方选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30 g,当归6 g,大熟地10 g,西芡实12 g,巴戟天12 g,炒白芍15 g,黄精15 g,丹参15 g,鸡血藤20 g,大枣15 g.

  • 血液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2)(续前)

    作者:粟秀初

    1 引言血液疗法系指由血浆交换、血细胞去除、血液经紫外线或低能氦-氖激光辐射、大剂量健康人体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血液稀释、血液净化和磁血疗法等多种疗法所组成的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因这些治疗都与血液有关,且旨在通过对血液的数量或质量上的改变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故将其合称为血液疗法.国内不少医院自70年代末期以来相继开展了此项治疗,证实了此疗法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为求工作上的共识,特就有关事项简介如下.

  • 穴位泻血治疗痤疮63例

    作者:朱军厚;沈国蕾;马秀勇

    笔者采用穴位泻血疗法治疗痤疮6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3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门诊患者,男50例,女13例;年龄18~26岁,平均23.05岁.表现为面部或胸背部的早期寻常痤疮皮肤损害,主要为黑色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