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速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症的研究进程

    作者:张庆林;吴祖泽

    1 肝细胞生长因子概述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初是在1984年作为一种肝细胞有丝分裂原,从肝部分切除大鼠的血清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细胞因子.1989年,首次克隆获得人HGF cDNA,并获得HGF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991年鉴定出HGF蛋白质的特异性膜受体c-Met.随后,HGF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蛋白质和基因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也正在临床试验中口[1].

  • 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现状

    作者:樊瑾

    外周动脉疾病(PAD )是指心、脑动脉以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PAD发生部位不同,其表现也不同,如四肢、腹腔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缺血性改变[1]。狭义的PAD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因其高患病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而引起高度关注。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如何早发现、早治疗等,均有很多未曾探知的领域。现将重点讨论狭义PAD。

  • 帕金森病的治疗

    作者:卢晓喆;黄延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四大核心症状为主要表现,病程呈慢性进展性。

  •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方法

    作者:周传伟;程蕴琳

    心力衰竭(心衰)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有资料统计每年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可以发现70万左右新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而心功能不全人群中有大约1/3伴有心肌舒张功能不全,老年人群中此比例可上升到50%~60%.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日益增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内,目前均已经获得较为肯定的治疗技术和方案.但对于心衰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手段外尚缺乏其他选择,尤其是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除了心脏移植,难有其他有效手段,而心脏移植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并有效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作为一种潜在治疗心衰的手段,曾经引起医学工作者的重视,但由于在基因转导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且难以解决基因转导效率以及有效控制基因表达水平,因此近年来其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在心衰的临床治疗中仍然存在通过常规治疗难以解决的困难,基因治疗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因此我们拟对近一阶段国内外对心衰基因治疗方法取得的进展作一阐述.

  • 人14-3-3γ基因转移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小武;陈志斌;王琰;王淑荣;蔡美华;孙圣刚

    目的 探讨14-3-3γ转基因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携带人14-3-3γ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感染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纹状体与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 3及14-3-3γ蛋白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含量变化,并对PD大鼠的旋转行为进行评分. 结果 Ad/14-3-3γ注射PD大鼠纹状体后14-3-3 γmRNA及蛋白均能过表达.Ad/14-3-3γ组黑质TH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数和纹状体TH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纤维光密度值与正常对照侧的比值(0.47±0.12和0.61±0.14)显著高于PBS组(0.16±0.13和0.25±0.12)和LacZ组(0.15±0.09和0.27±0.11)(均P<0.01).Ad/14-3-3 γ组注射侧大鼠纹状体区DA含量与对侧比值为0.37±0.14,显著高于PBS组(0.15±0.08,P=0.006)和LacZ组(0.19±0.11,P=0.007);其代谢产物DOPAC含量与对侧比值Ad/14-3-3γ组(0.34±0.12)也高于对照组(PBS组为0.13±0.10,LacZ组为0.16±0.09,均P=0.00).Ad/14-3-3γ组注射侧纹状体中Caspase-3的表达与对侧相比显著降低.行为学评估结果显示Ad/14-3-3γ组大鼠平均旋转次数在第2次注射后的第1周、第2周和第6周均低于PBS组和LacZ组(均P<0.01);而PBS组和LacZ组相比,两组的旋转次数在上述三个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4,0.779和0.742). 结论 14-3-3γ对PD模型大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是PD基因治疗中非常有前景的候选基因.

  • CD151基因治疗改善小型猪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研究

    作者:左后娟;刘正湘;刘晓春;曾和松;文莎;刘涛;汪道文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的CD151基因转染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以明确CD151体内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实验用小型猪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4只;(2)rAAV-含绿色荧光蛋白序列(GFP)组6只;(3)rAAV-CD151组6只;rAAV-antiCD151组6只.结扎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包装正义及反义CD151腺相关病毒,分点注射至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心肌进行基因转染.基因转染8周行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组织CD151蛋白表达,氮-13-氨水(13N-NH3)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影(PET)评价心肌血流灌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 CD151基因转染促进心肌组织局部CD151高表达.与rAAV-GFP组比较,基因转染8周时rAAV-CD151组心肌缺损面积减小[(11.3±2.4)%与(21.1±2.6)%,t=-5.67,P<0.01],心功能各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65.7±4.6)%与(54.7±5.3)%,t=3.98,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6.0±2.9)%与(27.6±3.1)%,t=3.35,P<0.05]、左心室前侧壁的增厚率[(55.4±4.9)%与(36.8±7.8)%,t=3.34,P<0.05]和室间隔的增厚率[(35.2±6.0)%与(26.7±4.4)%,t=9.27,P<0.01]均增加,左心室前侧壁和室间隔的厚度亦增加(P<0.05).rAAV-antiCD151组各参数则低于rAAV-CD151组(均P<0.05).结论 rAAV-CD151能有效转染小型猪心肌,增加缺血心肌血流灌注,减小梗死面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改善心功能.

  • 心肌内注射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血管生成实验研究

    作者:王崇全;雷琳;黄从新;张群林;李晓斌;张军;李元涛;方志成;彭贵海;王斌;刘菊英;朱涛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的血管生成作用. 方法在猪冠状动脉回旋支起始处放置Ameroid闭合器,制备慢性心肌缺血模型,28 d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回旋支狭窄程度.开胸,治疗组(6只)在缺血区心肌内多点注射含人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165);对照组(6只)在缺血区心肌内多点注射含细菌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β-gal).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28 d时重复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处死猪,取缺血区心肌,做组织学检查;应用酶标法检测血浆中VEGF浓度,采用Rentrop分级、缺血区心肌侧支血管积分和心肌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评价血管生成作用.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转染3 d时治疗组血浆VEGF增高[(114.6±5.4)pg/ml对(60.3±1.8)pg/ml,P<0.001],7 d时血浆VEGF为(128.4±3.0)pg/ml对(70.9±5.3)pg/ml,P<0.001,14 d后恢复到基线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转染28 d时治疗组Rentrop分级增高(2.8±0.4对1.3±0.8,P<0.001),侧支血管积分增高(4.8±0.8对1.7±0.8,P<0.001),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增高(210±19对62±6,P<0.001). 结论心肌转染Ad-VEGF165后,缺血心肌表达VEGF,产生了血管生成作用.

  •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胜利;周明;陈彪

    目的 观察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染的大鼠神经于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制备PD大鼠模型并将成功模型分为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细胞移植后,动态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定量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结果 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实验动物的行为学表现,细胞移植后第5周时,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90 min内的旋转圈数分别为(993.9±159.1)圈、(956.7±136.3)圈和(433.6±100.9)圈,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可显著减少PD模型大鼠向损伤侧旋转的圈数(F=95.694,P=0.000);第7周时,PD模型组的90 min内的旋转圈数为(964.2±152.0)圈,神经干细胞对照组和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分别为(909.2±136.3)圈和(399.4±84.4)圈(F=106.134,P=0.000);第9周时,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90min内的旋转圈数分别为(909.5±152.2)圈、(865.5±129.1)圈和(312.2±63.7)圈(F=151.100,P=0.000).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提高损伤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干细胞组毒素注射侧多巴胺含量分别为(3.3±0.3)ng/mg组织、(3.7±1.3)ng/mg组织和(7.5±0.8)ng/mg组织,GDNF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组多巴胺水平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PD模型组(F=59.543,P=0.000);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二羟基苯乙酸水平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PD模型组,分别为(0.9±0.1)ng/mg组织、(0.6±0.2)ng/mg组织和(0.5±0.1)ng/mg组织(F=17.293,p=0.000);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干细胞组毒素注射侧高香草酸(HVA)水平分别为(0.5±0.1)ng/mg组织、(0.6±0.2)ng/mg组织和(0.9±0.1)ng/mg组织,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HVA水平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PD模型组(F=35.175,P=0.000). 结论 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损伤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系统功能,GDNF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研究

    作者:叶民;陈生弟;张宇红;汪锡金;陆国强;梁梁;徐洁懿

    目的 研究转染neurturin基因(NTN)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建模成功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分为3组,将转染NTN基因的BMSCs(转基因组)、未转染NTN基因含空质粒的BMSCs(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分别注入模型大鼠右侧的纹状体,在治疗后1~6个月分别观察大鼠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的变化.移植后第1个月分别进行大鼠脑冰冻切片荧光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免疫荧光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分别与NTN(GFP/NT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GFP/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GFP/NSE)和酪氨酸羟化酶(TH)(GFP/TH)双标细胞]及检测1~6个月脑切片免疫组织化学TH阳性细胞并计数.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记法分别检测NTN在移植大鼠脑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细胞移植后第1、2、3个月,转基因组大鼠的旋转次数[分别为(12.9±4.7)r/min、(9.4±3.3)r/min和(8.0±3.4)r/min]少于空质粒组[分别为(14.1±4.3)r/min、(12.5±4.8)r/min和(10.6±3.7)r/min],而这两组在1~6个月的旋转次数均少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5.1±4.2)r/min、(14.5±3.6)r/min、(13.8±3.7)r/min、(13.1±3.0)r/min、(12.9±2.8)r/min和(12.6±3.1)r/min](P<0.05);在移植后第1个月转基因组大鼠移植区可见GFP/NTN、GFP/GFAP、GFP/NSE双标的细胞,未发现GFP/TH双标的细胞.结论 转基因组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总体疗效好于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

  • 血管形成素1基因转达染治疗兔缺血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仕林;景华;黎介寿;易龙;马百坤;方蓉

    目的:利用兔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心肌内直接注射血管形成素1(Ang1)重组腺病毒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结扎冠状动脉(冠脉)制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Ang1组、培养基(DMEM)组与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重组腺病毒组,心肌内分别直接注射Ang1重组腺病毒、DMEM和LacZ重组腺病毒。第7、14、28 d各组分别处死5只,以观测心肌梗死及血管新生情况,术前及处死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扎冠脉后7、14 d,Ang1组与LacZ组和DMEM组心肌梗死范围及新生毛细血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28 d,Ang1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小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 (9.1±1.6)%对 (14.1±2.2)%和(13.8±3.0)%,P<0.01〕;而术后14、28 d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10.07±1.30)个/视野对 (5.52±1.09) 个/视野和(5.73±1.03) 个/视野,P <0.05及 (42.93±6.35) 个/视野对 (15.88±4.43) 个/视野和(13.17±1.29) 个/视野,P <0.01〕。心肌梗死发生28 d后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Ang1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LacZ组和DMEM组〔分别为(65±6)%对 (40±5)%和(44±5)%,P<0.01〕。结论:Ang1能促进兔实验性心肌梗死区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心肌梗死的修复,改善心脏功能.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基因疗法
  •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应莉;邓兴力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仍为口服左旋多巴(L-Dopa).L-Dopa通过提高纹状体局部多巴胺水平而改善PD的症状,然而L-Dopa不能逆转PD的病理进程,对晚期PD疗效不明显,长期服用还可导致各种不良反应[1].实验研究表明,移植胚胎脑组织可显著改善PD动物模型症状,但其面临的伦理学问题使得该方法不能应用于临床[2].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发现为PD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神经营养因子属生物大分子,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限制了其应用[3].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PD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因疗法
  • 联合基因治疗小型猪冠状动脉闭塞的实验研究

    作者:祖凌云;蒋捷;杨阳;陈明;陈莉;喻卓;高炜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治疗小型猪冠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在小型猪冠脉闭塞模型的心肌内注射质粒PCD2/VEGF和(或)PCD2/Ang-1,检测外源基因在心肌中的表达并观察其生物学作用.结果逆转录-PCR及免疫组化染色均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转PCD2/VEGF和(或)PCD2/Ang-1基因治疗组毛细血管计数及小动脉计数均高于空载质粒对照组(P<0.05),联合基因治疗组血管计数高.冠状动脉造影证明联合基因治疗组促进闭塞冠脉侧支循环建立更为有效.结论心肌内联合注射PCD2/VEGF及PCD2/Ang-1基因能够获得外源基因mRNA及蛋白的有效表达,与单基因治疗相比联合基因治疗能更有效地促进血管生成及侧支循环的建立.

  • 基因治疗冠心病研究初探

    作者:刘佩文;照日格图

    基因治疗是指将编码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物质(一般是蛋白质或肽)的基因,人为地转移到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内,使其在局部表达该活性物质,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或预防目的的疗法。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尚处于研究阶段,已有较多实验和少量临床研究的报告。现简要介绍冠心病基因治疗方面部分研究的结果。

  • 腺相关病毒介导心肌肌浆网Ca2+-ATPase 2a基因转导治疗大鼠慢性心力衰竭

    作者:惠海鹏;李小鹰;刘秀华;孙胜;鲁晓春;刘涛;杨伟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心肌肌浆网Ca2+ -ATPase 2a(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HF)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多种可能的机理.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HF大鼠模型,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生理盐水、携带eGFP基因和携带SERCA2a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导入HF、HF+EGFP和HF+SERCA2a组大鼠心脏.于导入30天,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SERCA2a蛋白表达和活性;比较HF组和HF+SERCA2a组大鼠心肌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检测各组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亚型的表达.结果 HF大鼠心脏内转导入SERCA2a基因30天,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达到对照组大鼠水平,并且HF+SERCA2a组左室重/体重比值显著降低;SERCA2a蛋白表达和活性明显升高至对照组大鼠水平;多种能量代谢酶表达明显增加;α-MHC、β-MHC的表达以及α-MHC/β-MHC恢复至对照组大鼠水平.结论以重组腺相关病毒2作为载体,SERCA2a基因转导可以增强衰竭心脏的SERCA2a功能,增加心脏能量代谢,纠正MHC亚型的异常表达;在临床方面表现为显著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能够减轻心脏肥厚等病理性结构改变.

  • 过表达肌浆网钙ATP酶治疗实验性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辛伟;鲁晓春;李小鹰;牛堃;蔡吉梅

    目的 研究肌浆网钙ATP酶2a(SERCA2a)基因过表达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功能及心肌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ameroid环束扎小型猪前降支制备慢性缺血性心衰模型.开胸心肌内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以过表达SERCA2a或对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60 d后检测血流动力学、SERCA2a的表达和活性、心肌凋亡及ERS标志蛋白-分子伴侣GRp78、凋亡蛋白caspase-12的表达.结果基因转导后60 d,与心衰对照及报告基因组相比,转基因组SERCA2a蛋白表达和活性显著增高,心功能参数改善,心肌凋亡指数降低,伴GRP78和活化caspase12表达下降.结论过表达SERCA2a可改善慢性缺血性心衰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涉及减轻ERS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

  • 重组起搏基因质粒构建生物起搏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牛萍;黄从新;赵月强;杨波;赵庆彦;王腾;范国华

    目的 研究旨在构建重组起搏基因质粒pIRES2-EGFP-HCN2,并检测其在体外心房肌细胞及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模型体内的表达.方法 对含mHCN2 cDNA 的PTR 载体进行转化和扩增,将所得mHCN2 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进行双酶切来鉴定克隆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用电穿孔法转染心房肌细胞,同时直接注射至犬病窦模型的窦房结区域,体表心电图监测犬窦房结功能改善情况,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及RT-PCR检测重组质粒pIRES2-EGFP-HCN2在体内外的表达.而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结果 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2-EGFP-HCN2.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后的心房肌细胞呈绿色荧光,其搏动频率较未转染的细胞明显增快[(180±11)次/min 与 (140±14)次/ min,P<0.05].注射组织的冰冻切片显示绿色荧光蛋白,RT-PCR显示了mHCN2基因片段,体表心电图显示犬窦房结功能改善[(150±13)次/ min 与(105±17)次/ min,P<0.05].而对照组始终未见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及窦房结功能改善.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2-EGFP-HCN2,并在体外心房肌细胞及犬病窦模型体内成功表达,为生物起搏的研究奠定基础.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对果糖诱导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

    作者:汪培华;赵春霞;林立;汪道文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对果糖诱导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通过给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饮用10%的果糖水诱导制成高血压动物模型,2周后经静脉注入含人eNOS cDNA的pcDNA*eNOS重组质粒.每周测血压2次,并于注入eNOS重组质粒后2周与对照组同时取血,测定血糖、血脂及血胰岛素水平,并记录24 h尿量. 结果一次静脉注射含人eNOS基因的重组质粒后第3天,大鼠升高的收缩压明显下降至(122.80±0.2)mm Hg(1mm Hg =0.133 kPa), 大降压效应在导入基因后第14天,血压下降至(120.30±1.6)mm Hg并持续3周以上,而对照组血压[(125.80±0.4) mm Hg]无变化(P<0.001).实验组在血压下降的同时,血胰岛素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人eNOS基因的导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并改善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 肌浆网钙ATP酶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肌蛋白质组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付治卿;李小鹰;刘秀华;孙胜;刘涛;米亚非;周声安;叶卫华;王青松

    目的 分析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 2a,SERCA2a)基因转导对慢性心力衰竭(HF)犬心肌蛋白质组的影响,探讨SERCA2a基因转导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快速右心室起搏建立HF犬模型并随机分为HF组、HF+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mtein,EGFP)组、HF+SERCA2a组.后两组分别向心肌内注射携带EGFP和SERCA2a基因的rAAV载体.于基因转导30 d时停止起搏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查并制备心室肌双向电泳蛋白样品和心肌双向电泳图谱,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蛋白表达差异点,MALDI-TOF-MS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 基因转导30 d时,HF+SERCA2a组犬的症状、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与HF+EGFP组相比有显著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挑选SERCA2a基因转导后表达量发生明显改变的10个蛋白点进行分析,经质谱鉴定分别为心肌收缩相关蛋白、线粒体能量代谢酶类和应激相关蛋白.结论 以rAAV为载体介导SERCA2a基因转导能够改善HF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其可能的机制是恢复了心肌收缩相关蛋白正常表型或正常表达量,增加了心肌能量的产生,改变了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

  • 果糖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的机制及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春霞;汪培华;李宏伟;Lee Chao;Julie Chao;肖啸;汪道文

    目的研究果糖诱导高血压合并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时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ETA)、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的变化和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HK)基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饮用10%果糖水诱导形成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后,静脉注入含HK cDNA的重组质粒(pcDNA-HK).监测血压,血清胰岛素及血糖等.2周时处死动物,测定脏器中HK的表达及ET-1、ETA和AT1的表达情况.结果饮高果糖水2周后,动物血压、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水组,静脉注射pcDNA-HK后第3天即可明显降低果糖诱导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大降压效应在导入基因后第14天(达15 mm Hg),其降压效应持续3周以上.HK基因导入后第2周,HK治疗组动物ET-1、ETA及AT1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正常组接近.并且在血压下降的同时,血胰岛素浓度亦明显降低.结论动物高果糖饮水可导致高血压及高胰岛素血症,其机理可能与ET-1、ETA和AT1表达增加有关,HK基因的导入可能通过降低血管ET-1、ETA和AT1表达而降低血压,并纠正高血压伴随的高胰岛素血症,结果提示HK基因治疗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胰岛素对抗者的可行性.

  • 高分子包被带药支架防止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再狭窄展望

    作者:陈晓云;胡平;谷涌泉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问题被极大的限制了其长期疗效.现有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单纯球囊扩张、血管内放射治疗、基因疗法、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高频旋磨术、支架置入术等多种.至今为止在以上领域中尚未有突破性进展;高分子包被带药支架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防止术后再狭窄的方法.在近北京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高润霖代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界宣布了中国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40余例研究结果,再狭窄率为0.药物涂层支架成为本次大会新技术、新进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本文介绍了高分子包被带药支架的选择与制造,缓释原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此领域的发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及应用前景.

1449 条记录 5/73 页 « 12345678...72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