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元移行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齐晖;高丽;李岩;范宏业;杨柳;曹睿明;殷小静;李俊龙

    胚胎发育时期因各种因素引起的神经元移行障碍,常导致大脑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也是引起患儿发育迟缓和癫痫的常见原因.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和基因遗传学丰富了大脑皮质发育的相关知识,畸形的报道不仅在数量和种类上有所增长,同时相关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基因,可能破坏神经细胞增殖、移行以及晚期皮层组织形成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不同的MCD在临床表现上也有很大的表型异质性,现就MCD的发生机制、易感基因进行阐述,为MCD后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150例癫痫伴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刘文钰;安东梅;郝南亚;周东

    目的 皮质发育畸形越来越成为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关于皮质发育畸形的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知之甚少.通过连续观察皮质发育不良比较3个亚组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的差别.方法 研究纳入我国西部地区连续150个影像学磁共振(MRI)确诊为皮质发育畸形的癫痫患者.根据Barkovieh分类,将其分为3个亚组,进行临床特点的比较.结果 患者150例,女71例占47%,男79例占53%;年龄4~ 67岁,平均25.5岁.常见的类型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为组1,44例;灰质异位和巨脑回,无脑回为组2,61例;脑裂畸形和多小脑回为组3,36例.通过各亚组的比较,发现在组3中围生期意外多于其他两组.在所有150例患者中定义了36例复合畸形的患者.灰质异位症是与其他发育异常同时出现的常见类型(24/150).结论 皮质发育畸形是耐药性癫痫的重要原因,MRI在皮质发育畸形的诊断和分类中至关重要.

  • 皮质发育不良大鼠差异蛋白的筛选及其致痫作用的探讨

    作者:郭谊;张曼曼;丁瑶;杨怡;蒋艳;呼建文;丁美萍

    目的 寻找皮质发育不良大鼠脑组织(皮质和海马)与正常对照组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这些蛋白质在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妊娠晚期(孕17d)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卡莫司汀(15 mg/kg)诱导仔鼠皮质发育不良.提取新生期(出生后7d,记作P7)及成年仔鼠(p60)新皮质及海马组织蛋白,运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构建卡莫司汀诱导皮质发育不良鼠和正常鼠皮质及海马组织在新生期及成年期的蛋白质表达谱,通过比对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应用MALDI-TOF-MS技术平台对差异为显著的部分蛋白进行鉴定.结果 在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5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P <0.05,35个来自新生期,22个来自成年期),其中35个在模型组表达上调,22个在模型组表达下调.12个蛋白质斑点得以成功鉴定,包括微管蛋白、肌动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广泛型线粒体肌酸激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脑型原肌球蛋白等蛋白或其亚单位线粒体肌酸激酶广泛型亚型.结论 鉴定的蛋白质参与细胞骨架构成、突触形成和线粒体功能活动等多种生理过程,它们的表达改变可能在皮质发育不良致癫痫发生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功能性磁共振对颞叶癫痫手术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雪宁;郭琪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神经元异常增强同步化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反复发生的惊厥行为.发病率为0.5%~1.0%.目前对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电刺激治疗.20%~25%的癫痫是药物难治性的,对于这些患者手术治疗成为重要的选择.而颞叶癫痫( 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约占所有癫痫的65% ~ 75%,其常见病因有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局限性皮质发育不良、脑肿瘤、脑内血管畸形以及脑梗死等,HS是成人TLE中常见的病理类型.

  • 症状性难治性癫痫的伽玛刀治疗与手术效果的比较

    作者:赵国光;刘阿力;凌锋

    根据病因学癫痫可分类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随着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目前认为80%,的难治性癫痫可以发现诸如肿瘤、脑皮质发育不良、脑血管畸形和海马硬化等影像学改变[1].

  • 皮质发育不良性癫痫的超微形态学观察

    作者:李玮;乔惠;孙异临;曲宝清

    目的 探讨伴皮质发育不良的难治性癫痫脑组织的超微形态学改变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伴皮质发育不良的难治性癫痫主要发生在巨脑回畸形、灰质异位、皮层发育不良及结构紊乱,电镜下表现为神经组织变性,神经元减少或增多,星形细胞肿胀,突触数苗改变,突触前终末兴奋性递质小泡增多.结论 伴皮质发育不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发生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异常,固缩变性,皮质结构紊乱,神经毡内突触数量及结构的改变.

  • 难治性癫痫17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孙基栋;王丹丹;梁晖;桂秋萍;韩宏彦;王林;胡京霞;陈国强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病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分型及特点.方法 收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172例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探讨各种类型癫痫病灶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经病理诊断,局灶皮质发育不良138例(其中FCD Ⅰ B 115例、FCDⅡA 15例、FCDⅡB 8例)、微发育不良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4例、Rasmussen脑炎7例、瘢痕脑回16例,节细胞瘤、多小脑回畸形、血管畸形、下丘脑错构瘤及结节性硬化各1例.结论 局灶皮质发育不良为引发难治性癫痫常见病因,其中以FCDⅠ B亚型为多见.

  • 癫痫外科麻醉及进展

    作者:赵国光;薛继秀;王天龙;凌锋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0.55%~1%,其中30%~40%的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MRI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诸如肿瘤、脑皮质发育不良、脑血管畸形和海马硬化等病变,通过切除致痫灶,约50%的患者可以治愈[1,2].

  • 皮质发育畸形的分类方法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范晓颖;肖江喜;唐光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皮质发育畸形(MCD)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常见MCD根据其病理类型大致分为4型: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增殖异常、神经元移行异常、皮质组织形成异常、不能分类的其他皮质发育异常.各型分类还包括相应的亚型.不同类型的MCD在MRI上有不同的表现.介绍了常见MCD的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像学技术在MCD方面的研究进展.

  • 皮质发育不良模型鼠脑病理特征及其致痫机制研究

    作者:马勋泰;晏勇;王学峰;晏宁

    目的 建立皮质发育不良(CD)大鼠模型,观察行为、脑电及大脑病理特征,探讨病理与致痫机制的关系.方法 建立60Coγ-射线辐照诱导CD动物模型,视频监测;脑电;HE、Nissl、Timm's硫化银和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电境观察.免疫组化采用SABC法,DAB显色.结果 模型鼠少数自发性癫痫发作.额叶皮质及海马EEG示频繁自发的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等发放.病理主要表现为皮质和海马结构异常及细胞结构异常,双侧海马CA3区苔藓纤维发芽,海马CA1区结节中有致密浓染的凋亡细胞核.电境示CD鼠脑皮质及海马CA1区结节锥体神经元内线粒体异常、内质网扩张等.GABAARα1阳性细胞在Fr、HL、Par1、Par2、CA1、CA2、CA3区减少(P<0.05).结论 γ-射线诱导的皮质发育不良大鼠模型是模拟人类神经元异位、室周结节性异位的理想动物模型.

  •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不同病理类型的MRI表现及预后

    作者:杨晓岚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由于早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与分化受到影响而阻碍了大脑皮质的局部发育,使局部皮质出现一系列改变的疾病.据统计报道,成人手术中至少20%的患者经病理证实为FCD[ 1-3] ,而在儿童手术病例中高达50%[4-6].在临床上,FCD多表现为药物难治性癫,约占所有局灶性难治性癫的30%.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MRI的使用,FCD的诊断率已日益提高.

  •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作者:韩春;初曙光

    病例资料病史 患者男,24岁,癫(癇)病史21年,药物控制效果不佳.影像学(MRI)表现见图1.病理诊断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诊断要点1.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是一组不同的皮质发育异常的总称.约占儿童癫(癇)外科病理的1/2;成人癫(癇)外科病理的20%;国内报道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占难治性癫(癇)病例的52.9%.

  • 迷走神经刺激术成功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1例报告

    作者:申玉勤;邓艳春;林伟;赵钢;王津存;夏峰;冯国栋;刘丽娟;任鲜卉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无需对致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癫痫的发作减少,对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1例采用VNS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如下.

  • 白细胞介素-6与皮质发育障碍痫性放电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筹忠;高方友

    皮质发育障碍( 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 , MCD)是一类神经发育不良疾病的总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FCD)和结节性硬化(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es , TSC )是常见的伴发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两类MCDs,具有相同的病理学特征,也是研究MCD 致痫机制常用的疾病模型[1]。皮质发育障碍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发现, MCD病灶中的异构神经元具有典型的过度兴奋性,甚至可自发产生痫样放电活动[2-3]。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异构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分子表型等特点与癫痫发作频率、难治性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4-5]。近来的研究发现[6-7],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癫痫发作可能会启动炎性信号通路[8-9]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是主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内的免疫调节,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元的分化、发育与功能[10-12]。相关研究发现,自发痫性放电特性的异构神经元可能是MCD内IL-6的重要来源,异构神经元分泌至MCD 中的 IL-6具有诱导神经元兴奋或者诱导胶质细胞分泌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IL-6与MCD痫性放电相关性的研究现状,现对IL-6与MCD内痫性放电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以下综述。

  •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强;吴杰;华刚;谭家亮;金鑫;朱丹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合神经导航、术中唤醒皮层电刺激功能区描记、术中电生理监测等手段.病变手术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6例,随访3个月~4年,29例患者术前症状明显缓解,4例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多数呈相对良性,尤其是单纯位于颞叶者.癫(痫)部分性发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应结合神经导航等技术,在保障安伞前提下尽可能全切;对癫(痫)患者应同时处理癫(痫)灶;对术后有残留或间变者可给予放疗和化疗;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手术预后相对良好.

  • 海马硬化合并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的临床研究

    作者:闫红梅;遇涛;杜薇;李勇杰

    目的 探讨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具有双重病理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具有颞叶内侧癫痫特征的病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后将病例分为两组:海马硬化合并颞叶皮层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病人24例为双重病理DP组,单纯海马硬化的病人16例为HS组.详细记录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癫痫发作症状学及预后,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是否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在两组之间有差异(P<0.01).DP组的手术年龄和癫痫病程均较HS组少一些,发作开始的年龄大一些,但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是否合并高热惊厥、既往病史及预后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颞叶双重病理与单纯性海马硬化病人很难从临床特征上区别,是否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可能起到一定的鉴别作用.

  • 皮质发育不良大鼠脑皮质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的表达

    作者:孟强;梁秦川;井晓荣;刘备;王超;郭恒;游宇;张华;高国栋

    目的 观察γ-射线照射诱导的皮质发育不良(CD)模型大鼠皮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表达,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CD模型,按大鼠的不同年龄分为新生组、幼年组(又分为2周龄和4周龄)和成年组(2.5个月龄).分别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光镜下观察不同组之间大脑皮质的病理变化及uPAR阳性细胞表达的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各组中均有uPAR阳性表达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减少,但CD模型组阳性表达细胞在皮层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免疫荧光双标显示uPAR阳性表达细胞主要是神经元.结论 uPAR在CD发病过程中对神经组织的迁移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较高比例的阳性神经元表达可能在CD致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基因芯片分析

    作者:林堃;魏德;林元相

    目的 观察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患者病灶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相关基因与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组织学改变及致痫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患者的典型病灶脑组织3例及对照组正常脑组织2例,应用PI3K/Akt基因芯片检测所获取的病灶脑组织中该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并进行基因功能查询.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所致癫痫病灶脑组织中共有13个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调控胞体大小、细胞形态、细胞黏附、迁移、凋亡、免疫及炎症等多个领域.结论 Ⅱ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PI3K/Akt信号通路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其组织学改变及反复癫痫发作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单永治;徐建堃;朴月善;安阳;赵永瑞;赵国光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DNT患者17例,手术方式采用在皮层脑电图指引下行肿瘤加致痫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至少随访1年,根据Engel预后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得到全切,病理学均证实为DNT,其中10例合并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术后未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随访1 ~4.5年,无肿瘤复发,17例中无癫痫发作(Engel Ⅰ级)的13例(76.5%),仍有少量癫痫发作(EngelⅡ级)4例(23.5%).结论 DNT是一种少见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肿瘤,常伴有FCD,多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肿瘤加致痫灶扩大切除可以获得良好的癫痫控制率.

  • 小清蛋白、钙视网膜蛋白在皮质发育不良大鼠大脑皮质中的表达

    作者:黄敏;晏勇;冯占辉;张建刚;黄华;张毅

    目的 了解小清蛋白(PV)、钙视网膜结合蛋白(CR)在皮质发育不良(CD)大鼠大脑皮质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鉴别CD和参与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孕15d的SD大鼠腹腔注射卡莫司汀建立子代鼠CD模型,P30行热水浴诱发惊厥实验,组织病理学技术观察仔鼠皮质结构改变,免疫组化、免疫荧光、RT-PCR技术检测PV、CR在大鼠大脑皮质的表达. 结果 ①模型鼠热水浴诱发惊厥潜伏期缩短;②免疫组化示模型鼠大脑皮质PV阳性细胞数量[(77.50±4.49个)/视野] 较对照组[(37.28±2.72)个/视野] 减少(P<0.05)、空间分布紊乱、皮质浅层出现阳性细胞结节和阳性细胞空白区,CR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③免疫荧光示模型鼠PV阳性细胞减少,胞体增大;④RT-PCR检测示模型鼠PV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C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结论 PV可作为鉴定CD的指标;表达PV的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损伤可能在CD所致的难治性癫痫中具有重要作用.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